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詞兩首教案
掌握詞的文體知識,了解詞的幾個發展階段和兩大流派;了解柳永及其婉約詞的特點。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柳永詞兩首教案,歡迎閱讀參考!
人教版高二必修四柳永詞兩首教案設計
作為一名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高二必修四柳永詞兩首教案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一、學習目標:
1、了解詞及柳永的生平。
2、深入詞中描繪的情景,體察作者情感及作者的情感狀態。
3、感悟詞的意境美和作者的情感美,提升自己的人格,凈化自己的情懷。
二、學習重難點:
重點:體察作者情感及作者的情感狀態。
難點:感受、品賞詞的意境、詞的情韻。
三、學習方法:講授法、朗誦法、討論法
四、學習用具:多媒體課件
五、學時安排:2課時
六、學習步驟:
第一課時
[學習要點]:
1、了解詞及柳永的生平。
2、感悟《望海潮》的意境美和作者的情感美。
一、詞的有關知識
詞是我國傳統詩歌(詩、詞、曲)中的一種特殊體裁。
1、詞的起源:詞,萌芽于南朝,興起于隋唐,盛行于宋,配樂歌唱,句式不齊,所以又叫“曲詞”或“曲子詞”、“長短句”,后來也跟樂府詩一樣,在發展的過程中逐漸跟音樂分離開來,成為詩的別體,所以有人也稱之為“詩余”。
2、詞的構成:詞牌和標題
詞牌,最初是特定的詞樂曲調的名稱,后來成為特定的詞體格式的標目。某些詞牌的命名,與創始之作的內容有關聯,但后人倚聲或依譜繼作,則不一定受此限制,可以賦詞牌本意,也可以撇開詞牌本意自由發揮,即詞牌是詞樂曲調的名稱,規定詞的字數、句數及平仄聲韻,一般與詞的內容無關。
人教必修4《柳永詞兩首 雨霖鈴 望海潮》教案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人教必修4《柳永詞兩首 雨霖鈴 望海潮》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教學目標】
1、了解柳永的生平簡介及他對后世文學的影響。
2、理解這兩首詞蘊含的思想感情,并分析其意境之美。
3、鑒賞這兩首詞不同的創作風格及藝術特色。
4、背誦這兩首詞。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方法】
朗讀法、講授法
【教學步驟】
一、詞的產生和流派:
詞,是詩歌的一種,產生于晚唐,當時“燕樂”興起,追求享樂的社會風氣導致了以娛賓遣興為目的的曲子詞流行,吸引文人參與創作。李白的《菩薩蠻》《憶秦娥》二詞被譽為“百代詞曲之祖”。
詞的別稱。因詞是詩的變體,故又稱“詩余”;因詞“合樂可歌,故又稱“樂府”、“曲子詞”;因此往往句子長短不齊,故又稱“長短句”。
每首詞都按照一個固定格律寫成,這個格律叫詞牌。詞牌所定的格律包括句數、每句的字數、押韻、平仄等等,寫作時須嚴格遵守,不得隨意違背;也因此,我們平時不叫寫詞,叫填詞;詞往往分段,但不叫段,叫“闕”或“片”。
宋詞是我國文學史上的又一座高峰。宋詞習慣上分為婉約和豪放兩派:婉約派以寫閨情、離緒為主,代表作家有柳永、李清照等;豪放派擴大了詞的題材,對社會生活的種種感受皆可入詞,代表作家有蘇軾、辛棄疾等。
《柳永詞兩首》的教案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初步了解詞的章法和句法特點。
2、了解柳永的生平簡介及他對后世文學的影響。
3、感受、品賞詞的意境、詞的情韻。
4、學習本詞中點染的表現手法。
二、能力目標
1、訓練學生初步掌握讀詞誦詞的能力。
2、引導學生初步掌握品賞詞的基本方法和步驟。
3、背誦這兩首詞。
三、德育目標
在詞的藝術境界中提升自己的人格,凈化自己的情懷。
教學重難點
1、從詞的章法入手,了解詞的內容;
2、抓詞眼,詳細分析名句,有助學生深入詞中境界。
教學方法
朗讀法、講授法
教學課時三課
教學步驟
一、詞的有關知識
1、詞的起源:詞產生于唐,盛行于宋,在唐代廣為流傳,最初是宋代的“流行歌曲“。詞即歌詞,指可以和樂歌唱得詩體,即詞是詩的一種。
詞有很多別稱,如“長短句”“詩余”“曲子詞”“曲詞”“歌詞”等。
2、關于詞牌和標題:詞的標題是詞的內容的集中體現,它概括詞的主要內容;詞牌是一首詞詞調的名稱。
3、詞的分類
按字數多少可分為小令(58字以內)、中調(59―90字)、長調(91字以上)
按段的多少可分為單調、雙調、三疊、四疊等(詞的段落叫“闕”或“片”)
按作家的流派風格可分為豪放派和婉約派(豪放派的主要作家有蘇軾、辛棄疾等;婉約派的主要作家有柳永、秦觀、李清照、周邦彥、姜夔等)
二、柳永的生平簡介:(投影)
柳永(約987―1053),初名三變,字耆卿,崇安(今屬福建)人。晚年任屯田員外郎,后人稱他為柳屯田。排行第七,也稱柳七郎,或柳七。他出身于書香仕宦之家,但個人世路坎坷,多次應進士試,不第。生活落拓,長期出入歌樓舞館,與歌妓們相處密切,靠為她們填詞作曲維持生活。正由于這樣的生活境遇,使他成為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專業詞人。他精通音律,既擅長作歌詞,又擅長譜寫樂曲。他創制了許多詞調,而且這些詞調得到廣泛的傳播,是當時知名度很高的音樂家。許多歌妓因善于演唱他所作的詞,或者得到他的嘉許使得身價大大提高。
