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瑞文網!

          第一書記駐村走訪民情日記

          著名日記 時間:2018-03-16 我要投稿
          【www.laquenouille.com - 著名日記】

            作為第一書記在駐村走訪的試試需要寫好民情日記,下面帶來第一書記駐村走訪民情日記,歡迎閱讀!

            第一書記駐村走訪民情日記1

            10月29日,我剛剛打掃完辦公室衛生,就聽見一老太太在院里喊:“誰在這里。”我走出去,親切地問:“大娘,你找誰啊?”老人很是吃驚,在我向其簡單介紹后,老人家打開了話匣:“咦,看著人家辦了個老年證,坐車不花錢,我尋思著咱也辦個,也享受享受咱國家的這個政策。誰知道辦回來一看,名倒是對,出生日期么的都不對。我想著看看誰在這里,問問到底是怎么回事兒哩。”

            我接過老年證看了看,老人名叫陳芝娩,說:“陳大娘,你要是這幾天不用呢,我拿著上咱老齡委去問問,看能不能給重新辦個。證件那么多,也難免出現失誤,你老人家也別太生氣,等辦好了我給你送家去。”看出老人家有些猶豫,我說:“大娘,俺工作組的信息、聯系電話咱居委會委門口公示牌上都有,錯不了事。抽空我上家里再拿張照片、留個正確的信息,萬一再用著嘍。你老人家放心,保證給你辦好。”老人家很是高興:“不是不放心,覺得你是街道里派來的,我這樣的小事你也管啊。”“我們就是來為咱老百姓辦事兒的,不管事大事小,對我們來說都一樣,都盡心盡力地辦好!”我把老人家送出大門,老人家不住地說:“小伙子,真好,謝謝你。”

            11月6日,我從老齡委領取了陳老太太新的老年證并送到了老人家里,老人那叫一個高興啊,不停地夸我、留我吃飯,在婉拒老人的同時,我心里也特別地高興和滿足,對駐居委會工作與生活也有了更大的信心。

           

            第一書記駐村走訪民情日記2

            20xx年,根據區委統一部署,我被派到白竺鄉黃崗村任第一書記。老實說剛開始我內心深處是拒絕的,一方面,平時業務工作較多,擔心到村上后和業務工作做不好平衡協調;另一方面,該村地處偏遠,青壯年勞力少、致富門路窄。種種原因致使我內心忐忑不安,到了村上后我的身份、角色該如何更快的轉變?該如何平衡解決好村上事務和業務工作?該如何和村干部配合好、開展好工作?如何幫助該村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工作?

            通過一年來的工作,我通過掌握情況,理清思路,找到切入實際的工作方式,深深體會到當好“第一書記”首先要“沉到基層,撲下身子,融入群眾”。

            農村工作有苦有甜。剛開始,村民見慣了幫包、下派的干部,認為我就是來鍍鍍金,走走過場,也辦不了什么實事,不愿與我深談,有時心里挺不是滋味的。我想既然上級組織派我來這里,不干則已,干就要干好,首先我與村兩委商討村級經濟發展目標計劃、思路、制定發展方案,加強協調上級部門爭取支持,同時走門上戶與群眾拉家常,走訪慰問困難戶,爭取群眾的大力支持與密切配合 。

            通過一年的農村工作和生活,也讓我成長了許多。其實農村工作要做好真有難度,關鍵是看你有沒“沉到基層,撲下身子,融入群眾”的決心。踐行群眾路線就是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經過一年來的積極努力,按照上級指示我積極協調各幫扶工作成員單位,籌集資金13萬元,協助村里發展生態種養合作社,助村增收致富。

            雖然做了一點點事,但這些工作僅僅是開始,還有很多事情需要我們選派干部去琢磨、去做。現在我更加懂得了只要堅持做、總會有希望,只要精神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的道理。

           

            第一書記駐村走訪民情日記3

            我自20xx年10月接任東橋鎮鳧田村第一書記以來,已經有5個多月了,經過150多個日日夜夜,我深深地感受到擔任村黨支部第一書記工作的意義,在班子建設、發展經濟、培植項目、建設制度、調解矛盾、協調關系、爭取支持等許多方面大有可為,做好到村擔任第一書記的工作有一下三點體會:

            一、加強學習,提高能力,強化任職責任感

            書記是村集體經濟社會發展的領頭人,作為下派干部,我深深的感到自己與黨的要求和群眾的期望還有一定的差距,加之所在村有一定的復雜性,為此我倍覺如履薄冰,積極學習,認真思考,注重理論聯系實際,豐富理論知識,提高工作能力,著重學習黨的農村政策理論,不斷強化自己的使命感,提高履職能力,積極向基層黨員干部學習,提高服務群眾的能力,提高綜合協調的能力,提高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始終以村集體經濟發展,推動新農村建設,促進鄉風文明和諧為己任,爭當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堅定擁護者,忠實實踐者和大力宣傳者,全面學習三農工作政策,結合村工作實際爭做熟悉農業政策的明白人,引導農村發展的熱心人,服務農民生活的貼心人。

