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各種試題類型的解題思路方法

          時間:2021-06-11 19:47:26 試題 我要投稿

          掌握各種試題類型的解題思路方法

            關于掌握各種試題類型的解題思路

          掌握各種試題類型的解題思路方法

            本周教學內容:四 混合運算和應用題

            (一)混合運算

            1.三步式題

            【知識要點精講】

            三步式題的混合運算與兩步式題的混合運算一樣,都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減法。如果有小括號就要先算上括號里面的;如果小括號中又有乘、除法,又有加、減法時,也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減法。這里要注意:不要認為先算乘、除法,就是不管乘、除法誰在前,總是先算乘。要看誰在前,就要先算誰。即有乘、除混運算時,要從左往右依次計算。

            在一個沒有括號的算式里。如果式題中有兩步計算是乘、除法,但這兩步運算被加、減法運算隔開,在計算時可以同時計算乘、除法。在同一個算式里,如果有兩個小括號,在計算時,也可以同時計算。

            【重點難點點撥】

            本節知識的重點是三步式題的運算順序。本節知識主要學習的是帶有乘、除混合的三步式題與帶有小括號的三步式題。

            本節知識的難點是帶有小括號的三步式題及三步式題計算的書寫格式。

            【典型例題示解】

            例1 160+300258

            分析:這道題中,有加法、乘法和除法,按照運算順序,先算除法(因為除法在前),再算乘法,最后算加法。

            即:160+300258

            ②

            160+300258

            =160+128

            =160+96

            =256

            例2 70505-518

            分析:這道題中含有二級運算乘除法,又含有一級運算減法,但這題中的乘除法運算中間被減法隔開了,那么,乘除法兩步計算可以同一次脫式計算,也就是同時計算70505和518,最后算減法。

            即:70505-518

            ①

            70505-518

            =1410-408

            =1002

            例3 在算式420-180512中,怎樣才能改變運算順序,使得最后一步運算是除法,并將結果計算出來。

            分析:要最后一步算除法,也就是要先算減法和乘法。因此,必須把減法和乘法分別用小括號括起來。即(420-180)(512)

            解: (420-180)(512)

            =24060

            =4

            注:這里可以同時先計算兩個小括號里面的

            【解題技巧傳經】

            計算三步混合運算式題要注意以下幾點:

            (1)做題前先認真審題,先看清有哪些數目,有哪些運算符號。

            (2)判斷運算順序,確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

            (3)每計算一步,未參入運算的數目及運算符號都要照寫下來。

            【課本難題提示】

            P93~94 練習二十

            8.101 8 18 1750

            9.420-4203=280(棵)

            10.25(14-2)=300(千克)

            11.450(724)=25,450-724=432(千克)

            12.2+4+1=24-1 12-6-2=126+2

            2+8+3=28-3 13+24=1+32+4

            【課后作業設計18】

            1.先用①②③標明運算順序,然后計算出來。

            320-27216+24 105+1443625

            ①

            560(273+5) 2530-4806

            (36+64)(64-36) 315-60158

            2.按照各圖指定的運算順序,在□里填上得數。

            460 + 340 68 34 13 + 2 64 16

            3.今年植樹節,六年級植樹240棵,是四年級植樹棵數的3倍。六年級比四年級多植多少棵樹?

            4.食堂原有825千克大米,又運來15袋大米,每袋25千克,現在一共有大米多少千克?

            【思維發散訓練18】

            1.100-99+98-97+96-+2-1=( )

            2.在□里填上適當的數,使等式成立。

            25 3-240=10

            【數學奧賽奧樂園18】

            一天早晨9點鐘下起了大雨,那么再經過36小時,會出太陽嗎?

            2.用綜合算式解答兩步文字題和兩步應用題

            【知識要點精講】

            文字敘述題的數量關系比較明顯,一般題中都有求和、求差、求積、求商的要求。解答這樣的文字題時,就要根據相應的要求來列式計算。在列式時要正確使用小括號,括號可以改變運算順序。從而達到最后一步是求和、求差、求積、求商的要求。

            【重點難點點撥】

            本節知識的重難點是列綜合算式解答文字敘述。理解和、差、積、商的含義,正確運用先乘除后加減的運算順序列綜合算式。解答應用題也是如此。

            【典型例題示解】

            例1 480除以48與33的差,商是多少?

