誦讀欣賞古詩《蟬》《孤雁》《鷓鴣》 教案教學設計(蘇教版七年級下冊)

          發布時間:2016-1-28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誦讀欣賞  古詩《蟬》《孤雁》《鷓鴣》

          一、教學目標:

          1.古詩描寫的景物和表達的情感

          2.情景交融,托物言志

          二、教學重點:

              了解古詩中景物描寫的作用以及詩人所表達的情感。

          三、教學過程:

          (一)賞析《蟬》這首詩

                      蟬(虞世南)

          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1、第一句:垂緌飲清露

          (1)垂緌,帽帶結在下巴下邊的下垂部分。暗示自己的顯宦身份。

          (2)清露,純潔的露水。飲清露,暗示自己清廉的品質。

          (3)該句表面上是寫蟬的形狀與食性。實際上是運用比興的手法暗示自己的顯宦身份和清廉的品質。

          2、第二句:流響出疏桐

          (1)流響,指接連不斷的蟬鳴聲。

          (2)“疏”字寫梧桐枝干高挺清拔,讓人感到流響易于流傳。又與末句秋風相呼應。

          (3)詩人以蟬自比,則其名聲也就不同凡響。

          3、三、四兩句: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1)“居高”的“高”有哪兩層含義?

          明確:一是實指蟬所居的梧桐樹高,二是暗指“飲清露”的品格之高。

          (2)三、四句借蟬抒懷:品格高潔者,不需借助外力,自能聲名遠播。

          詩人筆下的“蟬”帶有自況的意味。

          4、小結:

          在眾多的詠蟬詩中,李商隱的《蟬》、駱賓王的《在獄詠蟬》也很有名。這三首詩由于作者地位、遭際、氣質的不同,觀察蟬的眼光、心情也就不同,因而構成富有個性特征的藝術形象,被稱為唐代文壇“詠蟬”詩的三絕。 

          (二)賞析《孤雁》這首詩

          孤雁(杜甫)

          孤雁不飲啄,飛鳴聲念群。誰憐一片影,相失萬重云?

          望盡似猶見,哀多如更聞。野鴨無意緒,鳴噪自紛紛。

          1、首聯:孤雁不飲啄,飛鳴聲念群

          一般詠物詩并不道破所詠之物,但杜甫此詩開篇就喚出“孤雁”。它不飲不啄,只是一個勁兒地飛著、叫著、思念著、追趕著它的同伴。這是多么執著的精神啊!

          2、頷聯:誰憐一片影,相失萬重云

          (1)理解:以“誰憐”二字設問:昔日的都在云端里飛得很遠了,誰會同情我這個形單影只的失群孤雁呢?

          (2)孤雁在干什么?作者為何“憐”它?

          明確:它不飲不啄,只是一個勁兒地飛著、叫著、思念著、追趕著它的同伴。

           因為其中融入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3、頸聯:望盡似猶見,哀多如更聞

          寫孤雁邊追邊望,望盡天際,似乎又望盡了同伴的身影;追飛不及,心中哀傷不已,好象又聽到了同伴的呼喊聲。

          浦起龍評析說:“惟念故飛,望斷矣而飛不止,似猶見其群而逐之者;惟念故鳴,哀多矣而鳴不絕,如更聞其群而呼之者。寫生至此,天雨泣矣!”(《讀杜心解》)

          4、尾聯:野鴨無意緒,鳴噪自紛紛

          作者為何在尾聯提到野鴉?

          明確:以野鴨反襯孤雁,表達詩人的愛憎之情。

          孤雁念群之情是那樣濃烈,心中是那樣悲痛,追求是那樣的迫切,但一群野鴨全然不懂,紛紛然鼓噪不停。

          詩人以孤雁自比,野鴨象征一些缺乏情感的平庸之輩。

          5、賞析:詩中傳遞(表現)出作者什么樣的情緒?

          明確:傳遞出亂離漂泊中失群者的痛苦心情。

          三、賞析《鷓鴣》這首詩

          鷓鴣(鄭谷)

          暖戲煙蕪錦翼齊,品流應得近山雞。雨昏青草湖邊過,花落黃陵廟里啼。

          游子乍聞征袖濕,佳人才唱翠眉低。相呼相應湘江闊,苦竹叢深日向西。

          1、首聯:暖戲煙蕪錦翼齊,品流應得近山雞

          首聯描寫鷓鴣的習性和外貌特征。

          這種鳥兒喜歡在溫暖的荒野里嬉戲。羽毛鮮明美麗由整齊。這種鳥兒與哪一種鳥兒比較相似呢?在類別上應當與山雞相似。

          從首聯的描寫中,讀者已經看出是詠鷓鴣。

           2、頸聯:雨昏青草湖邊過,花落黃陵廟里啼

          頷聯渲染了什么樣的意境?為何提到“青草湖”和“黃帝陵”?

          頸聯中“雨昏”“花落”點染環境,形成凄迷意境、傷感氛圍。“青草湖”“黃陵廟”引起讀者對屈子懷沙、湘妃泣竹等歷史傳說的聯想。

          游子在“雨昏”“花落”之時、湖邊古廟之中,聞鷓鴣之啼,定會倍感其聲之哀怨凄惻。

          因此聯,作者被稱為“鄭鷓鴣”。

          3、頷聯:游子乍聞征袖濕,佳人才唱翠眉低

          頷聯承“啼”字。游子一聽到鷓鴣啼聲,就禁不住以袖試淚;閨中少婦剛開始唱曲,就傳來鷓鴣的啼聲,難過得把眉眼也低下來。

            “乍、才”兩個虛詞,極寫鷓鴣的啼聲感人。

            “征袖濕,翠眉低”以人的感受烘托鷓鴣的啼聲之悲。

          4、尾聯:相呼相應湘江闊,苦竹叢深日向西

          尾聯“相呼相應”明寫鷓鴣雌雄對啼的特性,又暗指游子佳人的心靈呼喚。

          在那夕陽西下時分,從湘江兩岸的苦竹叢中傳來雌雄鷓鴣一呼一應,好象在叫“型不得也哥哥!”怎不引起游子濃重的鄉愁旅思?

          詩人著意表現鷓鴣的叫聲給人的感受,因而更加傳神。

          賞析:作者借鷓鴣啼聲抒寫什么情懷?

          (表現鷓鴣啼聲哀怨凄切,借以抒寫游子的鄉愁旅思。)

           

          小明

          [誦讀欣賞古詩《蟬》《孤雁》《鷓鴣》 教案教學設計(蘇教版七年級下冊)]相關文章:

          1.蟬的教案設計

          2.法布爾蟬教案

          3.古詩誦讀教學計劃

          4.蘇教版六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5.清明的古詩教案

          6.七年級政治下冊《唱響自信之歌》教案

          7.七年級政治下冊《走近法律》教案

          8.七年級下冊音樂課教案

          9.七年級政治下冊《走向自立人生》教案

          10.岳麓版初中七年級歷史下冊教案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色偷偷网站一区二区三区 | 最新亚洲日韩一区二区 | 伊人婷婷色香五月综合缴缴情 | 在线观看欧美性爱第二页 | 香蕉久久夜色精品 | 尤物yw193国产在线观看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