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大學生參與的信度和效度

          發布時間:2016-8-19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文/伍陽斌

           

            從教育哲學規律說,學生是具有強大潛力的活生生的人,是具有強大能動性的學習主體,沒有他們主動積極的參與,教育便不可能發生。從認識論層面講,實踐出真知,學習的本質是參與實踐,并在參與過程中嘗試、發現、體驗、感悟,獲得新知,實現超越與發展。從素質教育實踐論角度理解,教育以“育人為本”,要面向全體,以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核心,全面發展素質,而主體通過親身參與親身活動親自實踐所獲得的經歷、體驗、感受對素質的形成、提升和完善至關重要。因此,從一定意義上說,教學質量的優劣,人才素質的高低,教育目標的得失,與教學是否較為集中、合理、系統地為學生創設了立體的參與環境,創造了多元的參與契機密切相關,與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數、量、質、廣度、深度、力度密切相關。

          -ナ畢攏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實況值得反思。很多教師偏向于單純追求課堂氣氛表面的活躍,其實,這是一種學生沒有廣度深度、缺乏厚度力度的“惰性參與”“假性參與”,學生在熱鬧之余學,毫無參與信度效度可言。

          -ゲ斡朧且桓齠態過程,判斷評估學生參與活動是否可信,是否取得實效,不能簡單地以熱鬧的課堂氣氛,以參與形式的花哨,以做了多少事、演習了哪些活動項目為憑據,而要彎下腰來微觀考察、研究、分析學生具體的參與狀態,看他們是怎樣參與的,參與后自身知識、能力、心智、態度、情感意志、素質、個性、人格的細小變化和良性發展。教學就是要想方設法催生促成這些變化發展,自覺追求擴大學生參與的信度與效度。

          -ヒ弧⒙涫擋斡氳墓惴盒

          -ッ嫦蛉體學生,全面發展學生是素質教育的要求。教學必須遵循這一要求,充分調動每個學生參與的主體意識,人人參與,全員參與,不允許有被遺忘者、被歧視者、無動于衷的“冷者”“隔岸者”。學生不僅要真正成為課內外聽、說、讀、寫、察、思、演、研等動眼、動口、動手、動腦、動情活動的參與者承載者,而且要把參與的觸角伸進教師對教的籌謀過程,包括教學內容的選擇,教育資源的開發,信息渠道的拓展,教學目標的確立,教法學法、活動方式、組織形式的擬定等,從而將參與的豐富多彩性和重參與過程的思想化為可信的現實行為。

          -ザ、突出參與的針對性

          -ノ取得參與的信度和實效,必須突出參與的針對性。

          -ア倜魅凡斡肽勘輟;蟯ü參與喚醒主體意識,激發學習興趣與探索欲望;或通過參與發現、形成、運用、驗證、延伸某方面知識、經驗、信息;或通過參與體驗情感,磨練意志,豐富心理,訓練能力;或完成目前某教學環節任務以推動教學過程;或生成創造契機,激發創新靈感,提升教學境界,實現教與學雙贏……總之,師生都要心中有數,在明確目標的牽引下一步一個腳印地前行。

          -ア誥嚀宀斡肽諶蕁0顏個教學流程各環節科學合理地分解截取,設計成各類可讓學生參與完成的或串連或并連的具體而富有生機的活動,如閱讀、答問、質疑、討論、書寫、記憶、思考、想象、研究、操作、演練等等,并要求學生聚精會神,專注投入,直抵活動的細枝末節。比如讀,得落實為朗讀、默讀、誦讀、吟詠、研習、圈點勾畫、篩選檢索、批注評論等具體行為。再如思考,要有問題有對象,有焦點有沖突,有方向有范圍,緊扣問題,運用多種思維方法,從多角度進行深層次的剖析、比較、梳理、歸納、提煉、綜合、表述、交流,達到深化認識,較圓滿地化解疑難問題。

