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亭集序知識(shí)點(diǎn)

          《蘭亭序》中記敘蘭亭周圍山水之美和聚會(huì)的歡樂之情,抒發(fā)作者對(duì)于生死無常的感慨。下面小編為大家列舉了一些優(yōu)秀的蘭亭集序知識(shí)點(diǎn),歡迎大家欣賞。

          蘭亭集序知識(shí)點(diǎn)1

            【癸丑】

            永和九年的干支年。

            【暮春】

            春季的最后一個(gè)月。暮,晚。

            【蘭序】

            在紹興西南,其地名蘭渚,渚中有蘭亭。

            【修禊】

            一種消除不祥的祭禮。古代風(fēng)俗,農(nóng)歷三月三,臨水而祭,以祓除不祥,稱為“修禊”。

            【畢、咸】

            副詞,都。

            【修】

            長(zhǎng),高。

            【激湍】

            流勢(shì)大,流速急的水。

            【映帶】

            映襯并像帶子般環(huán)繞。

            【流觴】

            把漆制的酒杯盛酒放在曲水上流,任其順流而下,停在誰的面前,誰就取而飲之。觴,酒杯。

            【曲水】

            引水環(huán)曲為渠,以流酒杯。

            【次】

            處所,地方,指水邊。

            【絲竹管弦】

            都是樂器。簫笛用竹制成,是管樂器。琴瑟用弦制成,是弦樂器。

            【盛】

            多,這里有“熱鬧”的意思。

            【惠風(fēng)】

            讓人受惠的風(fēng),微風(fēng)。

            【品類】

            指自然萬物。

            【所以】

            這里是“用來”之意。

            【騁】

            奔馳,這里為“舒展”之意。

            【極】

            極盡,盡情。

            【信】

            確實(shí),真。

            【夫】

            助詞,起引出下文的作用。

            【相與】

            相聚。

            【俯仰】

            一指社會(huì)人和事的應(yīng)酬進(jìn)退周旋;一說低頭抬頭,形容時(shí)間短暫。此處取前一個(gè)意思為佳。

            【取諸】

            從……中取得。

            【因】

            依,隨著。

            【所托】

            所寄者。

            【放浪】

            放縱,無拘無束。

            【形骸】

            身體、形體。

            【趣舍】

            趣,通“趨”,往,取。舍,舍棄。

            【殊】

            不同。

            【欣于所遇】

            倒裝句,對(duì)所接觸的事物感到高興。

            【暫】

            短暫,一時(shí)。

            【快然】

            高興的樣子。

            【曾】

            乃,竟。

            【之】

            往,到達(dá)。

            【遷】

            變化。

            【系】

            附著。

            【向】

            過去,以前。

            【俯仰】

            抬頭低頭,形容時(shí)間短。

            【修短】

            指人的壽命長(zhǎng)短。

            【化】

            造化,自然。

            【契】

            古人用木或竹刻的卷契,分成兩半,各執(zhí)一半,以相合為憑證。

            【喻】

            明白。

            【固】

            本來,當(dāng)然。

            【一】

            一樣。

            【齊】

            相等。

            【彭】

            彭祖,傳說是古代長(zhǎng)壽的人,活了八百歲。

            【觴】

            幼年死去的。“一死生”和“齊彭觴”,都是莊子的看法。

            【由】

            通“猶”。

            【時(shí)人】

            當(dāng)時(shí)與會(huì)的人。

            【雖】

            縱使,即使。

            【致】

            情趣。

            【斯文】

            這次集會(huì)的詩(shī)文。

          蘭亭集序知識(shí)點(diǎn)2

            【文學(xué)常識(shí)】

            《蘭亭集序》選自《_________》,王羲之,字_________,_________(朝代)瑯玡臨沂(現(xiàn)山東省臨沂縣)人,是中國(guó)古代杰出的_______家,有_________之稱,世稱_______。