            分析:要求商,必須知道被除數和除數,被除數是480,除數是48與33的差。由于要先算48與33的差,48-33要用小括號括起來。

            解: 480(48-33)

            =48015

            =32

            例2 350減去50乘4的積,得多少?

            分析:通過讀題,可以得出:這題是求350減去積得多少。也就是求350減去積的差是多少?這里的積是指50乘4的積,要求差,就必須知道被減數與減數,被減數是350,減數是504。

            解: 350-504

            =350-200

            =150

            例3 學校體操表演隊有62名男生,58名女生,如果平均排成8隊,每隊有多少人?

            分析:根據題意,要求平均排8隊,每隊多少人就必須知道總人數。即把62+58的和平均分成8份。這樣就可以求出每隊的人數。

            解: (62+58)8

            =1208

            =15(人)

            答:每隊有15人。

            【解題技巧傳經】

            解答文字題時,要通過讀題、審題來確定最后求的是什么,哪部分是直接告訴的,哪部分是要先算的。列式時,要注意哪部分寫在前面,哪部分寫在后面。

            列綜合算式解答應用題時,要根據題里的數量關系想要先求什么,用一步算式來表示,這樣就能根據已知條件和先求的問題,列出綜合算式。

            【課本難題提示】

            P97~P99 練習二十一

            1.(1)425+36=246 (2)800-1815=500 (3)625+62525=650

            (4)(75+25)78=7800 (5)390(48-35)=30

            3.(1)(17+18)7 (2)280+354 (3)990(2706)

            6.84+843=336(人)或84(3+1)=336(人)

            7.(48-12)6=6(小時)

            8.160(3+1)=640(張)

            11.(1)75-728=66 (2)(50-30)200=4000

            12.1812-18123=1208(米)

            13.1609+128=1568(米)

            14.為什么第二輛車比第一輛車多運75千克,因為第二輛車比第一輛車多運38-35=3框有多少千克蘋果?

            75(38-35)=25(千克) 2535=875(千克)

            15.3804-84=11(千克)

            16.要求哪個小組用的天數少?必須知道第一小組和第二小組各用了多少天,再去比較。用33642,可以求出第一小組裝訂報紙的天數。

            33642=8(天) 87(所以第二小組用的天數少) 3367-42=6(本)

            答:第二小組用的天數少。第二小組每天多裝訂6本。

            思考題:

            (1)(3+3)(3+3)=1 (2)33+33=2

            (3)33-3-3=3 (4)(33+3)3=4

            【課后作業設計19】

            1.先在□里填上數,再列出綜合算式。

            2.列綜合算式,并算出結果。

            (1)360減去360除以24的商,差是多少?

            (2)150加上15乘6的積,和是多少?

            (3)150加上15,再乘6,得多少?

            (4)450除以15與6的差,商是多少?

            3.應用題。

            (1)一個糧油店運進大米75袋,每袋25千克,賣出50袋后,還剩多少千克?(先分步解答,再列綜合算式解答)

            (2)一個洗衣粉廠,去年上半年生產洗衣粉78萬箱,比下半年少生產12萬箱。去年共生產洗衣粉多少萬箱?平均每月生產多少萬箱?

            【思維發散訓練19】

            爸爸今年32歲,恰好是小明年齡的4倍,多少年后,爸爸的年齡是小明的2倍?

            【數學奧賽樂園19】

            □+□+△=33

            □+△+△=30

            □=( ) △=( )

            (二)應用題

            1.連乘應用題

            【知識要點精講】

            連乘應用題以簡單乘法應用題為基礎的。理解乘法應用題的數量關系是解答連乘應用題的關鍵。連乘應用題可以用兩種方法來解答。不管用哪一種方法解答。都要根據其中兩個條件,求出中間問題。再根據求出的中間問題和第三個條件,求出題目的結果。為了檢驗結果是否正確,可以用另一種解法來檢驗。

            【重點難點點撥】

            本節知識的重點是比較熟練地用一種方法解答連乘應用題。

            本節知識的難點是理解連乘應用題的.數量關系,能用一種解法來檢驗另一種解法的正確性。

            【典型例題示解】

            例1 學校買來6盒鋼筆,每盒12支,每支8元,一共用去了多少元?(用兩種方法解答)

            分析一:由每盒12支,每支8元,可以求每盒要多少元?即812=96元,求一共用多少元?就是求6個96元是多少?

