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福還是禍?--《塞翁失馬》反思(人教版七年級必修)

          發布時間:2016-9-4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塞翁失馬》文中通過“亡馬”--“馬將胡駿馬而歸”--“其子好騎,墮而折其髀”--“胡人入塞,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獨以跛之故,父子相保”來完成故事情節,主要闡述“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的道理,但最后那個情節讓我重新思考。

               文中通過兒子好騎馬而摔斷腿作為典型來證明“家富良馬”“何遽不能為禍”,而又通過胡人入塞,近塞之人,在這場戰爭中死者十九,而這對父子卻因為腿跛的緣故而“父子相保”來證明“摔斷腿”是福。

          在亂世之中保全性命的確是福,但文中的意思是如果不是因為腿跛,那么塞翁之子也會像其他的“丁壯者”一樣拿起武器抵御外來侵略,那么十分之九也會戰死沙場。

              問題是,保全性命就一定是福,而抵御外來侵略而為國捐軀就是禍嗎?作者在這一點上比較福禍是非常不恰當的,在亂世之中保全性命的方法有很多種,是否茍且偷生、茍延殘喘就是福呢?比如當亡國奴,甚至當漢奸賣國賊之流,這是否也是福呢?我想今天的學生尤其不能忘記那段屈辱的歷史。當然我不想把語文課上成政治課,但關系到民族大義,我想我不得不多說兩句。

              當別人拿起武器“引弦而戰”,保家衛國,浴血疆場的時候,許多人前仆后繼,奮不顧身,為了民族的獨立與強大而英勇地獻身,他們是當之無愧的英雄。當敵人來了,腿跛乃至身有殘疾的人就沒有保家衛國的責任嗎?就可以事不關己,置身事外嗎?以腿跛沾沾自喜,甘當亡國奴,甚至還有些幸災樂禍,豈不讓那些烈士們寒心?當以后“狼來了”,還有誰會為如此多嬌的江山而“沖冠一怒”。

              司馬遷說過:“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為國家之存亡,為民族之獨立而死,死得其所,雖死猶生;茍且偷生,麻木不仁,已如行尸走肉,雖生已死。

              亦或者,如毛主席說的:“生的偉大,死的光榮。”

              筆者愚拙,懇請賢者指教。   

          [是福還是禍?--《塞翁失馬》反思(人教版七年級必修)]相關文章:

          1.人教版必修三《勸學》教案

          2.人教版高一必修《故都的秋》教案

          3.人教版必修四數學課件

          4.人教版必修五英語課件

          5.塞翁失馬造句

          6.

          7.塞翁失馬的故事及寓意

          8.類似塞翁失馬的故事

          9.

          10.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的故事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日韩中文免费码 | 亚洲国产日韩不卡综合 | 亚洲午夜精品高潮影院 | 亚洲一区欧美激情 | 亚洲国产成在人网站天堂网 | 日韩在线一级还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