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鑒賞專題之語言鑒賞參考

          時間:2021-06-13 20:39:21 詩歌 我要投稿

          詩歌鑒賞專題之語言鑒賞參考

            教學目標:

          詩歌鑒賞專題之語言鑒賞參考

            1、全面了解考綱要求。

            2、掌握詩歌語言鑒賞的技巧。

            教學重點:

            含義深刻的詞語的鑒賞技巧。

            教學難點:

            1、對詩歌意境的理解。

            2、語言鑒賞題答案的整合。

            教學方法:

            導析法

            教學設備:多媒體

            教學時數(shù):一課時

            授課人:定州實驗中學 盧思彤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我國古代詩歌燦若繁星,詩人輩出,在上一階段的學習中,我們學習了大量古詩詞,通過學習,我們了解了詩經(jīng)的現(xiàn)實,楚辭的浪漫,樂府的敘事,漢魏的風骨,并初步領(lǐng)略了唐詩、宋詞的高遠和深邃,其中,李白的清新飄逸,杜甫的沉郁頓挫,王維的恬淡優(yōu)美,柳永得纏綿悱惻,清照的婉約凄切,都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節(jié)課,我們就從高考角度的角度,對古詩鑒賞做一個全面的了解。

            二、展示教學目標:(幻燈片1)

            1、全面了解考綱要求

            2、掌握詩歌語言的鑒賞技巧

            三、展示04年考試說明:(幻燈片2)

            1、鑒賞詩歌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

            2、評價文章的思想內(nèi)容和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

            3、分析:在古詩文閱讀板塊,04年的要求和03年相比,有一處改動即,將03年的“評價文學作品的思想內(nèi)容和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改為“評價文章的思想內(nèi)容和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這是今年語文科《考試說明》八個變動點之一,這一修改是基于以下考慮:在古詩文閱讀方面,鑒賞能力的考查是通過古代詩歌的閱讀來進行的,而評價能力的考查則是通過文言文的考查進行的,這一修改,使命題的這一指向更加明確,而考綱的要求,也為我們平常的學習指明了方向,在鑒賞古代詩歌的時候,我們要特別關(guān)注詩歌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這節(jié)課我們重點講一下詩歌的語言鑒賞。(說明:通過此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及時了解考試方向,做到心中有數(shù),減少學習的盲目性。)

            四、出示“語言鑒賞” (幻燈片3)

            五、推敲字詞 (幻燈片4)

            詩貴含蓄,語言的凝煉性是詩歌的一個重要特點,所以古人很重視煉字,賈島“推敲”的典故,千古傳為美談,唐代詩人陸延讓亦有“吟安一個字,捻斷數(shù)莖須”的感慨。

            詩僧齊己曾寫過《早梅》詩,其中有句云: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開” (幻燈片5)

            其友鄭谷將“數(shù)”改為“一”哪個好?為什么?

            生討論,并回答

            師總結(jié):“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開”為我們描繪了一幅清麗的雪中梅花圖,圖中,雪掩孤村,苔枝綴玉,白雪皚皚,孤梅怒放,極富意境美,所以“一”字不僅好在暗合題目“早梅”,而且一枝梅花怒放于皚皚白雪之中,愈發(fā)顯得梅花是那樣的清奇,香絕,孤艷,更富于意境美;而從情感上,“昨夜一枝開”則能表現(xiàn)出詩人突然發(fā)現(xiàn)梅花時的驚喜之情。

            可見,古詩之中,往往一字之差而境界迥異。在許多古詩中都有一些關(guān)鍵的字詞,通常使全詩增色不少,有的甚至成為詩眼,而這些字詞也正是高考的熱點,那么我們應該注意哪些字詞呢?

