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繪類實習報告

          時間:2021-07-17 12:41:12 實習報告 我要投稿

          【精品】測繪類實習報告四篇

            隨著個人素質的提升,接觸并使用報告的人越來越多,其在寫作上具有一定的竅門。你所見過的報告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測繪類實習報告4篇,歡迎大家分享。

          【精品】測繪類實習報告四篇

          測繪類實習報告 篇1

            本學期的實踐周實踐是一個特別有意義的實踐。這是一個讓我們能夠深刻了

            解建筑的機會,一個可以讓我們親身走進古代建筑,感受古代建筑文化的機會,同時讓我更好的領略建筑藝術的魅力。時代在速度發展著,新一代的建筑也不斷的創造著,但是去看懂讀懂體會古人建造的古代建筑也是作為一名建筑學子的必要課程。這次的古建測繪實踐讓我受益匪淺,同時也對古代建筑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一、 實踐目的:

            通過本次實踐周的實踐我們能夠從歷史中學習建筑,建立建筑體驗與認

            知,總結建筑經驗,培養專業素養。通過實際測量并繪制測繪文本,體驗建筑的空間感、材料的應用、建筑的尺度感等,把理論聯系實際,掌握古代建筑和古代建筑裝飾設計的常用方法手段,全方位了解設計,與現代建筑公共思考,創造性應用基本理論,解決實際問題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 實踐地點:

            廈門盧厝(成功大道與思明南路交匯處,西南角)

            三、 實踐時間:

            20xx年7月9日——20xx年7月20日

            四、 實踐內容:

            對廈門盧厝的古建筑進行測量并繪制CAD圖,電子模型以及實體模型。

            下面首先讓我介紹一下廈門盧厝這一有代表性的古厝。

            盧家大厝位于廈港福海社區圍仔內巷,是清末旅菲華僑盧安邦(又名盧國梁)歷時三年構筑的一座近代紅磚民居精品。盧厝坐北朝南,占地近千平方米,由中軸對稱的兩落橫向大厝和兩側縱列護厝及院前石埕組成,埕周為圍墻,中間建一個高大門樓,形成完整的群落,十分氣派。前后大厝平面均為三進三開間,明間為寬敞的廳堂,左右均設廂房,后廳比前廳深闊,設神龕,是祭祀、議事的廳堂。

            盧厝的兩落主厝采用的是抬梁式木架構及單檐尖山式,硬山屋頂,弧線形燕尾式屋脊,其間以過水廊相連接,圍合成中心大天井。東西護厝為琵琶式山尖硬山屋頂,與大厝之間留有狹長天井,以漏窗墻分隔成對稱四小天井,與前后護厝小房廳自成小單元居室。東西前半部天井中另加蓋小方亭,用于休閑和會客。護厝前檐下貫穿南北的走廊,同院后巷弄及中央廊道連通,形成了整體建筑的聯系紐帶。前院圍墻正中設門廳,兩側各有隨墻門,作為平時的主要出入口,東西和西南院角分建廚房和電石房,服務于主厝。盧厝整體布局結構及屋頂樣式仍保留著北方四合院和宋代曲線屋頂的建筑特點。

            囊括閩南民居大多雕飾手法盧厝對建造材料特別講究,杉、楠、桉木兼用,花崗石、青石并存。粗圍高大的梁柱、板扇的使用,使得屋架高舉開闊,門窗寬敞明亮;整個墻裙由“泉州白”花崗巖石板與高腰“柜臺腳”組合而成,寬厚結實,令建筑顯得更為氣派和穩重。

