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架偷稅吸毒 專家質疑問題偶像

          發布時間:2016-3-24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北京青年報       

           

                學者認為明星個性“出格”的底線是不能觸犯法律和違背公眾道德 

               本報記者袁祖君報道 歌星、影星、球星--在星光燦爛的今天,我們周圍有太多的“星”,他們成了不少人的偶像。但明星們也并非燦爛,他們出了這樣那樣的問題:打架、偷漏稅,甚至吸毒。就“問題偶像”將給我們帶來什么、為何“問題明星”層出不窮、社會如何防疫等,記者采訪了清華大學社會學系主任李強、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系副主任洪大用。 

               ■“問題偶像”將影響一代人 

               問:近期一些明星出了種種問題,而后又堂而皇之地復出。他們對社會的示范作用是什么? 

               答:可以說,任何公眾人物都會對社會、公眾的行為規范,產生或多或少的影響與示范作用,只是因人而異。好的偶像會產生好的影響,如果這些人本身素質很高,那是件好事,如魯迅,幾乎是影響、激勵著每一代人。 

               但當明星出了問題,比如打架斗毆、偷漏稅、吸毒等種種不良問題,則會對一些人的行為規范起到引導作用,尤其是肯定會對年輕人、追星族產生不好的影響,即,將影響到我們的一代人。 

               ■問題環境塑造“問題偶像” 

               問:為什么現在“問題偶像”、“問題明星”層出不窮,他們反映了什么? 

               答:明星所表現出來的在個人生活等方面的一系列問題,是明星文化的一個部分,原來就有。而現在層出不窮反映出,原來演藝圈掩蓋的事情正被逐漸暴露出來。 

               “問題明星”也出自目前不成熟的市場環境。在中國所謂的明星現象其實很短,只不過十幾年的時間,此前多是由官方來宣傳的一種偶像,很少由市場或社會活動自身中產生偶像。其實,明星本身也需要一個培育的過程--競爭過程。人的素質大體上都有一個綜合性,如奧運會冠軍,雖然表面只是一個賽跑冠軍,但實際上,他的素質還是有綜合性的。即所謂的全息理論,如果沒有忍耐力、沒有意志力、沒有心理控制力,沒有一些基本素質的話,他不可能去與很多人競爭成為冠軍。 

               當然,其中也有人是故意以此來標新立異,這似乎是流行文化的一條歧路。 

               問:“問題偶像”的走紅趨勢與大眾心理之間的關系,為什么“問題”會成為賣點與票房? 

               答:這似乎與新一代青年人的反叛心理有關。有別于大多“成年人”因傾心于某人藝術上的高水平而喜歡這位明星。在反叛傳統的心理下,他們可能更喜歡“星”們的標新立異,并以這種“另類”服飾(當然這不都是所說的“問題”)、語言及行為,標榜自己,以此來為自己貼上有異于另一代的標簽。“問題偶像”在這兒就有了人緣。 

               ■社會應制約明星操守 

               問:如何加強社會成員在這方面的免疫力? 

               答:社會應形成反面的制約力量,制約明星在自己的行為方面應當有一定的操守、約束和規范。一方面,對追星族,本人要增強自身的免疫力,保持一種理智,喜歡一種東西,不要全盤地接受一個東西,要有分析地喜歡。另一方面,社會上,可以有一種輿論的導向,探討分析,進行正確引導。 

               同時除了外部約束,演藝圈內部也應自我約束,應該有一個相應的自我約束機制、處理規則,比如足球比賽可以禁賽、禁賽多少年,對明星也可以禁演多少年。總之,不能把明星當特殊人看。出了道德問題,要成為真正的公眾人物,絕沒可能。 

               問:“問題偶像”的“問題”底線是什么? 

               答:輕微的越軌、有特別的個性其實都可以,但底線是:不能觸犯社會的法律。我覺得,這是最低的底線。第二條底線。如果稍微嚴一點,那就是,社會公認的道德標準,他不能違背,比如欺騙等。娛樂明星等本身就并不是社會的大樣板,他不主導社會的意識形態,只是社會的亞文化中的一小部分。一個人如出了道德問題,他絕不可能再會對多數人群體產生更大的影響了。 

               ■媒體別忘了自己的社會責任 

               問:在塑造偶像中,媒體扮演的角色是什么? 

               答:明星是靠傳媒傳出去的。現在明星走紅不是一個人的事情,而是一個產業,需要包裝,需要媒體的宣傳。在塑造偶像的過程中,媒體起了很大作用。這是現在媒體的動機與社會責任的問題了。媒體本身要通過制造某種效應,來擴大自己的發行或收視率,來實現自身的商業利益。 

               問:面對“問題偶像”,媒體應采取什么態度? 

               答:在現代社會中,媒體都應是負一定社會責任的,應對社會公眾負責。媒體要進行正確的引導。另外,千萬不能為了某些利益去捧一個歌星,而是要客觀報道一個歌星,對歌星的各方面盡可能全面地報道,并給予中肯的評價,這也是一種監督。所以,關鍵是在自己的商業利益和社會責任中,作出一種平衡,不要忘了自己的社會責任。 

           

          [打架偷稅吸毒 專家質疑問題偶像]相關文章:

          1.幼兒不要打架教案

          2.小班我不打架安全教案

          3.學校的打架檢討書

          4.學生打架檢討書4篇

          5.關于打架檢討書大全

          6.學生打架檢討書大全

          7.打架檢討書范文

          8.關于打架的檢討書

          9.與同學打架檢討書參考

          10.打架檢查檢討書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不卡免费观看 | 免费成人AV电影不卡在线观看 | 亚洲香蕉午夜国产理论电影 | 亚洲国产综合网址 | 色鬼色无需播放器在线视频 | 一色屋成人精品视频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