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二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教學(xué)案例(北京版八年級上冊)

          發(fā)布時間:2016-1-6 編輯:互聯(lián)網(wǎng) 手機版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作者:霍春麗  時間:2017-08-23 19:04:46

          知識目標 

              1.積累文言知識,掌握古今異義詞及詞類活用現(xiàn)象。 

              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點,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張。 

              3.背誦兩篇短文,積累名言警句。 

              能力目標  

              1.反復(fù)誦讀,理解文意,培養(yǎng)學(xué)生文言文自學(xué)能力。 

              2.學(xué)習(xí)古人說理論證的方法,品味對比、排比等修辭的表達效果。 

              德育目標 

              理解“天時”地利”“人和”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增強對國家安定團結(jié)的政治局面的認識, 

              教學(xué)重點 

              理清論證思路,把握說理方法。 

          教學(xué)難點 

              正確認識“得道多助”及“生于憂患”的時代意義。 

          教學(xué)方法 

              1.誦讀法  學(xué)習(xí)文言文的關(guān)鍵是誦讀。特別是像《孟子》這樣富于文采的文章,誦讀顯得尤其重要。可通過不同的朗讀方式,引導(dǎo)學(xué)生美讀課文,讀出抑揚頓挫的氣勢和美感。 

              2.討論點撥法 

              3.競賽法 

          4.比較法 

          教具準備 

             小黑板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xué)過程 : 

          一,導(dǎo)語設(shè)計:由“拔苗助長”引出孟子及《孟子》 

          二,互說孟子及《孟子》 

          三,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1.教師播放示范朗讀磁帶,學(xué)生聽讀, 

          注意把握字音,停頓、重音。注意“夫”讀二聲 ”畔“讀”叛“音 

          2.教師示范背讀課文,注意讀出文章的氣勢。 

          3.學(xué)生齊讀課文,教師稍作朗讀指導(dǎo)。 

          注意排比句的節(jié)奏,如: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 

          4,小組討論,質(zhì)疑、解疑。 

            由”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展開討論,歸納文言知識  

            “寡助之至”:“之”,動詞,作“到”講。 

            “畔”:“叛”的通假字,背叛。 

          3.教師引導(dǎo)學(xué)生積累文言知識。 

              教師分發(fā)文字資料,內(nèi)容如下: 

              (1)通假字: 

              寡助之至,親戚畔之(畔通“叛”,背叛) 

              (2)古今異義詞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城,內(nèi)城;郭:外城) 

          委而幸之(離開。今義:往、到) 

              親戚畔之(親戚朋友,包括父母兄弟。今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關(guān)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員。) 

              池非不深也(護城河。今指水塘。) 

              (3)一詞多義;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憑)     三里之城  封疆之界(的)        地利不如人和(有利) 

                                          環(huán)而攻之而不勝  委而去之(代詞) 

          以天下之所順(用)        寡助之至    多助之至(到)        兵革非不堅利也(銳利) 

              (4)注意下列加點詞的用法: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名詞用作動詞,限制) 

              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形容詞用作動詞,使……鞏固)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形容詞用作動詞,威懾) 

             環(huán):名詞作狀語            圍 

             (5)古今異義 

          親戚:(古)父母兄弟;(今)有婚姻關(guān)系的 

          去:(古)離開;(今)到 

          池:(古)護城河;(今)池塘 

             (6)補充重點實詞 

          道:  就是王道、仁政      

          米粟:泛指糧食 

          天時:有利于作戰(zhàn)的天氣、時令 

          地利:有利于作戰(zhàn)的地理條件 

          人和:人心所向,內(nèi)部團結(jié) 

          城 :內(nèi)城           郭:外城 

          君子:施行仁政的人 

              (7)注意下列句子的翻譯;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有利于作戰(zhàn)的天氣、時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戰(zhàn)的地理形勢:有利于作戰(zhàn)的地理形勢。比不上作戰(zhàn)中的人心所向,內(nèi)部團結(jié)。)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使百姓定居下來不遷移到別處,不能靠劃定的邊疆的界限,鞏固國防,不能靠山川的險固,征服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強大。) 

          夫環(huán)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采用四面;包圍的方式攻城,-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戰(zhàn)的天氣、時令了,可是不能取勝,這是因為有利于作戰(zhàn)的天氣、時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戰(zhàn)的地理形勢呀。) 

              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zhàn),戰(zhàn)必勝矣(憑著天下人都歸順他的條件,去攻打那連親戚都反對的寡助之君,所以,君主不戰(zhàn)則已,戰(zhàn)就一定勝利。)  

          四、思讀課文,理清論證思路,背誦課文  

              1.品析課文。 

          提問:(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這篇短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 

          (2)中心論點提出后作者是怎樣進行論證的? 

