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人非圣賢,孰能無過?”為人師者,也不能例外。即使能夠做到“學高為師,德正為范”,但,身處信息爆炸時代老師的知識儲備再多,也未免會出現失誤,再則,老師也是活生生的人,也有七情六欲,何況,老師所面對的是一幫毛頭小孩,他們涉世未深懵懂無知,遇上知書達理循規蹈矩的倒也省心,碰上調皮搗蛋甚至蠻不講理的,你想做“忍者神龜”“云中道人”都不可能!于是大發雷霆火山爆發,或體罰或心罰,傷害學生,悲劇上演,錯誤發生了。
學生之間鬧矛盾或犯了錯,為人師者定然會主持公道,要求當事雙方誠懇道歉,握手言和,這似乎順理成章天經地義,可老師犯了錯,情況又如何呢?也會那么順理成章天經地義碼?事實證明:非也,難哉!為什么?因為“道歉”一詞在蕓蕓眾生中的印象,往往是與“錯”聯系在一起的,似乎“道歉”成了犯錯的代名詞,成了劃分責任的依據,甚至,“道歉”還常常被視作軟弱無能的表現。“人爭一口氣,佛爭一爐香”,向別人道歉,這臉面往哪兒擱啊,尤其是老師向學生道歉,還要不要師道尊嚴哪,好像在學校里發生老師向學生道歉的事,是有傷風化有辱斯文。況且,教師高高在上,學生只得敢怒不敢言,自古“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教師不道歉,還有一個堂而皇之的理由:“恨鐵不成鋼”“偶然的無心的傷害全都是為了愛”
其實,道歉在形式上是主動認錯,在道德上則是向“仁義禮智信”的“信”靠攏。愧悔道歉,這正是“知恥近乎勇”的表現,是寬宏大量的表現,而并非恥辱和失敗。
時下,學生不講道理是一個缺點,而老師只知講理不知道歉是一個盲點。比如在班里,老班犯了錯仍強詞奪理“據理力爭”,結果只能是死要面子活受罪,讓學生委屈傷心,自己威風掃地,落得兩敗俱傷。因為學校、班級是個教育人的地方,既要講理更要講愛,以理治班理所當然情有可原,而以愛治班更能感人肺腑彰顯人性。在學生“不講理”的時候,耐心細致地說服教育是一個老師批評教育的基本功,在老師“不講理”的時候,學會向學生道歉,不僅能撫平給學生造成的傷害,還會贏得學生的尊重、信任和崇敬,是一個老師走向崇高與偉大的必由之路。如果說表揚學生是師愛的陽光普照的話,那么,向學生道歉則是老師在學生的心田里播灑愛的雨露!作為一名優秀的老師,必須學會向學生道歉!愛需要講究技巧,道歉更需要講究原則,因此,向學生道歉需注意以下幾點:
一、 及時主動。
既然教師難免犯錯,就應該及時主動承認,向學生道歉。大錯大道歉,小錯小道歉,公開犯錯公開道歉,個別犯錯個別道歉,免得夜長夢多,傷害加深,貽誤時機,釀成大錯。說錯一句話,寫錯一個字,尤其是批評錯一個學生,均需向學生道歉。不要大驚小怪,以為這是小題大做,實際上這是“大題小做”。學會向學生道歉,提升的是教師的素養,增進的是師生的情誼,融洽的是教學的和諧,最終的效益是師生雙贏。
二、 靈活幽默。
學會向學生道歉,形式靈活多樣。小的道歉,一句對不起,一串“sorry”,一個抱拳,一個稽首,握握手擁擁抱皆可輕松搞定。稍復雜一點的道歉,則采用迂回戰術,曲線救國,或傳一張紙條,或送一個小禮物,也可通過信件來傳情達意,避免當面向學生道歉的尷尬,體現“一切盡在不言中”的奧妙,換來學生莫名的驚喜和深深的感動。更復雜一點的則不得不死點腦細胞動動腦筋了。幽默風趣,不失為向學生道歉的靈丹妙藥。比如有一回我上課碰到了一位“釘子戶”,這家伙 “刀槍不入”,你批評到他,他就擺出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架勢,上課不聽講,先是吃東西,再是做小動作,后來干脆躲在下面看雜志。點了幾次名以后,他竟然把雜志傳給同桌想嫁禍于人。我怒不可遏,眼疾手快地逮個現形后,舉起雜志“啪”的一聲,砸向課桌,滿座皆驚,全班訝然。他立即怒目圓瞪,眈眈相向。然后夸張地伸開雙臂,挑釁似地趴了下去,作呼呼大睡狀……我知道我的電閃雷鳴傷害了他。沖動是魔鬼啊!怎么辦?怎么辦?全班50多雙眼睛盯著我。好在我及時冷靜了下來,靈機一動計上心來,在全班愕然之際,快步走到黑板前,筆走龍蛇,邊寫邊模仿某歌星唱道“千不該來萬不該,你不該上課批了‘潘天才’,上課批了‘潘天才’(也)沒關系呀,更不該收了他的《我是女生》來!”同學們立即醒悟了過來,“嘩--”掌聲四起。就在這時,奇跡發生了,那位所謂的“釘子戶”竟然抬起頭來,看見我滿含誠摯歉意的目光,加上我氣急攻心止不住淚水盈眶,他幡然醒悟,大步流星地走上講臺,把“才”字改成“星”字(他的大名就叫潘天星)轉身面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干戈沒有升級,而玉帛從天而降。
三、 平等真誠
學會向學生道歉,應平等相待。以長者尊者師者自居,會帶來道歉的心理障礙,破除這種障礙,摒棄所謂的師道尊嚴,其實并不困難。真摯誠懇的向學生道歉,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不僅有“老師向學生道歉了”的說法,更會產生“老師為學生做出了道歉的榜樣”的美談。從而讓學生從老師的道歉言行中學會該如何處理人際沖突,學會與人處事,做到心胸豁達。正如蓋瑞查普曼博士提醒說:“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能學會道歉的語言,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對道歉的重要性有更深的領悟和理解,為今后的道德和人際關系發展奠定基礎”
心理研究表明:現實生活中,人與人的情緒會產生相互影響。學生與學生之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老師與學生之間,“名師出高徒”。一個人在以自己的情緒影響別人的同時,也不知不覺的受到別人情緒的影響和感染。當老師及時主動、幽默詼諧、平等真誠地向學生道歉時,學生的內心也一定會受到感染,使自己的文明修養提高,責任心增強,心胸開闊,志存高遠。所以,老師學會向學生道歉,小而言之,可以改善緊張的師生關系,讓校園生活更加安寧溫馨;大而言之,能夠化解矛盾,促進團結和協作,是建設和諧社會的必要條件。
江蘇省江都市丁溝鎮中學 李存竺 225235 15952578832
[學會向學生道歉(教學論文)]相關文章:
2.聽障學生教學論文
4.尊重學生的“傾聽”權教學論文
8.語文有效教學論文
9.教學論文評語
10.生物教學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