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作品特殊段的表達作用例析

          發布時間:2016-2-21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安徽六安市第八中學   許鼎  

          語文教材中一直有不少魯迅先生的作品,這些作品深湛厚重,洗練精粹,技巧圓熟,光華四射, 獨具一格,歷來是師生學習與探究的重點。

          閱讀魯迅先生的作品,常常可發現一些精短的段落,這些段落,長則三言兩語,短則獨句而居,甚或有時僅單詞兀立。這些微型段,比起那些長段落,看似顯得字少單薄,包蘊淺顯,殊不知,此乃作者精心設計的“特殊段”。它精致小巧,匠心獨運,意味深長,耐人尋味。細心揣摩,潛心品味這些特殊段,有助于深刻理解先生作品的深邃的意蘊、精巧的構思、獨具的魅力。

          概要之,魯迅作品“特殊段”的作用大致有以下幾方面。

           一、上連下接 巧妙過渡

          回憶性散文《藤野先生》一文,第二自然段在寫完作者在東京的所見所聞以后,緊承上節于第三節寫順勢寫道:“到別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極簡短的一句話,十分自然的過渡到對仙臺的描述,將敘述的重點由東京自然過渡到了仙臺。這種過渡使得全文脈絡分明,前后連貫,即順暢又自然,真可謂信手拈來,天衣無縫,恰到好處。

          小說《孔乙己》第九段:“孔乙已是這樣的使人快活,可是沒有他,別人也便這么過。”這句話承上啟下,前一分句,總結上文,和“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幾聲”,“店內充滿了快活的空氣”相呼應;后一句暗示了孔乙己無人關心,很自然的引起下文,把情節推向高潮。

          魯迅作品中起過渡作用的特殊段,妙在平易、自然、熨帖,毫無雕琢之痕跡, 它極善“鋪路搭橋”,使得全文上下貫通,首尾圓合,渾然一體,非大家之手筆,難以駕輕就熟,舉重若輕。

          二、 刻意強調, 突出重點

          《一件小事》的首段之后這樣寫道:“但有一件小事,卻于我有意義,將我從壞脾氣里拖開,使我至今忘記不得。”

          這第二自然段,本來可以和第一段合并在一起說的,現在獨立出來,起到了強調突出的作用,突出了這件小事于我的意義。

          小說《故鄉》中的開頭幾段與之有同工異曲之妙:

          “我冒了嚴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別了二十余年的故鄉去。

          時候既然是深冬;漸進故鄉時,天氣又陰晦了,冷風吹進船艙中,嗚嗚的響,從篷隙向外一望,蒼黃的天底下,遠近橫著幾個蕭索的荒村,沒有一些活氣。我的心禁不住悲涼起來。

          阿!這不是我二十年來時時記得的故鄉?”

          此三段亦本可合為一段,但為了強調故鄉的遙遠和離別的長久,強調我對故鄉發生變化的感慨,作者將其分成三段,以引起讀者的注意。

          強化印象,惹人注意,刻意強調,著意突出,作者的思想情感因之而激越顯豁,這為讀者領悟作品進而產生強烈共鳴提供了方便。

          三、彰顯旨意,突出主題

          如名篇《孔乙己》的最后一段:

          “我到現在終于沒有見--大約孔乙己的確死了。”

          孔乙己的死,是他備受封建教育、封建制度毒害和摧殘的必然結果,所以說“的確”,社會上無人關心孔乙己,而我對孔乙己的死又沒有親眼目睹,只是根據孔乙己最后一次到酒店的情景的推測,故“大約。”貌似矛盾的反常語,精粹之至,且意蘊深邃,耐人尋味。它控訴了科舉制度的罪惡,揭示了當時一般群眾的冷漠麻木的精神狀態,突出了主題。

          再如《雪》中的最后一段:

          “是的,那是孤獨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北方的雪的特質之一是孤獨,在文中還被表現成死掉的雨的意思。北方的雪完成升華是與死亡聯系在一起的,也正是完全的獻身,讓它成為雨的精魂--凝聚了的所有堅強的內核的精魂。

          詩一般的語言,詮釋出雪的“內核”與“靈魂”,畫龍點睛,主旨鮮明。

          四、 聚焦情懷,抒發情感

          《論雷峰塔的倒掉》,結尾這樣寫的:

          “當初,白蛇娘娘壓在塔下,法海禪師躲在蟹殼里,現在卻只有這位老禪師獨自靜坐了,非到螃蟹斷種的一天為止出不來。莫非他造塔的時候,竟沒有想到塔是終究要倒的么?

          活該。”

          這里,“活該”二字單獨構段,力重千斤,不僅收束十分有力,而且表達出強烈的感情色彩--人民對勝利的歡呼,對一切封建衛道者可恥下場的奚落和嘲弄!,真是新穎別致、酣暢淋漓、大快人心,實乃神來之筆。

          散文《阿長與〈山海經〉》的末段:

          “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懷里,永安她的魂靈!”

          這里用飽蘸火熱情感的語言,對兒時的保姆阿長深情祈禱,真切地表達了對其深深的懷念、由衷的感激和無比的熱愛。

          五、對比反襯,引人深思

          《藤野先生》一文中,“中國是弱國,所以中國人當然是低能兒,……在講堂里還有一個我。”此段在課文里是寫看電影事件對作者的影響,表露出作者極大的憤慨,是作者棄醫從文的轉折點。接下來,另起一段:

          “‘萬歲!’他們都拍掌歡呼起來。

          這種歡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這一聲卻特別的刺耳。此后回到中國來,我看見那些閑看槍斃犯人的人們,他們也何嘗不酒醉似的喝采,--嗚呼,無法可想!但在那時那地,我的意見卻變化了。”

          文章將“他們”的歡呼另起一行,振聾發聵,驚心刺耳,前后對照,作者的強烈的愛國主義思想,與閑看槍斃犯的麻木的中國人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從而引發人們對魯迅先生救國救民之路探索的思考。

          綜上所述,魯迅作品中的“特殊段”具有多功能的表達作用,應當細心研讀,準確把握,切不可等閑視之,匆匆放過。

          (安徽六安市第八中學  郵編:237009)

           

          [魯迅作品特殊段的表達作用例析]相關文章:

          1.魯迅作品中的好句子

          2.魯迅作品的好句好段摘抄

          3.美文美段加賞析

          4.最新入團申請書通用例文

          5.魯迅狂人日記賞析

          6.關于魯迅作品讀后感3篇

          7.魯迅作品集吶喊讀后感

          8.魯迅作品的讀后感作文

          9.魯迅作品讀后感三篇

          10.魯迅作品讀后感3篇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五月六月婷婷中文字幕在线 | 最新亚洲人成在线观看 | 香蕉成年网站未满十八禁 | 日本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中文字幕久久 | 中文字幕一二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