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書有感》賞析

          發布時間:2016-1-23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課外古詩詞之

          《觀書有感》賞析

          [ 原文 ]     

                     《觀書有感》                        

                          [ 宋 ]朱熹

           半畝方塘一鑒開, 天光云影共徘徊。

           問渠哪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

          [ 賞析 ]

          朱熹(1130.9.15~1200.4.23) 字元晦,一字仲晦,號晦庵、晦翁、考亭先生、云谷老人、滄洲病叟、逆翁。漢族,南宋江南東路徽州府婺源縣(今江西省婺源)人。

          這首詩是朱熹訪問占儀之時所寫的。占儀之是浙江人,南宋紹興二十一年考取了進士。他后來在瀛山書院(今浙江省淳安縣)讀書研究學問。朱熹與占儀之很友好,他們常常在一起討論問題,研究學問。詩中所說的方塘在瀛山腳下。這口塘是方形的,面積有半畝大,所以人們稱它為“半畝方塘”。后來人們為了紀念朱熹,還在“半畝方塘”邊建了一個亭子,叫“得源亭”。

          有一年秋天的一個傍晚,朱熹站在屋檐下,望著飄落的梧桐葉子,想到自己頭發都白了,還有很多書沒來得及讀,很多事沒來得及做,不禁感慨萬千,惋嘆人生易老,歲月流逝。這時,院外突然傳來一陣少年打鬧的嬉笑聲。“年輕人太不懂得珍惜時間,不知道認真讀書了。”朱熹十分嘆息,自然詩興不禁油然而生。他低頭沉思片刻,接著吟道:“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朱熹吟罷,連忙回到書房把詩記在紙上。

          朱熹不只寫詩勸喻人家要珍惜時間,認真讀書,事實上他自己平時就很抓緊時間讀書,每有心得體會還寫詩著文加以記述,《觀書有感》就是詩人用詩的形式所寫的一篇讀后感。

          《觀書有感》這首七言絕句就字面來看,作者寫的是池塘、藍天和白云,給我們描繪的是一幅令人心曠神怡的秀麗風景圖畫。詩的意思是說:藍天白云及其在水中的倒影互相映襯,飄忽移動。要問池塘為什么會有這樣清澈見底,只因為源頭有活水不斷地向池塘時流來。詩中的“鑒”即鏡子;“開”古代的鏡子不用時用布蓋上,用時才打開。詩中用一“開”字,指池塘像打開的鏡子;“徘徊”意思是來回移動;“渠”詩中指方塘;“那得”怎么會的意思 ;“清如許”即這樣清澈;“為”因為。

          其實,就《觀書有感》的內容來說,作者所要表達的不只是活潑潑的流泉、清亮亮的池水,以及藍天白云與其在水中的倒影,而是采用比興的手法,意在表達自己看書之后的感受,說明一個讀書學習和做學問的哲學道理。在詩中,詩人是用“半畝方塘”來比喻所讀的書,用水中的“天光云影”來比喻書的內容精彩和形式的完美,那不斷流來的“源頭活水”則象征著書的作者的思想和造詣,明確地指出自己所讀的書之所以內容和形式都很精美,其根源就因為書的作者有著精湛的思想和高深的造詣。

          《觀書有感》一詩表達了詩人對所讀之書及其作者的贊美,說出了自己在讀書過程中的深刻感受,強調要寫出好的著作,就必須有深厚的基礎。《觀書有感》一詩關于池水和源頭關系的比喻,除了能使人們領會到讀書學習與做學問的關系,還能啟示人們:源頭活,則池水清;根本固,則枝葉榮。 無論做什么事都要從根本“源頭”上解決問題,切記正本清源的道理。“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這兩句既有詩情又富有哲理的詩,是千百年來膾炙人口的不朽佳句。

           

          馮源

          [《觀書有感》賞析]相關文章:

          1.觀書有感閱讀答案參考

          2.觀書有感閱讀及參考答案

          3.英語美文賞析

          4.美在金秋賞析

          5.蟬原文翻譯及賞析

          6.《天凈沙·秋》賞析

          7.詩經《關雎》的賞析

          8.詩經綢繆賞析

          9.詩經芣苢賞析

          10.詩經正月賞析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高清在线精品尤物三区 | 在线视频中文字幕久热 | 亚洲一级在线一区二区 | 欧美一区二区狠狠 | 亚洲AⅤ综合在线欧美一区 亚洲另类sm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va久久久噜噜噜久久男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