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學生閱讀能力小議
新課標指出 :“閱讀是搜集,處理信息 ,認識世界 ,發(fā)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閱讀教學是學生、教 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閱讀是學生們個體化行為,不應 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 的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 的思維和情感活動 中.加深理解和體驗 ,有所感悟和思考 ,受到情感熏陶 ,獲得思想啟迪 ,享受審美情趣。”因而,閱讀教學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 ,通過大量閱讀的實踐,形成閱讀能力的活動 。
閱讀是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語文閱讀活動是一個復雜的心智活動過程。它要求學生必須學會思索,主動地思考,成為學習的主體 。閱讀是通過學生 自己創(chuàng)造性 ,探究性的思考來獲得知識的重要途徑.是學生理解語文知識,積累語文知識的前提條件。常言道 :“閱讀理解”,就是說先要讀,接觸知識,才可能了解知識,弄懂知識 。然而 ,僅僅懂得閱讀的重要性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要在閱讀教學中教給學生閱讀方法 ,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這即是“授之魚不如授以漁”的道理 。在二十多年的初中語文教學工作中,筆者摸索出了一些有效落實閱讀教學的方法。
1 形式多樣法
“讀書百遍,其意 自見”。可想閱讀對理解 的重要作用 。語文課上所選的文章 .都有很強的可讀性,教師要充分運用閱讀教學手段,增強學生的直觀感知能力。為了防止學生反復閱讀或單一呆板的朗讀形式而使學生倦怠或產(chǎn)生厭煩感 。失去朗讀熱情 ,可靈活采用多種方法進行閱讀教學。如:富有魅力 的范讀;不斷變換 朗讀形式 ;朗讀技藝的指導 ;閱讀與分析 的有機結(jié)合等 。學生有了新鮮感,朗讀熱情就會高漲持久 ,能收到良好的朗讀效果。
在學習古詩時,可根據(jù)具體情況,采用一些有效 的方式 。如誦 .即響亮的讀 ;或放聲朗讀 ;或角色朗讀等各種方式 。如《唐雎不辱使命》中塑造了秦王、唐雎兩個鮮明的形 象 ,兩個人物 的內(nèi)心世界、性格特點都是從人物對白中表現(xiàn)出來的。分角色朗讀讀出語氣、語調(diào)和感情,秦王狡詐、驕橫 、殘暴,外強 中干 的性格就躍然紙上:唐雎不畏強權(quán) ,針鋒相對,敢于斗爭,善于斗爭,不怕犧牲的形象就鮮活起來。除此之外還有輪讀 ,分段讀 ,分組讀接力讀等 。教師可視具體情 況單用某一種或合用幾種方式來充分調(diào)動學生閱讀的積極性,提高閱讀效果 。
2 探究閱讀法
語文閱讀教學是一種探究性學習活動。語文學科的性質(zhì)決定 了這種活動具有強烈的社會性、開放性和實踐性。探究性學習在語文閱讀 中的應用,就是指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學習閱讀的方法 .讓學生自己閱讀文章 ,概括主要的內(nèi)容 ,摘錄重要的信息 ,自己質(zhì)疑并提 出問題 .從而達到深入理解文章 的目的。
2.1以問題為載體,閱讀 與提 問相結(jié)合,充分體現(xiàn)文章的主體性培養(yǎng)學生的質(zhì)疑能力
理解性質(zhì)疑:讓學生在閱讀 中向 自己提問題 ,如文章寫 了什么?怎樣寫 ?為什么要這樣寫?這樣寫有什 么好處?在閱讀過程巾.不能滿足于一知半解 ,不能追求故事情節(jié)。而應對一些 細微之處進行發(fā)現(xiàn)探索。如《理想》~詩中,說“理想是一種獲得,又是一種犧牲”。獲得 的是什么?犧牲 的又是什么?這之中有豐富的內(nèi)涵 ,很值得去揣摩 品味。(21懷疑性質(zhì)疑 :就是大膽地提出懷疑或補充。如 :前人或老師的理解 、分析正確嗎 ?這樣的分析深刻嗎?能否更深一層地說明?如《桃花源記》中的“世外桃源”依據(jù)作者 當時所處的社會環(huán)境和 自然環(huán)境 ,你對它的理解會 與眾不同嗎?f3)實踐性質(zhì)疑 :就是鼓勵學生結(jié)合自己的寫作對閱讀材料再作思考。如:怎樣把別人的說法與寫作吸收到自己的文章 中?這樣的吸收用到自己的作 文中應怎樣改動 ?
2.2閱讀時,要了解和探求作者生平,時代背景和寫作動機,以加深對文章的理解
如《沁圓春?雪》、《菜 園小記》等文章 ,假使不 了解寫作 的時代背景和寫作動機 ,又怎能準確理解文章的內(nèi)容,把握 文章 的主旨呢? 閱讀時,在理解文章 內(nèi)容的基礎上 ,還要去思考文章好在哪些地方?值得我們學習借鑒 ,又有何不足?可以從文章選材 、結(jié)構(gòu)、布局 、語言等方 面去分析 ,談出自己見解、感 受 ,最好能寫點摘記,以備不虞之需。
2.3以思考為線索,閱讀與思考結(jié)合 ,讓學生直接體驗 ,享受閱讀的過程
閱讀要靠學生 自己去體驗和領(lǐng)悟。在教學過程中.應避免不通過學生探究就把現(xiàn)成的結(jié)論或答案告訴學 生,應根據(jù)學生具體情況,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由簡到繁、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地引導學生腳踏實地地進行探究,使學生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李沛
[提高學生閱讀能力小議]相關(guān)文章:
3.科研能力自我評價
6.行政能力測試題及答案
8.信息技術(shù)能力提升論文
9.工作能力提升計劃
10.工作能力與個人自我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