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草園》說課稿

          時間:2021-06-12 12:36:41 說課稿 我要投稿

          《百草園》說課稿范文

            一、教材分析

          《百草園》說課稿范文

            省編語文新教材的整體結構是總分總。初一冊是總,所謂總就是把語文學習中幾個共同的帶有關鍵性的問題,集中起來組成幾個單元,讓學生一進初中就認識到這些問題同學好語文的關系,引起注意,形成觀念,為以后的語文學習打下基礎。其中之一就是要懂得語文與生活的關系,學會觀察生活,用語言文字去反映生活中的人和事以及景和物。該冊第五單元觀察、反映生活景和物的教學,就是體現這一關鍵性問題的重要單元。它是在上一單元觀察、反映生活人和事的學習基礎上,讓學生進一步學習觀察、反映周圍景和物的方法,并培養這方面的習慣,提高這方面的能力。《百草園》是該單元的首篇課文,編這篇課文目的是為了讓學生明確觀察對于描寫景物的重要性,初步學會觀察、描寫景物的方法。

            教材重點:

            1、觀察和描寫景物時抓住景物的特點,注意一定的順序。

            2、描寫的語言形象、準確。

            教學目標:

            1、知識教學:掌握14個字,了解觀察對于描寫景物的意義。

            2、能力訓練:初步學會觀察景物、描寫景物的方法。

            3、思想情感教育:感受課文表現的兒童情趣。

            二、學情學法:

            初一學生由于受年齡的限制,寫景往往比較概括,不夠具體,條理不夠清楚,重要的原因就是觀察不夠仔細,沒有掌握觀察的方法。國際著名的心理學家皮阿杰研究表明,初一學生觀察力已有一定的發展,但比較膚淺,缺少精確性、概括性。培養初一學生的觀察力,必須經常不斷地向他們明確地提出觀察目的和具體方法。針對初一學生的實際,因此本課的教學要讓學生學會觀察、描寫景物的一般方法。

            另外,在本文的作者教學中讓學生掌握識記文學常識的方法名、時、地、評、作。

            三、教學方法:

            根據教材內容、教學目標以及初一學生的心理特點及本人的特長,采用讀讀、議議、講講、練練八字結構模式。讀是學生感知教材;議是分析、理解、掌握教材;練是鞏固、應用新知識,形成技能;講是教師啟發、指導學生讀、議、練,講清規律。讀是基礎,議是關鍵,練是應用,講串始終。

            這種課堂教學結構,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把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動性有機地結合在一起。這是依據心理學情感、意識傾向性的發展知識在教學中的重大作用。

            四、教學程序設計及特點:

            本文的教學時數為兩課時。

            第一課時的教學要點:

            1、新課導入:教師指出學生在寫景及觀察中存在的問題,使學生明確學習本文的目的是學會描寫、觀察景物的方法。這樣既突出了本文的學習重點,又讓學生明確學習本文的目的,使學生在學習時有個思維定向,可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2、介紹作家:本文是學生在初中階段第一次學習魯迅的作品,所以很有必要介紹作者。在板書課題后,可結合注釋①②,讓學生指出掌握文學常識要記住幾個要點。指名回答后教師總結學習文學常識的方法,要記住五個方面:名(作者原名、字、筆名等)、時(作者生卒年代或時代)、地(作者籍貫)、評(人們對他的評價)、作(作者的代表作)。這是本文教學中讓學生掌握的第一個學習方法掌握文學常識的方法。

            3、檢查預習:出示小黑板,讓學生給要掌握的`生字注音,掌握14個字,落實本文的字詞教學目標。

            4、讀:學生聽課文的配樂朗讀,讓學生找出本文的中心句,從而把握全文的中心和主要內容,為下面的議、講、練打好基礎。

            5、議、講:通過分析第二段對百草園的景物描寫解決教學重點問題。教師可針對教學重點,設計一些問題,讓學生討論、分析,教師啟發、點撥,落實本文的能力訓練目標。

            教師可出示小黑板,設計如下問題:

            ①課文描寫了百草園的哪些景物?是用什么句式把這些景物串聯起來的?

            ②這些所描寫的景物各有什么特點?作者選用了哪些詞語?是從什么角度進行觀察、描述的?

            ③這14種景物作者是按照怎樣的順序觀察和描寫的?哪些詳寫?哪些略寫?

            ④作者在景物描寫時運用了哪些修辭方法?

            ⑤為了表現兒童情趣,為了寫出百草園的樂趣,作者在寫景中寫了幾件趣事?

            在分析討論中讓學生感受課文表現的兒童情趣,落實本文的情感教育目標,使語文教學和思想教育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在提高語文能力的同時,又起到思想教育的效果,體現了語文課的本質和特點。

            在討論分析后,教師小結觀察、描寫景物的方法,讓學生掌握本文的第二個學習方法觀察、描寫景物的方法。

            最后齊讀第3自然段,感受課文的思想感情。

            第二課時的教學要點:

            1、復習文學常識及描寫觀察景物的方法,熟讀第2段,鞏固前一課時的內容。

            復習的目的是與遺忘作斗爭。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創制的著名的遺忘速度曲線,表明遺忘變量和時間變量之間的關系,即剛剛記住的材料最初幾小時內的遺忘速度很快,兩天后就緩慢。一句話,就是先快后慢。因此,要鞏固第一天所學的知識,第二天就必須及時復習,使記憶內容在頭腦中留下深刻的痕跡,不致遺忘。

            2、讀、講、議第3自然段。

            ①指名讀這一自然段,讓其他學生找出寫捕鳥動作的動詞,使學生進一步感知教材內容。

            ②學生找出動詞后,然后采取置換法加以對比,如把支換成頂、撐、架,把撒換成放、擺、扔,把系換成扎、捆、綁,把罩換成蓋、壓、扣。然后讓學生細心品味,討論對比,明確本文用詞的準確性,落實本文的教學重點二。

            討論后教師可再設計一個問題:作者為什么描寫得這么準確?讓學生明白,描寫準確除了要有豐富的詞匯外,首先取決于觀察準確,魯迅幼年時曾熱衷雪地捕鳥,十分熟悉這一游戲,所以寫得這樣準確、簡練,使學生進一步了解觀察對于描寫景物的意義。

            3、讀、講、議第5段。

            ①齊讀第5段,然后討論我離別百草園的心情,討論時讓學生暢所欲言,各抒己見。

            ②教師總結歸納。本文是《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的節選,最后一段是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的過渡段。因最后一段表達的思想感情是本文的難點,學生理解較難,教師要予以重點講解。

            4、教師總結觀察、描寫景物的方法。

            5、作業:從形狀、動作、顏色、滋味、聲音等不同角度觀察一景物,并把它描述下來。

          【《百草園》說課稿】相關文章:

          《百草園》說課稿范文精選07-20

          《百草園》說課稿參考06-17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說課稿02-08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說課稿06-24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說課稿06-28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說課稿11-13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說課稿07-14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的說課稿05-04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說課稿06-19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日韩精品久久久免费观看 | 日本最新免费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综合91 | 一本香蕉大道在中文热线播放 | 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 | 真实的国产乱××××在线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