            于細微處見精細,是盧厝建筑裝飾上最大的特點,閩南民居的所有雕飾手法幾乎都在這里得到了發揮。墻體多以紅磚組砌或拼貼而成,和墻面上用白灰勾縫構成的各種花紋或文字圖案,紅白相間,相映成輝;門窗、墻堵的石雕則以白色磨光花崗石為外框,內嵌精致的青石雕構件,青白相襯,并與墻面上花紋相互協調呼應。在前落大厝前的東西兩側墻面上,各有一組讓人看不懂的文字圖案,盧合溪說分別是“天宮賜福”“金玉滿堂”。盧厝的石雕數量多達上百幅,大多分布在門廳、垂花門、護厝入口處及漏窗隔墻,既有刀光劍影、戰馬嘶鳴的打斗場面,也有“漁樵耕讀”“仕農工商”的生活寫照,還有寓意吉祥平安、富貴有余的寶瓶鐘鼎、花卉魚鳥圖案。這些石雕運用了浮雕、淺浮雕及透雕等雕鑿技法,雕刻出來的花鳥生動自然,人物神態活現,就連懸空的馬韁,也琢得極為分明。 梁枋間布滿了活靈活現的獅獸、力士、花鳥等飾件和雀替以及精致玲瓏的蓮花垂拱;各種花鳥圖案的漏空窗花,在門窗稚壬弦彩撬媧可見。特別是那些以卡榫斗拼圖案或詩句文字來裝飾的窗欞花格,和以鑲嵌手法拼成的梅蘭竹菊陽文紋飾,更是體現了雕刻花樣的繁多。不過,最能體現主人高雅情趣和文化修養的,是墻面裝飾中那些用琉璃燒制和石板摹刻的唐英、張瑞圖、呂世宜、郭尚先等大量歷代名人墨客的詩詞墨跡。古厝防雨還要防賊據說,盧厝在當時還挺“現代化”的:通過房屋內部鋪設的暗管,由“能量”(電石與水作用產生易燃氣體)房和廚房頂“蓄水池”向各房廳供氣、供水。如今,宅邸墻邊屋角還可以見到管道、水頭殘跡,門窗頂上也保留有燈頭足,但“蓄水池”早已被拆掉了。 盧厝還在臥房和廳廊地面率先使用了西式壁爐和花面瓷磚。據盧合溪介紹,

            這些花磚都是從德國進口的,一百多年了仍完好無損。他說,盧厝里的所有木料全部是從菲律賓運過來的,而石雕則都是惠安工匠們的作品。但是,盧厝在文革時期被破壞了一些東西。墻面上的那些石雕,幸好當時用水泥抹起來,才得以保存下來。春節前應文物處的要求,他才把那些水泥挖掉。盧厝盡管結構還保存完好,但部分墻體也已經出現了一些傾斜、塌下的跡象,而且屋頂上瓦碎木朽,盧家后人說最怕的是下雨天。除了要擔心房屋坍塌下來,盧家后人還要提防“盜賊”。

            下面介紹下這次我們小組的測繪。

            到達盧厝時,我們首先是大致的了解一下盧厝的總體布局,接著是我們小組的測繪范圍。然后,仔細的觀察我們需要測量的建筑的特色,平面形式、構架方式、屋頂形式、臺基情況、彩畫等等。

            當以上這些準備工作做好后我們正式展開測量工作,我們分好工,一部分同學測量平面一部分同學測量剖面,而我和另外3名同學負責測量立面。立面的測繪看似簡單,但期間困難重重。由于建筑的高度較高,我們的拍照沒法用平行投影的方式進行拍照,這就只能借助爬梯了。另外一點,我們需要將立面上的雕花,門的大小,以及窗戶大小都測量出來,這就很考驗我們的動腦能力了,在門的較高處,我們的卷尺硬度不夠沒法伸長到較高的地方,于是我們借助竹竿,通過把皮尺的頭部固定在竹竿上,從而進行測量。我想,最困難的測量就是對斗拱及其上面的雕花的測量了。由于盧厝現已屬于危房,房東在有些地方并不讓我們爬高進行測量。最終,在我們的努力下,房東終于同意讓我們用爬梯爬高測量斗拱了。這也開始考驗了我們小組的互助能力了,由于需攀爬的高度較高,所以爬梯下由兩名同學扶住,測量的同學帶上一個卷尺和一個手電筒上去進行測量,下面一個同學負責記錄數據。由于我們小組配合的默契度高,我們一個早上就完成了我們小組范圍內各個部分的測量。

            在測量完成之后,我們回到了學校之后,很快組織了本組的各個成員進行數據的統計,然后開始繪制。公布不負有心人,短短的兩天時間我們小組就完成了老師給我們的任務。

            五、 實踐心得:

            我們在做完這個古建測繪的實踐以后,我們更實際的了解了古建筑的構造:屋頂的各種形式,建筑的組成,結構類型,斗拱的組成以及機構特點,彩畫的分類及特點……中國古代建筑的歷史內涵是博大精深的,然而,我們平日里對古建筑的關注太少了,經過這次測繪,我們又對古建筑的知識進行了更多的了解以及鞏固。通過這次學院組織的測繪實習,雖然我們做的工作不是很足,但是至少有一點是值得肯定了:就是對本國古建筑的了解。此外,由于這次對古建筑深入的測量也激發了我們對古建的興趣。與此同時,我也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佩服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其次,加強了我們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由于測量中有很多地方無法具體的量到,只能靠估算,大家就集思廣益想了很多方法,例如借助竹竿等等。在繪圖方面,培養了我們認真嚴謹的態度。由于古建中有很多部件,我們就必須對每個部件的每個尺寸進行測量,進行記錄。同樣,畫草圖,校對數據,畫CAD圖都需要認真仔細,通過這次測繪,這在以后的學習乃至工作中都無疑是一種很好的習慣。

