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伶官傳序》教案 (人教版高二選修)

          發布時間:2016-6-10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教學目標:

          1、理解識記常見文言詞語、句式的意義和用法。

          2、學習本文嚴謹的議論結構。

          3、了解作者觀點及對人生的啟示。

          相關知識:

          1、關于序

          序是一種文體,相當于今天某些文章的“前言”或者編者的“按語”,它的內容或是提綱挈領地評價讀書內容,或者敘述著書作文的緣由,以便有助于讀者理解下面有關書或文的內容。本節課要閱讀的《伶官傳序》是為《伶官傳》所做的序。

          2、關于作者

          歐陽修(1007-1073),字永叔,號醉翁,又號六一居士。漢族,吉安永豐(今屬江西)人,自稱廬陵(今永豐縣沙溪人)。謚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北宋卓越的文學家、史學家。與韓愈、柳宗元、宋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

          3、關于背景

            五代(907~960),指唐宋之間的五個封建王朝,即后梁、后唐、后晉、后漢、后周,是我國歷史上的動蕩時期。在這53年間,先后換過四姓十四君,篡弒相尋,戰亂頻起,后唐莊宗就是被弒的一個。莊宗稱帝后,迷戀伶人,“常身與俳優雜戲于庭,伶人由此用事”,遂被敗政亂國的伶官景進、史彥瓊、郭從謙等包圍。莊宗同光四年(926)貝州將領皇甫暉兵變,叛亂四起,擁有兵權的史彥瓊拒不發兵,旋又單騎逃逸,導致亂軍大敗。莊宗親征敗回,眾叛親離,郭從謙又乘危作亂,用亂箭射死莊宗。100多年后歐陽修著《新五代史》,就此事發出感想,借事論理,指出封建王朝的興亡不在“天命”,主要在于“人事”。

            歐陽修寫《伶官傳》并冠以短序,是為了告誡當時北宋王朝執政者:應該吸取歷史的教訓,居安思危,防微杜漸,不應滿足于表面的繁榮。

          基礎知識

          1、誦讀全文,給加點字注音。

          請其矢(        )    盛(      )以錦囊    方其系(       )燕父子以組 

          亂者四應(      )    伶(      )官        泣下沾襟(     )  盛(      )衰之理  

          誓天斷發(      )    及仇讎(      )已滅

          2、補寫名句

          滿招損,謙得益。

          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

          夫禍患常積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文言知識

          一、通假字 

          1、及仇讎已滅 “讎”同“仇”,仇敵    

          2爾其無忘乃父之志!“無”通“毋” 

          二、詞類活用

          名詞作動詞

          1、函梁君臣之首 函:用木匣子裝  2、契丹與吾約為兄弟 約:訂立盟約 

          3、抑本其成敗之跡 本:推究     4、原莊宗之所以得天下 原:推其根本 

          名詞作狀語

          1、負而前驅 前:向前       2、倉皇東出 東:向東 

          3、一夫夜呼 夜:在夜里     4、亂者四應 四:在四面 

          動詞作名詞

          而告以成功     成功:成功的消息 

          使動用法

          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    興、亡   使動 

          形容詞作動詞

          一夫夜呼,亂者四應   亂:作亂 

          形容詞作名詞

          夫禍患常積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忽微:細小的事情 智勇:有勇有謀的人物

          三、古今異義 

          1、 不知所歸,至于誓天斷發  古義:表示不好的結果,相當于“以致”

          今義:程度副詞或表另提一事 

          2、 則遣從事以一少牢告廟  古義:官名  今義:動詞,投身到(事業中去) 

          3、 雖曰天命,豈非人事哉  古義:指政治上的得失    今義:人情事理 

          四、一詞多義 

          1、盛 

          盛衰之理,雖曰天命,豈非人事哉(興盛)  

          請其矢,盛以錦囊(裝) 

          其意氣之盛,可謂壯哉(旺盛) 

          故方其盛也,舉天下之豪杰,莫能與之爭(強盛) 

          2、歸

          而皆背晉以歸梁    歸順       君臣相顧,不知所歸    返回

          而其歸書也必速    還

          3、告 

          以三矢賜莊宗而告之曰(告訴)     遣從事以一少牢告廟(祭告) 

          還矢先王,而告以成功(稟告) 

          4、其 

          爾其無忘乃父之志(副詞,應當,一定,表祈使語氣) 

          于誓天斷發,泣下沾襟,何其衰也(語氣詞,表程度) 

          其意氣之盛,可謂壯哉(代詞,他) 

