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1、 培養學生把握詩歌基調,表情朗讀課文的能力。
2、 理解詩歌中體現的親情,激發學生感悟母愛、贊美母愛的情感。
3、 學習借助具體形象來敘事抒情的寫法。
重點:通過朗讀,感悟詩歌中的親情,激發學生感悟母愛,贊美母愛的情感。
難點:理解借助具體形象來敘事抒情的寫法。
教學過程:
一、 激趣導入:
課前智力小游戲:給出兩個詞語,請發揮想象,說一句話,把這兩個詞語聯系起來。 (媽媽 花)
同學們的想象真是豐富奇妙啊!在遙遠的印度,有一個非常愛媽媽的孩子,他突發奇想,把自己變成了一朵金色花,然后與媽媽玩游戲。現在,就讓我們跟隨著這個可愛的孩子一起走進著名詩人泰戈爾的散文詩《金色花》,去感受那濃濃的母子深情。
二、 簡介作者及作品:
1、 請位同學來為大家介紹一下泰戈爾。
2、 老師補充介紹:泰戈爾,著名文學家,創作了50多部詩集,其中《吉檀伽利》獲得1913年的諾貝爾文學獎;杰出的藝術家,擅長作曲、繪畫,歌曲《人民的意志》與于1950年被定為印度國歌。
泰戈爾是一位多才多藝了不起的人物,下面我們就來學習有泰戈爾先生為我們帶來的散文詩《金色花》。
三、 品讀詩歌,感知母愛:
1、 請大家推薦一位同學配樂朗讀課文。
要求:朗讀者要把自己當成是詩中的孩子;其他同學仔細聽讀,作好點評準備。(小黑板展示朗讀及點評方法:重音、語氣、語調、語速)
2、同學點評:
例句:“笑嘻嘻地……跳舞”應讀得輕松活潑;“孩子,你在哪里呀”讀得急切,焦急;“卻不知道這香氣是從我身上來的”“我”字應讀出興奮、得意之情;“你到哪里去了,你這壞孩子?”著急、驚喜和淺淺的責怪之意;“我不告訴你,媽媽。”撒嬌、天真、歡快。
3、 聽配樂范讀,可輕聲跟讀,用心感受這對溫馨和諧的母子關系。
4、 全班配樂齊讀。
四、 探究反思,品悟母愛:
探究1、從同學們深情地朗讀中,我感受到了一股濃濃的母子之情。接下來,我們就來探究一下,這是怎樣的母親和怎樣的孩子?請用下面的句式表述:(小黑板)
從 “ ”讀到了一位 的母親;
從 “ ”讀到了一個 的孩子。
探究 2、慈愛溫柔的母親與調皮活潑的孩子構成了一幅令人憐愛的母子圖。孩子在感受母愛的同時也在表達著對母親的愛。我們知道詩歌是通過具體形象或事物來抒發情感的(板書:具體形象(事物)----抒發情感)。那么,詩中的孩子是通過什么具體的形象或事物來表達對母親的愛呢?
3、因為愛著媽媽,所以孩子心甘情愿地為媽媽做事而不讓媽媽知道:他變成金色花,開放花瓣看媽媽工作;散發香氣給媽媽聞;又投下身影為媽媽遮擋陽光。這是一個多么可愛懂事的孩子啊!
反思1、同學們,平日里,你體會到父母對你的關愛嗎?他們經常對你說些什么,做些什么?
反思2、面對父母的愛,你有過回報這種愛的想法和行動嗎?
五、 借鑒遷移,抒發母愛:
假如此時此刻,媽媽就在你面前,讓我們也像文中可愛的孩子一樣,用詩一般的語言來表白你對媽媽的愛。(可以先寫在稿紙上,同桌互相交流,在推薦展示)
可以借用“假如 我變成了 ”
六、 聆聽旋律,詠嘆母愛: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從同學們詩一樣的表白中,我感受到了一顆顆火熱的赤子之心。是啊,母愛偉大,母愛圣潔,母愛永恒。最后,讓我們用一首歌來表達我們此時此刻共同的心聲。(播放《媽媽的吻》)
七、 作業(小黑板)
1、 背誦這首散文詩,最好是聲情并茂地朗誦給父母聽。
2、 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并堅持每周不少于3次。
附板書設計:
2017-11-11
[金色花(人教版七年級必修)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7.《金色花》課件
10.人教版必修四數學課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