            最后,我也深深體會到了團隊協作的重要性。由于這次測繪是以小組的形式進行的,因此大家必須分工合作,既要把自己的任務完成,又要協助隊友測繪。充分體現了同學之間的互幫互助,互相配合。我想只要一起努力,沒有什么困難無法攻克的。這次的測繪我學到了很多,也體會到了很多,這將是我人生中最美好的一段回憶。

          測繪類實習報告 篇2

            前言:

            測量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而地形測量實習對培養學生思維和動手能力、掌握具體工作程序和內容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所以由學校統一部署安排,我們測繪3班所有學生進行了為期三周的測量實習。本次實習是我們測繪專業在大學期間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大實習之一,該實習應用到《數字化測圖原理與方法》中常用的方法與技術,并將理論用與實踐,使我們對于已經學過的理論知識有了進一步的了深刻理解,非常感謝學校給我們提供這樣的實習機會!

            本次測量實習的目的是掌握全站儀的使用,理解線測量的外業施測過程與方法、內業數據處理過程與方法及準測量的外業施測和內業數據處理的過程與方法。熟悉全站儀數字化測圖的外業測量方法及內業成圖軟件的使用,了解比例尺測圖的工作及作業原理,掌握物、地貌的合理表示與取舍原則。進一步鞏固、擴大和加深了我們從課堂上所學理論知識,獲得測量工作的初步經驗和基本技能,著重培養我們的獨立工作能力,進一步熟練掌握測量儀器的操作技能,提高計算和繪圖能力,并對測繪大比例尺地形圖的全過程有一個全面和系統的認識。同時培養我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在今后的學習和工作中正確使用測量資料、識讀和應用地形圖、掌握施工測量的基本方法打下基礎。

            本次實習是從20xx年7月15日至26日為期兩周的野外實習,任務是應用所學的知識和已知的坐標點對山東省濟寧市微山縣高樓鄉小匣村的一片1000多畝的田地進行數字測圖,然后提交一副1:500的數字地圖,主要目的是正確、熟練的掌握測量儀器的使用、控制測量和控制點的選取、高程測量的實際操作、碎步測量的實際舍取、軟件Cass制圖等,通過該實習加深對《數字化測圖原理與方法》的理解,強化我們的實際操作能力、團隊合作意識,為以后的專業知識學習奠定基礎、為以后尋求工作提供一份經驗!

            一、實習目的與要求

            1.掌握水準儀的安置、整平、瞄準與讀數和測定地面兩點間的高差;

            2.掌握全站儀對中、整平、瞄準與讀數等基本操作要領;

            3. 掌握測繪學的水準測量和導線測量以及碎部測量的一般方法;

            4. 了解和掌握測繪有關內業處理軟件(CASS)的基本使用;

            5. 培養同學們的基本功,充分鍛煉同學們在測,記,算,繪各個方面的能力;

            6. 幫助同學們形成良好的團隊協作意識和個人責任感;

            7. 充分認識到測量工作的科學性,精密性,引導專業素質的養成;

            8. 培養同學們快速,嚴謹而有創造性的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實習儀器與工具

            三腳架、皮尺、DS3型微傾式水準儀、全站儀、水準尺

            三、實習任務及安排

            任務:測量山東省濟寧市微山縣的一片農田,完成一幅地形圖,并完成測量實習報告 書

            過程:將參與實習的31人分為4組,以小組為單位完成實習期間的任務

            7月15日 各組長觀察地形、分配任務、檢查儀器

            7月16日 各小組布點,我們組布置S13-S17

            7月17-18日 水準測量,測閉合S13-S17的高程

            實習內容:

            一、實習項目

            在為期三周的時間內,實習小組完成山東省濟寧市微山縣高樓鄉小匣村的一片1000多畝的田地1:500比例尺地形圖測繪及數字化成圖工作。

            二、測區概述

            高樓鄉位于武山縣西面半干旱山區,距縣城30公里,地勢西高東低,平均海拔1840米左右,平均氣溫9.6℃,屬溫帶大陸半干旱氣候,年平均降水量480mm。有21個村3743戶18805人,全鄉總耕地面積46957畝,其中川地2395畝,山地44562畝。漳河由西向東流過,水資源充足,加之土質肥沃,特別適宜種植業發展。實習期間正值炎暑,氣溫可高達39攝氏度,給野外實習帶來了一定的不便。

