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碭山中學 陳會設
昨天作文。先說問題。
一是字,很有些不堪入目的感覺。
本來經(jīng)過高一一年的培養(yǎng),大多數(shù)學生的字已經(jīng)初步成形,高二一分科,文科班學生的水平首先從字跡的書寫上即可見出。
字的背后所見證的是學生起碼的語文素養(yǎng),語文教師乃至一個學生平日的管理要求等等。
二是標點,很有些搞笑。
先是學生很節(jié)儉,省略號破折號都只占一格。其次是行首出現(xiàn)了許多諸如冒號逗號句號等等。
三是老掉牙的素材。
諸如“人,最寶貴的是生命;它,給予我們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時,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恥……”之類,在班級作文里大行其道。
四是素材與觀點的割裂。
有的學生先舉諸如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之類的事例,然后把觀點附在后面,就此以為成功。
第五點也是最重要的,拋棄了自己。
作文中大話空話假話到處都是,就是沒有涉及自身的生命與情感體驗。
生命游離于生活之外,自我游離于作文之外。由此可見我們作文標準之荒謬,我們教育之悲嘆。
優(yōu)秀作文需要在三個方面努力。
先是詩,即文字的詩意,文采。
其次是思,即文章的思想哲理。
最后是情,即真誠率直的情感。
相對而言前兩點是文字的表達能力,而后面則是學生對生活的感受能力。學生先要“能感之”,然后才是“能寫之”,當前作文的關鍵問題在學生寫自己真實的生活,傳達自己真實的情感。
而解決老套如白開水一樣淡而無味的文字的方法之一,就是文字表達的“熟悉的陌生化”。
比如顧城的“甜甜的紅太陽”“黑色的眼睛”,比如艾青的“無比溫柔的黎明”,比如龐德“人群中這些面孔幽靈一般顯現(xiàn);濕漉漉的黑色枝條上的許多花瓣”等等。
最后說說作文話題。
話題只一個字“燈”。
寫作時有如下方式可以參考:
一設置背景:比如凌晨,黃昏,暗夜,寂寞,孤獨,絕望之類。
二反面立意,突顯黑暗,與微弱之燈光相照。
比如點亮一盞燈。
比如三毛的小語:家,就是有個人點著燈在等你。
9-17
陳會設
[暗夜里的燈--作文教學設計(高一教案設計)]相關文章:
1.燈籠教案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