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三年級上冊《筆算乘法》說課稿

          時間:2023-08-24 11:45:14 櫻櫻 說課稿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數學三年級上冊《筆算乘法》說課稿范文(精選10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說課稿,說課稿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如何把說課稿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數學三年級上冊《筆算乘法》說課稿范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數學三年級上冊《筆算乘法》說課稿范文(精選10篇)

            數學三年級上冊《筆算乘法》說課稿 1

            各位評委老師,各位同學,大家好!我是來自XX系XX班的XX,今天我給大家說課的課題是《筆算乘法》第一課時內容。下面我將從說教材、說學情、說目標與重難點、說教法與學法、說教學準備、說教學過程以及說板書和作業七個方面進行我的說課。

            一、說教材

            《筆算乘法》是選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三年級下冊第五單元“兩位數乘以兩位數”中的第二節內容,在教材上包括63頁——69頁內容。本次說課是針對其中《筆算乘法》第一課時內容:筆算乘法中的不進位乘法(63頁——64頁)。

            本節內容隸屬于“數與代數”的內容,是在學生掌握了兩位數乘以整十兩位數的基礎上進行的,教材編排遵循了循序漸進、由易到難的原則,先介紹兩位數乘以兩位數中不進位的算法,再進行進位的算法。本節內容既承接了之前乘法學習中多位數乘以一位數的內容,又為之后三位數乘以兩位數打下堅實的基礎。

            新課程標準要求該學段的學生能夠熟練掌握兩位數乘兩位數的運算技能,并能夠運用計算法則解決現實生活中的簡單問題。這些要求可以通過本課的教學得以體現。

            二、說學情

            三年級的學生具有思維快速發展,注意力和表達能力強等認知和學習特點,同時,該階段的學生同樣具有個體差異大、情感變化強、意志力薄弱等弱點。可以說,在教育這個階段的學生時,教師如何通過合理科學的引導來培養學生的學習行為習慣是重中之重。

            學生在學習本課之前,已經具備一定的數學運算能力,在接受新知識方面具有濃厚的興趣。但在計算中仍然存在馬虎大意的問題,在運用運算規則解決實際生活問題上存在一定的遷移難度。 這些特點對于本課的教學設計提出了新的思考。

            三、說目標

            與重難點 根據以上分析,結合新課程標準的教學設計要求,我設計了以下教學目標:

            (一)知識技能目標:通過問題解決,讓學生掌握兩位數乘以非整十不進位兩位數的計算法則;

           。ǘ⿺祵W思考目標:通過兩位數乘以整十兩位數到兩位數乘以非整十的不進位兩位數引導,讓學生學會獨立思考和體會數學基本思想和思維方式;

            (三)問題解決目標:通過具有生活情境的例題運算練習,讓學生形成由課本向現實生活情境的數學學習遷移;

           。ㄋ模┣楦袘B度目標:通過教師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培養學生對數學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鍛煉學生克服困難的意志和決心。 我把知識技能目標作為本課教學的重點,把問題解決目標作為本課的難點。

            四、說教法與學法

            新課標理念要求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基礎上建構知識。根據本課的內容特點,結合學情分析,我設計了以下教學方法和學生學習指導方法:

           。ㄒ唬┲v授法。通過乘法順序和數位對位等新知識的講解,讓學生明了兩位數乘以非整十不進位兩位數的運算規則;

            (二)情景教學法。通過趣味性的情境呈現新知,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參與到學習的過程中來;

           。ㄈ┖献魈骄糠。通過比較與研討不同計算方法的優點和不足,讓學生體會到相互間交流與探討的樂趣;

            (四)練習鞏固法。通過新知識學習之后的課堂訓練,鞏固所學知識,及時發現并解決問題;

            (五)遷移式指導學習法。在學生充分掌握新知識的'基礎上,教師列舉現實生活情境案例,舉一反三,讓學生能夠把所學運用到實際問題的理解和解決上。達到數學為生活服務的目的。

            五、說教學準備

            為了本節課的順利展開,我準備了教學PPT

            六、說教學過程

            根據以上分析,我設計了四個環節完成本課的教學:

            環節一:復習導入,情境呈現(8分鐘)

            上課初試階段,我會由簡到難地呈現出一些復習題,如:10×10;30×40;90×70;19×20;38×80等。讓學生以小組之間“開小火車”的方式完成,每列“小火車”開的速度和正確率進行比拼,在復習舊知識的基礎上,把學生的學習狀態拉回到課堂上來。

            在學生逐步進入到學習狀態之后,我會呈現出一個新知識學習的教學情境:“小紅的媽媽帶著小紅去書店買一套課外書,這套課外書總共有12本,每一本的價格是24元。媽媽給小紅出了一個難題,問小紅總共需要付多少錢。你能幫助小紅解決這個問題嗎?你有哪些方法可以幫助小紅解決問題?”