            【通假字】

            1、悟言一室之內(nèi) 悟通晤,會(huì)面

            2、趣舍萬殊 趣通取

            【古今異義】

            1、列坐其次

            古義:其,代詞,指曲水。次,旁邊、水邊。如:列坐其次。

            今義:① 次第較后;第二。 ② 次要的地位。

            2、亦將有感于斯文

            古:這些詩(shī)文 今:常用義為文雅,又指文化或文人

            3、或取諸懷抱

            古:胸懷抱負(fù)。 今: ①抱在懷里; ② 胸前; ③ 心里存著; ④ 打算。

            4、引(之)以(之)為流觴曲水。

            古義:把作為。 今義:認(rèn)為。

            5、所以游目騁懷 所以興懷

            古義:①表憑借,用來。 ②的原因。

            今義: ①表因果關(guān)系的連詞;②實(shí)在的情由或適宜的舉動(dòng)(限用于固定詞組中做賓語)。

            6、俯仰一世

            古義:形容時(shí)間短暫。 今義:低頭抬頭

            7、俯察品類之盛

            古義:物品,物類。指天地萬物。 今義:物品的種類

            【詞類活用】

            1、形容詞作名詞 1群賢畢至,少長(zhǎng)咸集。賢,賢德之人 少,年輕的人,長(zhǎng),年長(zhǎng)的人。

            2 死生亦大矣 大事

            2、形容詞作動(dòng)詞 齊彭殤為妄作 把看作相等

            3、名詞作動(dòng)詞①映帶左右 環(huán)繞 ②一觴一詠 喝酒

            4、數(shù)詞作動(dòng)詞固知一死生為虛誕 等同,把看作一樣。

            5、動(dòng)詞的使動(dòng)用法 所以游目騁懷 使縱展 使開暢

            猶不能不以之興懷 使(懷)興,即:使感嘆產(chǎn)生,

            6、動(dòng)詞活用為名詞 足以極視聽之娛 耳目

          蘭亭集序知識(shí)點(diǎn)3

            一、通假字

            1.趣舍萬殊(“趣”通“趨”,意為“往,取”)

            2.悟言一室之內(nèi)(“悟”通“晤”,意為“面對(duì)面”)

            二、古今異義

            ①是日也(是:古義:指代詞“這”;今義:判斷動(dòng)詞,是)

            ②茂林修竹(修:古義:長(zhǎng);今義:指修建、處理)

            ③所以游目騁懷(所以:古義:指用來;今義:表因果關(guān)系連詞)

            ④信可樂也(信:古義:指實(shí)在;今義:指書信)

            ⑤向之所歡(向:古義:指過去;今義:指方向)

            ⑥列坐其次(次:古義:指旁邊,水邊;今義:指次序或質(zhì)量差)

            ⑦及其所之(及:古義:指等到;今義:表并列關(guān)系連詞,和)

            ⑧曾不知老之將至(曾:古義:指竟然 今義:指曾經(jīng))

            ⑨亦將有感于斯文(斯文:古義:這次集會(huì)的詩(shī)文;今義:文雅)

            三、詞類活用

            (一)名詞作動(dòng)詞

            (1)一觴一詠(觴:喝酒)

            (2)映帶左右(帶:環(huán)繞)

            (二)動(dòng)詞作名詞

            足以極視聽之娛(視、聽:眼睛、耳朵)

            (三)動(dòng)詞的使動(dòng)

            (1)引以為流觴曲水(流:使……流)

            (2)猶不能不以之興懷(興:使……興,使……產(chǎn)生)

            (四)形容詞作名詞

            ⑴ 群賢畢至(賢:有才有德的人、賢士)

            ⑵ 少長(zhǎng)咸集(少長(zhǎng):少者、年輕的人)

            ⑶ 無絲竹管弦之盛(盛 :熱鬧的場(chǎng)面)

            (五)形容詞的意動(dòng)

            (1)齊彭殤為妄作(齊:把……看作相等、相同看待)

            (2)當(dāng)其欣于所遇(欣:以……為欣、對(duì)……感到高興)

            (六)數(shù)詞的意動(dòng)

            固知一死生為虛誕(一:把……看作一樣)

            (七)副詞作動(dòng)詞

            足以極視聽之娛(極:盡情享受)

            四、一詞多義

            1 之

            ⑴所之既卷(動(dòng)詞,意為“往,到達(dá)”)

            ⑵ 以之興懷(代詞,指“向之所欣……已為陳跡”)

            ⑶夫人之相與(取消句子獨(dú)立性)

            ⑷極視聽之娛(結(jié)構(gòu)助詞,的)

            ⑸向之所欣(音節(jié)助詞,不譯)

            2 修

            ⑴茂林修竹(意為“高”)

            ⑵況修短隨化(長(zhǎng),修短指壽命長(zhǎng)短)

