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北京中考各區縣一模文言文閱讀 中考復習(九年級)

          發布時間:2016-2-28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昌平區

          四、文言文閱讀(共8分)

          閱讀《扁鵲見蔡桓公》,完成第12-14題。

          ①扁鵲見蔡桓公,立有間,扁鵲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將恐深。”桓侯曰:“寡人無疾。”扁鵲出,桓侯曰:“醫之好治不病以為功!”居十日,扁鵲復見,曰:“君之病在肌膚,不治將益深。”桓侯不應。扁鵲出,桓侯又不悅 。居十日,扁鵲復見,曰:“君之病在腸胃,不治將益深。”桓侯又不應。扁鵲出,桓侯又不悅。

          ②居十日,扁鵲望桓侯而還走。桓侯故使人問之,扁鵲曰:“疾在腠理,湯熨之所及也;在肌膚,針石之所及也;在腸胃,火齊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屬,無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無請也。”

          ③居五日,桓侯體痛,使人索扁鵲,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12.解釋下列語句中加點詞的意思。(2分)

          (1)立有間                          間:          

          (2)使人索扁鵲                      索:     

          13.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語句。(4分)

          (1)醫之好治不病以為功               翻譯:     

          (2)桓侯故使人問之                  翻譯:     

          14.結合文章內容,用自己的話概括“桓侯遂死”的原因。(2分)

             答:        

          參考答案:

          12.答案:(1)一會兒

          (2)尋找

          (共2分。共2道小題,每小題1分)

          13.答案:(1)醫生喜歡給沒有病的人治病,把(治好病)作為自己的功勞。

          (2)桓侯特意派人去問扁鵲。

          (共4分。共2道小題,每小題2分)

          14.答案要點:因為桓侯的病已侵入骨髓,醫藥已無濟于事。(直接原因)

          還因為桓侯諱疾忌醫。(根本原因)

          (共2分。每個要點1分)

           

          朝陽區

          四、文言文閱讀(共9分)

          閱讀《小石潭記》節選,完成第12~15題。

          ①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珮環,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②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 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12.下列語句中加點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2分)

          A.伐竹取道             非絲非竹          [來源:學科網ZXXK]

          B.如鳴珮環             環滁皆山也    

          C.皆若空游無所依       長煙一空

          D.乃記之而去           停數日,辭去 

          13.解釋下列語句中加點詞的意思。(2分)

          (1)潭中魚可百許頭             た桑           

          (2)悄愴幽邃                     悄愴:         [來源:學,科,網]

          14.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語句。(2分)

          (1)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翻譯:         

          (2)斗折蛇行,明滅可見           翻譯:         

          15.文章寫景動靜結合,第①段中,作者分別寫了哪幾種動態的景物?(3分)

          答:        

          參考答案:

          12. 答案:D   

          (2分)

          13.答案:(1)大約     (2)憂傷的樣子

          (共2分。每小題1分)

          14.答案:(1)陽光直射到水底,魚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頭上。

                   (2)溪水像北斗星一樣曲折像蛇一樣蜿蜒前行,時隱時現。

          (共2分。每 小題1分)

          15.答案:水    樹    蔓    

             (共3分。每點1分)

           

          大興區

          四、文言文閱讀(共8分)

          閱讀《扁鵲見蔡桓公》,完成12-14小題。

          扁鵲見蔡桓公,立有間,扁鵲曰:“君有疾在腠理,不 治將恐深。”桓侯曰:“寡人無疾。”扁鵲出,桓侯曰:“醫之好治不病以為功。”居十日,扁鵲復見,曰:“君之病在肌膚,不治將益深。”桓侯不應。扁鵲出,桓侯又不悅。居十日,扁鵲復見,曰:“君之病在腸胃,不治將益深。”桓侯又不應。扁鵲出,桓侯又不悅。居十日,扁鵲望桓侯而還走。桓侯故使人問之,扁鵲曰:“疾在腠理,湯熨之所及也;在肌膚,針石之所及也;在腸胃,火齊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屬,無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無請也。”居五日,桓侯體痛,使人索扁鵲,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12.解釋下列語句中加點詞語的意思。(2分)

          ⑴扁鵲望桓侯而還走      走:      

          ⑵使人索扁鵲            索:      

          13.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語句。(4分)

          ⑴疾在腠理,湯熨之所及也

          翻譯:      

          ⑵臣是以無請也        

          翻譯:     

          14.閱讀文章,寫出扁鵲說的哪些話表明了蔡桓公的病情正日益嚴重。(2分)

          答:      

          參考答案:

          12.(1)跑(或“小步快跑”)(2)尋找

          (共2分。每個詞語1分)

