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實習報告

          時間:2022-06-24 13:24:34 實習報告 我要投稿

          微生物實習報告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報告使用的次數愈發增長,報告包含標題、正文、結尾等。一聽到寫報告就拖延癥懶癌齊復發?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微生物實習報告,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微生物實習報告

            一、實習時間:

            20xx.6.7-6.12

            二、實習地點:

            食品發酵實驗室(化學樓119、123)、食品學院實習基地

            三、實習目的:

            1、學習自制酸奶的方法,熟悉從酸奶中分離和純化乳酸菌的一般方法。

            2、掌握各類酸奶生產的基本工藝和要求。

            3、學習奶酒的發酵過程、工藝流程,及其注意事項。

            4、對自己所學的科學知識進一步深化,提高實踐能力,整體策劃部署能力,動手能力,組織能力,團體協作能力,創新能力等方面也有一些提高。

            四、實習內容:

            1.酵母菌篩選方案的確定

            為了獲得最佳酵母菌發酵結果,我們通過對Internet資源以及圖書資料的搜索和查尋,查的產酯酵母廣泛應用于白酒、黃酒、普通酒、醋、醬油中,另外,還應用于果汁中。

            所以我們準備了三種菌種來源材料:果皮、酒曲、保藏的酵母斜面。第一種方法是利用果皮做來源,將削下的果皮放入帶玻璃珠的三角瓶充分振搖,梯度稀釋,涂布于YPD瓊脂培養基上。第二種方法是用各種酒曲做為菌種來源,將酒曲粉碎,稱量,梯度稀釋,而后涂布于YPD瓊脂培養基上。第三種方法是利用保藏的酵母斜面作為菌種來源,用接種環在酵母斜面上取一環菌,而后用劃線法接種于YPD瓊脂平板上,帶用于實驗。

            經過大家的`討論后,一致決定利用酵母斜面上的菌種,對其進行培養。因為利用酵母斜面上的菌種在此次實習中可以用到我們實驗上所學習的知識,真正將知識用于實踐,并在實踐中得到鞏固。但是,酵母斜面上的酵母菌制得的菌懸液濃度很大,所以在菌種篩選方面,我們將菌懸液10進制稀釋到10-5,10-6,10-7的數量級,各濃度涂布兩個平板,另六個平板用于劃線分離法進行菌種分離,30度培養24到48h,觀察平板上的菌落生長情況。初選出酵母菌,將菌落照片后就進行顯微鏡觀察,篩選到典型的酵母菌株,進行生化實驗。將平板上的酵母單菌落接種保藏于斜面培養基(PDA),30度培養48h后,4度冷藏。將PDA斜面培養基上保存的酵母菌接種于培養液中培養,而后接種于豆芽汁發酵液中,進行發酵測產脂能力。

            2.酵母菌的篩選及鑒定

            11月25日我們按照討論決定的方案進行了酵母菌的篩選實驗,實驗內容如下:

            2.1培養基的制備、分裝、滅菌(分述在下文中)

            在實習中共需要準備六種培養基:YPD培養基、PDA培養基、豆芽汁培養基、葡萄糖產酸產氣培養基、硝酸鹽生化實驗培養基、糖發酵實驗培養基。各培養基配方如下:

            1、YPD培養基:1%酵母膏,2%蛋白胨,2%葡萄糖,2%瓊脂。

            2、PDA培養基:2%馬鈴薯,2%葡萄糖,22%瓊脂。

            秤取切成小塊的馬鈴薯,加水煮爛(20-30min),八層紗布過濾,濾液中加入葡萄糖,最后加入瓊脂。

            3、豆芽汁培養基:10%黃豆芽,2%葡萄糖,2%瓊脂

            洗凈豆芽,加水煮沸30min.用紗布過濾。濾液加入瓊脂,加熱溶解后放入糖,攪拌使它溶解,補水至設定值。

            4、糖產酸產氣培養基:營養物(0.5%牛肉膏,1%蛋白胨,0.3%氯化

            鈉,0.2%磷酸氫鈉,0.2%溴麝香草酚藍)配方為20g/1000ml,蒸餾水配制,pH7.4。分裝后加葡萄糖0.5%。

            5、硝酸鹽生化實驗培養基:0.3%牛肉浸膏,0.5%-1%蛋白胨,pH7.0(100ml培養基加入1g硝酸鉀)