            (說明:設計此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初度感受古詩語言的凝練性,為下面的教學重點張本。)

            (完成以上步驟約需10分鐘)

            六、關(guān)注高考熱點:四種含義深刻的.詞語(幻燈片6)

            1、動詞[鏈接至幻7]

            2、修飾詞[鏈接至幻12]

            3、特殊詞[鏈接至幻15]

            4、意向組合的名詞[鏈接至幻19]

            (一)動詞(幻燈片7)

            首先要特別關(guān)注動詞,動詞的提煉是古詩煉字的主要內(nèi)容,有很多例子,比如王安石“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的“綠”字;陶淵明“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見”字;張先“沙上并禽池上鳴,云破月來花弄影”的“弄”字等等可謂是盡人皆知。

            例1:(幻燈片8)

            你記得跨清溪半里橋,舊紅板沒一條,秋水長天人過少,冷冷清清的落照,剩一樹柳彎腰。(孔尚任《哀江南》)

            問:“剩”可以是“留”可以是“見”,為何作者獨獨選擇了“剩”字?

            生討論并回答。

            師總結(jié):

            (1)孔尚任的《哀江南》是“借離合之情,寫興亡之感”的典范之作,這段曲詞寫的是長板橋邊的風景。

            首先要注意整段曲詞的意境:長板橋邊,曾經(jīng)是歌妓聚居,繁華熱鬧,風景優(yōu)美,而今當年橫跨清溪的半里橋,是舊紅板也沒一條,而且是秋水長天,行人稀少,冷清清的落照下,只剩一樹柳彎腰,給人一種凄清冷落之感;而“剩”字本身有“殘存殘余”之意,是被動的,給人以“無可奈何”之感,這與全曲意境相協(xié)調(diào);從現(xiàn)在只剩一樹柳彎腰,令人想見昔日之繁華,“剩”的時間性,表達一種昔盛今衰的變遷感,表達了抒情主人公深切的亡國之痛,故國之思。

            (2)同學們在平時可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自己頭腦里有,但支離破碎,在做題時不知該如何整合答案,通過對高考試題和大量模擬題的分析,我得出這樣一個經(jīng)驗:

            (3)詩歌語言鑒賞主觀表述規(guī)律:(幻燈片9)

            字義—意境—感情

            師分析:對詩歌的語言鑒賞我們就要首先解釋它的字義,其中既包括字面義,也包括語境義;然后,就指向詩歌的意境,或談這些字詞形成了怎樣的意境,或談它對整首詩意境的作用;最后指向詩歌的感情,或談形成了怎樣的感情,或談對詩人感情的作用。

            (4)請同學們據(jù)此規(guī)律整合“剩”字答案[鏈接并展示正確答案]

            (5)用03年高考試題及答案驗證這一規(guī)律(幻燈片10)

            《過香積寺》(王維)

            不知香積寺,數(shù)里入云峰。古木無人徑,深山何處鐘?

            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峰。薄暮空潭曲,安禪制毒龍。

            問:找出第三聯(lián)中的“詩眼”,為什么?

            答案:詩眼分別是“咽”和“冷”。山中的泉流由于巖石的阻擋,發(fā)出低吟,仿佛嗚咽之聲。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顯得陰冷。兩字繪聲繪色,精練傳神的山中幽靜孤寂的景象。(意境)襯出作者禪寂的心境。(感情)

            例2:(幻燈片11)

            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

            問: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曾評價說:“紅杏枝頭春意鬧,著一‘鬧’字,境界全出。”請分析其妙處?

            生答

            師總結(jié):

            鬧,熱鬧。當它在詩句中與“紅杏”和“春意”組合在一起時,表現(xiàn)的正是春意盎然 ,春光爛漫之意。表現(xiàn)了春光無限的意境之美,寫出了詩人心頭蓬勃的春意,表達了詩人對明媚春光的喜愛之情。(出示答案)(鏈接至幻6)

            (二)、修飾詞:(幻燈片12)

            例1、(幻燈片13)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問:請分析“潛”字和“細”字的妙處。

            生答

            師總結(jié):