          13.(1)小病在皮膚紋理間,是湯熨(的力量)所能達到的。

          (2)我因此就不再請求(給他治病)了。

          (共4分。每句2分)

          14.“君之病在肌膚,不治將益深。”“君之病在腸胃,不治將益深。”

          (共2分。每句1分)

           

          東城區

          四、文言文閱讀(共9分)。

          閱讀《鄒忌諷齊王納諫》,完成第12-14題。

          ①鄒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麗。朝服衣冠,窺鏡,謂其妻曰:“我孰與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忌不自信,而復問其妾曰:“吾孰與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從外來,與坐談,問之客曰:“吾與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來,孰視之,自以為不如;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暮寢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②于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③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令 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月之后,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此所謂戰勝于朝廷。

          12.解釋下列語句中加點詞的意 思。(2分)

          (1)客之美我者                美:     

          (2)能面刺寡人之過者          刺:     

          13.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語句。(4分)

          (1)弗如遠 甚                  翻譯:     

          (2)時時而間進                翻譯:     

          14.閱讀選文,寫出原文中能夠說明“王之蔽甚矣”的句子,并用自己的話簡要概括齊王是如何除蔽的。(3分)

             答:     

          參考答案:

          12. 2分。答案:(1)認為……美    (2)指責

          13. 4分。答案:(1)遠不如        (2)偶爾(有人)來進諫

          14. 3分。答案: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

                     聽從鄒忌的規勸, 頒布法令,廣開言路,接受批評。

           

          房山區

          四、文言文閱讀(共9分)

          閱讀《醉翁亭記》節選,完成第12-14題。

          ①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 也。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②至于負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后者應,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蒼顏白發,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來源:Z*xx*k.Com]

          ③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游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12.解釋下列語句中加點的詞語。(3分)

          ⑴觥籌 交錯       交錯:                   

          ⑵非絲非竹       竹:                     

          ⑶已而夕陽在山   已而:                   

          13.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語句。(3分)

          ⑴佳木秀而繁陰        (1分)

            翻譯:                                                                   

          ⑵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      (2分)

                翻譯:                                                                    

          14.結合第②段的內容,用自己的話說說文中第③段加點的“樂”包含的具體內容。(3分)

          答:                                                                       

          參考答案:

          12.答案:⑴交相錯雜     ⑵管 樂器      ⑶不久

              評分:共3分,每題1分。

          13.答案:⑴好的樹木枝葉繁茂,形成濃郁的綠蔭。

          ⑵老老少少,來來往往,絡繹不絕的,是滁州的百姓在游山。

              評分:共3分。其中一題1分,二題2分。第1小題,基本意思答對,“秀”、“繁陰”都譯對給1分;第二小題2分,基本意思答對,“傴僂”、”“提攜”、“絕”給2分。

          14.答案:①滁人游山之樂    ②眾賓宴飲之樂  ③眾賓游戲之樂  

              評分:共3分。每個要點1分。 

           

          豐臺區

          四、文言文閱讀(共9分)

          閱讀《醉翁亭記》選段,完成12-14題。[來源:Z。xx。k.Com]

          ①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②至于負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后者應,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蒼顏白發,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③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游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12.解釋下列語句中加點詞的意思。(2分)

          ⑴臨溪而漁    漁:               ⑵雜然而前陳者   陳:           

          13.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語句。(4分)

          ⑴野芳發而幽香             翻譯:                                     

          ⑵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翻譯:                                      

          14.結合選文,用自己的話概括第③段劃線句中“人之樂”的內容。(3分)

                                                                                      [來源:學科網ZXXK]

          參考答案:

          12.①漁:捕魚,釣魚;②陳:擺開,陳列(共2分,每空1分)

          13. ⑴野花開放發出清幽的香味。⑵醉醺醺地坐在眾人之間的,是太守喝醉了。(共4分,每小題2分。第①句重點詞語為“發”;第②句 “頹然”“判斷句式”各占1分)

          14.①滁人游山之樂;②賓客歡飲之樂;③太守與民同樂之樂。(共3分,每個要點1分)

           

          海淀區

          四、文言文閱讀(共8分)

          閱讀《送東陽馬生序》,完成第10~12題。(共8分)

          送東陽馬生序

          余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既加冠,益慕圣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嘗趨百里外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悅,則又請焉。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當余之從師也,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窮冬烈風,大雪深數尺,足膚皸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媵人持湯沃灌,以衾擁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無鮮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綺繡,戴朱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左佩刀,右備容臭,燁然若神人;余則缊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艷意。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蓋余之勤且艱若此。

