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上冊第三單元《過零丁洋》說課稿

          時間:2021-06-12 08:08:12 說課稿 我要投稿

          蘇教版八年級上冊第三單元《過零丁洋》說課稿

            一、分析教材

          蘇教版八年級上冊第三單元《過零丁洋》說課稿

            《過零丁洋》是文天祥《指南錄》中的一篇,是其代表作之一。是文天祥于1278年十二月被元軍所俘,囚于零丁洋的戰船中,元軍強逼文天祥寫信招降在海上堅持抗元斗爭的宋軍將領。文天祥斷然拒絕。他面對浩渺滄海,感慨國家命運,心潮起伏洶涌,于是寫下了這首流傳千古,光照天地的愛國詩篇。詩歌回顧了詩人從讀書入仕到救亡報國,直至被俘所經歷的艱辛危難,抒寫“山河破碎”、“身世浮沉”的沉痛,表明自己誓死不屈的意志和以身殉國的決心。前六句寫國家和個人遭遇的悲慘。先從自己的出身說到報國。表明原先就有艱苦奮斗的閱歷,暗示經得起后來的艱危的磨煉,而儒家思想則是他的精神支柱。接著連用兩個形象、貼切的比喻概括抒寫奮戰中的感受:以“風飄絮”表現大好河山遭受蹂躪的慘相和詩人對時局的悲痛,以“雨打萍”表現詩人在抗元斗爭中遭受的種種打擊和挫折。“惶恐”二句則借典型事件實寫感受。上句說兵敗,“說惶恐”含有與士卒共度艱危的意思。下句說被俘,“嘆零丁”兼有將士傷亡殆盡的孤獨感。巧用地名作對,運用語義雙關,把紀實與抒寫特有的心情結合得天衣無縫。尾聯直抒胸臆,表白自己置生死于度外的愛國忠心。出語斬截有力,氣貫長虹,是千古名句,曾鼓舞無數仁人志士取義成仁。前六句悲涼沉痛,后二句轉悲為壯,構成了全詩沉郁悲壯的風格。

            二、教學目標

            依據《語文課程標準》對古代詩歌的教學要求,結合授課學生實際情況,及本課內容為古代詩歌的特點,我認為教學詩歌,首先應引導學生從整全上把握內容,領會詩歌的意境,其次通過研讀、賞析,領悟詩作的精妙,理解詩人的思想感情。重要的是指導學生反復吟誦,只有朗讀成誦,才能深刻理解作品的內涵。所以本人在設計本課教學時,我設計了以下三維目標:

            知識和能力目標:掌握本文的關于作者,作品的文學知識。背誦并默寫這首詩。

            過程和方法目標:閱讀理解詩歌內容,品味鑒賞詩歌語言。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感受、理解文天祥高尚的民族氣節和摯誠的愛國情懷。

            教學重點:1、理解詩歌的內容。2、熟讀并背誦詩作。

            課時安排:一課時

            三、教學方法:

            1、朗讀法: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特別是古詩詞。詩的節奏、韻律,所蘊含的感情內涵都要靠讀來感受體會,因此,朗讀應貫穿整個教學過程中。 2、自主合作、討論探究法:讓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自主合作,全身心地參與教學活動的全過程,讓學生相互討論,主動質疑,以學定教。

            四、教學手段: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配以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

            五、教學過程:

            (一)、 導入新課:同學們,“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愛國是每個中國人的責任,更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優秀的傳統。那么,大家知道哪些愛國的名人名言或愛國故事呢?(學生回答,由“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順勢導入)

            (二)、 簡介作者:簡介文天祥生平

            (三)、 簡介寫作背景

            1278年,文天祥率兵與元軍作戰于廣東潮陽一帶,不幸在五坡嶺被俘。元軍把文天祥囚于船上,元將勸他寫信招降宋將張世杰,文天祥拒絕。經過零丁洋時,他面對浩渺滄海,感慨國家命運,于是寫下了這首詩以表明自己的心志。

            (四)、學生聽讀范讀錄音,強調學生注意朗讀節奏、重音及感情基調。

            (五)、教師進行適當的朗讀提示。

            (六)、學生嘗試有感情地朗讀詩文,感知詩文主要內容。

            (七)、指名個別學生朗讀,師生對其朗讀進行適當點評。

            (八)、學生齊讀詩作,增強對詩歌內容的感知。

            (九)、組織學生結合課本注釋,逐句閱讀理解詩作,引導、幫助學生說說詩文的大意

            1、首聯回顧了詩人怎樣的經歷?

            明確:一是讀經書入仕途(狀元出身);二是起兵抗元,戰斗了四年。

            2、頷聯“風飄絮”“雨打萍”比喻什么?

            明確:“風飄絮”比喻國家命運慘淡,危在旦夕;“雨打萍”比喻自己家破人亡,孤苦伶仃

            3、 頸聯兩個“惶恐”,兩個“零丁”各有什么含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明確:前者各表地名,后者各表心緒。表達對抗戰局勢的憂恐不安和對自身處境的自憐、哀怨。

            4、 尾聯表明了詩人怎樣的氣節?

            明確:表明詩人舍生取義的決心,充分體現了他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崇高民族氣節

            教師小結:“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句千古傳誦的名句,是詩人用自己的

            鮮血和生命譜寫的一曲理想人生的贊歌。確是一首動天地、泣鬼神的偉大愛國主義詩篇。

            (十)、 品味探究:你最喜歡這首詩中的哪一句?試說說自己的看法。

            (十一)、 拓展延伸

            推薦學生課外閱讀《正氣歌》,感受文天祥高尚的節操。

            (十二)、布置課堂鞏固練習

            1、《過零丁洋》一詩押 韻,韻腳是 。

            2、《過零丁洋》前三聯與尾聯在感情格調上有何區別?

            3、熟誦并默寫這首詩。

            (十三)、板書設計:

            首聯:讀經入仕、起兵抗元

            頷聯:“風飄絮”、“雨打萍”

            頸聯:“惶恐”、“零丁”

            尾聯: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八年級上冊第三單元《過零丁洋》說課稿】相關文章:

          過零丁洋的說課稿01-23

          過零丁洋的說課稿03-16

          《過零丁洋》總結04-26

          《過零丁洋》教案06-16

          過零丁洋教案01-08

          《過零丁洋》教案07-31

          《過零丁洋》改寫10-26

          《過零丁洋》賞析11-14

          過零丁洋古詩11-01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欧美精品专区精品 | 日韩亚洲欧美中文字幕第六页 | 久久精品国产AV片国产 | 综合激情丁香久久狠狠 | 亚洲一区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天天在线天天看精品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