《柳永詞兩首》教學設計(人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學設計
學習目標:
1、 知識和能力:了解柳永詞的特點,感受評賞詞的意境、詞的情韻,學習寫景、敘事、抒情相結合的手法;
2、 過程和方法:反復吟詠,感受兩首詞的節奏美、音韻美;感受柳永慢詞的意境美
3、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領會作者的真摯感情和對杭州西湖的熱愛之情。
學習重、難點:
領悟作者對杭州西湖的熱愛之情; 感受詞的意境,情韻;學習將寫景、敘事、抒情相結合的寫法。
學習課時: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學習《望海潮》
一、 導入,介紹作者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自古吟詠杭州西湖的詩詞特別多,今天我們就來領略其中一篇,看看柳永筆下杭州西湖又具有怎樣的特色。
介紹作者,柳永(約987-約1053),北宋詞人。原名三變,字景莊。后改為名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稱柳七。崇安(今屬福建)人。景佑進士。官屯田員外郎。世稱柳屯田。他一生在仕途上抑郁不得志,獨以詞著稱于世。他為人放蕩不羈,終身潦倒。其詞多描繪城市生活的繁華,歌妓悲歡、愿望及男女戀情,尤長于抒寫羈旅行役之情。創作慢詞獨多。鋪敘刻畫,情景交融,語言通俗,音律諧婉,在當時流傳很廣,對宋詞的發展有一定影響。《雨霖鈴》、《八聲甘州》、《望海潮》等頗有名。有《樂章集》。
《柳永詞兩首:望海潮、雨霖鈴》教學設計(人教版高一) 教案教學設計
課文研習
一、要點解析
1.《望海潮》是描寫北宋時期杭州繁盛景象的詞。詞的上片描寫杭州的自然風光和都市的繁華。詞的下片描寫杭州人民和平寧靜的生活景象。
詞作以鋪敘見長。首先,以“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總領全篇,概括介紹杭州的自然風光和都市的繁華。然后分別從“形勝”“都會”和“繁華”三個方面鋪開敘述:“煙柳畫橋”之中家家戶戶安居樂業,人煙阜盛;“云樹”“堤沙”之外驚濤拍岸,洶涌壯觀;都市街衢,珠寶遍陳,普通人家,披羅著錦,滿目奢華景象。過片(下片起句)之后,先描寫西湖水碧山青、桂子飄香的景象,后敘羌笛橫吹、菱歌互答的歡愉場景。由民眾忘情山水之樂引出官員宴飲之樂,一路鋪敘下來,但又不是平鋪直敘,很見裁減功力。
這是一篇投贈之作。作者路經杭州,想謁見當時出任兩浙轉運使的孫何,便寫了這首詞。詞作一方面反映了北宋結束五代分裂割據局面后,經過真宗、仁宗兩朝的休養生息,確實呈現了繁榮的景象,但收筆也流露了粉飾太平、獻寵官僚的味道,有唐朝干謁詩的遺風。
2.《雨霖鈴》是描寫作者在長亭與情人話別的詞。詞作主要采用了情景交融的藝術手法。
其一,用哀景寫悲情。詞作開篇用“寒蟬”“長亭”“驟雨” 等意象,烘托離別時凄冷沉郁的氣氛。其二,以無情襯有情。離人難舍難分,而無情的舟子卻催促起航,有情人只得以淚相向,“無語凝噎”。其三,以想象未來之景訴悲情。作者用一“念”字引出離別后行人消失在煙波浩淼的楚地江天,極目遠眺,一片茫然,不覺悲從中來。“良辰美景”原為歡樂愉快的場景,但是隨后而來的“虛設”二字頃刻間就使歡樂之情頓然消失,而沉入到無邊無際的愁傷之中,所以,這里也是“樂景寫悲情”。
柳永詞兩首(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學設計
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必修4
4 柳永詞兩首教學設計
萍鄉三中:劉長風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初步了解詞的章法和句法特點。
2、了解柳永的生平簡介及他對后世文學的影響。
3、感受、品賞詞的意境、詞的情韻。
4、學習本詞中點染的表現手法。
二、能力目標
1、訓練學生初步掌握讀詞誦詞的能力。
2、引導學生初步掌握品賞詞的基本方法和步驟。
3、背誦這兩首詞。
三、德育目標
在詞的藝術境界中提升自己的人格,凈化自己的情懷。
【教學重點】
柳永詞兩首 教案教學設計(人教版高二必修四)
教學目的:
1、初步了解詞的章法和句法特點。
2、了解柳永的生平簡介及他對后世文學的影響。
3、訓練學生初步掌握讀詞誦詞的能力。
4、引導學生初步掌握品賞詞的基本方法和步驟。
教學重難點
1、 從詞的章法入手,了解詞的內容;
2、 抓詞眼,詳細分析名句,有助學生深入詞中境界。
教學課時 2
第一課時
教學步驟
一、單元教學提示,導入新課:
本單元是宋詞學習單元,教材為我們編選了宋詞創作中有代表性的人物柳永、蘇軾、辛棄疾、李清照的作品。說他們是宋詞的代表人物,因為他們是宋詞的創作的兩大流派的代表人物,柳永和李清照是婉約派的代表,蘇軾和辛棄疾是豪放派的代表。通過對他們的作品的學習,我們更能宋詞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