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為政以德教學感想(教師隨筆)

          發布時間:2016-12-5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今天在備《<論語>選讀》的時候,一直在看孔老夫子的“為政以德”的良苦用心。

          孔老夫子認為“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意思呢,就是說,用道德來治理國政,就好像北極星一樣,安居其所,而其他星辰都環繞著它。

          治理一個國家,以德治國,立在人性為善;以法治國(注意不是依法治國),立在人性為惡。

          根據朱熹的解釋,政,正也。為國者,首先自身要正,其次,沒有必要“殺無道以就有道”。這就是解釋“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這句話的意思。更明白點講,引用程子(程頤、程顥)的話來說就是“為政以德,然后無為”。講明白了就是首先要有一個圣君,然后圣君講究高尚的道德來感化百姓,百姓都是有道德的人,“然后就會擁護著皇帝。

          儒家認為,擁有一個圣君,選出一批賢能的大臣,然后天下百姓就可以歸附了?

          憑什么?

          于是亞圣就說,要給他們一點田地,讓他們有飯吃,有衣服穿,不會餓死,就是實現最基礎的溫飽。再教給他們一點知識,禮義廉恥,然后他們就歸附了。

          說到底還是在“道德”的框架下打轉。

          憑什么認為每個人都學得進“禮義廉恥”呢?

          所以儒家是本著“人性本善”的觀點。這是他們的立足點。

          “人性本善”還是“本惡”這種問題好像討論起來很累,各種累,而且不會有結果。

          我鬧不明白的是,我該把這種思想講到哪一個層次呢?

          說到“以德治國”和“以法治國”的問題,我沒有系統讀過法家著作,不好說。但是我還是比較傾向于“以法治國”。

          將“德”作為一個國家的根本基礎我不知道是多么天真才能提出這樣的方針。不要忘記,這種政策是建立在“愚民政策”的基礎上。

          其實這不就是一個披著所謂道德外衣難看的腐化之極的社會。

          道德要求畢竟是軟性要求,用“道德”這種軟性標尺去衡量一種現象一種行為有點像是天方夜譚。

          要讓我們的學生潛移默化地學習這些東西是有何居心呢?

          尚德么?

          尚德的同時也在向學生暗示這種極其卑鄙以及天真做法的“正確”之處?

          有時候我真不愿意講《論語》。

          這個難看的社會有多少的弊病出自于論語!

          論語不是宗教不是BIBLE,不作道德的要求但是卻在血液中影響著我們,連擺脫都擺脫不了。

          根基不好,道德上的要求其實真的很難。

          我倒是愿意講《禮記》。

          [論語為政以德教學感想(教師隨筆)]相關文章:

          1.數學教學感想隨筆

          2.品讀論語隨筆

          3.大班教師教學隨筆

          4.教師工作感想隨筆范文

          5.教師教學經驗隨筆

          6.語文教師教學隨筆

          7.論語讀書隨筆心得

          8.小學美術教師教學隨筆

          9.中學教師教學隨筆

          10.音樂教師教學優秀隨筆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婷婷四月开心色房播播手机 | 日韩欧美国产手机在线观看 | 日韩欧美a∨中文字幕 | 天天欧美日韩在线一区 | 久久少妇一级视频 | 伊人青青久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