            解: 8126

            =966

            =576(元)

            分析二:由6盒鋼筆、每盒12支,可以先求出一共買了多少支鋼筆?即126=72(支)。要求一共用了多少元?就是求72個8元是多少?

            解: 8(126)

            =872

            =576(元)

            例2 一輛自行車的價錢是700元,一輛摩托車的價錢是自行車的5倍。買2輛摩托車共多少元?(用兩種方法解答)

            分析一:先求一輛摩托車的價錢是多少元?即7005=3500(元)。再求買2輛摩托車的價錢是多少元?35002=7000(元)。

            解: 70052

            =35002

            =7000(元)

            分析二:先求買2輛摩托車的價錢是一輛自行車的多少倍?52=10倍。再求2輛摩托車多少元?70010=700(元)

            解: 700(52)

            =700100

            =7000(元)

            【解題技巧傳經】

            在解答連乘應用題時,要注意審題,用兩種方法解答時,要分清每一步是求的什么。如果要改變運算順序,一定要注意使用小括號。

            【課本難題提示】

            P101~P102 練習二十二

            5.賣出鉛筆多少支? 1076=42(支)

            8.3053=450(本)

            9.1633=144(人)

            10.45-21+48=72(袋)

            14.(57+24)3=27(人) 57+27=84(人)

            思考題:

            因為黃雞比白雞少18只,也就是白雞比黃雞多18只,又知道白雞的只數是黃雞的2倍,也就是比黃雞多1倍。因此可得出黃雞的只數就是18只,知道了黃雞的只數,三種雞一共有多少只就好求了。

            18+182+(18-13)=59(只)

            【課后作業設計20】

            1.計算下面各題

            1560(59-35)7 2538+1503

            (19+26)1421 1254(85-63)3

            2.列式計算

            (1)338除以58與45的差,商是多少?

            (2)400減去17與13的積,差是多少?

            3.應用題

            (1)一張課桌60元,一把椅子25元,買50套這樣的桌椅共需多少元?

            (2)一輛汽車每次可支100袋大米,每袋大米重50千克,如果這輛汽車運8次,一共可運多少千克大米?(用兩種方法解答)

            (3)東方紅小學三年級有3個班,每班45人,四年級有4個班,每班50人。兩個年級共有多少人?四年級比三年級多多少?

            【思維發散訓練20】

            五個小朋友輪換在一張乒乓球桌上打乒乓球。他們打了2小時,平均每個小朋友打多少分鐘?

            【數學奧賽樂園20】

            在下面○里填上和左邊不相同的運算符號,使算式成立。

            633+1=6○3○1 4+2+1=4○2○1

            12-4-2=12○4○2 14+23=1○4○2○3

            2.連除應用題

            【知識要點精講】

            本節知識是在掌握了兩位數除法和連乘應用題的基礎上進行的。要求能理解連除應用題的數量關系,學會用兩種方法解答應用。進一步學習應用題的檢驗方法,即把已經算出的結果作為已知條件,進行逆運算,如果最后算出的結果與題中的已知條件相同,說明解答正確。

            【重點難點點撥】

            本節知識的重點是掌握連除應用題的數量關系,能用一種方法解答連除應用題。

            本節知識的難點是掌握連除應用題的結構特征,能用一種方法檢驗另一種解法。

            【典型例題示解】

            例1 商店賣出了4箱果茶,每箱24瓶,共賣了288元,每瓶果茶的售價是多少元?

            分析:要求每瓶果茶的售價是多少元,根據已知條件,我們可以畫出線段圖。

            第一種解法:已知每箱有24瓶果茶,要求每瓶多少元。需要先算出每箱多少元。

            解:(1)平均每箱多少元?

            2884=72(元)

            (2)每瓶果茶多少元?

            7224=3(元)

            綜合算式: 288424

            =7224

            =3(元)

            第二種解法:已知賣了4箱果茶,每箱24瓶,要求每瓶多少元,可以先算一共賣了多少瓶果茶。

            解:(1)一共賣了多少瓶果茶?

            244=96(瓶)

            (2)每瓶售價多少元?