            好雨知時節(jié),好就好在它應時而落,好在它潤物無聲。潛,偷偷的;細,細細的,脈脈綿綿,不僅寫出了自然造化之機,而且抓住了春雨的特點;擬人手法的運用,寓春雨以情趣,寫出了春雨只為潤物不為人知的高尚品格,令人深感作者的喜雨之情。(出示答案)

            師提示:規(guī)律提供了一種做題的思路,沒必要每題必扣,比如,“數(shù)”和“一”就直接指向了感情和意境。尤其注意有些詞語特別要注意表達效果。

            例2(幻燈片14)

            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

            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王昌齡《閨怨》)

            問題:試分析“忽”字的表達效果。

            師生互動:

            本詩最能表現(xiàn)少婦情感的句子是:悔教夫婿覓封侯。可是它是否一直縈繞著少婦的心頭呢?不是,從春日凝妝就可看出,因為李清照曾是 “風住塵香花以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而崔鶯鶯亦是“見安排著車兒、馬兒,不由人熬熬煎煎的氣,有什么心情花兒、靨兒,打扮的嬌嬌滴滴的媚”,而這位閨中少婦尚有心情將自己“凝妝”一番,可見她當時是興沖沖地上翠樓的,可后來為什么變得哀傷以至于“怨悔”了呢?因為“忽見陌頭楊柳色”,要注意“楊柳“的意象,古詩中”楊柳“已成為離別的象征,詩經(jīng)中早就有“昔我往復,楊柳依依”的詩句;柳永也曾發(fā)出過“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之嘆;所以少婦一見楊柳,就想起當年與丈夫折柳送別的情景,當初是楊柳青青,二情依依,而今只剩她一人獨上翠樓,盡日凝眸,而凝眸之處,平添的那一段新愁,正是:“悔交夫婿覓封侯”。所以,一個“忽”字將少婦情緒上的變化刻畫得惟妙惟肖,淋漓盡致,而這正是本詩的耐人尋味之處。(出示答案)[鏈接至幻6]

            (三)、特殊詞(幻燈片15)

            詩詞中有一些詞與眾不同,比如,疊詞、擬聲詞、表顏色的詞分析這類詞,我們尤其要關(guān)注表達效果。

            (1)疊詞

            說起疊詞,很自然想起李清照,這位才情卓著的女詞人,因她之出現(xiàn),給森然的中國文學帶來了幾分水氣,幾多溫馨,而她的《聲聲慢》更是極盡疊詞之能事,將一番愁情躍然于紙上。

            例1:(幻燈片16)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

            分析:讀來就能領(lǐng)悟,疊詞之妙就在于增強詩歌的韻律感,從感情上,抒情主人公從晨起臨風開始,便覺萬般惆悵,百無聊賴。于是尋尋覓覓,希望尋找點什么以排遣自己的寂寞。可尋覓的結(jié)果卻是滿目蕭條,冷冷清清,所以本想消減的憂愁反更增一層,而變得凄凄慘慘戚戚了,因此疊詞的另外一個效果就在于可加強感情的表達。(出示答案)

            (2)疊詞中的擬聲詞

            例2:(幻燈片17)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李煜《浪淘沙》)

            分析:“潺潺”一詞擬春雨之聲,使讀者如聽春雨之淅瀝,想起乍暖之還寒;冷雨淅瀝,落在簾外,聽在耳邊,冷在心中,而這位亡國之君的家仇國恨便立刻涌上心頭,所以,擬聲詞的作用就在于可以使詩文生動、形象,讓人有身臨其境之感。(出示答案)

            (3)表顏色的詞

            例3:(幻燈片18)

            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生討論“紅”字和“綠”字

            師總結(jié):從櫻桃紅了,芭蕉綠了,能感覺到時間的推移,時序的變化,而在這紅了的櫻桃和綠了的芭蕉上,作者不僅要表達的是時序的變化,更有一種青春易逝的傷感,而這份傷感因了紅、綠而分外生動、鮮明,猶如著色的思緒一般。因此,顏色詞的作用:一般可表心情,可增強描寫的色彩感、畫面感,渲染氣氛。(出示答案)