            三、作業方法

            1、圖根控制測量

            任務:

            (1)選點,埋設標示:根據已知點的位置和側區環境,選擇圖根導線點位。

            (2)導線測量:外業測量水平和水平距離,計算點的平面坐標。

            (3)水準測量:從已知點出發,按照四等水準要求測量圖根控制導線點的高程(采用閉合或符合水準路線)。

            1.1現場踏勘、選點擊標志埋設選點之前應收集了測區已有地形圖和高一級控制點的成果資料。根據測圖要求,確定導線的等級、形式、布置方案。在地形圖上擬定導線初步布設方案,再到實地踏勘,選定導線點的位置。

            導線點點位選擇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為了方便測角,相鄰導線點間要通視良好,視線遠離障礙物,保證成像清晰。

            2、導線點應埋在地面堅實、不易被破壞處,一般應埋設標志。

            3、導線點要有一定的密度,以便控制整個測區。

            4、導線邊長要大致相等,不能懸殊過大。

            1.2四等水準測量

            選定一條閉合水準路線,即s13-s17閉合路線,其長度以安置4~6個測站為宜。沿線標定待定點(轉點)的地面標志。

            2.在起點與第一個待定點分別立尺,然后在兩立尺點之間設站,安置好水準儀后,按以下順序進行觀測:

            ①照準后視尺黑面,進行對光、調焦,消除視差;精平(將水準氣泡影象符合)后,分別讀取上、下絲讀數和中絲讀數,分別記入記錄表(1)、(2)、(3)順序欄內。

            ②照準前視尺黑面,消除視差并精平后,讀取上、下絲和中絲讀數,分別記入記錄表(4)、(5)、(6)順序欄內。

            ③照準前視尺紅面,消除視差并精平后,讀取中絲讀數,記入記錄表(7)順序欄內。

            ④照準后視尺紅面,消除視差并精平后,讀取中絲讀數,記入記錄表(8)順序欄內。

            這種觀測順序簡稱為“后-前-前-后”,目的是減弱儀器下沉對觀測結果的影響。

            3.測站的檢核計算

            ①計算同一水準尺黑、紅面分劃讀數差(即黑面中絲讀數+K-紅面中絲讀數,其值應≤3mm),填入記錄表(9)、(10)順序欄內。

            (9)=(6)+K-(7)

            (10)=(3)+K-(8)

            ②計算黑、紅面分劃所測高差之差,填入記錄表(11)、(12)、(13)順序欄內。

            (11)=(3)-(6)

            (12)=(8)-(7)

            (13)=(10)-(9)

            ③計算高差中數,填入記錄表(14)順序欄內。

            (14)= [(11)+(12)±0.100]/2

            ④計算前后視距(即上、下絲讀數差×100,單位為m),填入記錄表(15)、(16)順序欄內。

            (15)=(1)-(2)

            (16)=(4)-(5)

            ⑤計算前后視距差(其值應≤5m),填入記錄表(17)順序欄內。

            (17)=(15)-(16)

            ⑥計算前后視距累積差(其值應≤10m),填入記錄表(18)順序欄內。

            (18)=上(18)-本(17)

            4.用同樣的方法依次施測其它各站。

            5.各站觀測和驗算完后進行路線總驗算,以衡量觀測精度。其驗算方法如下:

            當測站總數為偶數時:∑(11)+∑(12)=2∑(14)

            當測站總數為奇數時:∑(11)+∑(12)=2∑(14)±0.100m

            末站視距累積差: 末站(18)=∑(15)-∑(16)

            水準路線總長:L=∑(15)+∑(16)

            高差閉合差:=∑(14)

            2、地形圖測繪

            2-1碎部測量

            施測碎部測量采用極坐標法,支距法或方向交會法。碎部測量就是對地物進行數據的采集,根據數字化地形圖對地物的選取和成圖比例尺的大小來具體對地物的舍取,本次所要求的是1:500的數值化地形圖,則邊長<0.5m 的地物輪廓就可以舍去,但是重要的標志我不去掉,具體方法如下:在控制點上架設全站儀,并對其調平、對中,然后設置測站點和后視點,在檢核后視點的坐標并設置角度,然后在將棱鏡貼在所需測量的地物上,然后輸入儀器高、棱鏡高,在對測點進行相應的編號,最后點擊測量。

            2-2碎部測量全站儀的操作

            1、建立碎部測量坐標數據存儲文件

            按“MENU”菜單鍵→按F1鍵(數據采集)→輸入碎部測量數據的文件名(例如SBD07)→ ENT回車;ESC退出;

