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的冬景教案
《江南的冬景》是近代作家郁達夫于1935年12月1日創作的一篇散文。這篇散文通過北方冬景、閩粵地區冬景的對比,突出了江南冬景中的詩情畫意。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江南的冬景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江南的冬景》教案的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江南的冬景》教案的教學設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教學目標
1、熱愛自然,提升審美品位,加強生態保護意識;學習捕捉對自然萬物獨特的審美感悟,并用美的形式把它們表達出來。
2、學習散文的結構特征,體會優美散文的語言特色,琢磨它們的修辭技巧,體會文章渾然天成的意蘊。
教學方法
文本研習
教學過程:
本專題是“人與自然”這一向度,共分為有層次的三個板塊:諦聽天籟(自然純美展示),感悟自然(人生感慨抒發),湖山沉思(生態憂患思考)。
一、導入本課文
畫家劉海粟曾說過:“青年畫家不精讀郁達夫的游記,畫不了浙皖的山水;不看錢塘、富陽、新安,也讀不通達夫的妙文!边@是對郁達夫寫景散文的高度評價。的確,充滿詩情畫意,這就是郁達夫寫景散文的特點。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他的寫景名篇《江南的冬景》。
二、作者簡介:
郁達夫 (1895~1945)現代作家。原名郁文,浙江富陽人。7歲入私塾受啟蒙教育。后到嘉興、杭州等地中學求學。由于聰穎好學,少時已有中國古典文學的深厚基礎。1911年起開始創作舊體詩,并向報刊投稿。1912年考入之江大學預科, 因參加學潮被校方開除。1913年赴日本留學,廣泛涉獵了中外文學和哲學著作。飽受屈辱和歧視的異國生活,激發了他的愛國熱忱,也使他憂傷、憤世。他從研究經濟學轉而走上文學創作的道路,1921年參與發起成立創造社,出版了新文學最早的白話短篇小說集《沉淪》,以其“驚人的取材、大膽的描寫”而震動了文壇。1922年畢業于東京帝國大學經濟部。回國后參加編輯《創造》季刊、《創造周報》等刊物。1923年起在北京大學、武昌師范大學等校任教。1927年8月退出創造社。1928年與魯迅合編《奔流》月刊,并主編《大眾文藝》。1930年中國自由運動大同盟成立,為發起人之一,并參加中國左翼作家聯盟。1933年初加入中國民權保障同盟。在白色恐怖威懾下由上海移居杭州,徜徉于浙、皖等地的山水之間,寫有不少文筆優美的游記。
《江南的冬景》教案設計
一、教學目標:
1、 培養學生對自然美的觀察能力和感受能力。
2、 培養學生文本閱讀的概括能力和審美感知、賞析能力。
3、 通過自主閱讀、交流探究,品味文本意境之美,體會藝術特色。
4、 加強審美教育,在寄情山水的同時,陶冶情操,提升精神境界。
二、教學重點:
培養學生欣賞自然美的能力,培養學生文本閱讀的審美感知、賞析能力。
三、教學難點:
知曉自然之美與心靈感受的關系,品味文本意境之美,體會藝術特色。
四、教法設計:
朗讀、賞析、比較法
五、課時安排:
一課時
六、教學過程:
。ㄒ唬 創設情境,導入文本
郁達夫先生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風格鮮明,頗具才情的一位作家,他的文學成就以小說和散文最為突出,游記散文更是別具特色。同期的著名畫家劉海粟先生曾深有感慨地說:青年畫家不精讀郁達夫的游記,畫不了浙皖的山水;不看錢塘、富陽、新安,也讀不通達夫的妙文。這句話形象地說明了郁達夫先生游記散文的特點是文中有畫。
今天,就讓我們在郁達夫先生的引領下一起去觀賞江南的冬景圖畫,去體味浸蘊其間的濃郁的情致吧。
(二)初讀文本,整體感知
請同學們閱讀文本,思考兩個問題:(出示幻燈片)
1、 在郁達夫的筆下,江南的冬景具有哪些特點?請用文中的語言加以概括。
可愛、明朗、飽覺生氣、悠閑、迷人、美麗(板書)
2、 作者從不同的角度,描摹了江南冬景圖,請用簡潔的語言,分別為這幾幅圖命名。
《江南的冬景》的教案
教學目標
1.熱愛自然,提升審美品位,加強生態保護意識;學習捕捉對自然萬物獨特的審美感悟,并用美的形式把它們表達出來。
2.學習散文的結構特征,體會優美散文的語言特色,琢磨它們的修辭技巧,體會文章渾然天成的意蘊。