            二、深入基層,不畏艱苦,踏踏實實為群眾服務

            實踐出真知,只有扎根群眾,才能了解群眾,只有深入群眾才能服務群眾,只有勤于實踐,才能增長才干。要想掌握村級集體經濟、社會發展的第一手資料,必須深入農村一線,走進田間地頭,坐到群眾身邊,深入調研,全面了解群眾生產生活情況。到村后,挨家挨戶走訪,爭取對村里的村情、社情、民情有比較全面的了解。認真聽取村民對村兩委的工作意見,摸清情況,理清思路,通過仔細分析與研究,根據上級有關政策措施,制定相應工作計劃,明確分工,履行職責,處理好與村兩委干部黨員的關系,擺正位置,團結協作,積極參與,工作到位而不越位,使到村任職工作得到有序開展。不擺架子,求真務實,服務群眾,爭取多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

            三、開拓創新,奮發進取,爭當優秀人民公仆

            開拓創新其實質是一種綜合能力,它是各種智力因素和能力品質在新的層面上融為一體、相互作用、有機結合所形成的一種合力,到村任職后要充分集結各方面的合力,選準一條集體增收、農民致富的好路子。發揮好內因外因及自身的作用,協調好與上級組織、派出單位的關系,多爭取幫扶資金,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改善群眾生活環境。調動好村兩委及村民的積極性,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多方選路子,找法子,科學規劃,合理布局,把增加集體收入,幫民致富當做工作重點。

           

            第一書記駐村走訪民情日記4

            20xx年9月17日 星期四 晴

            今天,我來到了貧困黨員李世軍、丑樹文、殷樹發家,面對面和他們拉家常。

            在老黨員李世軍家,我看到他正用一條獨臂拿著一把掃帚,義務清理著村里水泥路上拖拉機碾下的泥土和家禽留下的糞便。我親切的和他打招呼,介紹自己,李大爺放下掃帚,拉著我的手說:“早就聽說來了個第一書記,我們都盼著呢,當年的工作隊又回來嘍!”走進李大爺家的泥草房,在昏暗的屋子里,看到了他那躺在病榻上的妻子,“李大爺,沒人照顧你們嗎?”,“嗨!孩子不在農村住,出去打工了,我身體還行”。李大爺言語不多,卻很質樸實在,在我“問計”于他時,他往往是一語中的、切中要害。“送錢送物不如有個好支部,只要支部凝聚力強,帶好頭,咱村就是靠自己也有發展”;“咱村低洼,現在是旱田多水田少,只要鼓勵幫助農民旱改水,一準豐產增收”;“河堤還要加固,不能讓農田再受災了”;“水泥板鋪好了,要處理好邊溝,家禽要圈起來不讓上道,環境保持要靠大家,我就是起個帶頭作用”……。聽到這一句句肺腑之言,看到眼前即便面對如此生活壓力,依然樂觀向上,發揮著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的李大爺,我肅然起敬。臨別之際,在他微微濕潤的眼神中,我感受到了一名老黨員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對改變村容村貌的期盼,對黨支部戰斗堡壘的堅定信心。

            在老黨員丑樹文、殷樹發家中,他們詳細講述了村里和自家的情況,由于村里地勢低洼,又連續3年受水澇災害,讓賴以生存的耕地收入銳減,雖然在黨的各項惠農政策保障下,能夠在災后維持正常的耕種生活,但年老體衰,家底又薄,在缺少資金、技術和帶頭人的情況下,眼看著別人家種養殖業發展的紅紅火火,自己卻不得不過著比較困苦的生活。低矮破舊的泥草屋、病重殘缺的身體、拮據窘迫的生活,此情此景,不禁讓我心頭一陣酸痛。但他們依然滿懷熱情與我一起研究致富門路,幫我出主意,為村里提建議,給我鼓勁,為我加油,讓我深受觸動。

            這次入戶走訪,不僅增強了我帶領全村發展的信心,也更加堅定了我一定要干好第一書記這份工作的信念。

          • 聯村聯戶民情的日記范文
          • 走訪困難戶民情優秀日記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推薦文章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中文字乱码免费播放 | 亚洲精品熟女国产国产老熟女 | 香蕉在线一本大道 | 中文字幕交换系列在线 | 亚洲第一网站a√在线观看 午夜福利网站你懂得 | 新国产乱子伦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