            2、在碎部測量坐標數據存儲文件中輸入控制點坐標

            按“MENU”菜單鍵→按F3鍵(存儲管理)→P2(翻頁) →按F1鍵(輸入坐標)→調用文件(碎部測量坐標數據存儲文件,如SBD07)→ ENT回車→輸入控制點點號及坐標(NEZ對應XYZ)→依次輸完后,ESC退出。

            3、設置測站

            “數據采集”→F1(測站點輸入)→F4(測站)→調用→選擇碎部測量數據文件名→ENT回車→選擇測站點對應的控制點點號(調用該控制點坐標)→ENT回車→輸入儀器高→記錄

            4、設置后視點進行定向和定向檢查

            “數據采集”→ F2(后視點輸入)→ F4(后視)→ 選擇后視點 → 輸入鏡高 → 照準后視點 → F3(測量)→ 選擇F1~F3(坐標、測角或測距:與坐標、反算方位角或距離比較,檢查測站點和定向點及其坐標輸入有無問題)沒有問題進行下面工作。

            5、碎部點測量、記錄數據,存于SBD文件中

            “數據采集”→ F3(前視/側視)→ 輸入點號(第一個碎部點點號輸入后,后續的`碎部點號在該點號的基礎上依次自動累加)、(標示碼忽略)、儀器高 → F3(測量)(測量后續碎部點時,可以按“同前”進行測量。

            6、全站儀的其他操作

            1)在“輸入”模式下,利用“Ang”鍵可切換到字母輸入模式;

            2)在“MENU” ——F3(存儲管理)下,可以對文件和數據進行管理。

            2-3采集數據的導入

            1)將數據線兩端分別連接計算機和全站儀的數據接口;注意數據線插孔的使用。

            2)計算機上:啟動數據傳輸軟件,如下圖1、2,設置好傳輸參數(與全站儀一致,其中只需改動第二項PORT(計算機的連接端口)和第三項BAUD(通訊的波特率))

            3)計算機上:如下圖3,點擊“Download”后,出現對話框,回車確認即可;

            4)全站儀上:“MENU” → 數據傳輸,選擇傳輸“坐標文件” → ENT回車。

            5)計算機上:將傳輸完畢的數據進行格式轉換,如圖4;轉換完后,在“File”菜單中點擊“Save As”,將數據保存,命名時應用日期進行區別。

            2-4、碎部點數據導入繪圖軟件

            1、將碎部點文件:***.XYZ 改名為:***.dat

            2、打開繪圖軟件,在菜單“等高線”中點擊“導入高程點”,出現如圖5的對話框,選上“現時點名或點號”和數據分隔符中的“逗號”,點擊“原數據文件”選擇要輸入的數據文檔,即可導入碎部點數據;

            3、通過AutoCAD的圖層管理,關閉高程數值,保留點號。

            4、開始進行地形圖的繪制,安裝繪圖軟件后,文件夾中有Word格式的使用說明

            四、技術要求

            1、四等水準點各項要求及注意事項:

            標尺

            視距

            前后視距差

            視距累計差

            視線高度

            雙面水準尺

            <=100m

            <=3.0m

            <=10.0m

            三絲能讀數

            測站觀察限差

            黑紅面讀書差

            黑紅面高度差

            間歇點高差之差

            3.0

            5.0

            5.0

            每測段的往測和返測的測站數應為偶數,由往測轉向返測時,兩根水準尺應互換位置,并應重新置儀器。

            因測站觀測超限差時,在本測站時發現,應立即重測;遷站后發現,則應從水準點或間歇點開始重測。

            野外測量時應采用尺墊,水準尺立在尺墊上。

            最后每組兩人分別計算,當兩套計算完全相符時,之后才使用。

            2導線測量的技術要求

            (1)其中n為測站數。

            (2)導線應盡量布設成直伸形狀,相鄰邊長不宜相差過大。

            (3)當導線平均邊長較短時,應控制導線邊數。當導線長度小于表規定長度的1/3時,導線全長的絕對閉合差不應大于325px;如果點位中誤差要求為500px時,不應大于1300px。

            五、示意圖

            詳見附表

            六、實習成果

            詳見附表

            (3)實習總結

            通過本次實習,我再一次感受到了測量工作的魅力,雖然活苦,活累,但是實習的每一天我都覺得很充實,每一次跑尺,每一次測量,都要嚴格要求,這是對大學生活的一種升華,無論理論學習的有多好,都要投入實踐之中。所以在這一次實習中,我學到了自己在課本上學不到的知識,也發現了實踐的時候有許多現實的問題,這都是理論學習中難以解決的問題,只有自己切實操作,結合地形和儀器本身突破理論上的限制,才能準確測出想要的東西。