            6、糖發酵實驗培養基:營養物(0.5%牛肉膏,1%蛋白胨,0.3%氯化鈉,0.2%磷酸氫鈉,0.2%溴麝香草酚藍)配方為20g/1000ml,蒸餾水配制,pH7.4。分裝后加乳糖0.5%。

            制備:由于第6種培養基同第4種培養基,則一組配制即可,再加上無菌水,共需制備六種,則將全班分成六個組,我們為第4組,故配制過程如下:

            (1)天平調平。

            (2)準確秤取7.8g營養物(配390ml),葡萄糖、蔗糖、乳糖各0.65g。

            (3)將營養物放入搪瓷缸中,加入390ml蒸餾水,玻璃棒攪拌將其溶解。

            (4)pH試紙測其pH是否為7.4,若不是,用氫氧化鈉溶液調到7.4。分裝:

            (1)取三個250ml錐形瓶,每個錐形瓶中倒入130ml的上述溶液。

            (2)將上述稱好的葡萄糖、蔗糖、乳糖分別倒入三個錐形瓶中,搖晃錐形瓶使其溶解。

            (3)將加入糖的營養液分別裝入12個試管中,每個試管用移液管放入10ml。

            (4)將每兩個葡萄糖、蔗糖、乳糖用牛皮紙扎成一捆,即每6個試管扎成一捆,寫上班級、組別后待滅菌。

            滅菌:將已經包扎好的試管放入滅菌箱中,進行滅菌待用。

            以上就是我們組的制備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稱量前天平要調平。

            2、秤取營養物時應準確秤取。

            3、溶解后注意調pH值到7.4

            4、量取培養液時要準確,特別是向試管中分裝時要用移液管。

            2.2酵母菌的分離(詳述分離方法,培養條件及觀察到的菌落結果)

          步驟過程:

            1、倒平板:待YPD培養基冷卻至50度左右后,按無菌操作法倒12只平板(每皿約倒15ml),平置,待凝。

            2、酵母菌稀釋:取1mL菌懸液放入裝有99ml的無菌水錐形瓶中,搖勻后再從錐形瓶中取1mL放入1號管,依次進行,則管里酵母的濃度依次是10-2~10-7。

            3、平板分離:依次從10-7,10-6,10-5的管里取稀釋液進行涂布平板,YPD平板每個濃度涂兩個。

            4、劃線法分離:用接種環從酵母斜面上取一環酵母,在酒精燈前按無菌操作法進行劃線,將酵母接種于6個平板中。

            5、恒溫培養:將12個培養皿平板置于30℃恒溫箱中培養24~48小時。結果:

            觀察菌落:出現了4種不同形態的菌落。

            ①圓形,菌落大,表面光滑,濕潤,突起,乳白色。

            ②圓形,菌落略小,濕潤,突起,質地均勻,呈乳白色。

            ③橢圓形,菌落略小,濕潤,突起,顏色均一,呈乳白色。

            ④橢圓形,菌落大,濕潤,突起,顏色均一,呈乳白色。

            結果分析:

            通過網上查閱資料顯示,正常條件下大多數酵母菌的菌落特征與細菌相似,但比細菌菌落大而厚,菌落表面光滑、濕潤、粘稠,容易挑起,菌落質地均勻,正反面和邊緣、中央部位的顏色都很均一,菌落多為乳白色,少數為紅色,個別為黑色。啤酒酵母的菌落紅酵母的菌落各種酵母菌的菌落。

            將我們觀察的結果與資料相比,確實符合大多數酵母菌的菌落形態。結論:觀察到的是酵母菌落。

            2.3酵母菌的初步鑒定(包括革蘭氏染色和糖代謝實驗)

            2.3.1將平板上分離到的各菌株進行簡單染色后進行鏡檢

            觀察結果為:

