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 迅
運用字處理軟件進行教學也許是計算機輔助語文教學的最重要的方式之一,筆者近兩年對字處理軟件在語文教學中的運用作了些探討。由于目前受硬件和學生的計算機素養的限制,本文所討論范圍的僅限于能夠運用一個多媒體計算機平臺的情況,這種情況適用于我國絕大多數學校的實際。
目前市面上流行的字處理軟件主要有Microsoft Word 2000和WPS2000等,由于Word的功能最為完備與強大,我們一直使用Word進行教學實驗,以下所涉及的軟件均指Word。
一、字處理軟件在語文教學中的運用策略
1、運用語音輸入進行聽說訓練、課堂討論
時至今日,中文語音輸入技術已經發展得相當完備,常見的語音輸入軟件如IBM Viavoice98、天音話王等識別率都相當高,中文語音輸入已成為現實。并且,中文語音合成可以將任何漢字實時轉換成自然流暢的語音輸出,可用來進行文稿朗讀、有聲脫屏校對等。目前處在中小學的這一代學生在將來將以語音輸入和掃描輸入為主要的輸入方式,真正的人機對話的實現也是指日可待。電腦技術的發展對中小學語文教學的聽說教學提出了新的課題,也就是要使學生具備能說電腦能識別的語言的能力,要使電腦識別率高,就必須讓學生語音標準、清晰,停頓正確,語句簡明、連貫。
我們將語音輸入引入語文教學,最起碼讓學生深切地體會到說的能力和學習標準普通話的重要,在起始年級(初一、高一),我們都要特別安排一節課,初一安排朗讀,讓學生朗讀一段話,高一安排話題口頭作文,讓學生即興說一段話,將說的結果存盤、打印,發給學生,讓學生自己統計正確率,在此基礎上確定每個學生的說話能力訓練目標。
課堂討論是運用的另一種形式,在課堂討論時,運用語言輸入,學生的討論即時反映在大屏幕上,每個學生的觀點一目了然,便于學生的比較與辨析,同樣,將課堂討論的內容打印張貼,讓學生寫綜述,也是我們常用的方法。
2、運用掃描、文字校對進行實時的作文修改訓練和講評
作文修改與作文講評一直是作文教學中最讓人頭疼的問題,一方面教師苦不堪言,另一方面對學生的作文能力提高作用不大,加上從寫作到批改到講評的周期太長(一般在一周以上,有時甚至是兩周),等到講評作文時,學生對自己寫了些什么都已無多大印象,講評的效果自然不好。寫作訓練的反聵的及時性問題一直以來得不到很好的解決。
我們在實驗中一般采用兩次講評的辦法,第一次講評為實時講評,一般在學生寫完作文后用十五至二十分鐘,掃描一兩篇較為典型的作文,進行講評,重點放在語言的修改與潤色上,因為Word有中文自動校對功能,用錯的字詞會用波浪線標出,學生作文中的語言錯誤一目了然,教師可以此作為例子訓練學生修改作文的能力,這種方法對于初中學生剛學習作文修改時尤為重要。視時間情況還可對主要出現的問題進行簡要的討論,在此基礎上,學生進一步的修改作文。在第二次講評時,重點便放在結構、立意、取材等方面,教師同樣將要重點講評的3-5篇范文掃描顯示在大屏幕上,讓學生進行討論。
3、運用查找、替換、粘貼、拖放等功能進行語言運用訓練
標點符號使用、詞語的選用、句式變換,句序的調整、語言的簡明連貫等語言運用訓練都可以通過字處理程序來加以訓練。一般的方法是,教師提供特定的訓練材料,在大屏幕上顯示出來,學生根據要求進行訓練,教師把訓練的結果實時地整理并反映在大屏幕上,并根據反聵的情況調整教學目標,安排訓練難度與重點,最后經過教師的整理,將結果打印張貼,或編成小冊子。
例如,訓練標點符號使用的能力,教師可以選擇幾段標點符號有錯誤的文本,顯示在屏幕上,讓學生進行辨別與修改。又如,詞語的選用,教師既可以從一段文章中抽去某些詞,讓學生填寫,再與原文相比較;也可在文本中提供幾個近義詞,讓學生選用,在完成后,讓學生結合全段的語境,再推敲所用的詞是否恰當,是否切合語境,這種訓練不但對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有益,而且也有得于學生擴展詞匯。
4、運用排版功能訓練學生優化文檔的能力
有人稱互聯網時代的經濟為注意力經濟,意謂一種商品要能在市場上立足,必須能吸引顧客的注意,這就需要這種商品不但能滿足人們的實際需要,還要能在眾多商品中喚起顧客的注意,才能脫穎而出。我們在互聯網上瀏覽也深有這樣的體驗,一個形式不美觀的網頁,人們是不愿意細看下去的。目前有很多省的中考語文都文面的要求,如廣東省2000年中考題有4分的卷面分、實際上版面對評卷員的潛在影響也是很大的,我們在評改作文時曾做過一個小實驗,將幾篇版面很混亂的作文重新抄寫,再裝訂,讓同一位老師評改,分數相差近5分。這就意味著在我們的寫作教學中,寫字教學不但不能放松,而且還要進一步加強,還要注重學生版面設計的意識與能力,要讓學生學會運用字體、顏色、線條甚至是圖片等來優化文檔,這也是語文美育的一個重要課題。
在教學中,我們運用Word的排版功能強化學生的優化文檔的意識及能力,將一篇格式散亂的文章,顯示在大屏幕上,全體學生討論如何進行優化文檔,結合講授文檔優化的一般要求和技巧,并讓學生進行訓練,再將訓練的結果,掃描入電腦,進行比較,還可以配合活動課,開展手抄報制作等活動。