            (4)古詩中特殊詞的例子:

            師生互動: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杜甫《登高》)

            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齊齊。(姜夔《揚州慢》)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李清照《一剪梅》)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李清照《如夢令》)[鏈接至幻6]

            (四)、意象組合的名詞(幻燈片19)

            例1:

            出示畫面并讓學生說出畫面所含之詩

            生齊背并展示:

            馬致遠《天凈沙 秋思》(幻燈片20)

            問:這首元曲描寫了哪些景物?

            生回答:枯藤、老樹、昏鴉等等。

            師總結(jié):

            這就是詩歌語言的凝煉性,運用名詞組成意象,可謂是一詞一景,從畫面中我們分明感到這些景是自然之景,但又分明不僅是自然之景,因為包含詩人無限情感(生答)是(思鄉(xiāng)之情,羈旅之愁。)所謂一切景語皆情語,正因為詩人感情是愁的,所以詩人目之所及:藤是枯的,樹是老的,鴉是黃昏的,甚至古道之上,西風之中的那匹馬也是瘦的。因此,這些名詞性意象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一種衰敗、凄涼、孤寂的氛圍,而景中之人,斷腸天涯也就自然可以理解了。所以這首曲詞蘊含詩人很復雜的愁緒:既有凄涼無奈的悲哀,亦有是仕宦飄泊的孤苦,更有封建文人怨世哀身的無奈。

            例2:

            師導入:同學們都知道曹植七步為詩的故事,大家都覺得曹植很了不起,那么試想如果用七個字寫出兩人離別之久,和別后思念之深,是不是也很不容易呀,但詩人黃庭堅做到了,他曾有詩云:

            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幻燈片21)

            師生互動:

            詩人選擇了江湖、夜雨、十年燈,做了動人的抒寫,江湖讓人想起輾轉(zhuǎn)和漂泊,杜甫在《夢李白》中曾有“江湖多風波,舟楫恐失墜。”的詩句,夜雨更能引人的思鄉(xiāng)之情,李商隱在《夜雨寄北》曾有“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的詩句,人在江湖,又逢夜雨,使人備感蕭瑟,夜雨之時,需要點燈,所以詩人接下來選擇了燈這個意象,“燈”是個常用字,而十年燈,則是作者的獨創(chuàng),當它與“江湖、夜雨”組合在一起時,就能激發(fā)人一連串的想象:兩個朋友,各自漂泊,每逢夜雨,獨對孤燈,互相思念,深宵不寐,而這種情景已持續(xù)了十年之久。

            師點撥:這就是意象組合,它以極其簡省的筆墨,創(chuàng)設了極其豐厚的意蘊,為我們留下了無盡的想象空間。

            師提示:意象組合是古詩的一大特點,使用意象組合的例子還有很多,比如

            師生互動:

            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溫庭筠)

            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guān)。(杜甫)

            更有與馬致遠《秋思》有異曲同工之妙的另一位元曲大家白樸的《秋思》

            秋思(白樸)

            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

            一點飛鴻影下,青山綠水,

            白草紅葉黃花。

            (說明:此環(huán)節(jié)為這些課的教學重點,通過學習讓學生掌握古詩語言鑒賞的技巧,并能做到舉一反三。)

            (完成以上步驟約需28分鐘)

            七、課堂小結(jié)(幻燈片22)

            生回憶,師總結(jié):

            這節(jié)課我們重點講了詩歌語言鑒賞,關(guān)注了高考熱點,即對含義深刻的詞語的分析,重點講了四種詞語:1、動詞2、修飾詞3、特殊詞、4、意象組合的名詞

            這節(jié)課我們要特別關(guān)注:語言鑒賞主觀表述規(guī)律:[鏈接至幻9]

