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記》說課稿優秀教案

          時間:2021-06-12 18:19:20 說課稿 我要投稿

          《桃花源記》說課稿優秀教案

            (一 )、教材的地位、作用 。

          《桃花源記》說課稿優秀教案

            《桃花源記》是初中八年級第五單元的一篇文言文,在本單元中的課文,大多講的是文人墨客的博大理想與志趣以及他們積極向上的情操。五篇文章的體裁不同,有的文字簡潔而意味深長。《桃花源記》這篇文章以武陵漁人進出桃花源為線索,塑造了一個優美的世外桃源,并通過這個故事表現了作者自己對黑暗社會現實不滿,希望能有一個沒有戰亂、沒有壓迫、沒有剝削、平等自由的理想社會。

            教學目的:整體感知文章,理清文章脈絡; 聯系實際,逐步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積累文言詞語對照課文注解獨立完成課文翻譯;誦讀課文并背誦。

            教學重點:進行朗讀訓練,提高朗讀能力 ;培養并激活學生的想象能力;培養學生的欣賞及探究問題的能力。

            教學難點:正確看待課文中所描繪的理想境界。

            教學方法:誦讀、啟發、欣賞、探究。

            (二)、說教法 。

            1、主要運用誦讀、啟發、讀書指導及欣賞、探究法,同時運用多媒體教學課件。

            2、對文言文的教學要對學生進行啟發,才有助學生更好地學習掌握。

            3讀書指導是對朗讀所提出的要求。

            4、文中的一些探討性題目,可運用探究法,同時促進學生積極思考的思維。

            (三)、說學法 。

            在學法指導上,主要運用朗讀法、自主學習以及小組合作討論。

            朗讀法:文言文的學習重在反復朗讀,也可為下面的學習作好準備。

            小組合作討論:可使學生交流意見,活躍課堂氣氛,減少對文言文的生疏感、膽怯感。

            (四)、說教學程序。

            根據教學內容及語文學習的規律,安排導入——朗讀感知——理清全文思路——文章賞析、研讀——知識拓展延伸——教師總結、布置作業等幾個環節。

            1、導入并題解。

            在中國,素有“山川以人而勝”的傳統。所謂“景不自美,因人而彰”“地不自勝,惟人則名”。自從陶淵明作了《桃花源記》以后,桃源仙境名聲大噪。歷代文人雅士紛紛涉足山溪,探尋靈秘。今天我們就與東晉大文豪一覽桃源仙境。

            叫兩、三個學生書寫課題。

            分析: 源 、 園

            “源”字的偏旁是“シ”,與水有關,從文章一、二段看得出,“桃花源”里寫水的句子有“緣溪行,忘路之遠近”“林盡水源”,從而可看出桃花源是水流的盡頭、源頭,在比較隱秘的地方。所以不僅僅是指“桃花園子”。以后不要書寫錯了。

            2、朗讀整體感知課文。

            學生齊讀,掌握文意積累文言詞語。

            復述故事并口頭疏通文意。

            3、走近作者、了解寫作背景 。

            一學生讀,讀后點評。

            4、賞析及探究問題 。

            聽錄音朗誦感受桃花源的美的意境。

            讓同學到文中尋找桃花源最吸引人的地方,并說說是什么美?

            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景色美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

            ——生活美

            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人情美

            展開想象與聯想用一組句式整齊的句子描繪桃源人的生活環境及社會風尚。

            如:這里的______真美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桃花源的美我們概括出了景物美、生活美、人情美,這三個方面是不是桃花源最吸引人去的地方呢?我們中國大山名川,風景美,生活美,人情美的地方也不少,為什么桃花源讓人魂牽夢繞,一千多年來,在中國詩人的心中,桃源仙境始終美好,讓人向往呢?

            探究桃源人舉家到這與世隔絕的.地方的原因?

            由學生自由朗讀第三段。

            要求:朗讀是應讀出文中人物的語氣,如“乃大驚”,“皆嘆惋”,“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桃源人為什么叮囑漁人“不足為外人道也”?

            戰亂連年的年代,優美的世外桃源是否存在?(結合前面的寫作背景分析)

            漁人偶遇桃源,“……處處志之,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和“……,欣然規往。末果,尋病終”,作者寫這些句子目的是什么?

            (同學可通過讀課文最后兩段來了解)

            暗示這個故事是虛構的。

            作者為什么要虛構這個故事?

            5、教師總結并布置作業 。

            師小結:這篇課文陶淵明成功地運用了虛實結合的寫法,使人感受到桃源仙境的存在,實中有虛,以“不復得路”“未果”等句寫出仙境在恍惚間消失得無影無蹤,讓人覺得似夢似真,這些都不過是陶淵明巧妙的安排,理想的寄托,美好的愿望而已,實際上是子虛烏有的,桃花源讓后人津津樂道,可見桃花源已成為一種理想,一種美的象征了。

            作業背誦全文。

            6、知識拓展延伸 。

            抽一生描繪一下自己心中理想的明天。

            7、最后讓同學隨著音樂朗讀課文感受桃花源的美 。

            8、 說課板書:

            景色美 戰亂

            生活美   沒有 壓迫

            人情美 剝削

          【《桃花源記》說課稿優秀教案】相關文章:

          《桃花源記》的優秀說課稿01-24

          《桃花源記》的優秀說課稿09-12

          桃花源記教案說課稿03-24

          《桃花源記》說課稿與教案10-06

          《桃花源記》的優秀說課稿范文12-05

          桃花源記的優秀教案03-24

          桃花源記優秀教案03-24

          《桃花源記》優秀教案11-28

          桃花源記優秀教案08-25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天天在线视频精品分类 | 亚洲天天在线日亚洲洲精 | 日本乱码伦视频中文字 |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播放大全 | 亚洲华人久久免费 | 亚洲色精品vr一区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