5、運用批注功能訓練學生圈點批注的能力和習慣
Word的批注功能在寫作時非常實用,用它來訓練學生圈點批注的能力也很方便,方法是結合課文的教學,將課文輸入電腦,然后在課堂上讓學生閱讀并圈點批注,教師將學生圈點批注的結果輸入電腦,并打印分發,讓學生進行體會;教師也可將一些成功的批注的實例(如教參中的例子)在課堂上提供給學生,讓學生學會常用的符號和批注的方法。
6、運用自動編寫摘要功能訓練學生編寫摘要和寫主題句的能力
編寫摘要也是語文學習的一種有效的學習方法,對學生的素材積累和概括能力的訓練很有幫助。在教學中我們先用幾篇范文讓學生分析Word是如何實現自動編寫摘要的,由此體會編寫摘要的一般要求與常用方法,如摘引主題句,摘引關鍵的數字、概念等。對中文而言,Word自動編寫摘要的效果并不十分理想,由此正好訓練學生編寫摘要的能力,即讓學生對照原文和摘要,指出其編寫的不足之處并修改;也可用一篇文章先讓學生寫摘要,再與Word編寫的摘要進行對比,并評價其優劣。
與此同時,我們強調學生寫作主題句的能力,有明確的主題句的文章,在閱讀和編寫摘要時較為容易,也就是容易為人所理解,特別是在議論文和說明文寫作中,我們強調學生養成將主題句置于段首的習慣,在訓練時,采用的辦法是選擇一些不同的段落類型,讓學生寫作主題句,或者用一個主題句讓學生進行語段擴展訓練。
7、運用模板訓練學生寫作應用文的能力
Word提供了大量的文檔模板,而且還可以根據寫作者的需要任意添加,這就意味著我們的應用文教學要將重點放在語言運用上,以往我們往往糾纏于應用文的各種格式,為那些要不要“此致”、“敬禮”之類而大傷腦筋,筆者以為目前的中小學應用文教學完全可以不用教應用文的格式問題,只需要在語言運用上下功夫,將講授方法的時間放在學生的應用訓練上,課堂訓練時只需要給出模板,讓學生依模板填空即可,經過一定量的訓練,應用文的格式學生自然了然于胸。
二、字處理程序運用于語文教學的效果
前面簡要地論述了在目前學生無法人手一臺電腦的條件限制下,字處理程序在語文教學特別是課堂教學中的一些運用策略和技巧。從實驗的情況來看,效果良好。
1、激發了學生學習語文和學習電腦的興趣、認識和需要
在語文教學中引入字處理程序,使傳統的語文課堂教學與現代科技結合起來,深受學生的歡迎,大大地激發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不僅如此,學生還深刻地認識到時代的進步對語文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要適應未來社會的發展對人才的需要,就必須具備良好的信息收集和處理能力,我所任教的班原來對學習普通話的態度徹底的改變了,原來,學生認為普通話學不學沒多大關系,但現在面對著語音輸入,面對著別人的話能被電腦“聽懂”而自己的話電腦卻“聽不懂”,別人能對電腦“發號施令”而自己卻只能是“對牛彈琴”,他們從根本上改變了學習語文的態度,明確了學習語文不僅僅是為了考試,更要為將來的生活做準備。不少有條件的學生都利用課外時間學習電腦,目前我所任的班大部分學生都能用Word進行寫作和編輯。
2、促進了學生語文能力的提高和良好語文習慣的形成
從前面的論述我們可以看到,通過各項能力專門的訓練,有效地促進了學生在朗讀、說話、應用文寫作、作文修改、編寫摘要、圈點批注、語言運用、優化文本等方面的能力的提高。通過方法的掌握,促進了良好語文學習習慣的養成,如閱讀中圈點批注的習慣、自改作文的習慣、優化文檔的習慣等。
3、增進了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交流
計算機的介入并未削弱師生之間和學生之間的交流,相反,字處理程序的運用使課堂評價實時化,更需要也更有利于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即時交流,教師能夠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即時的反聵,學生也可以通過教師的評價和其它學生的學習情況對自己的學習進行校正與完善。在課堂討論和作文講評中,將學生的看法實時地在屏幕上顯示出來,對激發學生的思維效用是不言而喻的。
隨著學校硬件設施的進一步完備與教師、學生計算機素養的提高,字處理程序將在語文教學中得到更為廣泛的運用,也將取得更好的效果。學生將可以通過電腦寫作,學生之間可以共享寫作的素材,習作也可以在課堂上進行交流,還可以通過校園網和互聯網與外班、外校的學生進行更為廣泛的交流。教師可以監控學生的寫作過程,并給以必要的及時的指導。面對這種發展趨勢,語文教師要盡快具備在教學中使用計算機的意識和能力,這也許是字處理程序運用于語文教學的關鍵。
本文發表于《廣東教學研究》2001年第3期
[字處理程序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初探]相關文章:
4.大學生入黨程序流程
7.應用與寫作試題及答案
8.程序員年會口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