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江自刎》 學案設計(人教版高一選修)

          發布時間:2016-1-22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湖北省監利實驗高中   吳立光

          一、 三維目標

          知識與能力:1. 1.掌握“壁、逝、莫、騎、紿、東、卒、獨、面”等詞語的意義和用法。熟悉“何……之”、“奈……何”、“無以”等句式。熟記有關《史記》的文學、文化常識。

          2.分析項羽這位悲劇英雄的形象。

          情感價值觀:感受古代仁人志士的剛毅品格和浩然之氣。

          過程與方法:合作與討論

          二、 自學問題

          (一)、寫作背景:

          漢四年(前203年)楚漢鴻溝劃界后,項羽領兵東歸,劉邦也欲西還。這時張良、陳平對漢王說:“漢有天下大半,諸侯皆附之。楚兵疲食盡,這正是天亡楚國之時。今若勿擊,真所謂‘養虎遺患’。”劉邦聽從。 漢五年,劉邦一面派使者聯絡各地諸侯王,約定共同滅楚,一面親自率軍追擊項羽。十二月,項羽敗逃至垓下(今安徽靈壁東南)。

          (二)、司馬遷與《史記》:

          司馬遷,宇子長,陽夏龍門(今陜西韓城縣北)人,我國古代著名的史學家、文學家、思想家。其父司馬談,漢武帝時作太史令。司馬遷10歲時,就在父親的指導下誦讀古文,曾向儒學大師董仲舒、孔安國學習。青年時代曾兩次漫游祖國,走遍大江南北、黃河上下,足跡幾遍全國。他飽覽名山大川,收集傳說史跡,考察風土人情,接觸下層人民,積累了珍貴的史料。父死后,承襲父職任太史令,開始《史記》的寫作。五年后,因替李陵辯護,被捕入獄,遭受腐刑。三年后被赦,擔任中書令,他發憤著書,經十幾年艱苦努力,終于完成了《史記》這部不朽的著作。

            《史記》記述了從上古傳說中的黃帝到漢武帝約三千年的歷史。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全書130篇,有12本紀(記載歷代最高統治者的政績),30世家(是先秦各諸侯國和漢代有功之臣的傳記)、70列傳(為歷代有影響人物的傳記,另外還有少數列傳為國史和少數民族史), 10表(是多個歷史時期的大事記),8書(是關于天文、歷法、水利、經濟、文化等方面的專史),計52萬多字,不論在文學還是史學方面,司馬遷都給我們留下了巨大的財富。宋人鄭樵評曰:“使百代而下,史官不能易其法,學者不能舍其書。六經之后,唯有此作。”魯迅評曰:“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項羽本紀》是《史記》中最精美的一篇。全文主要描寫了三大戰役,巨鹿之戰,勇冠三軍,成為天下注目的英雄;鴻門宴上,坐失良機,埋了悲劇的種子;垓下之圍,慷慨悲歌,留下末路英雄之悲愴。課本節選了第三戰役的部分文字。

          (三)、自學課文,疏通文言知識。

          1.通假字

          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項王也。”   

          2.重點實詞

          項王軍壁垓下

          有美人名虞,常幸從

          直夜潰圍南出,馳走

          騎能屬者百余人耳

          田父紿曰:“左。”

          項王自度不得脫

          吾起兵至今八歲矣,身七十余戰

          期山東為三處

          漢軍皆披靡

          赤泉侯人馬俱驚,辟易數里

          與其騎會為三處

          亡其兩騎耳

          項王身亦被十余創

          自矜功伐,奮其私智而不師古

          3.古今異義:

          今日固決死,愿為諸君快戰。

          乃分其騎以為四隊。

          令四面騎馳下,期山東為三處。

          欲以力征經營天下

          4.詞類活用:

          項王軍壁垓下

          渡江而西

          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

          東渡烏江

          5.虛詞 

          之 

          1. 天之亡我

          2.非戰之罪

          3.美人和之

          1.項王瞋目而叱之

          2. 項王乃復引兵而東

          3. 奮其私智而不師古

          乃 

          1. 平明,漢軍乃覺之

          2. 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

          6.句式

          飲帳中

          不忍殺之,以賜公。

          麾下壯士騎從者八百余人

          騎能屬者百余人耳

          漢騎追者數千人

          此天之亡我,非戰之罪也。

          此項王也!

          天之亡我,我何渡為!

          漢軍至,無以渡。

          何辭為?(《鴻門宴》)

          我何渡為!

          羽豈其苗裔邪?

          豈不謬哉!

          (四)、鑒賞人物形象:

          1.文章中主要通過那三個場面刻畫人物形象?

           

          2. 各個場面中項羽是怎樣的形象?作者是怎樣刻畫的?

          3.司馬遷把項羽刻畫成了一個失敗的英雄。你對項羽如何評價?并說明理由。

          4.鑒賞歷史上的人物對項羽的評價:

          《題烏江亭》    杜牧

          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兒。江東子弟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

          分析:杜詩針對項羽兵敗的事實,批評他不能忍辱負重,能屈能伸,致使英雄大業失敗。杜牧有政治理想,但由于秉性剛直,屢受排擠,一生仕途不得志,杜寫這首詩是借題發揮,自我激勵,宣揚百折不撓的精神。

          《絕 句》李清照

          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分析:李清照后期適逢金兵入侵中原,大宋采取茍且偷安的政策,李流寓南方,丈夫病死,境遇孤苦。因而在詩中贊揚項羽誓不渡江的英雄氣概,以不肯過江東諷刺南逃茍安的大宋統治者。

          (五)、自學未解決的問題;

          (六)、自學新發現的問題:

          (七)、收獲與反思

           

          吳立光

          [《烏江自刎》 學案設計(人教版高一選修)]相關文章:

          1.烏江自刎原文翻譯

          2.烏江自刎文言文翻譯

          3.項羽自刎烏江閱讀答案

          4.高中化學選修5《鹵代烴》教案設計

          5.漢語拼音教學案設計

          6.人教版高一英語課件

          7.人教版高一必修《故都的秋》教案

          8.化學選修3試題及答案

          9.高中化學選修5《苯 芳香烴》教案設計

          10.高中化學選修5《脂肪烴》教案設計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中文字幕aⅴ天堂在线 | 日韩精品另类天天更新 | 日本有码三级欧美国产 | 婷婷5月色综合色综合 | 青青青国产免费手机视频在线观看 | 在线观看片免费观看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