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案》說課稿 (人教版高一必修一)

          發布時間:2016-7-20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一、 說教材 

          《青玉案》這首詞是由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出版,中等職業教育課程改革國家規劃新教材語文基礎模塊下冊第四單元古典詩文中的一篇。本課為誦讀課,所需一課時。本文是作者通過對元宵之夜諸多情景的描寫,表達了作者政治失意時的無限感慨和不愿隨波逐流的思想感情。

          本課教學目標:

          知識和能力:1.了解作者及本文的寫作背景。

                     2.掌握詞的有關基礎知識。

                     3.學會鑒賞詩詞的方法。

          過程和方法:1.在誦讀、品味的過程中,學習作者鋪排,反襯的手法。

          2.通過品讀理解文中“那人”的深刻寓意,探究寫作意圖。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通過本課的學習,培養同學們志懷高遠熱愛祖國的情操。 

          本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如何理解文中“那人”的深刻含義,明曉作者的寫作意圖。

          教學難點:如何引導學生理解文中“那人”的寓意。 

          二、說教法

          (一)學情分析

          詩詞鑒賞歷來是學生學習中的一個難點,在之前的詩詞學習中,學生雖然已經掌握了一些詩詞鑒賞的基本方法,但是學生在對詩詞寫作手法以及意境方面的體會還難以達到一個較高的層次,所以我在教學時應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補充必要的知識和背景,加以引導,并構建一個合理的平臺,幫助學生提高分析能力和詩詞鑒賞能力。

          (二)教法

          因為本課是誦讀課,所以本課的教學方法以誦讀為主,同時運用多媒體輔助課件。首先通過多種方式的誦讀讓學生對課文內容有一個形象化的整體感知過程;然后從名句入手切入,采用品讀研讀方法引導學生領會詞句的深層含義,并教會學生結合詞人經歷進一步分析知人論世的詩歌鑒賞法。這樣既以知識能力為目標,又注重了學生學習的“過程與方法”。 

          三、說學法 

          為了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在課堂上,我十分重視學生主動參與課堂以引起他們的切身感受,我力求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直接接觸課文材料,在讀、說、賞層次訓練中落實教學目標,從而達到提升學生語文素養的目的。

          學生具體學法如下: 

          1、借助工具書和注釋,在自己領悟的基礎上疏通文意,提高閱讀古詩詞的能力 。

          2、多形式朗讀課文,培養語感。 

          3、交流討論深入體會作者情感。 

          四、說教學過程

          具體教學步驟如下:

          (一)課前探究

          布置學生預習課文,要求:

          1.對照注解熟讀課文,劃出自己認為精彩的句子。

          2.找出學過的有關辛棄疾的名句,了解作者人生經歷。

          3.查找王國維的“人生”三境界。

          (二)課堂教學

          1導入新課

          . 此環節為了引發同學們學習新課的興趣,從郭沫若寫的楹聯“鐵板銅琶繼東坡高唱大江東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隨鴻雁南飛”入手,引出作者,.提問同學們學習過的辛棄疾詞句。導入新課。

          2作者介紹

          由學生課堂自主發言完成,教師通過多媒體補充總結。此環節既檢查學生預習,又讓學生明確了辛棄疾是南宋愛國詞人,他的詞大多抒寫壯志難酬的感慨,這和他本人人生經歷有關。這樣既增強學生自主學習探究的能力,又為本課后文理解詞意打好基礎。

          3介紹詞的一般常識(詞的名稱、篇幅、結構、豪放婉約兩大風格)