            28896=3(元)

            綜合算式: 280(244)

            =280096

            =3(元)

            答:每瓶果茶的售價是3元。

            【解題技巧傳經】

            解答連除應用題時,我們可以從條件出發,想能求什么問題,根據相關的條件求出中間問題,再根據求出的問題和第三個條件,求出題目的結果。當用一種方法解答后,可以用另一種方法來檢驗做得對不對。

            【課本難題提示】

            P105~P107 練習二十三

            6.7200612=100(箱) 7200(126)=100(箱)

            10.228(34+42)=3(米)

            11.2700 400 1800 500 4400 500 10800 700

            12.(1)120042=9600(千克) (2)960024=1200(千克)

            13.(1)444=64(人) (2)6444=4(人)

            14.14443=12(人)

            15.645-6088=569(只)

            17.可以先求出大小兩輛卡車一次運多少袋,40+20=60(袋),再求幾次可以運完,30060=5(次);兩輛卡車各運多少袋就好求了。

            解:300(40+20)=5(次)

            405=200(袋)

            205=100(袋)

            思考題:

            三條線段最多能把三解形分成7部分,四條線段最多能把三解形分成11部分。如下圖。

            【課后作業設計21】

            1.計算下面各題

            1432-324 27(96-58)57

            4536-316262 5589(3418-4771)

            2.應用題

            (1)水果店賣出5箱鴨梨,每箱25千克,每千克3元,一共可以賣多少元?

            (2)水果店賣出5箱鴨梨,每箱25千克,一共賣了375元,平均每千克鴨梨是多少元?

            (3)一個服裝廠有2個車間,每個車間有42人,一共生產兒童上衣1680件,平均每個人做兒童上衣多少件?(用兩種方法解答)

            【思維發散訓練21】

            陶紅家養雞324只,是養鴨只數的3倍,養鴨只數是養鵝的6倍,陶紅家養鵝多少只?

            【數學奧賽樂園21】

            找規律,在下面空白三角形中填數。

            3.歸一應用題

            【知識要點精講】

            歸一應用題實際上是數量間成正比例關系的問題。這種問題常用算術法解答比較簡單。歸一應用題是在除法簡單應用題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關鍵是先用除法求出單位數量是多少,然后把它作為固定不變的數量(題里一般都說明照這樣計算),進行推算。推算時有兩種情況:一是救出單位數量是多少后,再求幾個這樣的數量單位是多少。課本例3就是這一種情況。二是求出單位數量是多少后,再求有幾個這樣的數量單位。課本例4就是這一種情況。

            【重點難點點撥】

            本節知識的重難點是先求出單位數量是多少,也就中間問題,用除法計算,然后把它作為固定的數量,(題里一般都說明照這樣計算),進行推算。在解題時,我們可以借助線段圖分析數量關系。先求出中間問題再解答;也可以通過找對應關系,摘錄條件問題,幫助我們理清思路,確定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典型例題示解】

            例1 一輛客車3小時行了120千米,照這樣計算,5小時行多少千米?

            分析:要求5小時行多少千米,首先要算每小時行多少千米,然后按照每小時行多少千米,再求5小時行多少千米。即速度時間=路程

            解:(1)每小時行多少千米?

            1203=40(千米)

            (2)5小時行多少千米?

            405=200(千米)

            綜合算式:

            12035

            =405

            =200(千米)

            答:5小時行200千米。

            例2 一輛汽車3小時行120千米,照這樣計算,行200千米需要幾小時?

            分析:要求行200千米需要幾小時,首先要求出每小時行多少千米。即路程速度=時間,這里的速度是要先求出的中間問題,要先算1203。就要打上小括號。

            解: 200(1203)

            =2004

            =5(小時)

            答:行200千米需要5小時。

            【解題技巧傳經】

            解答歸一應用題時,要讀題、理解題意,找出數量關系,根據條件和問題,找出中間問題,求出單位數量,再往后進行推算。通過畫線段圖和摘錄條件問題,可以幫助我們理解題意。找出解決問題的關鍵。

            【課本難題提示】

            P110~P112 練習二十四

            6.360814=630(噸) 1260(3608)=28(小時)

            7.6(108)=480(元) 6108=480(元)

            8.176244=2(千克) 176(442)=2(千克)

            10.375524=1800(千克)

            11.2005075=300(千克)

            13.2800420=35(元) 2800(204)=35(元)

            15.42728=168(毫米) 42(287)=168(毫米)

            16.3515+3715=1080(臺) (35+37)15=1080(臺)

            思考題:

            因為一共是16根小棍,要求移動后擺成4個正方形,每個正方形正好用4根小棍,而沒有兩個正方形共用一根小棍作邊的。所以要設法把有公用邊的正方形中的一些小棍移開就能得出答案。

            【課后作業設計22】

            1.判斷題。

            (1)一列火車3小時行了210千米,照這樣計算,5小時行多少千米?