            ⑶ 乃重修岳陽樓(意為“修建”)

            ⑷修守戰(zhàn)之具(意為“整治治辦)

            3 雖

            ⑴雖趣舍萬殊(雖然,連詞)

            ⑵雖世殊事異(即使,連詞)

            4 于

            ⑴會(huì)于會(huì)稽山陰之蘭亭(意為“在,介詞”)

            ⑵欣于所遇(意為“對(duì),介詞”)

            ⑶終期于盡(意為“到,介詞”)

            5 以

            ⑴引以為流觴曲水(意為“把,介詞”)

            ⑵亦足以暢敘幽情(意為“用來,介詞”)

            ⑶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意為“因,介詞”)

            6一

            ⑴ 若合一契 (一起)

            ⑵ 其致一也(一樣)

            ⑶ 固知一死生為虛誕(動(dòng)詞,看作一樣)

            ⑷ 一觴一詠(有的,表示分指,一邊……一邊……)

            ⑸ 悟言一室之內(nèi)(數(shù)詞,一)

            五、特殊句式

            (一)判斷句

            ① 死生亦大矣(語意上構(gòu)成判斷)

            ② 固知一生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

            ③ 其致一也

            (二)倒裝句

            1.狀語后置

            ⑴會(huì)于會(huì)稽山陰之蘭亭

            ⑵當(dāng)其欣于所遇

            ⑶終期于盡

            ⑷不能喻之于懷

            ⑸亦將有感于斯文

            2.定語后置

            ⑴仰觀宇宙之大

            ⑵俯察品類之盛

            ⑶雖無絲竹管弦之盛

            (三)省略句

            1、(眾人)列坐(于)其次

            2、(眾人)引(之)以(之)為流觴曲水

            3、悟言(于)一室之內(nèi)

            4、放浪(于)形骸之外

            【古今異義】

            1.其次

            古義:其,代詞,指曲水。次,旁邊、水邊。如:列坐其次。

            今義:① 次第較后;第二。 ② 次要的地位。

            2.斯文

            古義:這次集會(huì)的詩(shī)文。如:亦將有感于斯文。

            今義:文雅;文化或文人。

            3.懷抱

            古義:胸懷抱負(fù)。

            今義: ①抱在懷里; ② 胸前; ③ 心里存著; ④ 打算。

            4.以為

            古義:把……作為。如:引(之)以(之)為流觴曲水。

            今義:認(rèn)為。

            5.所以

            古義:①所用來。如:所以游目騁懷;②……的原因。如:所以興懷。

            今義:①表因果關(guān)系的連詞;②實(shí)在的情由或適宜的舉動(dòng)(限用于固定詞組中做賓語)。

            6.俯仰

            古義:形容時(shí)間短暫 今義:低頭抬頭

            7.品類

            古義:物品,物類。指天地萬物 今義:物品的種類

            【涉及成語】

            群賢畢至、崇山峻嶺、放浪形骸、情隨事遷、感慨系之、游目騁懷

            《赤壁賦》文言知識(shí)梳理

            一、文言實(shí)詞

            1.通假字

            ⑴ 浩浩乎如馮虛御風(fēng)(通“憑”,乘)

            ⑵ 山川相繆(通“繚”,環(huán)繞)

            ⑶ 舉酒屬客(通“囑”,勸人飲酒)

            ⑷ 舉匏樽以相屬(通“囑”,勸人飲酒)

            2.古今異義

            (1) 徘徊于斗牛之間

            A古義:明月停留 今義:人在一個(gè)地方來回走動(dòng)

            B古義: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 今義:一種競(jìng)技方式

            (2) 白露橫江

            古義:白茫茫的水汽 今義: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

            (3) 凌萬頃之茫然

            古義:曠遠(yuǎn)的樣子 今義:完全不知道的樣子

            (4)望美人兮天一方

            古義:內(nèi)心所思慕的人,古人常用來作為圣主賢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

            今義:美貌的人

            3.一詞多義

            (1)東 順流而東(動(dòng)詞,向東進(jìn)軍)

            東望武昌(名詞作狀語,向東)

            (2) 望 七月既望(名詞,農(nóng)歷每月十五)

            望美人兮天一方(動(dòng)詞,眺望,遠(yuǎn)看)

            (3) 下 方其破荊州,下江陵(動(dòng)詞,攻占)

            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名詞,下面)

