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憤》 教案教學設計(人教版高二選修)

          發布時間:2016-2-2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一、教學目的:

          1.用以意逆志、知人論世的方法分析詩人情感。

          2.通過對藝術手法的分析,提高學生的詩歌鑒賞能力。

          二、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學習陸游的愛國精神。

          2.難點:白描、對比等手法的運用。

          三、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回顧《示兒》“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陸游幾乎每一首詩歌都洋溢著強烈的愛國激情,臨終作詩仍念念不忘北伐和收復失地。下面讓我們從他的《書憤》中一起感悟。

          二、作者介紹: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越州山陰(現在浙江紹興)人。我國古代著名的愛國詩人。詩作今存九千多首,內容豐富,主要表現渴望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

          少年時就立下了“上馬擊狂胡,下馬草軍書”的志向。他一貫堅持抗金主張,為主和派所忌,任職期間多次遭到罷斥,晚歲閑居故里。

          三、背景介紹: 

              陸游生活在金兵入侵,中原淪陷的時代,那時南宋當局卻偏安江南,不思北伐。陸游主張抗金,觸犯了投降派的利益,所以一再遭到打擊排斥,多次被罷官。 

          這首有名的七律作于宋孝宗十三年(1186年),此時陸游已61歲,在山陰閑居了6年,“掃胡塵”“靖國難”的志向眼看就要化為泡影,才以朝奉大夫、權知嚴州軍州事起用。因此,詩的內容兼有追懷往事和重新立誓報國的兩重感情。

          四、解題:

          書:書寫;憤:憤懣、悲憤。

          書憤:書寫心中的憤懣、不滿。

          五、誦讀:

          1.聆聽誦讀。(多媒體)

          2.學生自由朗讀。

          3.全班同學齊誦。

          六、詩歌鑒賞:

          1.學生逐句理解,教師小結。

          ⑴首聯:憶過去,塑造了詩人早年的自我形象。那時他有滿腔的愛國熱忱,卻不懂得世道的艱難,遙望著北方被金人占領的中原地帶,胸中的憤恨郁積如山。這是暗寫他欲圖恢復失地!笆朗缕D”,暗指投降派把持朝政,這是為下文“空自許”作鋪墊。從章法上說,點了詩題中的“憤”字。

          ⑵頷聯:將詩人的恢復之志具體化。瓜洲渡擊退金兵的進犯,大散關失而復得,這表明南宋人民有力量保衛自己的國土。詩人用“樓船夜雪”“鐵馬秋風”形象地概括了這兩次勝利的戰斗,可見他當年很想投身到這樣的戰斗中去。

          提問:“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既是敘事,也是寫景。你能說出它在寫景上的特點嗎?你還能舉出一例運用了此種手法的其他詩句嗎?

          明確:白描手法,用六個名詞組接,勾勒出兩幅氣壯山河的戰爭圖畫,將詩人的恢復之志具體化。

          示例: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⑶頸聯:說現在,抒歲月蹉跎、壯志未酬的感慨!叭祥L城”,點明詩人之志!翱兆栽S”,跟“世事艱”照應,是對投降派的憤怒指責。

          ⑷尾聯:詩人以諸葛亮自況。諸葛亮在《后出師表》曾說過“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話,詩人正是以此自勉,表明他至死也不會放棄恢復中原之志。 

          2.書憤之“書”:

          首聯--書:早年恢復中原之志

          頷聯--書:兩次抗金勝利之役

          頸聯--書:年事已高、壯志未酬之情

          尾聯--書:敬仰諸葛、渴望建功立業之愿

          3.如何理解“書憤”之“憤”?它包含哪些感情?

          明確:悲愴中抱有期待。尾聯“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實際上是詩人以諸葛亮自況。詩人正是以此自勉,表明他至死也不會放棄恢復中原之志。由此可見,《書憤》的基調雖然是壯志未酬所帶來的悲憤,然而并不絕望,其中還蘊藉著豪壯的感情。

          4.為抒發詩人的悲憤,詩歌多處用到對比,試分析?

          明確:這首詩對比手法的運用成功,富有表現力,如:昔年之壯舉與今日之衰頹,“塞上長城”之理想與“世事多艱”之現實,諸葛亮之積極進取與南宋統治者之茍且偷安等對比。

          七、全班同學背誦。

          八、總結:

          一心報國卻壯志難酬,這樣的遭遇不只是一個人的,詩人的遭遇也是民族命運的縮影。愛國的主題在中國古代詩歌中是一個永恒的主題,有句話說“國家不幸詩家幸”,每當國家危亡時刻,這種主題總會在詩壇上大放異彩。陸游繼承了這種傳統,并把它發揮到無人企及的高度。愛國主題不但貫穿在他的詩歌中,而且融入了他的整個生命,成為陸游詩歌的靈魂。

          九、作業:

          1.比較:《書憤》與《登高》、《書憤》與《蜀相》。

          2.搜集古今憂國憂民詩人的材料,寫一篇評論性文章,500字左右。

           

          王宏江

          [《書憤》 教案教學設計(人教版高二選修)]相關文章:

          1.關于書憤教案

          2.書憤優秀教學教案

          3.《書憤》優秀教學教案

          4.陸游書憤教案

          5.高二人教版《長恨歌》教案

          6.人教版高二語文下冊《雷雨》教案

          7.高中化學選修5《鹵代烴》教案設計

          8.古代詩歌散文選修教案

          9.《書憤》閱讀答案

          10.《心聲》 教案教學設計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一级aⅴ在线免费播放 香港三级日本三级a视频 | 制服.丝袜.亚洲.中文.综合 | 免费va国产在线 | 午夜理论欧美理论片久久 | 五月AV中文字幕DVD | 亚洲综合一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