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一本書》(人教版八年級選修) 教案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16-10-2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我的第一本書

                                                       封開:ylxufu

          教學目的:

          1、整體感知文意,繼續了解敘事性作品的文體特征。

          2、品評含意豐富的語句,養成正確的語感。

          3、激活生活體驗,感悟課文的思想內涵和情感蘊含。

          教學重點:理解作品展示的苦難生活境遇,感悟知識改變命運的深刻內涵。

          品評重點語句,滲透理解作品的人文內涵。 

          教學難點:理解作者對苦難生活的深刻體察和獨特感悟。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感受了胡適對母親以其深細而嚴格的教育影響自己人生歷程的一段追憶。今天,我們將走進牛漢的隨筆《我的第一本書》,去感受苦難生活境況中濃濃的真摯情意給詩人的精神給養。

          二、作者簡介

          牛漢――作者牛漢,現當代著名詩人,原名史成漢。

          三、誦讀,整體感知文意

          1、字詞:

          鬃(    )     磨磨蹭蹭(      )  脊背(     )  摻和(     )     

          幽默:有趣或可笑而意味深長。    

          凄慘:凄涼悲慘。    

          奧秘:奧妙神秘。

          翻來覆去:一次又一次;多次重復。  

          溫厚:溫和寬厚。

          2、思考:60年前小學一年級的一本“只有下半部分,沒有封面,沒有頭尾”的國語課本有著怎樣的經歷令作者永志不忘,以致專門著文紀念?

          3、學生通讀全文,整體感知文意。研討:

          (1)“我的第一本書”是哪一本?

          ――60年前小學一年級的國語課本。

          (2)“我的第一本書”有什么不同尋常的經歷?

          ――“我的第一本書”被我攔腰截斷,上半部分送給了同學喬元貞,只留下了下半部分,父親了解詳情后,用白紙幫我們補好內容又裝訂好送給我和喬元貞。

          (3)你認為作者為什么會念念不忘這本書?

          ――里面飽含著父子之情:父親對我學習的關心,對我朋友的同情,幫我補寫課本并裝訂好送我和我的同學,帶我去崔家莊小學念……; 

               也飽含著同學之愛:把自己的書分半本給喬元貞; 

               還有作者難以忘懷的狗:人狗的默契和難得的童趣。

          (4)文題“我的第一本書”僅僅指那半本課本嗎?還可以作怎樣的理解?

          ――還可指我踏人生活的一次珍貴的經歷,一本人生之書。

          (5)你讀了作者的故事覺得辛酸,想笑卻笑不出來,很沉重嗎?為什么?

          ――生活太苦了,條件太差了,作者那時的生活太可憐了。

          (6)你認為作者回憶的僅僅只是那本國語課本嗎?

          ――不僅僅指那半本課本,也指我這貧困境遇中的人生第一課,蘊含著生活的艱辛、人間的溫情,同學的友誼和上學的樂趣。

          (7)作者是懷著什么感情回憶自己的第一本書的?

          ――作者追憶“第一本書”的心情是沉重的,他是懷著敬重、珍愛的感情追憶“第一本書”的,同時感情也是復雜的、百感交集的,因為那本書里深藏著苦難的生活和惡劣的學習條件與環境,同時也映照著那個時代人們的不幸命運,以及在那種荒寒背景下特別可貴的一點樂趣和溫情。

          四、研讀探究

          1、引導學生品味文中的重要語句。請學生感情閱讀全文,思考:(課后習題第二題)學生回答,教師明確。

          ――(1) 我的童年沒有幽默,只有從荒寒的大自然感應到一點生命最初的快樂和夢幻。 

          (我的童年生活是艱苦的、辛酸的,沉重的,幾乎天天在生存線上掙扎,當然沒有幽默可言,但是無論多么的艱苦,孩子總是孩子,與生俱來的天真和淘氣總能讓他找到自己的樂趣,和小伙伴在一起,與小動物們玩耍,回到大自然中去,什么都會忘記,這就是生命最初的快樂和夢幻。)  

           ―― (2).我的第一本書實在應當寫寫,如果不寫,我就枉讀了這幾十年的書,更枉寫了這幾十年的詩。人不能忘本。 

          (這里“枉”字可以理解為:白白地,無價值地,無意義地。作者的第一本書,既是求知的第一本書,更是人生的第一本書。如果這第一本書不寫出來,那么這幾十年的讀書和寫書(詩)則失去了意義,變得毫無價值,因為你忘記了知識的源頭和人生的起點,你忘記了過去,即忘本。作者最后說“人不能忘本”,巧妙地運用了雙關的修辭手法,“本”這里指課本,那第一本國語教材,也指人生成長歷程中最初的最有價值的奠基性的東西。作者所指主要是后者。) 

          五、討論:1、沒有課本的喬元貞卻考了第一名,父親也認為他比“我”有出息,作者在文章的結尾處還特意補敘了喬元貞的一生的“出息”:“他一輩子挎著籃子在附近幾個村子里叫賣紙煙、花生、火柴等小東西。”這算得什么“出息”呢?作者為什么要作這樣的交代?

          ――――與前文“父親說喬元貞是個有出息的孩子”相呼應,表達作者對喬元貞的同情,也說明作者認為“知識改變命運”,可是孩子卻沒法上學,再次體現作者在苦難的生活中的辛酸之情。

          2、如何理解“這就是我的第一本書。對于元貞來說,是他一生惟一的一本書”?

          ――――(體會書的珍貴,讀書機會的珍貴。)

          3、你認為本文的父親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知書識理,關心孩子的學業,溫和善良,理解孩子,樂于助人,尊重孩子的友情,對孩子負責

          4、這一本書中蘊含了太多的情感,如果讓你來品味,你能從中品出什么滋味?

            ―――甜:同學、朋友之間的深厚的情誼;父子之間親密的關系;人與動物的樂趣

            ―――酸:艱辛的生活,貧窮的生活環境;學習的艱難;人生際遇的差別

          六、課堂小結

              本文是詩人牛漢的一篇隨筆。作者通過對他的第一本書的追敘,折射出20世紀初中國農村的苦難生活和苦難生活中的人間溫情以及生命樂趣。

          七、板書設計

                                我的第一本書

                                             牛漢

                                 爸爸對我的關心,同學之間的友誼

          人生道路上的第一課

                                 生活的艱辛,人間的溫情,上學的樂趣

          快樂和夢幻:1跟小動物在一起(人和狗之間的默契和情趣)

                      2跟父親相處(父子之情)

                      3同學朋友之情

           

          [《我的第一本書》(人教版八年級選修)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高中化學選修5《鹵代烴》教案設計

          2.人教版八年級阿長與《山海經》教案

          3.八年級人教版《蠟燭》教案

          4.人教版八年級物理教案

          5.古代詩歌散文選修教案

          6.《心聲》 教案教學設計

          7.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下冊《機械效率》教案

          8.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下冊《動能和勢能》教案

          9.八年級物理人教版下冊《機械能及其轉化》教案

          10.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科學之旅》教案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人午夜网站在线播放 | 最新69国产精品视频免费 | 中文字幕日本亚洲欧美不卡 |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在线不卡网 | 亚洲国产综合自在线另类 | 中文字幕精选三级欧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