          -ア坌緯剎斡氡U稀J紫齲活動要符合學習知識的規律和教育規律,講求序列性、系統性和現實價值,并創造活動時空,提供活動方法,營造活動氛圍,啟迪活動引力。其次,組建參與單位,確立參與形式。或個人,或小組(可固定,亦可非常組合),或班級,或學校集體。可個體獨立完成,可集體團結協作,可開展競賽,亦可輪流登臺。再次,建立參與激勵機制,力求提高參與時間的利用率,提高參與目標的達成度,提高對新知追求的持恒度。

            ④多維立體評價。或教師總結歸納,或學生談心得體會;有整體性評價,也進行個體性分析;有參與過程得失的查檢,也有參與結果等級的評定。師生間反饋評價信息,不斷促進參與行為的優化提升。

            三、注重參與的層次性學生是具有個性差異的學習主體。

            教學要承認差異性,立足差異性設計不同層次的活動內容、不同梯度的疑難問題。比如鑒賞一篇文章,可分為認讀、理解、分析、篩選、鑒賞、評價、創新等遞進深入的活動層級。不同的層級有不同的知識能力要求,同一活動的不同環節有不同的難度系數,需給予不同參與主體以不同的對待。參與者盡可發揮自己的專長:長組織的組織,善觀察的觀察,勤思考的思考,能辯論的辯論,會表演的表演,都懷著飽滿的奮發向上的情緒盡心盡力地去承擔自己能承擔的活動,最大值地發揮能發揮的職能,最后聚會融合,產生強大的整合效應。這樣,人人參與,發揮優勢,讓處于不同層次的學生積極性的發揮程度、專注投入程度、思考深化程度以及問題解決的滿意程度都趨于最佳狀態,從而各有所得,各有攀升。

          -ニ摹⒓せ畈斡氳拇叢煨

          -ソ萄Щ疃要真正成為培養學生創造能力的重要途徑,不僅需營造民主和諧的氛圍,構建創造性思維環境,設計富有挑戰性開放性發展性的活動內容,而且要激發學生創造性地參與到活動中來。創造性參與不是始終處于簡單重復層面的機械被動消極的參與,而是富有激情、富有個性、富有靈性的參與。有激情,指學習者有參與的欲望、興趣、意愿、熱情和內在驅動力,參與是主動的、積極的、樂意的、傾心的,因而是自由的、輕松的、活潑的、高效的;有個性,指學習者在參與中體現出自己的見識才智、運思角度、審美品位、個人志趣、自我性情、學習生活習慣以及做事風格、處世態度、價值取向、人生境界,體現出自己的獨樹一幟與個性風采,展示獨一無二的“我”。有靈性,則指學習者參與的聰明智慧,參與的機敏靈動巧妙新穎,一舉一動一思一念一言一語之間迸發出股股靈氣。自己的創意、設想、觀點、方案隨機呈現,心里話、個性話、“私”話適時吐露,在思想的碰撞中閃現創造火花,在觀念的交流中爆發亮點。不是一個腔調、一種結論,而應當是異中顯同,同中求異,平中出奇,靈活多變。總之,只有通過學生富有激情、富有個性、富有靈性的創造性參與,才能使其實踐探究能力、創造創新能力得到有效開發,使其參與水平穩步提高,真正取得和擴大參與的信度和效度。(完) 

                                 中國基礎教育21世紀

          [擴大學生參與的信度和效度]相關文章:

          1.參與的同義詞

          2.參與的同義詞是什么

          3.學生和馬閱讀理解答案

          4.美德少年和三好學生的演講稿

          5.小學生謎語大全和謎底

          6.大學生活感悟和規劃演講稿

          7.小學生比喻句和擬人句摘抄

          8.大學生和預備黨員實習思想匯報

          9.元旦晚會老師和學生的詩歌朗誦

          10.狼和鹿的故事小學生讀后感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色狠狠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 亚洲v国产v天堂a | 起碰97视频在线观看国产 | 亚洲午夜福利片高清 | 日韩精品a√在线 | 五月激情丁香婷婷综合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