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的冬天》 學案設計(人教版七年級上冊)

          發布時間:2016-8-15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上冊《濟南的冬天》導學案--總(      )課時

          主備人:王詠勤      審核:七年級語文組

          【導學目標】

          1. 理解和運用“響晴、溫晴、設若、貯蓄、秀氣、空靈、澄清、清亮”等詞語。

          2. 體會比喻、擬人等修辭方法的作用,品味文中優美的語言,積累文中優美的語句。

          3. 培養學生自讀寫景抒情散文的能力。

          4. 體會作者對濟南、對祖國河山真摯的思想感情。 

          【導學重點】

          引導學生把握閱讀寫景抒情散文的方法,特別是比喻和擬人手法的運用。 

          【導學難點】景物描述方法和作者感情的抒發。

          【學習課時】兩課時

          【課前預習】

          第一課時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濟(   )南  鑲(      )     水藻  (       )   貯(      )蓄

          發髻(       )     澄(   )清  著(       )落      看(    )護

          2.釋義:

          響晴:

          設若:

          秀氣:

          貯蓄:

          澄清:

          空靈: 

          3.走近作者:

             老舍(1899~1966),現代著名作家,人民藝術家。原名舒慶春,字舍予,滿族人。出生于北京一個城市貧民家庭。在五四新文化運動中,開始用白話創作。1924年赴英國,任倫敦大學東方學院中文講師,并進行文學創作。1929年離英回國,先后任濟南齊魯大學、青島山東大學教授。1946年赴美講學。1949年應召回國。1966年8月因被迫害而不幸逝世,終年67歲。老舍一生著作豐富,長篇小說《駱駝祥子》和話劇《龍須溝》《茶館》是其代表作。以描寫城市人民生活著稱,使用地道的北京口語,富有幽默感,作品有鮮明的地方色彩和濃厚的生活情趣。

          4.解題

             《濟南的冬天》是1931年春天在濟南齊魯大學任教時所寫的一篇情辭并茂的寫景散文。題目明確交待了描寫的地方和時令。

             關于濟南的山和水:解說:

             在濟南南面有著名的千佛山。千佛山古名歷山,傳說帝舜耕稼于此,又名舜耕山。隋開皇間因巖石鐫佛,遍布山崖,遂稱千佛山。層巒疊翠,形成濟南的天然屏障。它們確實都是“小山”,千佛山的主峰也只有海拔285米。

             濟南多泉水,素有“泉城”之稱,所謂“家家聽泉,戶戶插柳”。大致為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五龍潭四大泉群。趵突泉為濟南“七十二名泉”之冠,泉水平地涌出,噴涌如沸,隆冬季節依然水霧繚繞,四周的亭臺樓閣都罩上一層輕紗,宛若仙境。除泉水而外,還有大明湖也是出名的,清人劉鳳誥有“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詠湖名句。

          【自主學習】

          1.聽錄音,體味流暢朗讀中的語氣、語調傳達出的文章內容與風采。依閱讀提示,思考:

          (1)濟南冬天的特點是什么?

          (2)課文是從什么角度,用什么手法來表現這一特點的?

          (3)文中老舍先生采用中國山水畫“以大觀小”的構圖取景方法,請分析作者抓住哪些富有特征的景物來展示濟南冬天的, 請用簡潔的語言加以概括。

          【合作探究,精講點撥】

          研讀精彩語段,學習景物描寫方法。

          1.齊聲誦讀第3語段,思考:

          (1)全段的中心句是:

          (2)全段的層次劃分是:

             

          (3)全段寫“小雪”之美妙,主要通過其他的景物來進行烘托,這些景物是:

          (4)文中的動詞用得好,如:

          (5)文中的色彩詞用得好,如:

          (6)文中是怎樣化靜為動的呢?

          (7)主要運用了什么修辭方法?

             

          2. 歸結本段的寫景特色。

             歸納:作者從色彩和變化兩個角度描寫了山上的矮松、黃草和薄雪等景色。“看護婦”是對雪后矮松秀美形態的比喻,借矮松寫出雪的形態。“這件花衣好像被風兒吹動,叫你希望看見一點更美的肌膚”,這是雪色和草色相間的美景引人產生的聯想。“那點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用擬人描繪了雪色嬌美的情態。寫山景依山上、山尖、山坡到山腰的空間順序,有層次地把各個細部雪的光、色、態展現出來,讓讀者感受到的不僅是雪的外在美,而且是雪的情韻。畫面色彩的鮮明悅目來自映襯的妙筆:矮松的青黑映襯一髻兒白花;以全白的山尖,映襯藍天;以山坡上的一道兒白,映襯一道兒暗黃;以微黃的斜陽,映襯薄雪微微露出的粉色。

          3.感情朗讀第3語段。

          第二課時

          一、檢查作業:

              讓學生讀一讀自己的課外練筆,感受一下自己家鄉冬天的特點,看誰寫得好。

          二、揣摩優美語句,品析寫景技巧,領悟思想感情

          1.默讀全文,畫出文中給人以美感的比喻句和擬人句,分析好在哪里。

          2. 比較下列三組句子,你認為哪一句好,為什么?

          (1)甲: 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里,它們安靜不動地低 聲 說:“你們放心吧,這兒準保暖和。”

               乙: 這一圈小山圍著濟南,使濟南在冬天也特別暖和。

          (2)甲: 等到快日落的時候,微黃的陽光斜射在山腰上,那點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

             乙: 快日落時,陽光斜射在山腰上,薄雪露出點粉色。

          (3)甲: 天兒越晴,水藻越綠,就憑這些綠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凍上,況且那些長枝的垂柳 還 要在水里照個影兒呢!

              乙: 天兒越晴,水藻越綠,水也不結冰,垂柳的長枝倒映在水中。

          3.本文語言樸實清新,娓娓道來,情懇辭切,除體現在比喻、擬人手法的運用,同時在遣詞造句上還非常講究,值得仔細玩味。

             思考:(1)“濟南的冬天是沒有風聲的。”去掉“聲”字可以嗎?為什么?

             (2)“山坡上臥著些小村莊,小村莊的房頂上臥著點雪”這里為什么用“臥”字?和文章什么地方相呼應?

          【課后反思】

           

          李家臣

          [《濟南的冬天》 學案設計(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相關文章:

          1.人教版初一語文上《濟南的冬天》教案設計

          2.《濟南的冬天》教案設計

          3.小學課件《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

          4.關于濟南的冬天的教案設計

          5.課文《濟南的冬天》的教案設計

          6.《濟南的冬天》優秀教案設計

          7.濟南的冬天_教案設計

          8.濟南的冬天教案設計內容

          9.人教版語文七年級上冊《春》教案設計

          10.漢語拼音教學案設計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国产rv精品一区二 |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老师 午夜视频网址在线 | 思思热精品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在线亚洲一区高清 | 亚洲中文不卡电影在线 | 伊人色综合久久天天小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