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責任與上帝的責任

          發布時間:2016-4-17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兼致尊敬的基甸兄、思路兄和THINKER兄   任不寐() 

              題記:《90年代的精神出路》一文發表后,基甸兄、思路兄和THINKER

          兄給出了很有份量的回應。我曾在寫給一位朋友的信中說,這篇匆忙

          之中寫成的隨想式的文字真不配接受這樣的尊重。概念問題從寫出來

          那一刻開始我就不滿意,也很惶恐(同時,我往往輕視對概念的思辯

          能力和其學術意義,因此我很少下定義,概念對我來說往往是一個無

          關緊要的符號,這是一個并不值得夸耀的缺點),基甸兄和思路兄提

          出的一些批評意見是非常中肯的和富有啟發性的。本來應及時回應朋

          友們提出的一些問題,這種回應是一種討論,如果我們因持續對話能

          不斷接近真理--榮耀歸主--顯然是非常有價值的。由于近一段時

          間我的精神狀態很不好,所以一直未能參加討論,只能向朋友們表示

          歉意。現在我發表的這篇短文,是摘自《災變論》最后一章“人的責

          任”,希望以此能輔助來說明我提出的“教會神學”(這個定義接近

          我下文所說的“宗教犬儒主義”,朋友們指出這一定義的問題我基本

          上贊同,的確,它容易造成誤解,也不符合我在“走向上帝”一文中

          表述的對教會的真實看法)、“神學自由主義”等命題的思想淵源。

              弗蘭克說:“有兩種互相對立又彼此相通的觀點妨礙對生命的合

          理關系的鞏固,這兩者都出于對存在之基本結構的不理解。由于把外

          在生活與內在生活混為一談,不理解保護善和抑制惡與實現善和消滅

          惡之間的區別,一些人認為,一切外部活動,都是無意的,都是惡;

          另一些人則相反,認為這些外部活動與內在活動是等價的,認為可以

          通過這些外部活動來實現善和消滅惡。……。這兩者都違背了基督的

          約言:”該撒的物歸該撒,神的物歸神’。……在這條道路上雖然不

          能創造善,卻可以和應當保護善;雖然不可能消滅惡,卻可以抑制惡,

          使其不至于破壞生活。“(11)我把第一種思潮稱為宗教犬儒主義。

          這種思潮是雅典與耶路撒冷的二元對立理論的必然邏輯結論;由于否

          定人的理性以及理性對”有限改進“的意義,因此它事實上消解了人

          的責任,人存在唯一的價值就是過冥想式的”靈修“生活。

              宗教犬儒主義事實上是對“神正論”的歪曲。我們應該記住,上

          帝是按自己的形象造的人,這意味著給人賦予了一種“有限責任”,

          盡管人的理性僅僅是“次價值”,但次價值也是價值。人不能自己免

          除不幸(只有上帝才能解救人),但人可以通過努力免除不義,取得

          塵世生活的“有限改進”。因此人的責任來自上帝的命令或恩典。特

          別是當社會生活中出現各種苦難的時候,如果宗教不走向實踐,就墮

          落為偽宗教。

              宗教犬儒主義告訴人們,塵世幸福是毫無希望的,根據加爾文的

          “預定論”,人們“要象尸體一樣服從教會的命令”,以期在未來審

          判中進入預定的位置。

              梅尼日克夫斯基為此挖苦說,“上帝把人類分成兩個不等的部分:

          比較小的一部分由肯定得救的人組成,不計其功績如何;而較大的一

          部分,肯定受到詛咒,不計其過錯如何。一方面是無故受恩典的人,

          另一方面是同樣無故被剝奪了恩典的人。”(12)難怪被燒死的偉大

          圣徒卡斯特卡里奧說:“加爾文的上帝比惡狼更要兇惡。”宗教犬儒

          主義反對基督徒對他人的苦難承擔責任,特別反對政治生活,并以不

          搞政治來自我標榜信仰的純正。我們可以引申索洛維耶夫的觀點,政

          治的存在不是為了實現人間天堂,但是為了防止實現人間地獄。如果

          說上帝是愛,而愛是實踐,那么宗教犬儒主義恰恰是反基督的。比如

          《圣經》上說:“你們那些不憐憫人的,也要受無憐憫的審判。憐憫

          原是向審判夸勝。

              我的弟兄們,若有人說,自己有信心,卻沒有行為,有什么益處

          呢?這信心能救他么?若是弟兄、或是姐妹,赤身露體,又缺了日用

          的飲食,你們中間有人對他們說,平平安安地去吧,愿你們穿得暖吃

          得飽。卻不給他們身體所需要的,這有什么益處呢?這樣的信心沒有

          行為就是死的。必有人說,你有信心、我有行為。你將你沒有行為的

          信心指給我看,我便藉著我的行為,將我的信心指給你看。你信神只

          有一位,你的信不錯。鬼魔也信,卻是戰兢。虛浮的人哪,你愿意知

          道沒有行為的信心是死的么?我們的祖先亞伯拉罕,把他兒子以撒獻

          在壇上,豈不是因行為稱義么?這樣看來,人稱義是因著行為,不是

          單因著信。

              妓女喇合接待使者,又放他們從別的路出去,不也一樣因行為稱

          義么?“(《雅各書》2 :13-25 )所以默茨批判說:”通常關于教

          會之先驗的‘中立’和‘政治清白’的假設,要么是缺乏批判精神,

          要么則是有意識地掩飾現存的政治聯盟。……這在客觀上便是不誠實

          的。主教和神學家尤其容易成為這樣一個教會的官僚:他在教會中立

          和‘政治清白’的幌子下,推行舊的一體化,穩定已有的政治聯盟,

          毫不考慮具體苦難和現實壓迫。……只有當教會有一雙耳朵聽得見他

          人的苦難、他人的貧窮和他人的困窘的含混預言時,它才真正聽見了

          基督的話;只有如此,可見的教會才是不可見的耶穌精神的教會。

          “(13)

