香玉(人教版高二選修) 教案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16-5-13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教學目標

              1、初步理解神鬼小說的一些藝術手法

              2、進一步提高閱讀文言小說的能力。

              3、了解文章的結構及層次大意

              4、分析小說中的主要人物,并由此對社會和人生有新的領悟。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賞析小說中的主要人物;

              難點:理解本文的浪漫主義的寫作風格,冷、熱、溫三種色調結構形式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入

             譯書尚未成功,驚聞殞星,中國何人領吶喊;先生已經作古,痛憶舊雨,文壇從此感彷徨。--魯迅

          二、作者簡介

              蒲松齡(1640-1715),清代文學家。字留仙,一字劍臣,別號柳泉居士。山東淄川  (今屬淄博)人。

              蒲松齡出身在一個沒落的地主家庭,蒲家號稱“累代書香” 童年時跟著父親讀書,由于勤奮和穎慧而深得父親鐘愛。他19歲初應童予試,以縣、府、道三個第一名補博士弟子員,頗受當時主持山東學政的著名詩人施閏章的賞識,贊他“觀書如月,運筆成風”,一時文名頗高。 

              蒲松齡長期在鄉間作塾師。他設館的主人家藏書豐富,使他得以廣泛涉獵。他不但研究經史、哲理和文學,而且對于天文、農桑、醫藥等等也有很大的興趣。

              蒲松齡一生刻苦好學,但自19歲“卉冕童科”之后,屢試不第,直到71歲高齡,才援例成為貢生。康熙五十四年農歷正月二十二日,也就是在他的夫人去世的兩年之后,依窗危坐逝世。

          三、《聊齋志異》的思想內容

              《聊齋志異》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說集,所收作品將近500篇。故事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1、抒發公憤,刺貪刺虐

              2、揭露科舉制度的弊端

              3、狐鬼花妖與書生交往的故事

              4、關注社會風氣和家庭倫理的作品

          四、《聊齋志異》的藝術手法

              用傳奇法,而以志怪。--魯迅《中國小說史略》 

          五、《聊齋志異》的創作意圖

              《聊齋自志》說: “集腋為裘,妄續幽冥之錄;浮曰載筆,僅成孤憤之書”。 

          蒲松齡假虛擬狐鬼花妖故事以抒發情懷,寄托憂憤,是他長期處在孤獨落寞境遇中的精神補償,他不過是將這等自遣寂寞的詩意轉化為幻想故事。

          (一)梳理文意,把握情節

          開  端(1):宮中讀書,黃生邂逅二女郎

          發  展(2):香玉不測,絳雪為友伴黃生

          再發展(3-4):至情感天,黃生細心護牡丹

          高  潮(5):香玉再生,二情依依再續緣

          結  局(6):眷眷情深,黃生二女共生死

          (二)藝術鑒賞

          1、《香玉》主要表現了什么思想內容?

          黃生--香玉(愛情)

          至情                          “香玉吾愛妻,絳雪吾良友也。” 

                     黃生--絳雪(友情)

          2、作者是怎樣來表現這種“至深的愛情”呢?

          (1)亦真亦幻、曲折有致的情節--忠貞不渝

          ①黃生邂逅香玉,“ 愛慕彌切 ”,感動了香玉,兩人往來情感日深。

               ②香玉被人掘走,黃生作哭花詩50首“日日臨穴涕  夷 ” 。

          ③一年之后,香玉復生,“ 款洽一如從前 ”。

          (2)充滿詩情畫意的細節描寫--無限情深

          作者對香玉復生的情景作了精心描繪:“次年四月至宮,則花一朵含苞未放;方流連間,花搖搖欲拆;少時已開,花大如盤,儼然有小美人 坐蕊中,裁三四指許;轉瞬飄然欲下,則香玉也。” 

          作者以抒情的筆調,豐富的想像,嬌美的情態,使香玉復生具有濃郁的詩情畫意,將兩人情深意濃的愛情刻畫得搖曳多姿,升華到詩的境界,令人為之心靈震撼,感慨不已!

          明倫對此評價:“ 種則情種,根則情根,苞則情苞,蕊則情蕊……無限深情,一時全綻。”

          (3)想像神奇、超凡脫俗的生死盟約--為情死生 

          黃生說:“ 我他日寄魂于此,當生卿之左。” 

          黃生離世前說:“ 此我生期,非死期也,何哀為! ” 

          這段神奇的描寫,使整篇小說呈現出詩一樣的美麗意境,也使愛情、友情所代表的人間至情成為一種美好的追求。

          3、探討:傳統的才子佳人小說的結局一般都是“大團圓”,哪怕無法“大團圓”,也來個充滿浪漫色彩的“化碟雙飛”或“鴛鴦相向鳴”,但小說在結尾處卻不這么處理,而是設計了一個凄婉的結局“一去而兩殉之”,有人認為這個結局雖震撼人心,但有畫蛇添足之嫌,你認為這樣安排好不好?為什么?

          參考:①對作者而言,希望借此表達“完美的愛情在世俗中不被珍惜的悲涼與無奈”的現實;②對黃生、香玉和絳雪來說,凸現了“只要至情在,死何異于生”的愿望。

          4、思考:蒲松齡是描繪妖鬼狐仙的高手,他筆下的香玉和絳雪兩個人物形象具有什么特點?作者是怎么體現的?

          參考:物性與人性的完美結合

          ①作者賦予香玉和絳雪以人的優秀品質;

          香玉的熱烈多情:“良夜更易盡,朝暾已上窗。愿如梁上燕,棲處自成雙。 ”“絳姐性殊落落,不似妾情癡也。”“但相憐愛,合好自有日耳。” “妾忍風雨以待君,君來何遲也!” 

          絳雪的善解人意:“妾不能如香玉之熱,但可少慰君寂寞耳。”  “日日代人作婦,今幸退而為友。” 

          ②作者捕捉香玉和絳雪的形貌特征;

          香玉身為白牡丹,作者寫她身著“素衣 ”;花枝搖曳多姿,狀其“盈盈而入”;花易凋零,則寫“妾弱質,不堪復戕”;花遭風雨吹打,即“妾忍風雨以待君”;花香撲鼻,則“ 香風洋溢”。

          (三)課后作業

              課后閱讀小說《紅玉》,結合蒲松齡的創作特色,談談你的感受,寫一篇鑒賞文字,題目自擬,不少300字。

            

           

             

           

             

          [香玉(人教版高二選修)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香玉劇社號》教案

          2.高二人教版《長恨歌》教案

          3.人教版高二語文下冊《雷雨》教案

          4.高中化學選修5《鹵代烴》教案設計

          5.古代詩歌散文選修教案

          6.《心聲》 教案教學設計

          7.高二物理選修3-1試題答案

          8.高二選修1物理第四章單元測試題

          9.高二選修《唐詩宋詞選讀》練習題

          10.高二語文《師說》教案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美女在线一区二区 | 亚洲欧美国产国产一区二区 | 在线观看免费视频色 | 亚洲精品熟女国产 | 亚洲日韩欧美在线一区二区 | 在线免费观看的三级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