            (4)如 縱一葦之所如(動(dòng)詞,往)

            如訴如泣(副詞,像)

            (5)白 白露橫江(白色的,形容詞)

            不知東方之既白(亮,形容詞)

            (6)歌 歌窈窕之章(唱,動(dòng)詞)

            歌曰:“……”(歌詞,名詞)

            倚歌而和之(歌曲的曲調(diào)或節(jié)拍,名詞)

            4.詞類活用

            (1) 名詞用作狀語。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向南)/ 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向西,向東)

            (2) 名詞用作動(dòng)詞。

            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打魚砍柴)/ 下江陵(攻占)/ 順流而東(向東進(jìn)軍)

            (3)名詞的意動(dòng)用法。

            侶魚蝦而友麋鹿(以……為侶,以……為友)

            (4) 動(dòng)詞的使動(dòng)用法。

            舞幽壑之潛蛟(使……起舞)/ 泣孤舟之嫠婦(使……哭泣)

            (5)形容詞用作動(dòng)詞。

            正襟危坐(整理)/ 渺滄海之一粟(渺小得像……) / 不知東方之既白(顯出白色)

            二、文言虛詞

            1.而

            (1) 連詞,表轉(zhuǎn)折。 浩浩乎如馮虛御風(fēng),而不知其所止 / 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 /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zhǎng)也

            (2) 連詞,表修飾。 倚歌而和之 / 自其不變者而觀之

            (3) 連詞,表承接。 正襟危坐而問客

            (4) 連詞,表并列。 侶魚蝦而友麋鹿

            2.之

            (1) 助詞,的。 月出于東山之上 / 哀吾生之須臾

            (2) 助詞,賓語前置的標(biāo)志。 凌萬頃之茫然

            (3) 助詞,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dú)立性。 茍非吾之所有 / 吾與子之所共適

            (4) 代詞,它、它們。 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 / 耳得之而為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

            (5)扣舷而歌之(音節(jié)助詞)

            (6)倚歌而和之(代詞,代“歌”)

            (7)縱一葦之所如(動(dòng)詞,去,往)

            3.于

            (1) 介詞,在。 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 徘徊于斗牛之間 / 漁樵于江渚之上/ 托遺響于悲風(fēng) / 于是飲酒樂甚

            (2) 介詞,從。 月出于東山之上

            (3) 介詞,被。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4.乎

            (1) 語氣詞,表示疑問,呢。 而又何羨乎

            (2)語氣詞,表反問,嗎。 此非盂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 此非曹孟德之詩(shī)乎

            (3)語氣詞,表疑問,嗎。 客亦知夫水與月乎

            (4) 介詞,在。 相與枕藉乎舟中

            (5) 形容詞詞尾。 浩浩乎如馮虛御風(fēng) / 飄飄乎如遺世獨(dú)立

            (6)用在句中表停頓或舒緩語氣,語氣詞。郁乎蒼蒼 / 知不可乎驟得

            5.其

            (1)而不知其所止(代詞,它,指“一葦”)

            (2)其聲嗚嗚然(指示代詞,那)

            (3)何為其然也(代詞,指簫聲)

            (4)方其破荊州(代詞,他,指曹孟德)

            6.然

            (1)凌萬頃之茫然 / 蘇子愀然(形容詞詞尾,……的樣子)

            (2)何為其然也(這樣,代詞)

            (3)其聲嗚嗚然(語氣詞,相當(dāng)于“焉”,表陳述語氣,可不譯)

            三、文言句式

            (一)判斷句

            (1)固一世之雄也 / 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語氣詞“也”,表判斷)

            (2)此非曹孟德之詩(shī)乎(用“非”表否定判斷)

            (3)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用“非”表否定判斷)

            (二)倒裝句

            1.狀語后置句

            游于赤壁之下 / 漁樵于江渚之上 / 寄蜉蝣于天地 / 托遺響于悲風(fēng) / 月出于東山之上

            2.賓語前置句

            何為其然也?/ 而今安在哉?/ 而又何羨乎!