教學方法
文本研習
教學過程:
本專題是“人與自然”這一向度,共分為有層次的三個板塊:諦聽天籟(自然純美展示),感悟自然(人生感慨抒發),湖山沉思(生態憂患思考)。
一、導入本課文
畫家劉海粟曾說過:“青年畫家不精讀郁達夫的游記,畫不了浙皖的山水;不看錢塘、富陽、新安,也讀不通達夫的妙文。”這是對郁達夫寫景散文的高度評價。的確,充滿詩情畫意,這就是郁達夫寫景散文的特點。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他的寫景名篇《江南的冬景》。
二、作者簡介:
郁達夫(1895~1945)現代作家。原名郁文,浙江富陽人。7歲入私塾受啟蒙教育。后到嘉興、杭州等地中學求學。由于聰穎好學,少時已有中國古典文學的深厚基礎。1911年起開始創作舊體詩,并向報刊投稿。1912年考入之江大學預科,因參加學潮被校方開除。1913年赴日本留學,廣泛涉獵了中外文學和哲學著作。飽受屈辱和歧視的異國生活,激發了他的愛國熱忱,也使他憂傷、憤世。他從研究經濟學轉而走上文學創作的道路,1921年參與發起成立創造社,出版了新文學最早的白話短篇小說集《沉淪》,以其“驚人的取材、大膽的描寫”而震動了文壇。1922年畢業于東京帝國大學經濟部;貒髤⒓泳庉嫛秳撛臁芳究、《創造周報》等刊物。1923年起在北京大學、武昌師范大學等校任教。1927年8月退出創造社。1928年與魯迅合編《奔流》月刊,并主編《大眾文藝》。1930年中國自由運動大同盟成立,為發起人之一,并參加中國左翼作家聯盟。1933年初加入中國民權保障同盟。在白色恐怖威懾下由上海移居杭州,徜徉于浙、皖等地的山水之間,寫有不少文筆優美的游記。
《江南的冬景》教案范文
【教學目標】
1. 學習文章捕捉對自然萬物獨特的審美感受,并用美的形式把它表現出來。
2.學習散文的結構特征,體會優美散文的語言特色,琢磨它們的修辭技巧,體會文章渾然天成的意蘊。
【教學重點和難點】
體會優美散文的語言特色,體會文章渾然天成的意蘊。
【教學方法】
文本研讀,師生合作、探究法。
【教學時數】2課時
一、導入新課
我們曾經學過毛澤東的《沁園春·雪》,詞中詩人把北國風光寫得那么的壯麗多姿,給我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江南的冬景給郁達夫留下的印象又是什么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欣賞郁達夫筆下的《江南的冬景》吧!
二、走進作者(結合學校教學案)
郁達夫是“創造社”發起人之一,他的第一也是我國現代文學史上的第一本小說集《沉淪》。
三、文本研讀
1、本文是一篇寫景散文,請同學們快速朗讀課文,注意思考兩個問題:a、注意文中多音字的正確讀音。b、先找出能夠體現江南冬景特點的詞語,在歸納到一個詞語上。
明確:泊船(bó) 湖泊(pō) 月暈(yùn) 暈頭轉向(yūn) 夾衣(jiá) 夾克(jiā)
可愛 明朗 含蓄的生氣 晴空的高爽 日光的洋溢
——江南的冬景,有一種明朗的請調。
2、請同學們互相討論一下,作者是怎樣描寫江南冬景“明朗”的特點的?請把這些景點找出來。
明確:學生的回答應該體現在以下幾個小節的內容上:
(1) 第2小節:------樹葉,也不至于脫盡;
《江南的冬景》優秀教案設計范文
學習目標:
1.欣賞大自然的美,提高審美品位;學習捕捉對自然萬物獨特的審美感悟,并用美的形式把它們表達出來。
2.體會郁達夫的散文風格。
3.學習散文構文特點,學會從語言特色、修辭技巧、文章意蘊等方面賞析散文。
學習方法: 頌讀法;討論法;比較賞析法
教學過程:
一、投影學習目標 (見上)
二、導入新課:
我們曾經學過毛澤東的《沁園春 雪》,詞中詩人把北國風光寫得那么的壯麗多姿,給我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那么南國的冬天又是什么樣呢?讓我們一起去看看郁達夫筆下的“南國的冬景”吧。 (投影標題)《江南的冬景》
三、整體感知
。ㄒ唬g覽課文;正音;解題
1.正音
煊羊肉(xuān) 蟄居(zhé) 烏桕(jiù) 赭色(zhě)
槎椏(chá yā) 給予(jǐ yǔ) 剝花生米(bāo) 剝削(bō)
拿出紗衫來著(zhuó) 用不著(zháo) 夾衣(jiá) 夾克(jiā)
泊船(bó) 湖泊(pō) 月暈(yùn) 暈頭轉向(yūn)
擱筆(gē) 擱不住(gé)
2.郁達夫筆下的“江南”指哪些地方?