            球菌,各個細胞的形狀比較規整。

            結論:

            通過菌體個體形態和菌落形態,初步確定出了一株酵母菌。

            注意事項:

            1、搬動顯微鏡時應一手握住鏡臂,另一手托住底座,鏡身保持直立,并緊靠身體,步態穩健。切記單手拎提,以免目鏡頭從鏡筒上掉出而砸壞。

            2、各個鏡面切忌用手涂抹,以免手上的油、汗污染鏡面,造成發霉、腐蝕。

            2.3.2將初步確定的菌株進行生化實驗

            步驟過程:

            用接種環從平板上挑取已分離的同一菌落接種于糖發酵管和硝酸鹽生化管中,接種完后30℃培養。24小時后觀察結果。

            與此同時,將平板上的酵母單菌落接種保藏于斜面培養基(PDA),30度培養48小時后,4度冷藏,待檢其他特性。

            結果:

            驗中并沒有觀察到,但硝酸鹽管中變黃,則分析結果,可能是酵母菌生長不旺盛,導致即使產氣也看不出來。

            根據這一現象,能夠說明該菌株具有產酸產氣性能,確定此菌株確實是酵母菌。

            3、發酵產酯實驗(11.23-11.24)

            步驟過程:

            (1)準確吸取25ml發酵液于250ml錐形瓶中,加入25ml蒸餾水,滴2滴酚酞指示劑,用0.1mol/L的氫氧化鈉滴至微紅色,記下消耗氫氧化鈉溶液的體積。

            (2)將滴定后的發酵液轉移至250ml錐形瓶中,準確加入15ml上述氫氧化鈉標液,接上冷凝管,加熱至沸回流30min。

            (3)取下冷卻至室溫,完全轉移至250ml碘量瓶中立即用0.1mol/L的鹽酸溶液滴定至微紅色剛好消失,紀錄鹽酸溶液的用量,記錄總酯的含量。結果:

            氫氧化鈉消耗體積:V1=1.9ml

            鹽酸消耗體積:V2>15ml

            分析與結論:氫氧化鈉消耗體積1.9ml用來預估總酯含量,且其越大則總酯越少。由此可見,產酯量應該不少。

            按公式:總酯=(15-V2)X0.1X10-3mol但是我們滴到18ml仍不見結果,并且沒有要到微紅的跡象。可能是由于配制實驗試劑時出現問題,導致沒有測出總酯量。

            五、總結

            短短一周的微生物實習在緊張又有效率的節奏下順利的結束了。這是我們自己在老師協助下并親自動手連續完成的一些列實驗,在其中感受到了很多平時和課上很少遇到的東西,有自主,有探索,有反思,有合作

            短暫的實習轉眼而過,回顧實習生活,我在實習的過程中,既有收獲的喜悅,也有一些遺憾。喜悅是我們都在老師的指導下自主設計了方案并分工鮮明,合理掌握每一步實驗用時及時、準確測量數據,最終都得到了相應的結果。而遺憾那就是對實驗有些方面的認識僅僅停留在表面,只是在看人做,聽人講如何做,未能夠親身感受、具體處理一些工作,所以未能領會其精髓。但時通過實習,加深了我對實驗和微生物基本知識的理解,豐富了我的微生物實驗的知識,使我對實驗有了深層次的感性和理性認識。認識到要做好實驗,既要注重理論知識的學習,更重要的是要把實踐與理論兩者緊密相結合。更進一步體會到了“實踐是最好的老師”的深刻意義。

          【微生物實習報告】相關文章:

          微生物實習報告范文03-28

          微生物實驗報告模板10-08

          關于微生物所所長就職報告11-17

          微生物實驗總結12-02

          微生物的營養類型09-02

          尋找微生物說課稿11-02

          2020微生物畢業論文開題報告范文01-18

          微生物實驗室自查報告10-12

          微生物學綜合實驗報告10-09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A在线V免费观看 | 色花午夜福利网站 | 五月丁香伊人青青草原网 | 一级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 忘忧草日韩综合一区三级久久久 | 日韩国产精品区一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