⑷組織全校性的應用信息技術進行英語課堂教學學研究成果的評比與展覽活動;
⑸完成課題研究中期報告。
第三階段 (2015年9月—2015年12月)總結階段
1、收集整理各類資料;
2、分析各類資料,完成實驗報告;
3、請專家組和學校進行結題鑒定。
七、預期成果及研究價值
利用現代化教學方式,優化教學環境,拓展學生的學習與發展空間,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促進整體素質的提高。使全體教師確立與《英語課程標準》相適應的現代教育理念,探索運用信息技術手段改變傳統英語教學、探討學生探究性學習的途徑和方法。豐富學校網絡資源,構建校園文化,嘗試遠程教學,推動我校教育現代化的進程,提高英語教學的效率,最終實現優化課堂教學的目的。
八、人員組成及分工:本課題組在我校的兩位業務校長帶領下,全體英語教師積極參與,并用兩位計算機教師作為技術支持共同組成。
兩位業務校長在理論上給予把握,全體英語教師在平時的教學積累中掌握第一手材料,進行觀察、研究、對比以及合作調查研究本課題的相關信息。
主持人:
參與人:
(縣進修學校英語教研員)
(業務校長)
(英語教師)
(信息技術教師)
(班主任)
九、經費來源及數額:
預計由學校及全體課題組成員共同合理分擔,約3000元。主要用于資料訂閱、信息技術軟件制作的網上學習及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