對江南有明確的區域界定。
指江浙地區(第6小節),而不指中國極南地區閩粵地區。
。ǘ┙系亩敖o郁達夫留下的總體印象是什么?快速瀏覽找出文眼。
江南的冬景是一種明朗的情調。
。ㄈ┯暨_夫是怎樣來表現它的明朗的情調的?寫了幾幅畫面?
提示:寫了屋外,寫了植被,寫了江南的雨,雪,無雨無雪時冬郊的閑步
江南的冬景優秀教案設計范文
教學設想:
以發現美、感受美、表述美為線索,培養學生解讀文本能力和審美能力。
教學目標:
1欣賞體驗江南冬景明朗悠閑的情調,諦聽天籟,欣賞自然之美。
2學會觀察并發現自然景物的美,學習作者的寫景技巧,用恰當的語言表述出來。
教學方法:
以學生的自主合作學習為主,教師只作適當點撥。
重點與難點:
重點在于欣賞體驗江南冬景明朗悠閑的情調并體會其寫作技巧,難點在寫景小片段的指導。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與步驟:
一導入:
江南以優美的自然景色聞名于世,引無數文人墨客忘返,留下無數動人詩篇。如“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白居易《憶江南》),“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杜牧《江南春》),“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王安石《泊船瓜洲》)。江南風景秀麗,人杰地靈,身為江南人的你們對江南的冬天有怎樣的印象呢?(學生各抒己見)同學們各自表述了自己心中的江南的冬天。那么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同為江南人的郁達夫寫的《江南的冬景》,看看郁達夫和我們的觀點有無
相同之處。
二整體感知
問題:快速自由朗讀課文,找出能夠體現江南冬景特點的詞語。
(教學設想:初步感知描寫對象的總體特點。)
三局部研讀
1問題1:從這些詞語中可以發現作者眼中的江南冬天很美,象一幅幅水墨山水畫,那么作者選用了哪幾幅畫來描繪江南的冬天?為它們取一個好聽的名字,并指出各幅畫有什么特點?(分小組討論并記錄討論結果,每大組派出一個代表到黑板上書寫。)
《江南的冬景》最新教案模板
一、教學目標:
1.欣賞大自然的美,提高審美品位,并用美的形式把它們表達出來。
2.交流探究,品味文章的意境美。
3.學習對比修辭、避實就虛的寫法,體會文章渾然天成的意蘊。
學習方法: 頌讀法;討論法;比較賞析法
二、導入新課:
我們曾經學過毛澤東的《沁園春雪》,詞中詩人把北國風光寫得那么的壯麗多姿,給我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那么南國的冬天又是什么樣呢?讓我們一起去看看郁達夫筆下的“南國的冬景”吧。
三、整體感知
(一)瀏覽課文;正音;解題
1.正音
煊羊肉(xuān) 蟄居(zhé) 烏桕(jiù) 赭色(zhě)
槎椏(chá yā) 給予(jǐ yǔ) 剝花生米(bāo) 剝削(bō)
拿出紗衫來著(zhuó) 用不著(zháo) 夾衣(jiá) 夾克(jiā)
泊船(bó) 湖泊(pō) 月暈(yùn) 暈頭轉向(yūn)
擱筆(gē) 擱不住(gé)
2.郁達夫筆下的“江南”指哪些地方?
對江南有明確的區域界定。指江浙地區(第6小節),而不指中國極南地區閩粵地區。
(二)江南的冬景給郁達夫留下的總體印象是什么?快速瀏覽找出文眼。
江南的冬景是一種明朗的情調。
(三)郁達夫是怎樣來表現它的明朗的情調的?寫了幾幅畫面?
提示:寫了屋外,寫了植被,寫了江南的雨,雪,無雨無雪時冬郊的閑步
屋外曝背談天圖 午后冬郊圖
農村冬雨圖 江南雪景圖 旱冬閑步圖
《江南的冬景》教案實錄
本文是由語文教案工作室上傳的:《江南的冬景》課堂實錄3。
導語:
國畫大師劉海粟曾說過:“青年畫家不精讀郁達夫的游記,畫不了浙皖的山水;不看錢塘、富陽、新安的山水,也讀不通達夫的妙文!边@是對郁達夫散文情景交融、充滿詩情畫意的最恰當的評價。今天我們就來跟著郁達夫一起游歷江南。
師:其實說起江南,我們就身處江南,這江南的冬景,我們也比較熟悉。在預習的基礎上請同學回答,文章寫了哪幾個畫面?
