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記》(第二課時) 學案設計(蘇教版八年級上冊)

          發布時間:2016-6-19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年級:八年級                  科目:語文                 執筆:韓云生  

          審核:八年級語文備課組     課型:文言講讀課             課時:兩課時

          時間:2017-10-29                     班級            姓名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掌握抓住景物特征加以細致描摹的方法與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寫作方法,體會這些寫法的妙處,提高自己的鑒賞能力。

          【過程與方法】:通過反復誦讀、小組合作體會本文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藝術特色。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培養學生熱愛自然景物的情感。

          學習重點:背誦全文及體會文章寫景抒情的方法,理解作者借景所寄喻的心情。

          學習難點:怎樣理解文中的樂與憂。 

          學習過程:一、自主學習。(以下問題請用原文回答)

          1.作者是怎樣發現小石潭的?

          2.小石潭的全貌是怎樣的?

          3.游魚和潭水有什么特點?

          4.作者是怎樣描寫潭上景物的?

          二.合作交流。

          1.課文是按照什么順序來寫的?請寫出本文的寫作思路。

          2. 圍繞小石潭,作者描寫了哪些景物?景物各有什么特點?寫景都用了什么寫法?

          3.第二段的重點是寫水的“清冽”,卻為什么花大量的篇幅寫魚?

          4.作者抒寫在潭上所見的景物時,突出了怎樣的氣氛?反映了作者怎樣的心情?

          5.文章開頭寫“心樂之”,結尾又寫“悄愴幽邃”,前樂后憂怎樣理解?

          三、拓展延伸。

          1、試找出文中你認為描寫景物最精彩的句子,并說說它的精彩所在。

          2、生活中一定有你心馳神往的景物,請加以想象和描繪,說給同學們聽。

          四.總結全文:《小石潭記》是一篇充滿詩情畫意的山水游記,以寫景取勝。作者以細致入微的手法,通過形象的比喻,對潭水、巖石、藤蔓、竹樹、游魚等進行生動刻畫,把自己抑郁失意的隱痛巧妙地寄寓于凄清幽邃的自然景物中,使情景達到高度的和諧和統一。文章先寫所見景物,再以特寫鏡頭描繪游魚和潭水,后寫潭上景物和自己的感受,突出了小石潭及其周圍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氣氛。作者被貶謫的心常常憂傷悲涼,欲求解脫卻又無法解脫,小石潭氣氛恰當地傳達出作者貶居生活中孤凄悲涼的心境。全文形似寫景,實則寫心,往往寥寥幾筆,神形兼備,各盡其妙。

          學(教)后收獲

           

          韓云生

          [《小石潭記》(第二課時) 學案設計(蘇教版八年級上冊)]相關文章:

          1.小石潭記兩課時教案

          2.橋的第二課時教案

          3.搭石第二課時課件

          4.漢語拼音教學案設計

          5.《馬莎長大了》的第二課時教案

          6.狐假虎威第二課時課件

          7.六國論第二課時教案

          8.白楊禮贊第二課時教案

          9.《雨點兒》第二課時教學課件

          10.木蘭詩第二課時教案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日韩动漫一区在线观看 |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亚洲va在线va天堂va不卡 | 亚洲精品福利色性视频 | 在线午夜不卡Av | 亚洲国产激情在线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