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反應速率教案
化學反應速率是指表示化學反應進行的快慢。通常以單位時間內反應物或生成物濃度的變化值(減少值或增加值)來表示,反應速度與反應物的性質和濃度、溫度、壓力、催化劑等都有關,如果反應在溶液中進行,也與溶劑的性質和用量有關。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化學反應速率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化學反應速率課堂教案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化學反應速率課堂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學過程:
1.定義:用單位時間內反應物濃度的減少或生成物的濃度增加來表示。
若濃度用物質的量(C)來表示,單位為:l/L,時間用t來表示,單位為:秒(s)或分(in)或小時(h)來表示,則化學反應速率的數學表達式為:
V == △C/ t 單位是:l/(Ls) 或 l/(Lin) 或 l/(Lh)
化學反應速率是用單位時間內反應物或生成物的.量變化來表示,通常用單位時間內反應物濃度的減小或生成物濃度的增加來表示,其數學表達式可表示為
【例題】在2L的密閉容器中,加入1l和3l的H2和N2,發生 N2 + 3H2 2NH3 ,在2s末時,測得容器中含有0.4l的NH3,求該反應的化學反應速率。
解: N2 + 3H2 2NH3
起始量(l): 1 3 0
2s末量(l): 1-0.2 3-0.6 0.4
變化量(l): 0.2 0.6 0.4
則 VN2==0.2/2×2==0.05 l/(Ls) VH2==0.6/2×2==0.15 l/(Ls)
VNH3==0.4/2×2==0.1 l/(Ls)
【明確】理解化學反應速率的表示方法時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1.上述化學反應速率是平均速率,而不是瞬時速率。
化學反應速率課堂教案
教學過程:
1.定義:用單位時間內反應物濃度的減少或生成物的濃度增加來表示。
若濃度用物質的量(C)來表示,單位為:l/L,時間用t來表示,單位為:秒(s)或分(in)或小時(h)來表示,則化學反應速率的數學表達式為:
V == △C/ t 單位是:l/(Ls) 或 l/(Lin) 或 l/(Lh)
化學反應速率是用單位時間內反應物或生成物的量變化來表示,通常用單位時間內反應物濃度的減小或生成物濃度的增加來表示,其數學表達式可表示為
【例題】在2L的密閉容器中,加入1l和3l的H2和N2,發生 N2 + 3H2 2NH3 ,在2s末時,測得容器中含有0.4l的NH3,求該反應的化學反應速率。
解: N2 + 3H2 2NH3
起始量(l): 1 3 0
2s末量(l): 1-0.2 3-0.6 0.4
變化量(l): 0.2 0.6 0.4
則 VN2==0.2/2×2==0.05 l/(Ls) VH2==0.6/2×2==0.15 l/(Ls)
VNH3==0.4/2×2==0.1 l/(Ls)
【明確】理解化學反應速率的表示方法時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1.上述化學反應速率是平均速率,而不是瞬時速率。
2.無論濃度的變化是增加還是減少,一般都取正值,所以化學反應速率一般為正值。
3.對于同一個反應來說,用不同的物質來表示該反應的速率時,其數值不同,但每種物質都可以用來表示該反應的.快慢。
高中《化學反應速率》教案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理解基本化學反應速率的概念。
2.認識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外界條件。
【過程與方法】
通過實驗探究分析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外界條件,形成科學的探究方法,發展探究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提高參與化學科技活動的熱情;提高將化學知識應用于生產、生活實踐的意識。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化學反應速率的概念;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
【難點】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因素。
三、教學過程
環節一:新課導入
【播放視頻】爆炸、溶洞的形成、鐵生銹、牛奶變質的過程。
【提出問題】大家了解它們(爆炸、溶洞的形成、鐵生銹、牛奶變質)化學變化過程進行的快慢嗎?它們反應的快慢與我們又有什么關系呢?
【學生回答】爆炸的反應非常快,溶洞的形成、鐵生銹、牛奶變質的反應非常慢。
【教師總結】其實選擇的參照物不一樣,反應快慢描述也不一樣。如鐵生銹相對煤的形成是快的反應,但相對氫氣的爆炸是慢的反應。所以我們需要定量來描述化學反應的快慢,這就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化學反應速率。
2.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
【提出問題】化學反應速率與我們的生活是息息相關的,我們總希望對我們有利的反應越快越好,而對我們不利的反應則越慢越好!哪些因素會影響化學反應速率?大家猜想下,在相同條件下,鈉和鎂同時與水反應,誰反應的更快?為什么?