生1:曝背談天[師,就是曬曬太陽聊聊天];寒郊散步[師:能散步這說明什么?心情不錯,比較悠閑];冬霖景象[師:知道這個霖什么意思嗎?生1:雪。師:預習還不夠,你這個歸納大概是靠了導與練,沒仔細讀課文。生2:雨。師:怎么知道?生2:霖,有久旱逢甘霖么。];江南雪景;江南暖冬。
師:從這些畫面能感受到江南冬天的什么特點?
生:閑適;和暖;恬靜;溫潤;
師:何為“溫潤”。抗烙嬚f出這個詞兒的同學也不很清楚。你來說說。
生3:就是形容玉的那個樣子。[師:哪個樣子?生3指一位同學]就像她這種樣子。[眾笑。]
師:呵呵,我這樣子行不行?不行。怎樣算是?要有溫度,暖;要有濕度,有水份。我的比較干。
[江南冬天的什么特點]還有?
生:一個總特點,明朗。
師:何為明朗?“解放區的天,明朗的天”明朗,包括了……
接下來我們一起來品讀這五景中的幾個片段。
*寒郊散步第5.6節。
l 聽錄音,感知。
高中語文《江南的冬景》教案
高中語文《江南的冬景》教案
設計思路
蘇教版高中語文必修模塊—第四專題“像山那樣思考”第一板塊“諦聽天籟”,主要體現了對自然純美的注視,重在引導學生欣賞和表述自然之美。《江南的冬景》課堂教學設計的主導思想是突出對文章本身審美韻味的把握,培養學生的審美探究能力,促進學生均衡而有個性的發展,使學生在積累整合、感受鑒賞、思考領悟、應用拓展、發現創新等方面有所收獲。
《江南的冬景》一文比較明顯地體現了郁達夫散文的美學特征,郁達夫散文的美學特點是:行文如行云流水,自然有致,筆隨意轉,舒卷自如;胸懷磊落,誠摯坦白,抒情性強。因而學習此文,不僅能夠得到審美熏陶,而且能夠得到語言藝術的熏陶。教學時要讓學生充分感受欣賞自然之美,激發學生親近大自然、陶冶性情、涵養心靈的興趣,培養學生感受和欣賞自然之美與文本之美的能力。
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對自然美的觀察、感受能力和文本閱讀審美感知、發現、鑒賞的能力。
2、研習探究文本意境美;拓展探究,在比較閱讀中,進一步感受郁達夫散文的美。
3、學習散文構文特點,學會從語言特色、修辭技巧、文章意蘊等方面賞析散文。
教學重點與難點
1、培養學生感受和欣賞自然之美的能力。
2、了解自然之美與心靈感受的關系,品位由此而體現的文章的景物意境之美。
3、學習對比的表達技巧,體味文章避實就虛的寫法,體會文章渾然天成的意蘊。
課時安排
二課時
教學過程
《江南的冬景》高三語文教案
《江南的冬景》高三語文教案
一、 導入新課
國畫大師劉海粟曾經說過;“青年畫家不精讀郁達夫的游記,畫不了浙皖的山水;不看錢塘、富陽、新安的山水,也讀不通達夫的妙文! 劉海粟先生對郁達夫先生的游記作出了很高的評價。此言確實不謬,郁先生的游記散文歷來膾炙人口,在其文學作品中成就極高。其主要代表作有《故都的秋》《釣臺的春晝》以及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江南的冬景》。(板書課題)
二、瀏覽文本,整體感知
教師提出三個問題,用問題引導學生閱讀課文,增強閱讀思維的指向性,并且注意給思維設置梯度,使思考的范圍越來越縮小,思考的問題越來越具體。
問題如下:
1、文本有哪些段落寫了江南的冬景?
2、文本共寫了幾幅畫面?
3、嘗試給每幅畫面命名。
學生可直接采用相關段落中的詞語進行命名,也可以對段落的相關信息進行整合加以命名。命名過程中盡量放手讓去篩選相關信息,教師只在必要時做適當點撥。經過師生討論,明確如下:
曝背談天圖
午后郊游圖
寒村微雨圖
江南雪景圖
旱冬閑步圖
三、 選點突破,局部賞析
針對上述五幅畫面,引導學生討論哪一幅最精彩,并簡要說明理由。經過討論,盡管欣賞的理由各不相同,學生喜歡的畫面卻比較集中,具體有三幅,分別是午后郊游圖、寒村微雨圖以及江南雪景圖。教師就引導學生對這三幅畫面進行詳細地賞析,賞析時要求學生針對每幅畫面,回答教師提出的具有思維梯度的一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