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詩中的物候》學案 教案教學設計

          發(fā)布時間:2016-12-5 編輯:互聯(lián)網(wǎng) 手機版

          第一部分: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譬如(  ) 循環(huán)(  ) 相得益彰(  ) 歌詠(  )

          2.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錯別字并改正。

          ⑴我國唐宋的一些詩人,一方面關心民聲疾苦,搜集了各地方大量的竹枝詞、民歌。

          ⑵其中許多詩句,因為含有志理名言,傳下來一直到如今,還是被人稱道不已。

          ⑶對于物侯的歌詠,唐宋大詩人是有杰出成就的。

          ⑷一經(jīng)顧況的稱贊,這首詩就被傳頌開來。

          3.根據(jù)意思寫出相應的詞語:

          ⑴最正確,正有價值的話。( )

          ⑵指互相幫助,互相補充,更能顯出好處。( )

          4.補全下列唐詩。

          ⑴最是一年春好處, 。

          ⑵ ,霜葉紅于二月花。

          ⑶忽如一夜春風來, 。

          ⑷孤舟蓑笠翁, 。

          5.將下列古詩句中的對偶上下句連線:

          無可奈何花落去     雪卻輸梅一段香

          落霞與孤鶩齊飛     深巷明朝賣杏花

          萬里悲秋常作客     秋水共長天一色

          小樓一夜聽春雨     似曾相識燕歸來

          梅須遜雪三分白     百年多病獨登臺

          6.讀完課文后,請給物候下個定義。

          7.你知道哪些物候知識,請寫出一兩條。

          第二部分:

          (一)

          在溫帶的人們,經(jīng)過一個寒冬以后,就希望春天的到來。

          但是,春天來臨的標志是什么呢?這從許多唐、宋人的詩中我們可以找到答案。李白詩:“東風已綠瀛州草,紫殿紅樓覺春好。”王安石晚年住在江寧,有詩句云:“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據(jù)宋洪邁《容齋續(xù)筆》中指出:王荊公寫這首詩時,原作“春風又到江南岸”,經(jīng)推敲后,認為“到”字不合意,改了幾次才定下了“綠”字。李白、王安石他們在詩中統(tǒng)用“綠”字來象征春天的到來,到如今,在物候學上,花木抽青也還是春天的重要標志之一。王安石這句詩的妙處,還在于能說明物候是有區(qū)域性的。若把這首詩吟成“春風又綠河南岸”,就很不恰當了。因為在黃河以南開封、洛陽一帶,春風帶來的征象,黃沙比綠葉更有代表性,所以,李白《扶風豪士歌》,便有“洛陽三月飛胡沙”之句。雖則句中“胡沙”是暗指安史之亂,但河南春天風沙之大也是事實。

          8.除了文中所寫,春天初到還有哪些特征?

          9.王詩中的“綠”字寫出了怎樣的情致?

          10.從春天的季節(jié)特征及區(qū)域特征說說王安石詩句的兩個妙處。

          11.黃河以南開封、洛陽一帶,春風帶來的主要征象是什么?從哪句詩可以看出來?

          12.請寫出兩句古人描寫春天的名句。

          (二)

          氣候的威力(節(jié)選)

          ①……人類在與大自然的較量中,最直接、最經(jīng)常的對手則是變幻莫測的氣候。氣候可以造福于人類,也可以將人類置于死地。因此,人類對于氣候是既乞求,又敬畏;既感激,又恐懼,所以才有“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的感慨。

          ②然而,可以毫不夸張地說,人類在到達南極之前,實際上并不真正了解氣候到底有多大的威力!

          ③就拿風來說吧,在世界其他地方,12級臺風的風速也不過是32.6米每秒,但10級以上的大風就足以使墻傾屋毀、地動山搖,造成災難性的后果,使人類的生命財產遭受巨大損失。而在南極,風速卻常常可以達到55.6米每秒,有時甚至可達三百多千米每小時!因此,人們把南極叫做“暴風雪之家”,或者稱之為“風極”。這樣的風速對于人類的生存來說,無疑是一種嚴重的威脅。例如,1960年,在日本昭和基地越冬的考察隊員福島,走出基地樓房沒有幾步,便被咆哮而來的大風席卷而去,不知去向。直到7年之后,人們才在很遠的地方發(fā)現(xiàn)了他的尸體。

          ④大風的直接后果是導致了極度的寒冷。1960年8月24日,前蘇聯(lián)人在他們設在東南極中心地區(qū)的東方站里,觀測到了-88.3℃的極低溫度。而在1983年7月21日,在東方站又記錄到了-89.6℃的低溫;同年7月,新西蘭人在他們的萬達站也記錄到了同樣的溫度。這還不是最低溫度。據(jù)說,1967年初,挪威人在極點站曾經(jīng)記錄到-94.5℃的最低溫度。在這樣的氣溫之中,一塊鋼板掉在地上就會摔得粉碎,一杯熱水潑到空中落下來就變成了冰雹。在這種條件之下,人類的生存將會受到多大的威脅和考驗就可想而知了。