          (3)中心論點既然已得到了論證,為什么還要寫后面的內(nèi)容? 

          (4)本段運用了什么修辭方法?句式上有何特點?討論其作用? 

          (5)在此基礎(chǔ)上,作者得出什么結(jié)論?“人和”的實質(zhì)是什么? 下文作者運用了什么論證方法? 

          小組討論回答:(1)中心論點即篇首兩句。孟子提出三個概念:天時、地利、人和,并將這三者加以比較,層層推進。用兩個“不如”,強調(diào)了“人和”的重要性。三者之間的比較,實質(zhì)上是重在前二者與后者的比較,強調(diào)指出各種客觀條件及諸多的因素在戰(zhàn)爭中都比不上人的主觀條件及“人和”的因素,決定戰(zhàn)爭勝負的是人而不是物。在比較中立論,給人的印象極其深刻。句式亦極相同,語氣十分肯定,斬釘截鐵,不容置疑。 

          (2)圍繞中心論點,連用兩個論據(jù)進一步論證。選取攻戰(zhàn)的例子闡明“天時不如地利”,區(qū)區(qū)小城,四面受圍而不能克,即使有得“天時”者,也不能勝,旨在說明“地利”重于天時;后同樣選攻戰(zhàn)的例子,旨在說明即使在占有“地利”的情況下--“城非不高”“池非不深”“兵革非不堅利”“米粟非不多”,但有人卻棄城而逃,因為“地利”亦難比“人和”。這兩個例子均非實際戰(zhàn)例,而是泛指,即除特殊情況外,一般如此。因而使論戰(zhàn)具有普遍的意義和一定的說服力。 論證了“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 

          (3)論述的基礎(chǔ)上進一步闡發(fā),將論點的范圍由戰(zhàn)爭推及到治國,從而全面體現(xiàn)了孟子的政治主張,使文章更具有普遍意義,其次,“得道”實際上也可理解為“得人心”,即“人和”。得人心者,人心歸順,所向披靡;失人心者,人心相悖,不攻自潰。因而,第4段絕非多余的閑筆。 進一步論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 

          (4)用了排比和雙重否定句式。從多個方面強調(diào)守城一方占盡地利,但結(jié)果卻棄城而逃,從而有力證明了“人和”的重要。整齊的句式,使得文章氣勢奔放,具有很強的說服力, 從反面推論,指出“城民”“固國”“威天下”應(yīng)當依靠“人和”,有很強的說服力 

          (5)結(jié)論: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實質(zhì):在于“得道”,即施行仁政,取得人民的支持和擁護,論證方法:對比論證 

             2,學(xué)生依據(jù)板書提示,背誦課文。 

          五,總結(jié)升華 談“人和” 

          六,歸納全文 

          七,布置作業(yè)  

              1,背誦全文。 

              2.整理課堂發(fā)言,寫一篇讀后 

          八,板書設(shè)計: 

          論點: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論證:天時不如地利     戰(zhàn)爭--治國 

                地利不如人和     需要“人和” 

          結(jié)論: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邵兒

          [《孟子二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教學(xué)案例(北京版八年級上冊)]相關(guān)文章: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及翻譯

          2.文言文翻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文言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譯文及賞析

          4.文言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譯文及注釋

          5.論語十二章教案

          6.孟子《孟子欲休妻》文言文翻譯

          7.孟子中的名言

          8.孟子名言100句

          9.

          10.孟子的精辟名言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欧美另类综合偷拍 | 色综合曰本久久 | 色综合天天综合网国产 | 亚洲日韩欧美九九精品综合网 | 未满成年国产在线观看 | 日韩欧美国产另类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