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回宋朝散文

          時間:2022-09-02 17:33:27 散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夢回宋朝散文

            那天,陽光,蘆花般地開在銅采場。幸好,山野的風徐徐吹來,就像慢慢打開信箋,心里有一些雀躍。

          夢回宋朝散文

            銅采場沒有鐵采場高,但顯巍峨,險峻。我上去時,將近中午。一些礦工下山了,沒下山的,也在休息室坐著,喝幾口茶,去飯堂打飯。

            在采場,我遇到了一截大約有二十公分長,比鐵面無私包公的臉還黑的木樁,直徑也大抵有十幾公分粗。出于好奇,我把它撿起來,左看看,右瞧瞧,還是不知倪端,沒個底細。

            此時,一位礦哥們走上來,催促我下山,或者到休息室呆著,別出來。因是中午,趁吃飯時段,爆破。

            我如獲似寶,抱著它去了休息室。那哥們泡了一杯茶給我,說:這是老窿的支柱,叫窿木。前幾天挖出了幾根,運到礦山公園。你這一截,拿回去,至少可以作個紀念。他喝了一口茶,看我聽得認真,仔細,又接著說:在這銅采場,最早開采是南宋。當時叫岑水場,開采的銅礦,運到韶州,在那辦了一個永通監鑄幣廠。韶銅,也就出了名氣。

            在南宋,紹圣初年(大約1094年),蘇東坡由贛州途經韶州到清遠,夜宿月華寺,還寫了一首燴炙人口的詩歌。

            隔了幾天,在一個夜晚,我心血來潮,寫了《從一小截窿木上回到宋朝》,文字不多,也可一讀,至此摘抄如下:

            從一小截窿木上回到宋朝

            我在打磨一件瓷器。譬如洗碗,碟子

            一不小心,它會從我的手中滑走

            這些時光,也會從我的指縫間溜走

            這些時光,如果回到采場,撿一小截木樁

            它蘸飽了桐油,埋在巖層里

            歲月老了,它也變成了黑色

            一個礦工不容我分辨,說這是宋朝的窿木

            還有幾根,給搬進了礦山公園

            多么地輕而易舉,回到宋朝

            回到蘇東坡的年代

            他要去清遠,算是路過,但我沒有接風

            他在鐵龍的月華寺小住了一宿

            岑水銅采場的碧火連天

            捕獲了他犀利的目光。他還是激情飛揚了

            從此,他闊綽地排出的銅錢,震天響地姓

            韶

            我還是把洗干凈的碗,碟子放在桌上

            等蘇東坡來。他要是來了

            炒一碗空心鋼管,炸一碟落花生

            再斟二兩梅鹿春

            但不談詩。只說說采場的四季風景

            所以,我帶回了那一小截窿木

            好讓蘇東坡一看到我,滿面春風地說:

            你小子還好找呀

            這日記體的文字,不過是加了回車鍵,把那天發生的事情敘述了一遍,而今又故話重提,有些啰嗖。重要的是說三遍,真的嗎?我沒遇到蘇軾,多少有些遺憾。可,見字如晤面,竟了卻了一些心愿。兩廂扺消,心境如水。

            又不知過了多少日子,去獅子巖,游馬壩人博物館,看到一些青磚、銅錢、高足碗、紫銅片、蓮花碗瓷片、老孔支架木等標本。意想不到的是,館里的一個女館員說:這是南宋的,是從大寶山礦北采公路一座古墓采集出來的,采集的時間應該是一九七三年左右。

            悠悠岑水河,淘洗著日月精華。蒼桑了的歷史,不論怎么打撈,都有星汗,熠熠生輝。

            時間其實很短。在昨夜,閑來無事,讀《蘇軾,卷二十二》,才知他寫了《郁孤臺》,郁郁寡歡出了虔州,過《大庚嶺》,就是南蠻之地了,夜宿月華寺,看到岑水場的繁忙景象,寫了《月華寺》,氣勢恢宏地傳閱了千年。

            月華寺

            寺鄰岑水場,施者皆坑戶也,百年間蓋三焚矣。

            天公胡為不自憐,結土融石為銅山。

            萬人采斫富媼泣,只有金帛資豪奸。

            脫身獻佛意可料,一瓦坐待千金還。

            月華三火豈天意,至今拔舍依榛菅。

            僧言此地本龍象,興廢反掌曾何艱。

            高巖夜吐金碧氣,曉得異石燦青斑。

            坑流窟發錢涌地,暮施百鎰朝千鍰。

            此山出寶以自賊,地脈已斷天應慳。

            我原銅山化南畝,爛漫禾黍蘇煢鰥。

            道人修道要底物,破鐺煮飯茅三間。

            通讀此詩,可以發現,在宋朝,在岑水場煉銅的氣勢是如此地壯觀。也是在前不久的一個夜晚,去一位工友家喝茶,他是搞地質的,聊起這話題,他挺有興趣,說了很多。譬如:在礦區的老窿星羅棋布,縱橫交錯,形式上有圓井、方井、斜巷、平巷等。規格上有僅能單身匍匐通過的,有寬達1.5米以上的;深度上有開挖幾米的,有深達數百米的。這些都可以佐證蘇軾妙筆生花卻不失真實。

            其實,又何必夢回宋朝呢?

            “高巖夜吐金碧氣,曉得異石青燦斑。”這凝煉的句子,我一直都默念著,感悟著只有礦山人獨特的情懷。

          【夢回宋朝散文】相關文章:

          夢回宋朝經典散文06-09

          夢回宋朝詩歌12-18

          夢回宋朝作文07-25

          【精華】夢回宋朝作文10-08

          夢回散文07-01

          夢回往昔散文04-25

          夢回唐朝散文05-12

          夢回長安經典散文05-09

          夢回長師散文04-25

          夢回鄉泉散文05-03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视频激情欧美第一区 | 久久久精品成人免费看片 | 中文字幕乱码精品久久久久 | 久久少妇一级视频 | 日韩精品亚洲一区在线综合 | 亚洲精品特黄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