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忌諷齊王納諫 教案教學設計(長春版八年級上冊)

          發布時間:2016-7-7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借助工具書解讀課文內容,培養學生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2.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和背誦把握人物形象。

          3.欣賞鄒忌委婉的諷諫藝術以及古代明君勇于納諫的大度胸懷。

          教學重點

          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和背誦把握人物形象。

          教學難點

          理解鄒忌諷諫的思路和技巧。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俗話說:“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其實,人們更希望良藥不苦口,忠言不逆耳,這樣既能達到利于病、利于行的效果,而且更容易讓人接受。

          早在戰國時期的齊國,就有這樣一位智者,他婉言勸諫齊王,使齊王廣開言路,使齊國政治清明。這位智者就是鄒忌,同學們打開書第17課,讓我們一起去拜訪鄒忌。

          二、解釋文題。

          1.“鄒忌諷齊王納諫”這個文題告訴我們文章寫了幾件事?如何解釋“諷”和“諫”?

          題目“鄒忌諷齊王納諫”點明了文章內容的兩個方面:鄒忌諷齊王,齊王納諫。其中,諷:用含蓄的話勸說或指責。諫:規勸君主、尊長或朋友,使改正錯誤。

          2.這篇文章選自《戰國策》,通過積累中的介紹我們可以了解到:

          《戰國策》由誰整理的?--劉向。

          哪個時代?--西漢。

          內容包括哪些?--多是戰國時期游說之士的策謀和言論。

          哪些成語故事來源于《戰國策》?--畫蛇添足、南轅北轍、狐假虎威……

          《鄒忌諷齊王納諫》中也有一個成語--門庭若市,查字典積累它的含義。(門庭若市:門前和院子里像集市一樣,形容往來的人很多,十分熱鬧。)

          門庭若市的反義成語是什么?--門可羅雀(門前可以張網捕雀,比喻門庭冷落,賓客稀少。)

          三、朗讀指導。

          1.教師范讀課文。從讀音、語氣、句讀三個角度進行朗讀指導。

          (第一段記敘十分生動,朗讀時應注意表現出人物的情態。第二段是鄒忌諷諫齊威王的話,頗能表現鄒忌的個性特色,朗讀時應注意以略帶詼諧的方式說出嚴肅的內容。第三段記敘納諫的舉措及結果,要讀得層次分明。重讀“面刺寡人之過”“上書”“謗譏于市朝”“門庭若市”“時時而間進”“無可進者”“皆朝于齊”等詞語,用來表現齊威王當機立斷,馬上頒布政令的果斷。)

          2.學生放聲朗讀。教師將學生易讀錯的字詞寫在黑板上。

          3.提問兩名同學朗讀,教師指導。

          4.全班齊讀。

          四、背誦環節。

          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促進背誦。課堂上給學生10分鐘左右的時間背誦。

          五、課后作業。

          1.繼續熟練背誦課文,并用小稿紙抄寫一遍。

          2.結合課下注釋,借助《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理解文意。

          板書設計:

          鄒忌諷齊王納諫

          《戰國策》

          (黑板左側)鄒忌諷齊王納諫:鄒忌諷齊王

                         齊王納諫

          (黑板中間)《戰國策》:西漢 劉向 整理

               成語:畫蛇添足 南轅北轍 狐假虎威……

                    門庭若市:門前和院子里像集市一樣,形容往來的人很多,十分熱鬧。

                    門可羅雀:門前可以張網捕雀,比喻門庭冷落,賓客稀少。

          (黑板右側)列出在朗讀過程中學生讀錯的字詞。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

          全班齊背課文。

          二、問題探究。

          1.鄒忌諷齊王納諫,最終取得了巨大成效--“戰勝于朝廷”。用你自己的話說說,什么叫“戰勝于朝廷”?(學生發言后一起看課下注釋。)

          在朝廷上戰勝(別國)。意思是政治清明,不用軍事行動就能使敵國畏服。

          2.鄒忌是怎樣含蓄地勸諫齊威王,以達到“戰勝于朝廷”的?

          先由自己的親身經歷說起,由一件閨房小事中發現自己受蒙蔽了,這樣可以首先博得國君的同情。由此事提醒大王您受到的蒙蔽要比臣更嚴重。由己事喻國事,委婉含蓄,齊王自然愉快地接受了。

          3.請同學們齊背課文中鄒忌含蓄勸諫齊威王的部分。(“于是入朝見威王”一段。)

          4.用你自己的話說說鄒忌經歷的這件閨房小事。

          是鄒忌與徐公比美的事。妻子因為偏愛他,妾因為畏懼他,客因為有求于他,都認為鄒忌美于徐公。

          5.他們是如何贊揚鄒忌的?語氣是否一樣?(師生分角色朗讀第一段,老師讀旁白,學生讀妻、妾、客的話。)

          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君美甚”三個字表現了妻子對他的偏愛,反問句表示一種十分肯定、不用懷疑的口氣,這種贊美是由衷的。

          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妾的回答中少了“君美甚”三個字,但仍然用反問句,表現了她低微的地位和畏怯的心理。

          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只是平淡地肯定鄒忌美于徐公,這是一種應酬、逢迎的態度。

          6.“皆以美于徐公”,是事實嗎?--不是。

          文章中的哪部分體現了?我們齊背。--“明日……”

          7.原來是徐公讓他幡然自知,在鄒忌身上有讓我們學習的品行,是什么?

          自知之明--“自以為不如;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

          8.就這樣,鄒忌運用智慧,擔當臣責,以他的遠見卓識和能言善辯解決了國之難題,使齊國迎來了“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的盛況。我們齊背第三段。

          9.作為一國之君,受蒙蔽是正常的,但當臣子進諫之時,能愉快接受并馬上付諸實施,是很難得的。從這個過程中你覺得齊王的可貴之處是什么?

          明辨是非,胸襟氣度,知錯能改。

          三、結語。

          正因為有了盡職盡責、婉言諷諫的鄒忌,有了廣開言路、懸賞納言的齊王,齊國才會逐漸實現清明之治:從“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到“數月之后,時時而間進”,直到“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證實了這一點。

          四、課后作業。

          借助圖書或網絡,了解《戰國策》里其他有關諷諫的故事。鼓勵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積累其他一些出自《戰國策》的成語,如門庭若市、狐假虎威、畫蛇添足、鷸蚌相爭等。

          板書設計:

          鄒忌諷齊王納諫

          《戰國策》

             “戰勝于朝廷”--政治清明,國力強盛

            私事  --國事  

               妻私、妾畏、客有求          --宮婦私、朝臣畏、四境有求

          “皆以美于徐公”“王之蔽甚矣”

          鄒忌  --齊王

            自知之明、盡職盡責  胸襟氣度、明辨是非

            遠見卓識、能言善辯  從諫如流、知錯能改

           

          王云

          [鄒忌諷齊王納諫 教案教學設計(長春版八年級上冊)]相關文章:

          1.長春版頤和園課件

          2.北師版保修教案

          3.長春版野荷塘教學課件

          4.鄒忌諷齊王納諫教案

          5.鄒忌諷齊王納諫的教案

          6.《心聲》 教案教學設計

          7.《鄒忌諷齊王納諫》教案

          8.日月水火教案教學設計

          9.動物過冬教案教學設計

          10.背影教案教學設計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AⅤ综合在线欧美一区 亚洲另类sm视频在线观看 | 欧洲一区二区免费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 亚洲成年在线影院 | 天天躁日日躁久久 | 欲香欲色天天综合久久 | 中文字幕第74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