            列式為:

            21035 ( )

            (2)新星灑店購買了40箱飲料,每箱12瓶,每瓶6元,這批飲料共用了多少元?這道題可以先求每箱多少元,也可以先求一共有多少瓶。

            ( )

            2.應用題。

            (1)自行車廠一星期生產140輛自行車,照這樣計算,一個月能生產多少輛自行車?(按30天計算)

            (2)一個豆制品廠,用25千克黃豆做出100千克豆腐,照這樣計算,做出2000千克豆腐需要黃豆多少千克?

            (3)一個磨粉廠,8小時磨小麥112噸,照這樣計算,12小時可磨多少噸?磨280噸小麥需要多少小時?

            (4)一個修路隊,7天修路840米,照這樣放算,15天修路多少米?

            【思維發散訓練22】

            王師傅4天生產108個零件,照這樣計算,8月份一個月共可生產多少個零件?

            【數學奧賽樂園22】

            汽車從甲城到乙城每小時行40千米,5小時可以到達。如果要提前1小時到達,每小時比原來多行多少千米?

            4.歸總應用題

            【知識要點精講】

            歸總應用題和歸一應用題是相互聯系的一組題目,它們都是解稍復雜的應用題的基礎。

            歸總應用題實際上是數量間成反比例關系的問題。這類題是在總量一定的條件下,單位數量和數量之間成反比例的關系。而總量在題目中沒有直接給出,需要先利用兩個已知條件算出來,這個總量就是中間問題。再把這個先求出的總量作為已知條件,推算出結果。

            【重點難點點撥】

            本節知識的重難點是了解歸總應用題的結構和數量關系,能正確解答這類應用題。解答歸總應用題的關鍵是根據已知條件先求出總數,再根據另一個已知條件求解。

            【典型例題示解】

            例 王師傅加工一批零件,每天加工40個,6天可以加工完,如果每天加工30個,多少天可以加工完。

            分析:我們根據題目告訴的條件,可以畫線段圖。

            要想求第天加工30個,多少天加工完,必須求出這批零件的總數即工作總量。根據前兩個條件每天加工40個,6天可以加工完,可以求出工作總量。406=240(個)。再根據每天加工30個,就可以求出多少天可以加工完。

            解:(1)這批零件共有多少個?

            406=240(個)

            (2)多少天加工完成?

            24030=8(天)

            綜合算式: 40630

            =24030

            =8(天)

            答:8天可以加工完成。

            如果將第三個條件和問題改成:王師傅要8天加工完成,平均每天要加工多少個?該怎樣解答?

            (1)

            (2)

            綜合算式:

            【解題技巧傳經】

            解答歸總應用題時,也應注重讀題、審題、分析題里的數量關系。先根據已知條件用乘法計算出總量。再把求出的總量作為已知條件,根據第三個已知條件求出問題。

            【課本難題提示】

            P114~P115 練習二十五

            3.7584=150(千克)

            4.2153=10(間)

            6.20520=80(元)

            7.4205=16(盒)

            9.452-25=65(下)

            11.首先弄清每題□中所表示的是什么數,然后根據和、差、積商的關系求出□中的數。

            90(723)=10 602-17=13

            200+165=280 310-830=70

            12.(25-5)525=4(分)

            13.根據前兩個條件,可以求出搬了這批書的一半是多少?1512=180(本)。因為剩下的書正好是另一半,也就是180本,這樣就很容易求出要幾次才能搬完?

            解:151220=9(次)

            思考題:

            要求運來的蘋果和梨各有多少筐,必須知道每筐蘋果和梨各多少千克。已知每筐蘋果重20千克,還不知道每筐梨的重量,可以根據條件求得:2054=25(千克)。再根據第一個條件就能求出運來蘋果和梨的筐數分別是50筐和40筐。

            P117~P118 練習二十六

            4.(1)2532=150(人) 25(32)=150(人)

            (2)150(32)=25(名) 15032=25(名)

            7.493=12(個)

            8.(28+15)25=430(米)

            9.因為這個月收入是上個月的2倍,也就是比上個月多1倍,而68402的結果就是1倍的數。然后把這個月和上個月的收入分別除以30天,就很容易求出這個月平均每天多收入多少元?