            從第一天埋點開始,我們就遇到了第一個問題,下不去樁,選擇地形不夠理想,當時沒能想到通過澆水使地形變軟后埋樁,定釘子的時候采取的錯誤的措施給其他組的同學帶來了一定程度的不便,所以第一天我們就意識到了實踐的嚴肅性。之后的水準測量開始比較順利,但是結合其他組別的數據以后發現差錯,檢驗后發現是儀器壞了,更換儀器重新測量拖了全班的進度,但這也練就了我們操作的熟練性與準確性,同時同組人員也有了更多默契,快速準確的完成了這一工作。

            工作的分配也是一個難題,有些活輕松,簡單,有些活累,困難,臟。開始大家有點分歧是正常的,有些同學站出來承擔了這樣一份工作,讓大家在崗位的交換中得到了適當的歇息,同時也體驗了不同的工作,團隊的默契度也在工作交流中得到了提升,大家各司其職也讓整體工作越來越順,進度越來越快。

            由于忘記了部分知識,所以每天都要預習每天的實習內容,練習各種儀器的使用,其中全站儀的使用讓我學習了很長時間,因為我覺得他的操作比較復雜,需要不少時間去熟悉它的程序。

            幾天的實習令人充實的同時也免不了疲憊,一定程度上打亂了生活作息,炎熱的天氣讓人沒有食欲,1-2點才有吃飯的欲望,每天換洗一套衣服是必須的,各種生活上的問題不斷,所以今后進行測量工作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準備,這樣才能全身心的投入工作中,制定好良好的飲食計劃,在勞累的時候讓營養跟的上身體的需求。

            這些天里同學們的摩擦也是少不了的,畢竟年輕氣燥,天氣又火上澆油,同學們也有些誤會,但在接近尾聲的時候多少都看開了,握手言和,我想這一次實習會是大家終身難忘的回憶。在大學里面的時候,大家很少有機會這樣一群人在一起,很多人都只是點頭之交,不過通過這一次實習,每一天一起工作,一起乘車,一起吃飯,大大增強了班級的歸屬感,讓同學們找到了學校里的另一個家。所以我認為,只要肯溝通,什么都不是問題。

            終于,實習完了,心里有點空,但對未來也充滿了希望,我認為這是一份值得我投入心血的工作,它將陪我走過人生中很長的一段路。

            感謝同學、學長與老師對我的幫助。

          測繪類實習報告 篇3

            鄭州測繪學校登封,1:500地形實習報告焦會來 由于地形測量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而地形測量實習對培養學生思維和動手能力、掌握具體工作程序和內容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所以由學校統一部署安排,我們測量工程專業所有學生進行了為期兩周的控制測量實習。

            本次實習目的與要求就是熟練掌握常用測量儀器(水準儀、經緯儀、)的使用,掌握導線控制網的布設和等水準測量的觀測和計算方法。

            分發儀器后,我們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實習。先進行水準測量。選擇一水準點作為起始點(假定其高程),布設一條閉合水準路線。水準點選在道路路邊,用已埋設的固定點(不得將點選在道路中間,以免發生安全事故)。點位確定后要作好標記并編號。四等水準測量采用中絲讀數法,進行往返觀測,每站觀測順序為后-前-前-后。往測和返測的測站數應為偶數。由往測轉向返測時,兩根標尺應互換位置,并應重新整置儀器。

            收獲體會:通過實際的測量實習,讓我學到了很多實實在在的東西,比如對實驗儀器的操作更加熟練,學會了地形圖的繪制和碎部的測量等課堂上無法做到的東西,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動手和動腦的能力,同時也拓展了與同學的交際、合作的能力。一次測量實習要完整的做完,單單靠一個人的力量和構思是遠遠不夠的,只有小組的合作和團結才能讓實習快速而高效的完成。

            經驗教訓:實驗儀器的整平對實驗數據的誤差有很大的影響;

            水準測量和水平角測量均需檢查閉合差,超過差限一定要重新測量;

            小組成員的合作很重要,實習小組的氣氛很大程度上影響實驗的進度。

          測繪類實習報告 篇4

            20xx年10月15日下午4點,我們帶著一個充滿好奇的心踏上了駛向山西太原的火車。等待我們的是怎樣古老又神奇的建筑呢?一個令人激動的夜晚在火車上的歡樂聲中悄悄過去了,等到再次看到遠方緩緩升起的太陽,我們已經到了山西境內,到處都是壯麗的山系。人一下子就清醒了,整個心胸都跟著開闊起來。

