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體作文教學讓作文課美起來
山東省博興縣清河學校 王兆芬
關鍵詞:多媒體 作文教學 美 課堂
內容摘要:作文教學現狀令人擔憂,如何提高作文教學質量是我們大家共同關心的話題。多媒體的使用為我們提供了便利條件。如何運用多媒體才能更有利于我們的作文教學呢?本文對這一問題作了初探。
在“面向二十一世紀語文學科教育改革行動綱領”中,就明確指出:語文教學中,要培養學生健康高尚的審美觀。很明顯,中學語文教學把發展學生感知美、理解美、欣賞美、創造美的能力作為基本任務之一。有哲人說:沒有油畫、雕塑、音樂、詩歌以及各種自然美所引起的情感,人生樂趣就會失掉一半。作文教學中,如果忽視或抽掉了美的熏陶,將會蒼白無力。要使學生作文脫離低級趣味,識別假惡丑并具有抵御能力,首先要讓作文課美起來。
“劉翔的輕輕一躍,向世人展示了我們中國人的實力;劉翔的輕輕一躍;讓世人領略了我們黃種人的驕傲;劉翔的輕輕一躍,讓世人從此不再小看中國……劉翔,你是我們的驕傲,你是我們的自豪。”“女排哭了,這是勝利者的笑;這是堅持者的激動;這是永不言敗者的歡慶……”
也許,你認為這些語言并不美,可是,這些語言是我們作文課上學生的即興語言。為什么學生能寫出這樣的語言,不是我們的學生優秀,因為我們的學生都是三流的;也不是我們的學生有語言表達的天賦,因為他們的入學語文成績都不是太理想。我們認為,主要的原因是我們采用了多媒體的作文教學,多媒體作文教學讓我們的學生感受到了美,從而表達了美;多媒體作文教學讓我們的作文課別具風采,作文課“有聲有色”;多媒體作文教學讓我們的作文課不再死氣沉沉、不再枯燥無味;多媒體讓我們的作文課美了起來。正如一位學生感嘆道:“作文課也可以這樣上,真是太美了。我從來沒有這么認真地上過作文課。”
如何運用多媒體已成了我們語文界討論頗多的話題之一。對于這一話題,我不想多說,我認為先進的技術只要運用合理,它就能充分發揮它的作用,作文課運用多媒體也不例外。
不可否認,長久以來我們的作文課是教師簡單的評講一下上次的作文,哪位學生寫得好,好在哪里,我們其他同學要學習等等一些老生常談的話。如果有時間的話,還會把優秀作文念一下,讓學生具體感受一下;沒時間,那就毫不猶豫地省略,進入作文課的下一個環節:布置作文題。為了與高考一致,下課必需交。可想而知,這樣的作文課能產生什么效果。學生的作文只能靠老師的“三段論”、“鳳頭”、“豹尾”以及背別人的優秀范文去取勝了。所以學生的作文中假情、矯情、虛情比比皆是,令人心痛。因此,作文課成了學生厭上,教師厭教的課。為了改變這種現象,我們充分利用多媒體,將多媒體教學引入作文課堂,力爭將作文課上好、上活 、上美。以下是筆者在實踐中的一點嘗試:
作文課件的制作美起來。
情感需要有生活的感受和認識,而感受生活的前提是有一雙善于發現生活美的眼睛。法國羅丹說:“美是到處都有的,對于人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所以我們語文老師的責任就在教會學生感受美認識美,使之成為生活的有心人并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去寫出美文。引領學生去發現美、感受美,可以說作文課件有著不可比擬的優勢。因此,我們要制作精美的課件,讓美的生活再現、讓感人的事再現,讓學生用心去發現、體會、感受這些本來就存在于我們生活中卻被忽略的美 。美的課件不僅是畫面要美,而且幻燈片上的句子也要美,更重要的是主題美。本著這一目標,我們的課件的設計就不能忽視以下幾個原則:
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學生是我們課堂的主體,教師只不過是課堂的組織者、引導者。作文課更要體現學生的主體性。這樣,才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才能觸發學生內心的情感,學生寫作時才有話說,寫出來的文章才有真情實感。因此,我們課件的設計都是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有針對性的設計。這樣,每次作文課學生都有一定的收獲。例如,我們在高一上學期《再現與表現》作文課件的設計中,分析學生的當時情況是:“表現”在初中已經練了很多,學生大多也能比較熟練地運用, “再現”卻是他們寫作時的難點。于是,我們以此為重點,以激發學生的積極性為出發點,設計了“猜猜看”、“長大的感覺”、“令我感動的一瞬”等環節。美的畫面、美的flash、美的語言,學生怎能不陶醉于其中。課堂上,學生在踴躍參加活動的同時,學會了如何去“表現”,如何能表現得更生動、更感人。“美”就這樣“隨風潛入夜”,收到了“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單一主題的原則。每一次作文都應該有一個主題,這也是我們說的目標明確的原則。只有目的明確,訓練才有效果。主題的選定主要依據課本,再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靈活調整。高一剛開始,很多學生通過同學之間的交流、比較,認為自己的學校不好、自己的父母沒有能力等,學習的熱情不高。為此,我們制作了一個《我是幸福的》課件。課件上有“母親輕放的一杯茶”、“爸爸風雨中的接送”、“校長彎腰撿拾校園的垃圾”、“豐富多彩的學習活動”、“落后地區渴望讀書的孩子的眼神”、“伊拉克地區的斷壁殘垣”……這一切的一切,反差之美震撼了學生,讓他們從內心里感覺到自己確確實實是“幸福的”,我們不應苛求一些,而應該多付出一些什么。從課后交上來的作文里,我們知道:這節課是成功的。
材料精選的原則。課件的美不美,當然取決于精選的材料。主題確定后,我們就利用網絡,圍繞這一主題搜集需要的有關資料。資料的搜集并不在于這一時,平時我們就做這方面的有心人,可以說,我們資料庫里的資料非常豐富。可是,課件的制作并不是材料的聚集,而是精選的材料的組合。可要可不要的盡量不要,力求課件的緊湊,無一多余之筆。這一環節一定要群策群力,發揮集體智慧,單兵作戰是不行的。選用的材料一定要與主題關系密切,同時還要符合學生的實際,能讓他們產生共鳴,為此,有時為了一個課件,要討論兩節課、三節課,甚至更長,但經過大家討論過的課件更適合于我們的學生,效果更好。
作文評講美起來。
以往的作文評講,幾乎是只有教師的活動,卻缺乏學生的參與。為了改變這一現象,我們作文評講也利用課件進行。作文分析細致,每一種評價都有相應的示例。那些優美的作文片斷,常常讓學生大為感嘆。為了讓學生有成就感,我們都注上“作者某某”,有時還配上相應的圖片,看著自己的杰作上了課件讓同學們欣賞,內心的感覺肯定有別于簡單的評說。其他同學在欣賞美的同時,潛移默化中對自己的寫作也會有新的認識。利用課件進行作文評講,可以讓學生深切的感受到優秀作文之美,從而激勵自己寫出更多、更美的文章來。
[多媒體作文教學讓作文課美起來(人教版七年級必修)]相關文章:
6.初中作文課教案
7.思辨作文課件
8.小學主題作文課件
9.作文課指導教案
10.人教版高中數學必修5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