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城《我是一個任性的孩子》賞析

          發布時間:2016-9-16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我想在大地上畫滿窗子,讓所有習慣黑暗的眼睛都習慣光明。

          也許

          我是被媽媽寵壞的孩子

          我任性

          我希望

          每一個時刻

          都像彩色蠟筆那樣美麗

          我希望

          能在心愛的白紙上畫畫

          畫出笨拙的自由

          畫下一只永遠不會

          流淚的眼睛

          一片天空

          一片屬于天空的羽毛和樹葉

          一個淡綠的夜晚和蘋果

          我想畫下早晨

          畫下露水

          所能看見的微笑

          畫下所有最年輕的

          沒有痛苦的愛情

          她沒有見過陰云

          她的眼睛是晴空的顏色

          她永遠看著我

          永遠,看著

          絕不會忽然掉過頭去

          我想畫下遙遠的風景

          畫下清晰的地平線和水波

          畫下許許多多快樂的小河

          畫下丘陵--

          長滿淡淡的茸毛

          我讓它們挨得很近

          讓它們相愛

          讓每一個默許

          每一陣靜靜的春天激動

          都成為一朵小花的生日

          我還想畫下未來

          我沒見過她,也不可能

          但知道她很美

          我畫下她秋天的風衣

          畫下那些燃燒的燭火和楓葉

          畫下許多因為愛她

          而熄滅的心

          畫下婚禮

          畫下一個個早早醒來的節日--

          上面貼著玻璃糖紙

          和北方童話的插圖

          我是一個任性的孩子

          我想涂去一切不幸

          我想在大地上

          畫滿窗子

          讓所有習慣黑暗的眼睛

          都習慣光明

          我想畫下風

          畫下一架比一架更高大的山嶺

          畫下東方民族的渴望

          畫下大海--

          無邊無際愉快的聲音

          最后,在紙角上

          我還想畫下自己

          畫下一只樹熊

          他坐在維多利亞深色的叢林里

          坐在安安靜靜的樹枝上

          發愣

          他沒有家

          沒有一顆留在遠處的心

          他只有,許許多多

          漿果一樣的夢

          和很大很大的眼睛

          我在希望

          在想

          但不知為什么

          我沒有領到蠟筆

          沒有得到一個彩色的時刻

          我只有我

          我的手指和創痛

          只有撕碎那一張張

          心愛的白紙

          讓它們去尋找蝴蝶

          讓它們從今天消失

          我是一個孩子

          一個被幻想媽媽寵壞的孩子

          我任性

           

           

          --------------------------------------------------------------------------------

          賞析一:

            這首詩集中體現了顧城的審美理想--追求一個純凈、和諧,沒有矛盾,使人心情愉快的另一世界,孩童時的遭遇,使顧城理想的夢破滅了,但他仍然執著地追求幻想,希望在他的另一世界中重新實現。在這首詩中,詩人以一個孩子的眼光和心靈去觀察和感受世界,希望用彩色蠟筆在幻想的世界里勾畫出一幅幅色彩斑斕的人生藍圖,畫下“笨拙的自由”、“永遠不會流淚的眼睛”、“沒有痛苦的愛情”。然而,這幻想的美好藍圖在現實世界中能否實現嗎?詩人離開幻想回到現實。“沒有領到蠟筆”,指“我”的理想藍圖并沒有得到社會的認同,因而,“我”在絕望中“只有撕掉那一張張心愛的白紙”!鞍准垺敝浮白晕摇、生命或沒有寫出的詩。但詩人是否從此就停止對幻想的追求了呢?不。詩的最后一節再次點明,“我”是“一個被幻想媽媽寵壞的孩子”我任性,將仍然執著地追求幻想。

            顧城在孩童時代曾有過種種與大自然身心交融的機會,他在大自然中發現了一具自由境界,在這自由境界,他可以暫且忘卻現實中的種種憂傷和煩惱。這自由境界就成了他執著地追求的幻想世界。由于詩人同大自然有這種特殊關系,因而大自然也就被同化在詩人的心理結構中,他的詩因此而具有了濃郁的理想主義色彩。

          賞析二:

          理想、現實:永恒的矛盾

          --《我是一個任性的孩子》讀后

          鶴 蓮

            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我用以下的文字填滿了印著這首詩的書頁的空白處:

            “一個任性的孩子給我們留下了如此美好的畫面,如果誰能不為之心動,那么他真的不該擁有讀詩的權利。

            “一個任性的孩子,被幻想寵壞了,但他卻沒有為自己幻想太多,他的幻想是全世界、全人類的,不是個人中心的。因為‘他沒有家/沒有一顆留在遠處的心/他只有很多很多/漿果一樣的夢/和很大很大的眼睛’。以世界為家,以自由為生活,以理想為現實,以夢為詩。這個任性的孩子與他所畫下的那么多美好的事物一樣美麗,并且可愛。

            “然而現實總是殘酷的,它制造了幻想,卻是為了將它撕破。它給了這個孩子那么多美麗的夢,卻不讓他擁有‘一個彩色的時刻’來實現這些夢。孩子脆弱的心靈呀,又怎能禁得住這樣的擺弄?他太小了,他無法采取其他的報復行為,他只有撕裂自己,他只能以自己夢的逃亡作為對現實的微弱的反抗。

            “可是現實畢竟仍是現實,孩子畢竟仍然任性。這一對永恒的矛盾呀,為什么卻成為市井間的茶余飯后的談資,成了理論家筆下犀利的言詞?記得古人有這么一句話:‘一國皆不知,而我獨知之,吾其危矣。’這也許是我能給予這位任性的孩子的一句贊美吧,盡管微不足道。”

            現在我只想加一句:只有當你真正理解了一個人,你才能讀懂他的詩,理解他的行為。

          [顧城《我是一個任性的孩子》賞析]相關文章:

          1.顧城的詩經典語錄

          2.任賢文言文翻譯

          3.《顧城的詩》讀后感

          4.任歲月變遷,我心不驚

          5.任賢閱讀答案

          6.《聘任》閱讀答案

          7.顧城詩歌集錦

          8.青春任性的說說

          9.青春個性的說說

          10.有狼性的團隊口號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人成在线播放a偷伦 | 久久久久久91香蕉国产 | 婷婷丁香五月天永久在线 | 亚洲Av电影在线观看不卡 | 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高清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