            字義——意境——感情

            同時要特別留意一些詞語的表達效果,如特殊詞。

            (完成以上步驟約需2分鐘)

            八、課堂鞏固練習。

            1、請同學分析“鋪”的妙處。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生討論回答

            師總結(jié):這首詩描寫了從夕陽西下,到新月初升這段時間內(nèi)的兩組景物,前兩句描寫了夕陽落照中的江水,夕陽西下,將與地平,落山之陽之于地面,不同于正午之照,用“鋪”字就很形象地寫出了殘陽已接近地平線,幾乎是貼著地面照過來的情景;“鋪”字很平緩,給人以安閑、舒適的感覺,寫出了秋日夕陽的柔和,營造了一種和諧、安靜的意境;表達詩人沉浸在自然美景當中的喜悅之情。

            2、王維的“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被王國維稱為是“千古壯觀”的絕句。請對這一名句中的修飾詞做一分析。

            生討論

            師總結(jié):邊疆沙漠,浩瀚無邊,故用“大”;邊塞荒涼,沒有奇觀異景,烽火臺的濃煙更醒目,故稱“孤”,一個“孤”寫出了景物的單調(diào);一個“直”表現(xiàn)了它的勁拔、堅毅之美;沙漠沒有山巒林木,黃河一覽無余,所以“長”;一個“圓”卻給人以親切溫暖而又蒼茫的感覺。五、六句寫進入邊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壯麗的風光,畫面開闊,意境雄渾。一個“圓”和“直”,把詩人的孤寂情緒巧妙地融化在廣闊的自然景象的描繪中。

            出示答案

            九、課下作業(yè):

            分析下列兩名詩的語言特點:

            1、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2、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說明:本環(huán)節(jié)針對這節(jié)課的重點設置了四道練習題,通過練習讓學生把這節(jié)課的內(nèi)容落到實處。)

            (完成以上步驟約需5分鐘)

            附一:答案點撥:

            A、詩人仰望是無邊無際,蕭蕭而下的落葉;俯瞰是奔流不盡,滾滾而來的的江水,讓人覺得氣象萬千。

            “蕭蕭”擬落葉之聲,使人如聽落葉之窸窣,“滾滾”擬長江之音,使人如見長江之無窮;使人有身臨其境之感;

            落葉無邊見其廣闊,長江不盡見其深遠,所以詩句形成了廣闊而深遠的意境。

            落葉已下,長江永逝,更令人感慨的是詩人那種韶華不再,壯志難酬的苦痛。

            B、古時旅人為了安全,總是“未晚先投宿,雞鳴早看天。”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這些都是富有早行特征的景物,而且這些名詞性意象組合在一起,就很形象地寫出了早行的情景:旅人住在旅店里,聽到雞鳴聲就趕緊起來查看天色,見天上有月就馬上收拾行裝,踏上旅程,詩人于“雄雞報曉,殘月未落”之時起程,可謂是早行了,沒想到鋪滿寒霜的板橋之上,早已是人跡斑斑,真所謂是“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呀,所以詩人羈旅之苦、懷鄉(xiāng)之情就溢于言表了。

            附二:

            板書設計

          【詩歌鑒賞專題之語言鑒賞參考】相關(guān)文章:

          詩歌鑒賞之語言11-07

          詩歌鑒賞專題之語言鑒賞(教師中心稿) 教案教學設計12-06

          詩歌鑒賞之語言風格學案03-19

          詩歌鑒賞專題復習11-08

          詩歌鑒賞專題復習11-08

          鑒賞詩歌的語言精選06-10

          詩歌鑒賞專題復習教案07-25

          中考詩歌鑒賞專題復習11-05

          中考詩歌鑒賞專題復習12-24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中文字幕不卡免费高清视频 | 日韩欧美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三州 | 久久伊人精品天天 | 亚洲国产人成精品 | 丝袜足午夜福利视频丝袜 | 午夜自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演员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