          10.解釋下列語句中加點詞的意思。(2分)

             (1)錄畢,走送之      走:            

             (2)腰白玉之環        腰:            

          11.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語句。(4分)

              (1) 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翻譯:                  

              (2)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無鮮肥滋味之享        翻譯:                  

          12.本文作者“家貧,無從致書以觀”而最終卻能學有所成。作者的成功主要取決于他有什么樣的思想認識與行為特點?(用原文詞句回答)(2分)

               答:             

          參考答案:

          10.(1)跑  (2)掛在腰間

             (共2分。每小題1分)   

          11.(1)背著書箱,拖著鞋子,走在深山大谷里。

          (2)寄居在旅店里,主人每天只提供兩頓飯,沒有新鮮肥美食品味道的享受。

          (共4分。每小題2分)

          12.嗜學  慕圣賢之道  中有足樂  勤且艱

              (共2分。思想認識1分,行為特點1分)

           

          懷柔區

          四、文言文閱讀(共8分)

          閱讀《送東陽馬生序》(節選),完成第12~14題。

          余幼時即嗜學。家貧,無致書以觀,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既加冠,益慕圣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嘗趨百里外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 

          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 

          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悅,則又請焉。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當余之從師也,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窮冬烈風,大雪深數尺,足膚皸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媵人持湯沃灌,以衾擁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無鮮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綺繡,戴朱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左佩刀,右備容臭,燁然若神人;余則緼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艷意,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蓋余之勤且艱若此。

          12.指出與加點字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2分 )

          (1)以是人多以書假余

          A.弄虛作假  B.假人假義    

          C.假戲真唱  D.假公濟私    

          (2)走送之

          A.飛沙走石  B.走南闖北

          C.走馬觀花  D.走投無路

          13.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語句。(4分)

          (1)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  翻譯:                                

          (2)不敢出一言以復          翻譯:                                

          14.閱讀選文,完成下面填空(2分)

          選文從借書抄錄之勞,     ①        , 百里投師之艱;        ②       四方面敘述了作者青年時代求學的艱苦。

          參考答案:

          12(1)D(2)C  (本題滿分2分,選對一空給1分)[來源:學科網]

          13(1)因此我即使很愚鈍(笨),但最終掌握了很多知識。(2)不敢說一句話來分辨(本題滿分4分,譯對一空給2分)

          14①從師問學之難②旅居生活之苦(本題滿分2分,填對一空給1分)

           

          門頭溝區

          四、文言文閱讀(共9分)

          閱讀《醉翁亭記》,完成第12-14題。

          醉翁亭記

          歐陽修

               ①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玡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回路轉,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于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若夫日出而 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 亦無窮也。

              ③至于負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后者應,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蒼顏白發,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④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游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12.解釋下列語句中加點詞的意思。(2分)

          ( 1)林壑優美              壑:          

          (2)觥籌交錯              觥:     

          13.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語句。(4分)

          (1)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    翻譯:        

          (2)日出而林霏開          翻譯:    

          14.請結合選文內容說說“太守樂”的具體原因。(3分)

          參考答案:

          12.答案:(1)山谷    (2)酒杯

          (共2分。共2道小題,每小題1分)

          13.答案:(1)有個亭子(四角)翹起像鳥張開翅膀高踞在泉水之上。

                 (2)日出后樹林中的霧氣消散。

          (共4分。共2道小題,每小題2分)

          14.答案要點:①“因山水美而樂” ②“因百姓樂而樂” ③“因眾賓歡而樂”

          (共3分。共3個要點,每點1分)

           

          密云縣

          四、文言文閱讀 (共9分)

          閱讀《三峽》,完成第12-14題。

                                           三峽    酈道元

          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巘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12.解釋下列語句中加點詞語的意思。(2分)

          ①素湍綠潭            ②飛漱其間         

           ③清榮峻茂             ④屬引凄異       

          13.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語句。(4分)

          ①兩岸連山,略無闕處:                 

          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             

          14.請用自己的話概括秋天三峽的景象(不超過10個字)。(3分)  

          參考答案:

          12.答案(共2分,每空0.5分):

          ①白色   ②急流沖蕩  ③山高    ④接連不斷

          13.答案(共4分,每空2分):

          ①兩岸都是相連的高山,沒有中斷的地方。

          ②到了夏天江水上漲漫過小山包的時候,上行和下行的船只都被阻斷不能行進。

          14. 答案要點(共3分,一景1分) : 林寒水少,猿聲凄涼。

           

          平谷區

          四、文言文閱讀。(共8分)

          閱讀《陋室銘》選段,回答12-14題。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 “何陋之有?”