            解:68402=3420(元) 684030-342030=114(元)

            思考題:根據題意,一杯水和空瓶子的重量是固定的,當倒進3杯水時,連瓶共重440克,因為多倒了2杯水,即(5-3)杯水,所以一杯水的重量應該是(600-400)(5-3)=80(克)。知道了一杯水的重量,就很容易求出空瓶子的重量了。

            解:(600-440)(5-3)=80(克) 440803=200(克)

            【課后作業設計23】

            1.計算

            1206184 1000-21007019

            (379+485)(82-28) 12532-(209+2415)

            2.應用題

            (1)水果店2天賣出24箱葡萄,照這樣計算72箱葡萄要幾天才能賣完?

            (2)五年級有160人參加衛生大掃除,其中35人打掃教室,其余的平均分成5小組打掃校園,平均每個小組有多少人?

            (3)學校食堂運來一批大米,如果每天吃88千克,可以吃15天,如果20天吃完,平均每天吃多少千克大米?

            (4)一個修路隊,要修一條公路,計劃每天修120米,20天可以修完,實際用了24天才完成,平均每天修多少米?

            【思維發散訓練23】

            三年級一班排座位時,如果每排坐5人,就有3人沒位置,如果每排坐6人,就可以空出5個人的空位。三年級一班有多少學生?

            【數學奧賽樂園23】

            一盒粉筆,第一次拿走一半,第二次又拿走剩下的一半還多2根,最后還剩13根。這盒粉筆有多少根?

            心算口算速算(四)

            時間: 分 秒

            6045= 36+189= 24(408)=

            (260-180)5= (470+430)60= 819+2626=

            1321111= 1205-1205= 825-300=

            200-423= 320+754= 820-608=

            390+720-800= 3278= 96170=

            236236= 6000-208= 250025=

            15(8+12)= 6868= 7636=

            32+684= 24(43-40)= (40-37)7=

            728-567= (64+36)8= (34+23)5=

            64040+8= 750153=

            1.45的6倍比90多( )。

            2.25與40的積比2000少( )

            3.16乘5再加上60得( )

            4.240除以8再乘30,積是( )

            5.比940少300的數是( )。

            6.24與15的差,乘9得( )。

            7.18與27的積除以15,商是( )。

            8.1000減去30與8的積,差是( )。

            9.56加上100與18的差,和是( )。

            10.比65的2倍少30的數是( )。

            11.糧店有80袋大米,是面粉袋數的2倍,面粉比大米少( )袋。如果每袋糧食都重25千克。糧店共有( )千克糧食。

            12.小明5分鐘行了250米,照這樣計算他2分鐘行( )米,要行400米,需要( )分鐘。

            13.180除以18與5的積,商是( )。

            14.一個工人2小時加工零件40個,照這樣計算,3小時加工( )個。要加工80個,需要( )小時。

            15.商店運進10箱毛巾,每箱有10包,每包12條,商店運進毛巾( )條。

            16.學校買4盒乒乓球,每盒5袋,每袋10個,學校一共買了( )個乒乓球。

            17.發電廠用14輛汽車運煤,每輛汽車運5次,共運了420噸,平均每輛汽車運( )噸,平均每輛汽車每次運( )噸。

            單元能力檢測(四)

            1.填空

            (1)48+64167應先算( ),再算( ),最后算( )。如果要求先算加法,算式是( )。

            (2)把下面每組算式列成綜合算式

            ①13211=12 ②8414=6

            6012=5 68=48

            綜合算式: 綜合算式:

            (3)在○里填上、或=。

            283+20826○2439+24 756421○756(421)

            530+204○1504-80 4824○10054

            (4)把60人平均分成3隊,每隊再分4組,每組有( )人。

            2.計算下列各題

            (1)(27+38)(110-78) (2)25218+3224

            (3)345(604)7 (4)(100+198018)35

            3.列式計算

            (1)160的4倍減去127的3倍,差是多少?

            (2)300乘24與16的差,積是多少?

            (3)800除以100與4的商,得多少?

            (4)63加上24與5的積,和是多少?

            4.應用題

            (1)學校組織同學們去義務植樹,四年級去了126人,五年級去的人數是四年級的2倍,兩個年級一共去了多少人?

