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牛郎織女的傳說和詩歌參考

          時間:2021-06-12 11:45:43 詩歌 我要投稿

          有關(guān)七夕牛郎織女的傳說和詩歌參考

            有條件可參閱葉至善創(chuàng)作的《牛郎織女》,因篇幅過長,這里從略。歷代文人留下了不少關(guān)于牛郎織女的詩篇。如南朝梁文學(xué)家沈約(公元441~513年)曾擬作了《織女贈牽牛》詩,王筠(公元1784~1854年)又擬作了《牽牛答織女》詩。庾信、謝眺還作過《七夕賦》。最有名的要算一首漢代無名氏的古詩:

          有關(guān)七夕牛郎織女的傳說和詩歌參考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抒。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fù)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關(guān)于乞巧節(jié):

            也叫女兒節(jié),即七月七日。民間幼女用碗盛水在日下投針,叫乞巧丟針。幼女將綠豆于前數(shù)日置碗內(nèi),用布蓋上。每天澆水,七夕打開蓋布。若芽生不亂,其女必巧。民間《乞巧歌》曰:“乞手巧,乞容貌;乞心通,乞顏容;乞我爹娘千百歲,乞我姊妹千萬年。”乞巧最普遍的方式是對月穿針,如果線從針孔穿過,就叫得巧。每逢七夕,“長安城中月如練,家家此夜穿針線。”另外,陳瓜果于庭,以求奇巧的乞巧方式也較普遍,如有蜘蛛在瓜果上結(jié)網(wǎng)叫得巧。各地方乞巧方式多種多樣,各有趣味。如有些地方的乞巧節(jié)的活動,帶有競賽的`性質(zhì),類似古代斗巧的風俗。還有些地方有做巧芽湯的習俗,一般在七月初一將谷物浸泡水中發(fā)芽,七夕這天,剪芽做湯。牧童則會在七夕之日采摘野花掛在牛角上,叫做“賀牛生日”(傳說七夕是牛的生日)。在今日浙江各地仍有類似的乞巧習俗。如杭州、寧波、溫州等地,在這一天用面粉制各種小型物狀,用油煎炸后稱“巧果”,晚上在庭院內(nèi)陳列巧果、蓮蓬、白藕、紅菱等。女孩對月穿針,以祈求織女能賜以巧技,或者捕蜘蛛一只,放在盒中,第二天開盒如已結(jié)網(wǎng)稱為得巧。

          【七夕牛郎織女的傳說和詩歌參考】相關(guān)文章:

          牛郎織女的傳說和詩歌參考07-06

          七夕的傳說詩歌06-23

          牛郎織女的傳說08-19

          七夕傳說詩歌鑒賞12-09

          牛郎織女七夕會詩歌06-15

          關(guān)于牛郎織女的傳說08-27

          牛郎織女傳說故事08-20

          牛郎織女的傳說典故01-25

          有關(guān)牛郎織女的傳說07-12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美女国产精品久久久久 | 亚洲第一区欧美国产综合86 |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色性国产精品不卡视频 | 亚洲国产亚综合在线欧美 | 色婷婷七月综合丁香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