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教學與素質教育

          發布時間:2016-1-15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河南省商水縣第二高中   許君梅

          當前的詩歌教學,主要存在兩種片面的做法。一種是把詩歌當作文言文來教。這種做法僅在字句的解釋和翻譯上做文章,卻忽視了詩歌意境的體味、情趣和韻味的鑒賞。另一種做法是只重理性分析,忽視感性體驗和自我領悟。除了教學參考書上所提供的時代背景、作者介紹以外,剩下的就只有對詩體結構的解析和對表達方式的概念化處理。

          鑒于以上兩種做法,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幾點粗淺的認識。

          一、重視誦讀

          詩歌本是用于歌唱的,是人類情感的載體。屈原的《離騷》是人所共知的“鳴不平”。盡管今人無法聽到古人的歌唱,但詩歌音樂性卻是毋庸置疑的。詩歌所特有的鮮明的節奏、和諧的音韻,只有通過誦讀才能體會出來。教師在教學中就該重視和運用這種方法,使學生通過誦讀,體會詩人或喜或怨或怒的情感,自然而然地獲得與詩人感情上的共鳴,讀出“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的喜悅,“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憂思,“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激憤,“大江東去,浪淘盡”的豪放……凡此種種情感,不讀,安能體會得出?

          二、鼓勵質疑

          詩歌教學不同于其他文體教學的一點是篇幅短小,直觀形象,學生容易介入。高中課本中入選的詩歌大多具有一定的情節,如《琵琶行》、《孔雀東南飛》等,學生在一種好奇心理的驅使下,往往會提前翻閱。教師可以抓住這一契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該單元教學前,運用一定的方法,提出預習要求,但不作具體規定,讓學生自己去發現、感悟。通過預習,教師要盡可能多地發現問題,對提出問題多且水平較高的加以表揚和鼓勵。那么學生就會積極主動地去閱讀、去發現、去探討,甚至查閱有關資料。這樣一來,學生主體地位便得到了確定,參與意識便得到了增強;教師的負擔減輕了,為課堂贏得了更為有效的時間,也培養了學生敢于質疑的思維品質。

          三、發揮想象

          詩歌大多有形象性。利用詩歌的這一特點,可以進行聯想和想像能力的訓練。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中“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幾句,單從表面上看是狀寫江水拍激崖岸的宏偉壯麗景象的,學生并不難想像;要聯系到詞的標題“赤壁懷古”,就可進一步想像出當年赤壁鏖戰、曹軍“灰飛煙滅”的場面,恰是應“懷古”二字,實扣傷今之意。再如毛澤東《沁園春長沙》中“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幾句,祖國江山色彩壯麗,世間萬物爭奇斗艷,促人上進,催人奮發。學生于此不正可以感受到一代偉人勃發之雄心、激蕩之情懷?正是這些極富感性的詩句把學生帶到了一種藝術創造的空間,在對它們進行咀嚼、品味的同時,也獲得了審美情趣的升華。可以說,運用詩歌對學生進行聯想和想像能力的訓練,應該是詩歌教學的主要任務,也是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良好途徑。

          四、體會情感

          詩歌本身既有形象性,又有情感性。其實,形象思維的特征之一就是情感性,所謂“觸景生情”就是這個意思。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僅僅靠朗誦是不夠的,還必須運用一定的形象思維手段。在閱讀中,可讓學生找出詩歌中的意象,分析其特征,從而體會詩人的情感傾向。

          總之,詩歌教學在整個語文教學中的地位應當確立,與之相適應的教學方法應當成為新時期語文教師不斷深入研究和探索的重要課題。

           

          許君梅

          [詩歌教學與素質教育]相關文章:

          1.詩歌教學反思

          2.教育論文:教學實踐中素質教育初探

          3.在語文教學中進行素質教育的論文

          4.加強素質教育的全體性教學論文

          5.詩歌海燕的教學課件

          6.關于高中詩歌鑒賞教學反思

          7.小班詩歌教學活動教案

          8.幼兒詩歌教學活動教案

          9.兒童詩歌教學設計

          10.小學語文詩歌教學方法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国产中文字幕在线视频综合 | 日本最新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亚洲欧美日韩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色偷偷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A理论片在线播放 | 一色屋成人精品视频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