            (2)學校買4副羽毛球拍,共用去了100元,照這樣計算,買10副羽毛球拍要多少元?(列綜合算式解答)

            (3)三年級二班有男生22人,女生20人,一共采礦石標本252千克,年均每人采礦石多少千克?

            (4)一輛汽車,每小時行50千米,從甲地到乙地需要6小時,如果每小時行60千米,從甲地到乙地需幾小時?

            (5)一個飼料加工廠8小時加工飼料96噸,照這樣計算,16小時加工飼料多少噸?要加工1500噸飼料需要多少小時?

            (6)金盾服裝廠加工一批西裝,第一次用布料1250米,第二次用布料1250米,第二次用布料1500米,第一次比第二次少做50套,每套西服用布料多少米?

            參考答案:

            【課后作業設計18】

            3.240-2403=160(棵)

            4.825+2515=1200(千克)

            【思維發散訓練18】

            1.50 2. 25303-240=10

            【數學奧賽樂園18】

            經過36小時后,是第二天晚上的9點鐘,所以不會出太陽。

            【課后作業設計19】

            1.(1)105515 (2)768(54-38)

            2.(1)360-36024=345 (2)150+156=240

            (3)(150+15)6=990 (4)450(15-6)=50

            3.(1)75-50=25 2525=625(千克) (75-50)25=625(千克)

            (2)78+78+12=168(萬箱) 16812=14(萬箱)

            【思維發散訓練19】

            16年

            【數學奧賽樂園19】

            □=12 △=9

            【課后作業設計20】

            2.(1)338(58-45)=26 (2)400-1713=179

            3.(1)50(60+25)=4250(元)

            (2)501008=40000(千克)或50(1008)=40000(千克)

            (3)兩個年級共有453+504=335人。四年級比三年級多504-453=65人。

            【思維發散訓練20】

            622(5-1)=30(分)

            【數學奧賽樂園20】

            63+1=6-31 4+2+1=42-1

            12-4-2=1242 14+23=1+4+2+3

            【課后作業設計21】

            2.(1)3255=375(元) (2)375255=3(元)

            (3)1680242=20(件)或1680(422)=20(件)

            【思維發散訓練21】

            32436=18(只)

            【數學奧賽樂園21】

            提示:左下三角形的數右下三角形的數-頂角三角形的數=中間三角形的數

            【課后作業設計22】

            1.(1)對 (2)對

            2.(1)140730=600(輛)

            (2)2000(10025)=500(千克)

            (3)112812=168(噸) 280(1128)=20(小時)

            (4)840715=1800(米)

            【思維發散訓練22】

            108431=837(件)

            【數學奧賽樂園22】

            405(5-1)-40=10(千米)

            【課后作業設計23】

            2.(1)72(242)=6(天) (2)(160-35)5=25(人)

            (3)881520=66(千克) (4)1202024=100(米)

            【思維發散訓練23】

            5(5+3)+3=43(人)

            【數學奧賽樂園23】

            (13+2)22=60(根)

            單元能力檢測(四)

            1.(1)除法、乘法、加法。 (48+64)167

            (2)①60(13211) ②84148

            (3)、=、 (4)12

            2.(1)2080 (2)782 (3)161 (4)6

            3.(1)1604-1273=259 (2)300(24-16)=2400

            (3)800(1004)=32 (4)63+245=183

            4.(1)126+1262=378(人) (2)100410=250(元)

            (3)252(22+20)=6(千克) (4)50660=5(小時)

            (5)96816=192(噸) 1500(968)=125(小時)

            (6)(1500-1250)50=5(米)

          【掌握各種試題類型的解題思路方法】相關文章:

          掌握各種試題類型的解題思路05-02

          介紹了各種試題類型的解題思路06-29

          應用性試題的類型及解題思路11-24

          各種題型解題方法02-18

          高考語句銜接題的設置類型及解題思路12-06

          太行谷閱讀試題及解題思路分析03-19

          完形填空題的解題思路與方法04-26

          淺談文言文試題解題思路03-29

          蕭蕭《燈火》高考散文閱讀試題及解題思路04-19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日韩一区三区视频 | 中文字幕中出在线精品 | 新婚蜜月中出中文字幕 | 正在播放中文中出 | 亚洲性色在线精品视频 | 亚洲欧洲卡通动漫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