          ⑤南極的氣候不僅表現(xiàn)在狂風和嚴寒上,而且表現(xiàn)在它的變幻莫測上,常常出人意料,防不勝防。例如,1970年,有六架美國海軍的運輸機,滿載著準備越冬的人員和物資,從新西蘭飛往麥克默多基地。前面五架飛機都平安地抵達機場。而當?shù)诹茱w機只剩下最后40分鐘的航程時,突然刮起了特大的暴風,駕駛員被迫緊急著陸。結果,巨大的C-130運輸機被狂風吹得飄飄搖搖,失去了控制,折斷了一個翅膀,撞壞了著陸架。值得慶幸的是,八名人員全部脫險。在南極的活動中,像這樣的例子是很多的。

          13.本文主要介紹了南極的氣候。請通讀全文,概括出南極氣候的基本特點。

          14.氣候對人類具有兩面性,既可以造福于人類,也可以將人類置于死地。請根據(jù)自己掌握的氣候方面的知識,各舉一個氣候造福于人類和給人類帶來災難的例子(要求:舉例典型,表述具體,且不得引用文中的例子)。

          ⑴造福于人類的例子:

          ⑵給人類帶來災難的例子:

          15.本文采用的主要表達方式是說明,其中文中畫橫線的句子采用的表達方式是     ,從內容上看,文中運用畫橫線的句子是為了說明什么?

          16.本文第④段中運用的主要說明方法有      和      ,試根據(jù)自己的理解說出運用這些說明方法的目的。

          17.請根據(jù)對本文的理解,順著本文的寫作思路,為本文續(xù)寫一個結尾(要求:語言簡明概括,過渡自然,60字以內)。

          (三)

          立春過后,大地漸漸從沉睡中蘇醒過來。冰雪融化,草木萌發(fā),各種花次第開放。再過兩個月,燕子翩然歸來。不久,布谷鳥也來了。于是轉入炎熱的夏季,這是植物孕育果實的時期。到了秋天,果實成熟,植物的葉子漸漸變黃,在秋風中籟籟地落下來。北雁南飛,活躍在田間草際的昆蟲也都銷聲匿跡。到處呈現(xiàn)一片衰草連天的景象,準備迎接風雪載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溫帶和亞熱帶區(qū)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復始。

          幾千年來,勞動人民注意了草木榮枯、候鳥去來等自然現(xiàn)象同氣候的關系,據(jù)以安排農事。杏花開了,就好像大自然在傳語要趕快耕地;桃花開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趕快種谷子。布谷鳥開始唱歌,勞動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麥插禾。”這樣看來,花香鳥語,草長鶯飛,都是大自然的語言。

          這些自然現(xiàn)象,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稱它為物候。物候知識在我國起源很早。古代流傳下來的許多農諺就包含了豐富的物候知識。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識來研究農業(yè)生產,已經(jīng)發(fā)展為一門科學,就是物候學。物候學記錄植物的生長榮枯,動物的養(yǎng)育往來,如桃花開、燕子來等自然現(xiàn)象,從而了解隨著時節(jié)推移的氣候變化和這種變化對動植物的影響。

          18、解釋文中詞語的含義:

          次第:

          銷聲匿跡:

          周而復始:

          19、從文中找出兩組反義詞:

          20、說明文選用生動說明還是平實說明,要依據(jù)說明文的內容來決定,選文開頭兩個段落屬于        說明,其目的是在于激發(fā)讀者的        。

          21、選文第一段運用多種表達方式,將描寫、敘述、說明結合在一起,寓     于     之中,把大自然一年四季的      寫得生動形象。

          22、擬聲詞的運用常給人一種如聞其聲、回歸自然的感覺。第一段中的     就屬于這種情況,第二段摹擬布谷鳥的叫聲,既符合                ,又與       聯(lián)系起來。

          23、按要求改寫句子:

          將“各種花次第開放”改寫成“冰雪融化”一樣的格式:             。

          將“布谷鳥開始唱歌……”一句改寫成“桃花開了……種谷子”完全一樣的格式:                    。

          24、“年年如是”中“是”的意思為“這樣”,它在本文中指代什么?

          25、選文第一段的內部說明順序是先    說,后    說。如果除開最后一句,前面一部分則是以        為說明順序。選文第二段的結構方式是          。

          26、“大自然的語言”是對誰說的?聯(lián)系第二段的內容回答這一問題,并且回答,第二段描述了大自然的哪幾種語言形式?

          27、第三段從說明內容上看,從什么是物候到什么是物候學,再到             。從歷史發(fā)展變革看,從物候知識的        講到它近代的       ,從農諺中包含的       講到物候學成為一門獨立的系統(tǒng)科學門類。

          [《唐宋詩中的物候》學案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氣象物候教案設計

          2.唐詩宋詩讓我陶醉優(yōu)秀作文

          3.風神初震的初唐詩教案教學設計

          4.關于唐詩的教案

          5.余輝中的晚唐詩教案設計

          6.《心聲》 教案教學設計

          7.語文關于唐詩的教案

          8.我眼中的唐詩

          9.教案中的活動

          10.日月水火教案教學設計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性刺激的欧美三级视频中文字幕 | 亚洲男同gay片可播放 | 久久人人精品视频97 | 中文字幕乱码无遮挡精品视频 | 亚洲尹人九九大色香蕉网站 | 亚洲h成年动漫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