          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 (大概,表揣測語氣)   

          盡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反詰語氣,同“豈”)

          攻之不克,圍之不繼,吾其還也。(還是,表商量語氣)

          五、文言句式 

          1、判斷句 

          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       此三者,吾遺恨也 

          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2、狀語后置 

          請其矢,盛以錦囊       方其系燕父子以組 

          而告以成功           夫禍患常積于忽微,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莊宗受而藏之于廟 

          3、省略句 

          還矢(于)先王,而告(之)以成功   以三矢賜(于)望而卻步宗而告之曰 

          請其矢,盛(之)以錦囊          豈獨(莊宗之困于)伶人也哉 

          (莊宗)則遣從事以一少牢告(于)廟 

          4、被動句 

          身死國滅,為天下笑 

          禍患常積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文本探究

          一、文章一共四節,可以分為幾部分?各部分寫了什么內容?本文結構特征是什么?

          見同步學案    本文結構特征:總分總

          二、開篇作者提出了一個怎樣的論點?為了證明這一論點作者采用了什么樣的論據?怎樣過渡到分析中去的?

          事例論據   過渡句:原莊宗之所以得天下,與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三、用第三節中的語句概括莊宗成敗的情景,由此作者得出了什么樣的結論?

          可謂壯哉/何其衰也  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

          四、作者從莊宗失天下的原因中,進一步作出怎樣的推論?你受到了怎樣的啟示?

          禍患常積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啟示:1、小事不小。 2、玩物喪志。3、事在人為。4、以古為鏡。

          五、本文題目是《伶官傳序》,可文中卻很少提到有關伶官的事,如何理解?

          見同步學案

          附譯文:

          唉!盛衰的道理,雖說是天命決定的,難道說不是人事造成的嗎?推究莊宗所以取得天下,與他所以失去天下的原因,就可以明白了。 

          世人傳說晉王臨死時,把三枝箭賜給莊宗,并告訴他說:“梁國是我的仇敵,燕王是我推立的,契丹與我約為兄弟,可是后來都背叛我去投靠了梁。這三件事是我的遺恨。交給你三枝箭,你不要忘記你父親報仇的志向。”莊宗受箭收藏在祖廟。以后宗莊出兵打仗,便派手下的隨人官員,用豬羊去祭告祖先,從宗廟里恭敬地取出箭來,裝在漂亮的絲織口袋里,使人背著在軍前開路,等打了勝仗回來,仍舊把箭收進宗廟。 

          當他用繩子綁住燕王父子,用小木匣裝著梁國君臣的頭,走進祖廟,把箭交還到晉王的靈座前,告訴他生前報仇的志向已經完成,他那神情氣慨,是多么威風!等到仇敵已經消滅,天下已經安定,一人在夜里發難,作亂的人四面響應,他慌慌張張出兵東進,還沒見到亂賊,部下的兵士就紛紛逃散,君臣們你看著我,我看著你,不知到哪里去好;到了割下頭發來對天發誓,抱頭痛哭,眼淚沾濕衣襟的可憐地步,怎么那樣的衰敗差勁呢!難道說是因為取得天下難,而失去天下容易才象這樣的嗎?還是推究他成功失敗的原因,都是由于人事呢?《尚書》上說:“自滿會招來損害,謙虛能得到益處。”憂勞可以使國家興盛,安樂可以使自身滅亡,這是自然的道理。 

          因此,當他興盛時,普天下的豪杰,沒有誰能和他相爭;到他衰敗時,數十個樂官就把他困住,最后身死國滅,被天下人恥笑。禍患常常是由一點一滴極小的錯誤積累而釀成的,縱使是聰明有才能和英勇果敢的人,也多半沉溺于某種愛好之中,受其迷惑而結果陷于困窮,難道僅只是溺愛伶人有這種壞結果嗎?于是作《伶官傳》。

           

          張曉東

          [《伶官傳序》教案 (人教版高二選修)]相關文章:

          1.伶官傳序教案

          2.高二語文《伶官傳序》教案

          3.伶官傳序優秀教案

          4.高二人教版《長恨歌》教案

          5.人教版高二語文下冊《雷雨》教案

          6.高中化學選修5《鹵代烴》教案設計

          7.古代詩歌散文選修教案

          8.高二物理選修3-1試題答案

          9.高二選修1物理第四章單元測試題

          10.高二選修《唐詩宋詞選讀》練習題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五月婷婷久亚洲有码中文字幕 | 亚洲国产精品不卡在线播放 | 专区日韩中文字幕97色伦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一区动漫 |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2022年 |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