【學生回答】因為鈉比鎂的化學性質活潑,所以鈉的反應會更快。
高三化學反應速率教案
化學反應速率這節課是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及綜合運用知識分析解決問題、設計實驗的能力,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閱讀與表達能力。以下是小編精心準備的高三化學反應速率教案,大家可以參考以下內容哦!
知識目標
使學生理解濃度、壓強、溫度和催化劑等條件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
使學生能初步運用有效碰撞,碰撞的取向和活化分子等來解釋濃度、壓強、溫度和催化劑等條件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
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及綜合運用知識分析解決問題、設計實驗的能力,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閱讀與表達能力。
情感目標
通過從宏觀到微觀,從現象到本質的分析,培養學生科學的研究方法。
教學建議
化學反應速率知識是學習化學平衡的基礎,學生掌握了化學反應速率知識后,能更好的理解化學平衡的建立和化學平衡狀態的特征,及外界條件的改變對化學平衡的影響。
濃度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是本節教學的重點。其原因是本節教學難點。這部分教學建議由教師引導分析。而壓強、溫度、催化劑的影響可在教師點撥下由學生閱讀、討論完成。
關于濃度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
1.聯系化學鍵知識,明確化學反應得以發生的先決條件。
(1)能過提問復習初中知識:化學反應的過程就是反應物分子中的原子重新組合成生成物分子的過程。
(2)通過提問復習高中所學化學鍵知識:化學反應過程的實質是舊化學鍵的斷裂和新化學鍵的形成。
(3)明確:舊鍵的斷裂和新鍵的生成必須通過反應物分子(或離子)的相互接觸、碰撞來實現。
高中化學《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教案設計
第六單元第1講化學反應速率及影響因素
解讀與闡釋
考綱要求 權威解讀
1.了解化學反應速率的概念、反應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
2.了解催化劑在生產、生活和科學研究領域中的重大作用。
3.理解外界條件(濃度、溫度、壓強、催化劑等)對反應速率的影響,認識其一般規律。
4.了解化學反應速率的調控在生活、生產和科學研究領域中的重要作用。 常見的考查形式:①化學反應速率的表示方法;②依據化學反應方程式計算化學反應速率,比較化學反應速率的大。虎刍瘜W反應速率影響因素的實驗探究,預計今后還會加強此知識點的考查。
梳理與整合
一、化學反應速率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導學誘思
在2 L密閉容器中發生如下反應:N2+3H2 2NH3,2 min生成4 mol的NH3,用NH3表示的反應的平均速率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N2表示的反應的平均速率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H2表示的反應的`平均速率為____________________。
教材回歸
1.表示方法
在容積不變的反應容器中,通常用單位時間內反應物________的減少或生成物________的增加來表示。
2.數學表達式及單位
v=____________________,單位為mol/(Lmin)或mol/(Ls)。
3.規律
同一反應在同一時間內,用不同物質來表示的反應速率可能________,但反應速率的數值之比等于這些物質在化學方程式中的______________之比。
化學反應速率的教案
知識目標:
使學生理解濃度、壓強、溫度和催化劑等條件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
使學生能初步運用有效碰撞,碰撞的取向和活化分子等來解釋濃度、壓強、溫度和催化劑等條件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化學反應速率。
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及綜合運用知識分析解決問題、設計實驗的能力,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閱讀與表達能力。
情感目標:
通過從宏觀到微觀,從現象到本質的分析,培養學生科學的研究方法。
教材分析
遵照教學大綱的有關規定,作為側重理科類學生學習的教材,本節側重介紹化學反應速率和濃度、壓強、溫度、催化劑等條件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以及造成這些影響的原因,使這部分知識達到大綱中所規定的B層次或C層次的要求。本知識點,按最新教材來講。