            3.定語后置句

            凌萬頃之茫然 / 客有吹洞簫者

            (三)被動(dòng)句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用“于”表被動(dòng))

            (四)疑問句

            (1)何為其然也(“何”與“也”表疑問語氣)

            (2)而今安在哉(語氣詞“哉”,表疑問語氣)

            (3)客亦知夫水與月乎(語氣詞“乎”,表疑問語氣)

            (4)此非曹孟德之詩(shī)乎(“乎”表反問語氣)

            四、成語

            羽化飛天 不絕如縷 正襟危坐 橫槊賦詩(shī)

            逝者如斯 杯盤狼藉 如泣如訴 遺世獨(dú)立

            《游褒禪山記》文言知識(shí)歸納

            一、通假字

            1.長(zhǎng)樂王回深父。父,通“甫”,古代對(duì)男子的美稱。

            二、古今異義詞

            1.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古義:十分之一。 今義:數(shù)詞。

            2.世之奇?zhèn)ァ⒐骞帧⒎浅V^。

            古義:不平常。 今義:用作表程度的副詞,十分,很。

            3.此所以學(xué)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古義:泛指求學(xué)的人,指讀書人。今義:特指有專門學(xué)問的人。

            4.此所以學(xué)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古義:是代詞“所”與介詞“以”結(jié)合,相當(dāng)于“……的原因”。

            今義:常用來表示因果關(guān)系的連詞。

            5.于是余又嘆焉。

            古義:“于”,介詞,對(duì);“是”,代詞,這件事。為單音詞連用。

            今義:合用為一個(gè)連詞。

            6.然視其左右,來而記之者已少

            古義:周圍; 今義:左和右兩方面、支配、表示概數(shù)等

            7.至于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

            古義:到達(dá),達(dá)到,動(dòng)詞; 今義:表示另提一事或達(dá)到某種程度

            三、一詞多義

            1. 乃

            ① 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副詞,表示判斷,可譯為“是”“就是”)

            ② 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何也(竟,竟然,居然)

            ③ 良乃入,具告沛公(于是)

            ④ 于是為長(zhǎng)安君約車百乘,質(zhì)于齊,兵乃出(才)

            2.道

            ①有碑仆道(路,道路)

            ②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道理)

            ③于是廢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主張)

            ④何可勝道也哉(說,講)

            ⑤策之不以其道(方法)

            3.蓋

            ①日初出大如車蓋(車蓋)

            ②蓋失強(qiáng)援,不能獨(dú)完(承接上文,表示原因,可譯為“因?yàn)椤薄笆且驗(yàn)椤薄笆怯捎凇钡龋?/p>

            ③況劉豫州王室之胄,英才蓋世,眾士仰慕,若水之歸海(超過,勝過)

            ④蓋其又深,則其至又加少矣(有“大概”的意思)

            4.文

            ①獨(dú)其為文猶可識(shí),曰“花山”(文字)

            ②不以木為之者,文理有疏密(紋)

            ③屬予作文以記之(文章)

            ④文過飾非(掩飾)

            5.然

            ①至于顛覆,理固宜然(如此,這樣)

            ②吳廣以為然(對(duì),正確)

            ③有穴窈然(形容詞詞尾,“……的樣子”)

            ④然視其左右,來而記之者已少(然而,但是)

            6.舍

            ①唐浮圖慧褒始舍于其址(名詞作動(dòng)詞,筑舍定居)

            ②而操舍鞍馬,仗舟楫(動(dòng)詞,舍棄)

            ③舍相如廣成傳舍(動(dòng)詞,安排住宿)

            ④客舍青青柳色新(名詞,宿舍、旅店)

            7.以

            ①由山上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介詞,在、從)

            ②夫夷以近,則游者眾(連詞,表并列,并且)

            ③余與四人擁火以入(連詞,表順承,就,便,或不譯)

            ④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禪”(與“故”組成固定結(jié)構(gòu),表因果,因此)

            ⑤此所以學(xué)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與“所”組成固定結(jié)構(gòu),表原因,……的原因)

            8.其

            ⑴始舍于其址。(代詞,它的,代華山)

            ⑵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禪。(代詞,那,指代慧褒埋葬的時(shí)間)

            ⑶距其院東五里。(代詞,那,代慧空禪院)

            ⑷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代詞,它,代華山洞)

            ⑸其文漫滅。(代詞,它的,代仆碑)

            ⑹獨(dú)其為文猶可識(shí)曰“花山”。(代詞,它上面)

            ⑺其下平曠,有泉側(cè)出。(代詞,它的,代華山)

            ⑻問其深。(代詞,代上文“有穴窈然”的“穴”,譯作“那個(gè)洞”)

            ⑼則其好游者不能窮也。(代詞,代“好游者”,譯作“那些”)