          12.解釋文中加點詞的意思。 (3分)

             (1)有龍則靈  (2)惟吾德馨  (3) 調素琴               [來源:Z,xx,k.Com]

          13. 用現代漢語翻譯文中劃線的語句。(2分)

          (1)無案牘之勞形。          

          (2)何陋之有?

          14.閱讀選文,用自己的話 說說陋室不陋體現在哪幾方面?(3分)

          參考答案:

             12.(1)靈異,有靈氣。(2)芳香,這里用來贊美居室的雅潔美好。(3)調弄,這里指彈奏。

                   (共3分)

             13.(1)沒有官府公文勞身。          (2)有什么簡陋呢?       (共2分,意思對即可)

             14.①陋室周圍環境優美    ②交往的人物不俗    ③生活情趣高雅   (共3分,意思對即可)

           

          石景山區

          四、文言文閱讀(共8分)

          閱讀《扁鵲見蔡桓公》,完成12-14小題。

          扁鵲見蔡桓公

          《韓非子》

          扁鵲見蔡桓公,立有間,扁鵲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將恐深。”桓侯曰:“寡人無疾。”扁鵲出,桓侯曰:“醫之好治不病以為功!”居十日,扁鵲復見,曰:“君之病在肌膚,不治將益深。”桓侯不應。扁鵲出,桓侯又不悅。居十日,扁鵲復見,曰:“君之病在腸胃,不治將益深。”桓侯又不 應。扁鵲出,桓侯又不悅。居十日,扁鵲望桓侯而還走。桓侯故使人問之,扁鵲曰:“疾在腠理,湯熨之所及也;在肌膚,針石之所及也;在腸胃,火齊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屬,無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無請也。”居五日,桓侯體痛,使人索扁鵲,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12.解釋下列加點字在句中的意思。(2分)

          ⑴桓侯故使人問之

          ⑵使人索扁鵲

          13.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語句。(4分)

          ⑴醫之好治不病以為功

          ⑵扁鵲望桓侯而還走

          14.從全文看,桓侯的固執己見表現在哪兩個方面?(2分)

          參考答案:

          12.⑴特意  ⑵尋找

              評分:共2分。每小題1分。

          13.⑴醫生喜歡給沒病(的人)治病,把(治好病)作為(自己的)功勞。

          ⑵扁鵲遠遠地看見桓侯轉身就跑。

              評分:共4分。每小題2分。

          14.①不接受醫生的忠告去治療  ②不能正確對待自己的疾病

              評分:共2分。每個要點1分。

           

          順義區

          四、文言文 閱讀(共10分)

          閱讀《三峽》,完成12--14各題 。

          自三 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巘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12.解釋下列語句中加點詞的意思。(2分)  

          (1)略無闕處:     

          (2)良多趣味:     [來源:Z+xx+k.Com]

          13.用現代 漢語翻譯下面的語句。(4分)

          (1)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翻譯:     

          (2)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     翻譯:     

          14.請用自己的話說一說作者所描寫的三峽之水在冬春之時是什么樣子的。(4分)

              答:      

          參考答案:

          12.(1)通“缺”,空缺。(2)實在(2分)

              評分:共2分,每小題1分

          13.(1)即使騎上快馬,駕著長風,也不像這樣快。(2)聲音接連不斷,凄涼怪異,空曠的山谷里傳來猿叫的回聲,悲哀婉轉,很久才消失。(4分)

              評分:共4分,每小題2分

          14.江水流急呈白色,深潭碧綠,水波清澈,懸泉和瀑布在山間飛流沖蕩。(4分)

              評分:共4分,每個要點1分

           

          通州區

          四、文言文閱讀(共8分)

          閱讀《曹劌論戰》,回答12-14題。

          曹劌論戰

          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曹劌請見。其鄉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乃入見。問:“何以戰?”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對曰:“小惠未徧,民弗從也。”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對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曰:“忠之屬也。可以一戰。戰則請從。” 

          公與之乘,戰于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齊人三鼓。劌曰:“可矣。”齊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齊師。 

          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12.解釋下列語句中加點詞的意思。(2分)

          (1)肉食者鄙      鄙:

          ( 2)公將鼓之      鼓:

          13.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語句。(4分)

          (1)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

          譯文:

          (2)小惠未徧,民弗從也。

          譯文:

          14.寫出曹劌判斷追擊“未可”與“可矣”的理由。(用原文回答)(2分)

          答:

          參考答案:

          12.(1)鄙陋。這里指目光短淺(2)擊鼓進軍  每點1分。

          13.(1)做官的人自會謀劃此事,(你)又何必參與呢?(2)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會聽從(你)的。  每句2分,(1)句中的“肉食者”“謀”,“間”  (2)句中的“惠”“徧”“弗”譯錯一個扣1分。