            到了早上六點多,我們成功抵達了太原站,清晨微冷的空氣,讓人想好好的釋放一下積蓄心里的盼望,緊接著就坐車往我們的第一站開去——晉祠

            它坐落在山西省太原市西南郊二十五公里處的懸甕山麓,晉水源頭,有一片古建園林,統名“晉祠”。那里,山環水繞,古木參天。還有就是那里的建筑都充滿了神奇的色彩。晉祠內中軸線上的建筑,由東向西,依次是:水鏡臺、會仙橋、金人臺、對越坊、鐘鼓二樓、獻殿、魚沼飛梁和圣母殿。這組建筑和它北面的唐叔虞祠、昊天神祠和文昌宮,及南面的水母樓、難老泉亭及舍利生生塔等,組成了一個綜合建筑群。東西一條主線上的建筑,配合上南、北兩組建筑,本來是不同時期搞起來的,集中在一起,卻好像都服從于一個精巧的總體設計,并不是雜亂無章地生拼硬湊的,顯得布局緊湊,既象廟觀的院落,又象皇室的宮苑,反映了我國古代芳功人民創造的匠心。 我們穿過對越坊及鐘樓、鼓樓就到了獻殿。此殿原為陳設祭品的場所,始建于金大定八年,面寬三間,深兩間,梁架很有特色,只在四椽袱上放一層平梁,既簡單省料,又輕巧堅固。殿的四周除中間前后開門之外,均筑堅厚的檻墻,上安直柵欄,使整個大殿形似涼亭,顯得格外利落空敞。獻殿于一九五五年用原料按原式樣翻修,保持了金代建筑特點,是我國古建中的瑰寶。

            獻殿以西,是連接圣母殿的魚沼飛梁。全沼為一方形水池,是晉水的第二泉源。池中立三十四根小八角形石柱,柱頂架斗拱和梁木承托著十字形橋面,就是飛梁。西端分別與獻殿和圣母殿相連接。整個造型猶如展翅欲飛的大鳥,故稱飛梁。這種形制奇特,造型優美的十字形橋式,還被我國著名的橋梁專家茅以升稱為世界上最早的“立交橋”。

            在中軸線末端,是宏偉壯麗的圣母殿。圣母殿背靠懸甕山,前臨魚沼,此殿創建于北宋天圣年間,是現在晉祠內最為古老的建筑。殿高約十九米,重檐歇山頂,面寬七間,進深六間,平面布置幾乎成方形。殿身四周圍廊,前廊進深兩間,廊下寬敞。在我國古代建筑中,殿周圍廊,此為現存最早的一個實例。殿周柱子略向內傾,四根角柱顯著升高,使殿前檐曲線弧度很大。下翹的殿角與飛梁下折的兩翼相互映襯,一起一伏,一張一弛,更顯示出飛梁的巧妙和大殿的開闊。殿、橋、泉亭和魚沼,相互陪村,渾然一體。圣母殿采用“減柱法”營造,殿內外共減十六根柱子,以廊柱和檐柱承托殿頂屋架,因此,殿前廊和殿內十分的寬敞。“減柱法”的熟練使用。說明宋代在建筑上已進一步掌握了力學原理;斗拱和柱高的比例適當,避免了隋唐建筑中用料的浪費,在建筑式樣上也更富于藝術性。我國的木結構建筑,經歷了一個由隋唐的雄壯堅實到明清的華麗輕巧的發展地程,而宋代建筑正是這個過程中的重要環節。圣母殿是宋代建筑的代表作,對于研究我國宋代建筑和我國建筑發展史都很有價值。殿內無柱,不但增加了高大神龕中圣母的威嚴,而且為設置塑像提供了很好的條件。

            下午到了賓館,疲憊不堪的我們倒頭就睡了。第二天上午我們的目的地是云岡石窟云岡石窟雕刻在吸收和借鑒印度犍陀羅佛教藝術的同時,有機地融合了中國傳統藝術風格,在世界雕塑藝術史上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今天,它已成為中外游人傾慕和向往的旅游勝地云岡石窟是中國三大石窟群之一,也是世界聞名的藝術寶庫。在參觀的一路上我們都不停地發出整整感嘆,感嘆古人輝煌的智慧和超凡的毅力。

