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東陽馬生序》導學案 (蘇教版八年級下冊)

          發布時間:2016-6-10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八年級語文下學期教學稿

          【學習內容】蘇教版八年級下冊《送東陽馬生序》

          【學習目標】

          1、了解作者和寫作背景,掌握文中文言實詞、虛詞的意義和用法。

          2、體會對比手法的作用。

          3、熟讀課文,學習主人公勤奮刻苦的學習精神,樹立正確的苦樂觀。

          【學習重、難點】

          學習目標2、3

          【預習導學】

          一、 相關資料

          1、 作者及寫作背景 :

          宋濂(1310-1381),字景濂,號潛溪,謚文憲,浦江(在今浙江義烏縣西北) 人。 明初著名文學家。他是明朝主要的開國文臣,明初文學家。明洪武十一年(1378),宋濂告老還鄉的第二年,應詔入朝晉見。正在太學讀書的同鄉晚輩馬君則前來拜訪,宋濂寫了這篇序,介紹自己的學習經歷和學習態度,勉勵他勤奮學習,成為德才兼備的人。宋濂學識淵博,工散文, 文字簡練樸素,與劉基、高啟為明初詩文三大家。宋濂很受朱元璋器重,為明代 “開國文臣之首”。平生著作很多,有《宋學士文集》 。《送東陽馬生序》是宋濂寫于晚年的一篇勸學之作。馬生,馬君則,國子監太學生。

          2、關于“序”: 

          “序”是古代的一種文體。有書序和贈序之分。書序相當于前言、后記,一般是介紹作家的生平,或成書的過程與宗旨,為閱讀和評價作品提供一定的參考,或給人以必要的引導。而贈序與書序的性質不同,它是臨別贈言性質的文字,內容多是勉勵、推重、贊許之辭。表達離別時的某種思想感情,往往因人立論,闡明某些觀點,相當于議論性散文的一種寫法。

          二、 熟讀課文,并根據要求自我檢測。

          1、給下列加橫線的字注音。

          嗜學(     )   加冠(     )   叩(     )問    叱咄(     )  容臭(     )  負篋(     )  曳屣(     )   皸(     )裂    媵(     )人     餒(       )  

          衾(      )    燁(     )然   缊(     )袍    廩稍(     )   俟(       )

          2、解釋下列加點的詞。

          ①無從致書以觀(         )          ②以是人多以書假余(       )

          ③嘗趨百里外(       ) (       )     ④未嘗稍降辭色(      )(       )

          ⑤援疑質理(       ) (       )       ⑥腰白玉之環(         )

          ⑦右備容臭(       )                ⑧非天質之卑(         )

          ⑨俟其欣悅(       )                ⑩生以鄉人之子謁余(         )

          3、疏通文意。請同學們結合注釋,翻譯課文,整理在課本空白處。

           

          4、用幾句話概括宋濂求學的經歷。作者讀書求學經歷“艱難”的具體表現有哪些?又是怎么解決的?我們該學習他哪些品質?

          【課堂導學】

          由我國古代勤奮好學的故事導入

          【課堂教學】

          一、解讀學習目標

          二、 熟讀課文,整體感知

          1、聽課文錄音,注意字音與節奏;學生大聲自由朗讀課文。

          2、根據課前預習情況,歸納翻譯中解決不了的問題組長記下來全班討論。

          三、 小組合作探究: 

          全文從幾個方面講述了自己刻苦求學的經歷?請引用原文的關鍵詞語或者句子回答。

          【當堂檢測】

          1、 通假字:

          (1)四支僵勁不能動    支:              

          (2)同舍生皆被綺繡    被:              

          (3)與之論辨          辨:              

          2、一詞多義:

          (1)以:  以衾擁覆    (          ) 

          以中有足樂者(          ) 

           計日以還    (          )

          俯身傾耳以請(          )

          以是人多以書假余(          ) 

          無從致書以觀    (          ) 

          (2)之:  每假借于藏書之家 (          ) 

                     走送之 (          )

                     蓋余之勤且艱若此(          ) 

                     弗之怠(          )

          (3)其:  門人弟子填其室 (          )  

          缊袍敝衣處其間 (          )

          (4)而:  足膚皸裂而不知 (          )          

          久而乃和  (          )  

          (5)若:  燁然若神人 (          ) 

                  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 (          ) 

          3、古今異義: 

          (1)媵人持湯沃灌       湯: 古:(      )       今:(      )     

          (2)走送之             走: 古:(      )       今:(      )    

          (3)嘗趨百里           趨: 古:(      )        今:(      ) 

          (4)卒獲有所聞         卒: 古:(      )        今:(      ) 

          (5)以是人多以書假余   假: 古:(      )        今:(      ) 

          (6)主任日再食         食: 古:(      )        今:(      ) 

          4、翻譯下列句子。

          (1)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

                                                                         

          (2)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

          (3)嘗趨百里外,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

          【小結歸納】

          【教學后記】

          第二課時

          【課堂導學】

          以舊導新

          【課堂教學】

          一、解讀學習目標

          二、合作探究 

          1、文中講“年輕時的宋濂”與“現在的太學生”做了哪些方面的對比?有何作用?

          對比方面  年輕時的宋濂                     現在的太學生

          書籍

          作用:                                                                   

                                                                                 

          2、作者為什么能克服種種困難,而“卒獲有所聞”?

          3、作者寫自己艱苦求學經歷的目的是什么?

          4、拓展遷移:文中我在老師面前畢恭畢敬,不敢出一言,身為當代的中學生你如何看待這種學習態度和從師尊師的方式?       

            

          【當堂檢測】

          1、理解填空:

          (1)揭示作者小時侯學習就很勤奮的句子(總領全文的句子)是:                    

                                                                         

          (2)最能表現作者抄書之苦的句子是:                                            

                                                                         

          (3)表明作者嘗趨百里外求學原因的句子是:                                      

                                                                         

          (4)對太學生中的其他人“燁然若神人”作者卻“略無慕艷意”的原因是: 

                                                                         

          (5)天氣十分寒冷,宋濂仍然堅持學習的句子是:

                                                                         

          2、作者在記述自己的求學經歷,卻大篇幅地寫老師嚴厲,作用是什么?

          3、通過本文的學習,你是如何看待學習條件與學習好壞之間的關系?

          4、《送東陽馬生序》是傳誦了幾百年的名篇,勉勵后人學習的好教材。宋濂的苦讀并不比囊螢映雪,鑿壁偷光更動人,卻能流傳至今。請思索作者的求學經歷,就你感受最深的一點,談談你獲得的啟示?

          【小結歸納】

          【教學后記】

           

          悠魚

          [《送東陽馬生序》導學案 (蘇教版八年級下冊)]相關文章:

          1.《談中國詩》導學案

          2.新目標八年級英語上冊教學導學案課件

          3.歷史教學導學案論文

          4.鑲邊與剪紙的導學案

          5.木蘭詩導學案及答案

          6.語文版木蘭詩導學案

          7.漢語拼音復習導學案

          8.趙普文言文導學案答案

          9.開學第一課安全教育導學案

          10.初二生物《傳粉與受精》導學案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午夜福利国产精品 | 亚洲另类中文字幕 | 中文字幕巨大乳在线看 | 亚洲区一区二区三区四 | 亚洲人成电影福利在线播放 | 永久在线亚洲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