              宗教犬儒主義實際上還往往把“歷史責任”全部推給上帝,包括

          人世間的各種苦難及其免除,都變成了上帝的責任。在我看來上帝不

          代表“他”對人類的責任,他代表愛。人類必須對自己制造的災難自

          己承擔責任。或者我們可以這樣理解上帝的全能至善:從上帝“允許”

          人類獨立、特別是“允許”人類獨立承擔責任這個角度上講,上帝是

          仁慈并全能的。“地上的孩子們被允許去塑造自己的命運時,他們理

          應感到自豪。”(14)不是上帝被擠出世界,也不是人類已經成年

          (朋霍費爾),而是上帝讓人類將自己擠出世界,上帝鼓勵人類成年。

              我認為基督再臨說對人類社會最現實的意義是暗示人類:在1 0

          00或1 00年或一定時段內,不是基督現實地降臨,而是人類(每

          個人)此時應該自己承擔起自我審判、自我反省的責任。彌塞亞通過

          人的心靈起作用:“人該反省了”。如果說:“暴力的直接原因是自

          我控制遭到破壞”,我們確認,基督教的偉大的先知們深刻地認識到

          人類的這一本性,知道人類如果不“經常”在回憶中懺悔“本我”的

          罪惡并警惕理性的局限性(相對于上帝),人類將不斷制造罪惡--

          懺悔是上帝賦予人自我拯救的責任。

              基督受難是關于人的責任的啟示。遺憾的是,這種關于個人責任

          的啟示一直被忽視或狡詐地轉移為耶酥責任;耶酥的意思是說,每個

          人都應該也能夠象我這樣自己承擔責任,而一旦人這樣做了,人就進

          入了千年王國并得救了:

              “看哪,我站在門外扣門。若有聽見我聲音就開門的,我要進到

          他那里去,我與他,他與我一同坐席。”(《啟示錄》3 :20)

              “人若說他住在主里面,就該自己照主所行的去行。”(《約翰

          一書》2 :6 )

              “主為我們舍命,我們從此就知道何為愛。我們也應當為兄弟舍

          命。”(《約翰一書》3 :16)

              “我又看見那些因為給耶穌作見證,并為神之道被斬者的靈魂,

          和那沒有拜過獸像,也沒有在額上和手上受過它印跡之人的靈魂,他

          們都復活了,與基督一同作王一千年。”(《啟示錄》220 :4 )

              “親愛的兄弟啊,有一件事你們不可忘記,就是主看一日如千年,

          看千年如一日。主所應允的尚未成就,友人以為他是耽延;其實不是

          耽延,乃是寬容你們,不愿有一人沉淪,乃愿人人都悔改。”(《彼

          得后書》3 :8 、3 :9 )

              “我心里柔和謙卑,你們當負我的軛,學我的樣式,這樣一來,

          你們的心里就必得安息。”(《馬太福音》11:29)

              “你們要結出果子來,與悔改的心相稱。”(《馬太福音》3 :

          8)

              “我不廢掉神的恩。義若是藉著律法得的,基督就徒然死了。”

          (《加拉太書》2 :21)

              基督受難這一偉大啟示被教會或后人理解為只有基督才能或愿意

          那樣做。然而,這種狡詐--如果屬實的話--并沒有使人類逃避上

          帝的懲罰,2 0世紀可以看作是人類因逃避責任而被迫承受的一次漫

          長的服役過程。基督為什么以受難的形式顯現他關于人的責任的啟示

          呢?其目的是叫人慚愧、知恥后勇,他僅僅為了救我們而死,而我們

          成了幸存者、旁觀者。他是神,他為我們死了,死得如此屈辱,僅僅

          為了救我們,--而我們成了旁觀者!這種認識是基督通過受難給我

          們的啟示,是基督在人類心靈中的自我呈現,他呼喚人的責任。“基

          督的偉大功績不在于他受苦受難。人們也在受苦受難。……

              但基督的受難是勝利的神靈積極的受難。“(15)所以,真正信

          仰基督的人應該象基督那樣積極承擔責任。

              在這個意義上,朋霍費爾是真正的基督徒。“按照朋霍費爾,信

          仰不僅僅是在觀念上認信十字架上的真理,更重要的是要在行動上踐

          行十字架上的真理。認信十字架上的基督,更重要的是在行動上跟隨

          基督,而這要求跟隨者付出很高的代價,耶穌基督必須受苦和遭棄絕,

          這種‘必須’存在于上帝的應許中。在朋霍費爾看來,這種沒有榮耀

          的遭人藐視的受苦同樣要臨到基督徒身上,基督徒之為基督徒正在于

          他們也‘必須’分擔主的受苦。”(16)

              朋霍費爾領會了基督關于人的責任的啟示,并實踐了它,他說:

          “袖手旁觀,最不合乎基督之道。”(17)

              注釋略

          [人的責任與上帝的責任]相關文章:

          1.育人的責任與擔當名言

          2.生命的責任詩歌

          3.我的責任演講稿

          4.小學生的責任演講稿

          5.學生的責任演講稿

          6.小學教師的責任演講稿

          7.大學生的責任的演講稿

          8.我的責任黑板報

          9.初中思品《承擔對社會的責任》說課稿

          10.《追夢,時代賦予我們的責任》演講稿范文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国产中文一卡二卡三卡免费 | 日韩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 中文字幕乱码中文乱码二区 | 中文字幕在线视频播放 | 伊人成国产中国 | 亚洲精品欧美视频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