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六年級數學《比例尺》優秀說課稿

          時間:2021-06-11 09:06:35 說課稿 我要投稿

          小學六年級數學《比例尺》優秀說課稿

            一、教材分析

          小學六年級數學《比例尺》優秀說課稿

            1、教學內容、地位和作用:

            “比例尺”是九年義務教育小學數學第十二冊“比例”這一單元第一小節的內容。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在對比例的意義有了一定的建構基礎以及掌握了比例的基本性質這樣背景下進行探索學習的。學好這部分內容,使學生進一步鞏固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能更好地理解地圖。

            2、教材的編排特點:

            教材通過例4首先讓學生明確把實物畫在圖紙上,一般要縮小后畫,從而引出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的比就是比例尺。

            通過例4和例5,使學生根據比例尺求出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進一步鞏固比例尺的定義。

            3、預想達到的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方面:通過組織學生畫出教室的平面圖,使學生體會到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知道圖上距離比實際距離就是比例尺,并能正確求出圖上距離或實際距離。

            過程與方法方面:學生通過小組觀察、思考、動手、討論等合作學習,進一步發展了畫圖能力以及互相合作、協調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結合學生認知規律,充分發揮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的功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在具體的探究過程中,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以及與人交流、溝通,互動、互助的學習品質。

            4、重點和難點:理解比例尺的概念,能正確根據比例尺的意義解決問題。

            二、教法、學法

            1、充分運用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在這節課中,教師為學生提供了兩次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機會。在這兩次探究學習的過程中,由學生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再在小組內互相交流自己的發現和解決方法,然后全班交流,此過程讓學生的個性思維方法得到了充分的發展,每個同學都能從同學們的匯報交流中獲取到自己需要的信息。這樣,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與態度等幾個方面都得到了較好的處理,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2、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教育。

            在整堂課中,教師為學生提供了廣闊的獨立思考的開放空間,尊重每一個學生,允許不同的學生從不同的角度認識問題,采用不同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識和方法解決問題,使“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在為學生創造性地解決問題提供機會的同時讓學生體驗到創新學習的成功喜悅。學生在此過程中,不僅理解了比例尺的意義,學會了求平面圖的比例尺與根據比例尺求實際距離的方法,更重要的是每個人都有獨立發展的空間,既有情感的體驗、交流,又能培養學生搜集、獲取有價值信息的能力,學會解決問題的辦法。

            3、本課我準備采用以教師使用信息技術為主的演示型教學模式。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自主探究學習,經歷觀察探索、概括概念、應用概念、理解概念、拓展深化的學習過程。

            三、教學過程設計

            (一)畫平面圖,引入比例尺

            1、出示學校平面圖,問:誰來幫老師介紹一下我校的各種建筑物的布局?

            2、設計我們教室的平面圖:教室長8米,寬6米。師:能照原來的長度畫到紙上去嗎?該怎么辦?

            3、討論引出學習要求:⑴確定圖上長和寬的長度;⑵作出教室的平面圖;⑶寫出圖上長和寬的長度;⑷寫出圖上長、寬與實際長、寬的比,并化簡。

            4、提出小組學習的具體要求:根據要求個人作圖,完成后四人小組交流(重點交流你是怎么確定圖上的長和寬的),選擇你們組認為最好的圖貼在黑板上。

            5、學生小組學習。

            6、根據圖片組織匯報:⑴選擇不同方法的平面圖;⑵討論反饋:你是怎樣確定圖上的長和寬的?圖上的長和寬與實際的長、寬的比各是多少?(小組代表回答)

            板書: A 、4厘米:8米=4:800=1:200

            3厘米:6米=3:600=1:200

            B、 8厘米:8米=8:800=1:100

            6厘米:6米=6:600=1:100

            ……

            (二)揭示比例尺的意義。

            1、教學“圖上距離”、“實際距離”。

            2、認識比例尺: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叫比例尺。

            3、揭題 ,回顧:

            ⑴這幾幅平面圖的比例尺 分別是多少?

            ⑵怎么求比例尺?它是誰與誰的比?比的前項是什么?

            ⑶怎樣理解比例尺 ?(把實際距離縮小100倍畫在圖紙上;實際距離是圖上距離的100倍;圖上1厘米表示實際距離100厘米……)

            4、師:①比例尺與一般的尺不同,它是一個比,不應帶有計量單位;②求比例尺時,前項、后項的`長度單位一定要化成同級單位;③通常把比例尺寫成前項是“1”的比,有時由于機器零件比較小,這時的比例尺要寫成后項是“1”的比。

            (三)求比例尺、求實際距離和圖上距離

            1、求比例尺。

            例:上海到北京的實際距離是120千米。在一副地圖量得上海到北京的距離是2厘米,那么這副地圖的比例尺是多少?

            ⑴學生獨立作業,反饋訂正;

            ⑵小結:單位要統一;比例尺的前項一般都是1。

            2、求實際距離。

            ⑴出示例題:在比例尺是1:6000000的地圖上,量得南京到北京的距離是15厘米。南京到北京的實際距離大約是多少千米?

            ⑵組織同桌同學各用一種方法來解答(算術方法和用方程解),并互相交流。

            ⑶匯報交流并總結。

            師強調:①把1:6000000化為分數形式來解答;②解答時要注意單位的化聚。

            3、求圖上距離

            ⑴出示例題:一個長方形操場,長110米,寬90米。把它畫在比例尺是1/1000的圖紙上,長和寬各應畫多少厘米?

            ⑵學生獨立作業,反饋訂正。

            (四)鞏固練習。

            1、照片上的比例尺。

            ⑴估計照片的比例尺;

            ⑵量一量,算一算比例尺;

            ⑶匯報:你是怎么做的?算出的比例尺大概是多少?

            2、操作發展練習:

            出示學校平面圖,各小組分別選擇一個建筑的平面圖,根據有關的數據,求出這個建筑的實際占地面積。(教學樓、操場、司令臺、傳達室、噴水池)

            ⑴引導討論出求實際占地面積必須知道實際的長、寬或直徑;

            ⑵小組分工進行合作學習;

            ⑶匯報交流,講評。

            師強調:求實際占地面積,就是實際的長乘以實際的寬;通過公式“實際距離=圖上距離÷比例尺”可以求出實際的長或寬。

            (五)課堂延伸。

            “同學們,在周圍的生活與學習中,還有沒有其他形式的比例尺呢?細心的同學可以去留心一下。”

          【小學六年級數學《比例尺》優秀說課稿】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比例尺》說課稿06-22

          《比例尺》小學數學說課稿02-12

          數學《比例尺》說課稿02-10

          比例尺的數學說課稿02-06

          小學數學《比例尺》說課稿范文(精選5篇)01-06

          比例尺說課稿01-22

          比例尺說課稿11-04

          《比例尺》說課稿01-09

          小學數學優秀說課稿08-31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另类精品国产一级 |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国 | 特黄V片欧美高清在线 | 一级a一片久久久 | 一级风流片A级国产 | 青青青视频香蕉在线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