            下午經過很長一段時間的顛簸,我們來到了懸空寺下,這是一個很奇妙的寺廟建筑,它處于深山峽谷的一個小盆地內全身懸掛于石崖中間,石崖頂峰突出部分好像一把傘,使古寺免受雨水沖刷。山下的洪水泛濫時,也免于被淹。四周的大山也減少了陽光的照射時間。優越的地理位置是懸空寺能完好保存的重要原因之一,全寺共有殿閣40間,表面看上去支撐它們的是十幾根碗口粗的木柱,其實有的木柱根本不受力,所以有人用“懸空寺,半天高,三根馬尾空中吊”來形容懸空寺。而真正的重心撐在堅硬巖石里,利用力學原理半插飛梁為基。

            接著我們在坐了將近五個小時的車后,終于到達了我們從早上就盼著的五臺山下,安穩的睡了一晚后,我們一大早就上山了,五臺山是中國佛教寺廟建筑最早地方之一。自東漢永平年間起,歷代修造的寺廟鱗次櫛比,佛塔摩天,殿宇巍峨,金碧輝煌,是中國歷代建筑薈萃之地。雕塑、石刻、壁畫、書法遍及各寺,均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參觀完幾處有名的寺廟后,我們都深深地被寺廟建筑的雄偉壯麗,金碧輝煌所震懾了,好久都神在其中,余味悠長。 下午在導游的建議下,我們去了祁縣的喬家大院,這是一座雄偉壯觀的建筑群體,從高空俯視院落布局,很似一個象征大吉大利的雙“喜”字。整個大院占地8724平方米,建筑面積3870平方米。分六個大院,內套20個小院,313間房屋。大院形如城堡,三面臨街,四周全是封閉式磚墻,高三丈有余,上邊有掩身女兒墻和了望探口,既安全牢固,又顯得威嚴氣派。其設計之精巧,工藝之精細,充分體現了我國清代民居建筑的獨特風格,具有相當高的觀賞、科研和歷史價值,確實是一座無與倫比的藝術寶庫,被專家學者恰如其分地贊美為“北方民居建筑的一顆明珠。”難怪有人參觀后感慨地說:“皇家有故宮,民宅著喬家。”

            接下來就是我們山西之行的終點了——平遙古鎮,在平遙古鎮的第一天清晨,我們就鼓足了精神,展開了我們的測繪工作,首先我們在古城的街道上邊走邊尋找外觀漂亮,完整的民居,終于我們在西大街找到了一家,我跟那家的房主講述了我們一行人的來意后,房主很熱情的準許了我們對他的房子進行測繪,我作為組長,很快分配好了工作,三個組員負責立面的測量與記錄,一名組員負責拍照作為分析的材料,我和另一名組員負責整個平面的測量,以及所有數據的整合,處理,很快兩個小時過去了,我又拍了很多照片跟房主道謝后回到住處開始建模,把數據都導入模型,一弄就是六個多小時,大概到了下午三點多,我發現測繪的數據不夠完善,連忙和另外兩個組員又趕到那,因為早上我們臨別時跟房主說了,如果還有不完善的地方,還會再麻煩,所以我們很順利的有進行了一個多小時的測量,我還手繪了大量的細部構件,最后滿意的回去了,進一步完善了數據之后。我心里就輕松了很多,接下來的幾天就在古城里轉轉,嘗嘗當地的特產、名吃,一飽口福。

            時間過得飛快,轉眼就要跟這座古城告別了,離開的那天早上霧很大,高大的古城在濃霧中若隱若現,勾起我無限的留戀之情,但還是揮揮手,跟它道別。

            這次山西之行,我看到了很多年代很久遠的古代建筑,有些甚至超過了幾千年,他們那精巧的建筑結構無一不凝聚著古人的智慧,一來很好的開闊了自己的視野,拓展了自己的知識,再有就是在看這些古建時,很多都能喚起了我以前在課堂上學的知識,讓我的知識更加牢固,學以致用,才是我們學習的目的。

          【【精品】測繪類實習報告四篇】相關文章:

          .測繪工程專業實習報告01-24

          【精品】管理類實習報告3篇02-12

          【精品】建筑類實習報告集錦5篇02-12

          【精品】機械類實習報告三篇02-10

          【精品】工程類實習報告合集6篇02-10

          【精品】銷售類的實習報告四篇02-07

          【精品】會計類實習報告集錦5篇02-04

          【精品】會計類實習報告合集9篇02-03

          【精品】銷售類的實習報告三篇02-02

          【精品】建筑類實習報告十篇01-28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五月天综合网缴情五月中文 | 亚洲一级在线免费看 | 亚洲欧美综合另类 | 亚洲午夜精品福利视频 | 亚洲国产成久久综合片 | 亚洲国产人物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