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謠》教案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

          發布時間:2017-12-26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教學目標 

          1.學習朗誦詩歌,在朗誦中初步感悟詩歌的感情。

          2.理解詩歌內容,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祖的感情。

          3.學習詩歌借物抒懷的寫法。

          一.播放《長城》視頻引入

             長城,一個縈繞了幾個世紀的夢想,一個凝聚了萬千滄桑的奇跡,一個似乎永遠沉睡又永遠充溢著激情的建筑,歷史上曾有許多文人墨客為之吟唱,許多海外游子為之牽掛,今天,就讓我們在臺灣女詩人席慕蓉的《長城謠》里再次仰望歷史的蒼穹、諦聽游子的心聲。(板書課題及作者)

          二.教學過程

          1.作者簡介(學生說教師補充)

          席慕容,臺灣著名女詩人,作家。1943年生于重慶,祖籍內蒙古察哈爾盟明安旗。1949年(6歲)遷至香港,1954年(11歲)隨家定居臺灣,13歲時在日記中寫詩,她寫詩,為的是紀念一段遠去的歲月,紀念那個只曾在心中存在過的小小的世界。真摯熔鑄于詩中而又個性鮮明。第一本詩集《七里香》出版后,在一年內再版七次,她的詩中,充滿著一種對人情、鄉情、愛情的悟性和理解,因此讀者遍布海內外。

               詩人的故鄉,是她詩中“刺勒川,陰山下”那個莽莽蒼蒼的大草原內蒙古。可是因為命運的安排,她不在那出生,也從示到過故鄉,作為多情的詩人,故鄉是她精神的歸宿,靈魂的家園,她只在夢中寄托、在詩中盡情抒發自己的鄉思鄉愁。此詩就是在這樣的情境下寫下來的。讓我們一起感受詩人對祖國對故鄉的一片深情。

          2.回憶學習詩歌的要求

          A.認識詩歌的“意象”( “意“就是情,“象”就是景,物。簡單說,意象就是融入了作者主觀情感的客觀物象)。

          B.把握作者的感情變化。

          C.朗讀的語調及節周奏。

          D.品味某些句子的特定含義。

          3.聽課文錄音,糾正讀音

          4.教師范讀,注意節奏

          5學生自由朗讀

          6指名讀多種形式讀法

          7.齊讀,把握作者的情感脈絡

          明確主體意象:長城,也有對黃河的思戀

          抒情主線:對故鄉的思念,也有對歷史的觀照和反思

          8.理清結構,追尋作者的情感的情感歷程,全詩分三節:

          A.審視歷史,突現長城的滄桑

          B.借助長城,傾訴滿腔的熱忱

          C.依托夢境,流露深沉的鄉思

          9.男生齊讀第一節,指名賞析

          (你從簡潔質樸的文字里讀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無情:看似無情的建筑,作者卻采用了擬人手法

          蹲踞:這個姿態隱藏了超乎尋常的客觀與冷靜,曾經的刀光劍影鼓角爭鳴都已經湮沒于歷史的煙塵。

          冷眼:瞥盡長城上下的千年恩怨與榮辱,惟有長城懸臥天地間成為歷史的見證。

          全班齊讀,語調:深沉、舒緩、凝重

          10.女生讀第二節

          讓學生自由反復朗讀,體會游子愛國思鄉的情緒

          注意:第一、二句,輕讀慢讀

                第三句,重讀稍快,形成語氣上的強烈對比,突出感情先抑后揚的情感波動。

          11.全班齊讀第三節,感受作者濃烈的抒鄉情懷

             故鄉的山水草木在詩人心中有多深刻而又久遠的印象,而且作為中華民族象征的黃河,也時時在詩人心中流淌,詩人身居他鄉,卻心系故國,詩人希望有夢,在夢里回故鄉,但是好夢難成,因為濃濃的鄉思鄉愁讓詩人難以成眠。

              詩人從小生長在長城腳下、黃河岸邊,而且對于故鄉,她是“少小離家,老大難回”因此在詩人心中,長城除了是民族社稷的象征,還是詩人寄托鄉愁鄉思的對象。

          12.主題升華:

          A.作者的故鄉在長城的腳下的內蒙古,而作者現在人在哪里呢?

          B.因為命運的安排,作者從未回過自己的精神家園,詩人怎么不想真正回到自己的故鄉呢?是啊,葉落歸根,倦鳥歸巢。作為中華兒女,我們是多么希望遠在異鄉的游子夠早日歸來啊!讓我們衷心祝愿骨肉同胞團聚,母親祖國更加繁榮富強。

          13.再次播放錄音,學生閉上眼睛,想像詩中描寫的境象。

          14播放“兩岸三通”視頻

          “兩岸三通”指中國和臺灣海峽兩岸之間雙向的直接通郵、通商與通航,而不是局部或間接的“三通”。

          15.我們以中華兒女的身份,結合《長城謠》,以《臺灣謠》為題,嘗試寫一首詩。(提示:可從祖國是母親,臺灣是兒子,祖國與臺灣分離之久方面去創作詩歌)

          可套用詩句的詞句:

          盡管……

          盡管……

          多少……

          你……

          ……

           

          勞訊

          [《長城謠》教案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相關文章:

          1.八年級物理人教版下冊《機械能及其轉化》教案

          2.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下冊《滑輪》教案

          3.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下冊《機械效率》教案

          4.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下冊《動能和勢能》教案

          5.人教版八年級阿長與《山海經》教案

          6.八年級人教版《蠟燭》教案

          7.人教版八年級物理教案

          8.八年級下冊窗教案

          9.八年級物理下冊《滑輪》教案

          10.八年級物理下冊《功率》教案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五月综合缴情在线 | 日本在线tv黄| 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国产 | 色A在线免弗看五月丁香 | 日韩精品视频网站 | 亚洲日韩AV一级午夜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