教材從一些古代建筑在近些年受到腐蝕的速率大大加快等事實引出化學反應速率的概念,并通過演示實驗說明不同的反應具有不同的反應速率,以及濃度、溫度等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教材注意聯系化學鍵的有關知識,從化學反應的過程實質是反應物分子中化學鍵的斷裂、生成物分子中化學鍵的形成過程,以及舊鍵的斷裂和新鍵的形成都需要通過分子(或離子)的相互碰撞才能實現等,引出有效碰撞和活化分子等名稱。并以運動員的投籃作比喻,說明只有具有足夠能量和合適取向的分子間的碰撞才能發生化學反應,教材配以 分子的幾種可能的碰撞模式圖,進一步說明 發生分解反應生成 和 的情況,從中歸納出單位體積內活化分子的數目與單位體積反應物分子的總數成正比,也就是和反應物的濃度成正比,從而引導學生理解濃度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以及造成這種影響的原因。接著,教材圍繞著以下思路:增加反應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數→增加有效碰撞次數→增加化學反應速率,又進一步介紹了壓強(有氣體存在的反應)、溫度、催化劑等條件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以及造成這些影響的原因,使學生對上述內容有更深入的理解。
化學反應速率優秀教案
一、教材分析:
化學反應速率屬于化學動力學的范疇。為了讓學生在研究化學應進行的快慢及如何定量表述上有感性知識,教科書安排了簡單易行的實驗2—1.在實驗過程中使學生體會到,要想準確表達化學反應進行的快慢,就必須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確定起點,確定時間單位,找出易于測量的某種量或性質的變化。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1了解化學反應速率的涵義2、理解化學反應速率的表達式及其簡單計算 2能力目標:1、通過有關化學反應速率概念的計算,掌握計算化學反應速率的方法,提高
有關化學概念的計算能力
2、提高根據化學方程式的判斷、比較和計算化學反應速率的能力,掌握
比較化學反應快慢的方法。
3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學習過程、實例學生初步學會運用化學視角,去觀察生活、生產
和社會中有關化學反應速率的問題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化學反應速率的表示方法、計算。
教學難點:通過實驗測定某些化學反應速率
四、學情分析、教學方法分析:
在學生已有的物體運動速度的基礎上,引入化學反應速率的概念不會給學生帶來太大的困難,但化學反應速率的表示方法卻將是一個難點。用實驗2—1來引導學生,使他們得出只根據看到的氣泡產生的快、慢來表示反應的速率是模糊的、不準確的判斷。通過教科書圖2—1的提示,學生很容易想到可以從測量H2的體積來比較反應的快慢。這種測量可以是在相同的時間內看H2體積的多少,也可以看產生相同體積的H2所耗時間的多少。如果相同時間內測量溶液中H+濃度的變化,測量鋅粒質量的變化,也都可以定量比較這個反應進行的快慢。學生通過交流,可以發現表示反應速率的方法有多種,因此,可以通過多種實驗測定某些反應的速率。在交流中得出:反應速率表示方法的共同之處,都是用單位時間內反應前后的'反應物或生成物的量的變化來表示。顯然該反應以測量H2的體積最為簡便易行。然后,引導學生得出:化學反應速率通常總是用單位時間內反應前后的反應物或生成物的濃度(物質的量濃度)的變化來表示。
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說課稿和教案設計
一、說教材:
1.本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初中教材中介紹過制取O2時要加MnO2加快速率;高中教材中也介紹過制HCl時,濃H2SO4和固體NaCl要在強熱500—600°C時才能大大加快反應產生HCl的速率,而本課題內容是在此基礎上進一步鞏固和加深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從而利用這些知識解決生活、生產實際中的具體問題,學生通過本節知識的掌握,更加深刻理解知識之間的內容聯系,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
2.教學目標:
(1)通過實驗與分析,認識濃度、溫度、壓強、催化劑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
(2)通過課堂演示實驗培養學生觀察實驗、記錄實驗現象、分析實驗,從而得出結論的能力,給學生留下實驗是研究化學的基礎的深刻印象。培養學生善于發現問題,并能及時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實驗中自我保護能力,培養學生動手動腦,分析判斷能力和歸納總結知識的'能力。
3.教學重點:
濃度、溫度、壓強和催化劑等條件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
二、說學情
高二年級學生已具備了一定的化學基礎知識:通過改變一些化學反應的條件可以加快或減緩反映的速率。具備了一定的實驗操作能力,觀察分析歸納能力,并且采取實驗手段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三、說教法:
針對本節內容的特點,我準備采取教師引導、學生自己歸納總結的方法進行教學,具體如下:
1.利用實驗的手段,對比的方法,使學生認識濃度、溫度、壓強和催化劑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