          14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每方面1分。[來源:學科網ZXXK]

           

          西城區

          四、文言文閱讀(共8分)

          閱讀《送東陽馬生序》(節選),完成第12~14題。

          余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既加冠,益慕圣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嘗趨百里外,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余立侍左 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悅,則又請焉。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

          當余之從師也,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窮冬烈風,大雪深數尺,足膚皸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媵人持湯沃灌,以衾擁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無鮮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綺繡,戴朱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左佩刀,右備容臭,燁然若神人;余則缊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艷意,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蓋余之勤且艱若此。

          12.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2分)

          ①不敢稍逾約      逾:       

          ②腰白玉之環      腰:       

          13.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語句。(4分)

          ①援疑質理            翻譯:                  

          ②以中有足樂者        翻譯:                  

          14.請從選文中找出表現作者善于向“先達”請教的語句。(2分) 

          答:             

          參考答案:

          12.答案:①超過    ②腰佩(腰間掛著)

          評分標準:共2分。共2個小題,每小題1分。

          13.答案示例:①提出疑難,詢問道理。

          ②因為我心中有足夠讓自己快樂的東西。

          評分標準:共4分。共2個小題,每小題2分。

          14.答案:①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②俟其欣悅,則又請焉。

          評分標準:共2分。共2個要點,每點1分。

           

          延慶縣

          四、閱讀《讀<孟嘗君傳>》,完成第13--15題。(10分)

          讀《孟嘗君傳》  王安石

          世皆稱孟嘗君能得士,士以故歸之,而卒賴其力以脫于虎豹之秦。嗟乎!孟嘗君特雞鳴狗盜之雄耳,豈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齊之強,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雞鳴狗盜之力哉?夫雞鳴狗盜之出其門,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13.解釋下列加點詞的意思。(2分)

          ①卒賴其力以脫于虎豹之秦      賴:           

          ②擅齊之強,得一士焉            擅:             

          14.將下面的句子譯成現代漢語(4分)

          ①孟嘗君特雞 鳴狗盜之雄耳                                     

          ②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15.王安石認為怎樣的人才是真正的“士”?他認為孟嘗君不能“得士”的原因是什么?(4分)

          答:                  

          參考答案:

          13.①依靠、依賴     ②擁有   (共2分每個1分)[來源:學科網]

          14.①孟嘗君只不過是一群雞鳴狗盜之徒的首領罷了。

          ②這就是真正的賢士不到他門下的原因。(判斷句)    (共4分每句 2分)

          15.答案示例:真正的士可以輔佐國君使制服秦國。孟嘗君得到的是雞鳴狗盜之士,正因為他收納了這些人,所以就不能得到真正的士。(共4分,每問2分)

           

          燕山

          四、文言文閱讀(共8分)

          閱讀《醉翁亭記》節選,完成第12~14題。(8分)

          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回路轉,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于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至于負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后者應,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蒼顏白發,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游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12.解釋下列語句中加點字的意思。(2分)

          ①云歸而巖穴暝              暝:            

          ②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寓:            

          13.將下面句子譯成現代漢語。(4分)

          ① 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

          ②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答:      

          14.本文以一個“樂”字貫穿全文,最后一段中所寫的 “樂”有哪些?(3分)

          答:      

          參考答案:

          12.①昏暗;②寄托;(2分,每個1分)

          13.①它的西南各個山峰,樹林和山谷尤其幽美,看去樹木茂盛又幽深又秀麗的是瑯琊山。②醉了能同大家一起歡樂,醒了能寫文章記述這樂事的人,是太守啊。  (評分:共4分,每句2分)

          14.“禽鳥之樂”、“游人之樂”、“太守之樂”  (評分:共3分,每點1分)

           

          楊..

          [2011北京中考各區縣一模文言文閱讀 中考復習(九年級)]相關文章:

          1.2017中考趙普文言文復習

          2.課內文言文中考閱讀與欣賞試題及答案

          3.中考政治一模試卷試題

          4.中考政治一模試題帶解析

          5.關于中考化學復習計劃

          6.中考倒計時100天復習要點

          7.2017中考語文復習計劃安排

          8.中考復習計劃范文

          9.中考語文復習《木蘭詩》

          10.中考語文閱讀帶答案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一区亚洲二区欧美一区 | 日本精品欧美中文字幕 | 亚洲日韩欧洲不卡在线观看 | 日本免费最新高清不卡视频 | 在线播放国产精品大片 | 亚洲日韩乱码中文字幕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