            ⑽入之愈深,其進(jìn)愈難,而其見愈奇。(“其進(jìn)”的“其”是指代第一個(gè)分句,譯作“那”,“其見”的“其”是指代第一、二分句,也譯作“那”)

            ⑾然視其左右,來而記之者已少。(代詞,它的,代后洞)

            ⑿蓋其又深。(代詞,指代后洞,譯作“那”)

            ⒀則其至又加少矣。(代詞,那些,代游客)

            ⒁既其出。(句中語氣助詞,沒有什么實(shí)際意義)

            ⒂則或咎其欲出者。(代詞,指代“欲出者”,譯作“那”)

            ⒃而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第一人稱代詞,自己)

            ⒄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代詞,他們)

            ⒅其孰能譏之乎?(副詞“其……乎”這個(gè)固定格式,用來表示反問,可譯作:難道……嗎?)

            ⒆后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代詞,指代那些以訛傳訛的情況,可譯為“那”)

            四、詞類活用

            (一)名詞的活用

            1.名詞作狀語

            有泉側(cè)出。側(cè):名詞作狀語,從旁邊

            2.名詞作動(dòng)詞

            ①始舍于其址。舍:名詞活用為動(dòng)詞,筑舍定居。

            ②名之曰褒禪。名:名詞活用為動(dòng)詞,命名,稱呼。

            ③后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何可勝道也哉。名:名詞作動(dòng)詞,說明白。

            (二)動(dòng)詞的活用

            1.動(dòng)詞作名詞

            ①而其見愈奇。 見:動(dòng)詞作名詞,見到的景象。

            ②蓋其又深,則其至又加少矣。至:動(dòng)詞用作名詞,到達(dá)的人。

            ③往往有得。 得:動(dòng)詞作名詞, 心得,收獲。

            ④后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何可勝道也哉。傳:動(dòng)詞作名詞,流傳的文字。

            (三)形容詞的活用

            1.形容詞作名詞

            ①問其深,則其好游者不能窮也。深:形容詞用作名詞,深度。

            ②而世之奇?zhèn)ァ⒐骞帧⒎浅V^,常在于險(xiǎn)遠(yuǎn)。險(xiǎn)遠(yuǎn):險(xiǎn)遠(yuǎn)的地方。

            2.形容詞作動(dòng)詞

            ①好游者亦不能窮也。窮:形容詞活用為動(dòng)詞。窮盡,走到盡頭。

            ②火尚足以明也。 明:形容詞用作動(dòng)詞,照明。

            3.形容詞的使動(dòng)

            ①后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何可勝道也哉。 謬:弄錯(cuò),使……錯(cuò)。

            ②至于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知。昏暗:使動(dòng),使人感到模糊迷惑。

            (四)副詞作動(dòng)詞

            不得極夫游之樂也。極:副詞作動(dòng)詞,盡情享受。

            五、特殊句式

            (一)判斷句

            ①今所謂慧空禪院者,褒之廬冢也。(……者,……也:“者”表停頓語氣,“也”表判斷語氣)

            ②所謂華山洞者,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者,……也)

            ③今言“華”如“華實(shí)”之“華”者,蓋音謬也。(……者,……也)

            ④此所以學(xué)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因果判斷句,“此”是主語,“所以”相當(dāng)于現(xiàn)代漢語的“……的原因”,“也”語氣助詞,表判斷)

            ⑤此余之所得也(此……也)

            (二)倒裝句

            1.狀語后置句

            ①古人之觀于天地、山川、蟲魚、鳥獸,往往有得。

            ②唐浮圖慧褒始舍于其址

            2.定語后置

            ①有穴窈然。

            (三)省略句

            ①有志矣,不隨(之)以止也(省賓語)

            ②有志與力,而又不隨(之)以怠。(省賓語)

            ③余于仆碑,又以(之)悲夫古書之不存。(省賓語)

            ④有碑仆(于)道(省介詞)

            五、文言固定句式

            1.其孰能譏之乎?(難道……嗎?) 2.何可勝道也哉! (哪里……呢!)

            3.此所以學(xué)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這就是……的緣故。)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在线观看黄AⅤ免费观看 | 日本一区二区久久 | 亚洲专区欧美日韩 | 日韩视频中文字幕在线一区 | 日本老肥熟视频 | 亚洲国产欧美在线人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