          通過此環節設計讓學生對詞有了更深了解,對學習本詞婉約其表豪放其中的風格起鋪墊作用。

          4初讀課文

          此課是詩詞,重在誦讀,所以,此環節設計由教師范讀,學生自由朗讀,個別學生讀、齊讀等方式初步感受詩詞意境,將詩詞內容形象化、具體化。

          5品讀鑒賞

          學生上一環節通過充分地感受詩詞,對詞有了初步印象,本環節主要用提問法、啟發法引導學生品讀鑒賞,進一步深層次理解作者寫作意圖。教師在這個環節及時點撥,引導學生從寫作背景入手(當時強敵壓境,國勢日衰,而南宋統治階級卻沉湎于歌舞享樂,百姓也都笑語盈盈,有誰在為風雨飄搖中的國家憂慮?)進一步了解作者,進而向同學們介紹知人論世品詩詞的鑒賞方法。透徹明曉作者寫作意圖 ,原來那個不同流俗自甘寂寞的美人正是作者人格的自我寫照。從而突破本節課的教學重點。這樣既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又培養學生協作探究的精神。

          6對比閱讀

          此環節通過辛棄疾《青玉案》和李清照《永遇樂》兩首詞的對比,目的培養學生鑒賞詩詞能力。

          7拓展延讀

          此環節通過教師提問王國維的治學三境界(境界一: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境界二: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境界三: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通過學生討論發言,教師小結,滲透德育教育,塑造人生價值觀,領悟作品以及作品以外的藝術魅力。

          8課堂總結

          通過課堂總結總體內容加深對詞深層含義的理解。

          9布置作業

          為了培養職業高中學生“背讀寫”能力。分三個層次布置作業。

          (1)背誦全詞.(背誦詩歌。意在通過背誦加深學生對詩歌的理解。)

          (2)推薦閱讀:梁衡《把欄桿拍遍》.(推薦閱讀意在進一步了解作者同時培養閱讀能力。)

          (3)請以“我心中的辛棄疾”為話題寫一篇300字左右的小短文. (此作業的設計既培養同學們的寫作能力又進一步了解辛棄疾志懷高遠熱愛祖國的情操,凸顯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五、說板書

          板書是在講課過程中邊總結詞的內容和寓意邊形成,體現了教學重點。

                          青玉案  元夕 

                                           辛棄疾 

          上片:元夕之景  燈火璀璨        現實寫照(世人)

                          車水馬龍

                          張燈結彩

          下片:元夕之人  “蛾兒”        自我寫照(詞人)

                          “那人”

          六、 說教學反思

          上完本課我認為課堂基本達到預想的效果。

          好的方面,教學方法的創新: 

          本課的設計力求通過情景營造,美讀入情,品讀研讀拓展閱讀、對比閱讀等幾個環節,引導學生鑒賞詩歌,讓學生在體悟詩歌情感之外,也能掌握研讀詩歌的一般方法。古詩文的教學,面面俱到容易讓學生厭倦,而且效果不好。本節課嘗試采用從名句著手,逐漸往前推演,象剝筍一樣層層揭示詞的深層含義,使傳統的誦讀增添新的色彩。

          但是在過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拓展閱讀問題提得有點空洞,學生只是泛泛而談,而無精彩的發言。若能將問題細化,涉及中學生實際生活,學生的回答會更加有實質內容。對比閱讀給同學思考的時間少,挖掘不夠深刻,如何大膽取舍,給學生更多的讀、議的機會,還是本課以外應該進一步學習和探索的。

          我的說課到此結束,懇請評委老師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liyangang

          [《青玉案》說課稿 (人教版高一必修一)]相關文章:

          1.人教版高一必修《故都的秋》教案

          2.人教版高一英語必修一教案

          3.人教版高一語文必修一知識點總結

          4.人教版高一必修《荊軻刺秦王》教案

          5.高一必修一數學課件

          6.高一必修一英語教案

          7.人教版必修三《勸學》說課稿

          8.高一數學必修2教案

          9.高一數學必修1教學課件

          10.高一英語必修1課件ppt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五月天国产亚洲激情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 | 欧美理论一级在线免费看 | 伊人小蛇婷婷色香综合缴缴情 | 久久精品欧美日韩久久 |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青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