            情境呈現之后,我再輔以小小的獎勵措施激勵,允許學生在獨立思考的情況下同桌或小組討論,引發學生的思考和競爭,從而順利過渡到教學活動中來。 [設計意圖]:上課初,學生注意力不集中,于是我采用了競爭性的復習導入形式,以由簡到難的問題逐步把學生的注意力拉回課堂;之后的情境呈現、獨立思考和小組討論環節,讓學生的思維充分發散,尋求多種問題解決的思路。

            環節二:成果評價,新知講授(20分鐘)

            1、在學生參與討論的時候,我會進行課堂巡視,發現不同的問題解決途徑,然后有針對性的讓學生呈現研討的成果并進行鼓勵,最終通過全班同學投票選擇最為便捷的運算方法。若是沒有學生呈現出本節課所要講解的方法,我會給出這種方法——兩位數乘以非整十不進位兩位數,以及其他解決問題的方法,讓學生做出優劣性的評價。

            2、對于新知識的呈現,不可避免的存在運算規則和運算技能上的問題,這時我會板書具體詳細的計算步驟和程序,以及每個步驟上容易出現問題的地方和注意事項:包括數位對位法則,乘法順序法則,積的寫法順序法則等,并使用彩色粉筆以及醒目的箭頭標志和特殊符號使用給學生以清晰明了的提醒。

            3、在完成初步的新知識講授之后,為了加深記憶,我會讓學生復述整個運算流程和運算規則,然后通過學生的復述和我的補充,最終完成兩位數乘以非整十不進位兩位數的文字規則描述,并督促學生記錄在課本上。

            [設計意圖]: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知識的學習是學習者自我選擇和建構的過程,我在設計這一環節的時候,充分考慮到作為主體的學生自我建構能力,在學生自己比較與歸納的基礎上,通過師生之間的協商互助來達到問題解決。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構建一個易于學生理解的運算法則,更容易讓學生掌握新知識。

            環節三:隨堂練習,鞏固提高(8分鐘)

            上述環節進行之后,我將布置教材63頁“做一做”中的8個題目,讓學生隨堂練習,同時,我會把這8個題目呈現在黑板上,讓具有代表性的同學上黑板完成題目。在此過程中,我會隨堂巡視,發現有針對性的問題。

            在學生完成的基礎上,我會結合學生自評、同學互評和教師評價相結合的方式對上黑板完成題目的學生成果進行評價,找出呈現的問題并進行糾正。

            [設計意圖]:通過有效的隨堂訓練來鞏固教學成果,能夠及時地發現問題并即刻解決,把問題留在課堂中。

            環節四:課堂總結,思路整理(4分鐘)

            最后一個環節,我會提出一個總結性的問題:“同學們,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學到了什么?”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描述本節內容學習的收獲。這時,我會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分別作出表達,幫助其作出自我總結。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自己的語言表述,既對本節課的學習內容作出總結,又幫助學生自己厘清思路。

            七、說板書和作業設計

            根據教學目標和課后練習,我設計了以下一個作業: 把課后“練習十五”中的1——4題做在課后作業本上。 以下是我本節課的板書設計: (略) 我的說課到此結束,請各位老師和各位同學指導批評。

            數學三年級上冊《筆算乘法》說課稿 2

            一、說設計理念:

            本節課的教學主要是針對本年級組提出的“如何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專題研究而設計的。設計的過程中力圖體現出本專題的研究成果,把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的各種方法融入了教學當中。同時在本節課設計中,我也考慮了學生的年齡特點,在教學形式上采用多種形式交替變換,注重趣味性,激發學習興趣,使學生的潛能得到最大的發揮。

            另外,我在培養學生計算能力的同時,也沒有忽視素質教育,一方面注重各學科間的滲透和聯系,另一方面注意愛國主義和民族自豪感的熏陶。

            二、說設計思路

            本節課的設計是以多位數乘一位數筆算乘法練習為依托,通過對多位數乘一位數筆算乘法鞏固練習,把本年級的研究結果——培養計算能力的方法孕育其中,本節課我創造性地使用了教材,針對實際情況和素質教育的要求,設計了一些有趣味、有時代科氣息的練習,但實際并沒有改變知識內容和結構。下面我對本節課知識點做了簡單分析:

            多位數乘一位數筆算乘法是本冊的重點內容。這一部分內容的學習,先是從整十、整百數乘一位數的口算開始的,然后是接近整十、整百數乘一位數的估算,接著是由淺入深的學習二、三位數乘一位數的不進位、不連續進位、連續進位的乘法,使學生逐步理解和掌握了多位數乘一位數的乘法計算方法。本節課的教學安排既是對前面知識的鞏固和熟練,也是為學生進一步學習一個因數中間有0的乘法和一個因數末尾有0的乘法做好鋪墊,又是為以后學習多位數乘多位數計算打好基礎。在這節課中學生在鞏固練習的同時,我把提高計算能力的方法:培養計算興趣、學習習慣、學習態度、加強口算、掌握算法,理解算理等方法融入整個教學中,使學生不僅鞏固了所學知識,也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增強計算速度,提高計算的準確率。

            基于以上認識,我制定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和重、難點:

            1、教學目標:

            使學生較熟練地掌握多位數乘一位數筆算的方法,能正確地進行計算,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使學生初步理解提高計算能力的一些方法和策略。

            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體會成功的快樂。

            初步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主義情懷。

            2、教學的重、難點:

            重點: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多位數乘一位數的計算方法并熟練地計算。

            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提高計算的準確率。

            難點: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三、說教法、學法

            從素質教育著眼點來看,要貫徹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相結合的原則,不僅要使學生學會知識,更要使學生會學、樂學、主動去學。

            為了更充分地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使他們能夠自主學習,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在教學方法上,采用談話激趣、回憶交流、討論歸納、強化練習等教學方法,循循誘導,讓學生在比賽、游戲、練習、合作中自主學習,鞏固和拓展所學知識。

            四、說教學過程

            “將課堂還給學生,讓課堂煥發生命的活力”“努力營造學生在教學活動中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從這種設計理念出發,為了更好的達到教學目標,突出重點,增強教學效果,使學生計算能力得到真正發展,我對本節課設計如下幾個環節:

           。ㄒ唬┘と。

            同學們,這幾天我們一直在學習多位數乘一位數的知識,你們想不想知道我們今天要學習什么知識?想一想。學生可能會根據教材說學習新知。是啊,從課本的內容看這節我們要學習一個因數中間有0乘法,但是老師想讓大家看看最近幾次的作業,拿幾本錯多的作業給學生看看但是老師想問問:這幾天我們學的知識,你們都熟練了嗎?作業得怎么樣?(可以拿幾本錯多的作業給學生看看)引導學生說一些學生還不太懂,應該再練習!蔷挽柟虖土曇幌,使我們計算能力再有所提高,計算的準確度也能提高一些,可以嗎?師板書課題。

           。ㄟ@樣設計導入主要是讓學生覺得我們是有必要上這節課,明確學習目標,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最大的發揮)

           。ǘ┗貞浗涣鳎懻摎w納,明確算法,理清算理。

            1、回憶交流

            師: 好,那回憶一下,我們這幾天都學習了哪些內容?……

            師:對,這段時間我們就是學習了多位數乘一位數的乘法,那每天學習都一樣嗎?……

            請學生想一想都學了哪幾種情況的乘法,同桌之間先互相說一說,然后請學生在全班上說一說。

            2、討論歸納,明確算法,理清算理

            師:你會計算這幾種乘法題嗎?你能說一說多位數乘一位數筆算乘法的計算方法嗎?小組內互相說說,師巡視指導。

            每個小組選一名代表匯報。師據學生匯報板書計算方法。

            師小結:同學們說得不錯,雖然有些還說不完整,但已有一些進步了。

            師生一起來說算法,并理解算理。

            師:看來同學們已經掌握了計算方法,下面我們就算一算。

            (這里這樣安排同桌、及小組合作是讓同學之間互相交流、互相補充,使學生體會小組合作的作用,培養初步合作的意識,體會成功的快樂。然后師生一起說使算法進一步明確,算理更加清淅。)

           。ㄈ、強化練習

            1、口算鋪墊(開火車)

            6×4 = 3×8 = 7×5 = 9×4+6=

            2×8+7= 3×6+4= 8×8+7= 4×2+3=

            2、看誰算得又對又快。比賽誰快就可以到黑板上來做。然后請做題的學生說一說你是怎樣計算的?

            1 5 8 2 6 3 2 78 7

            × 4 × 5 × 7× 6

            3、師:同學們知道啄木鳥會做什么呢?……對,它是益鳥,專門給老樹治病的,F在你們也來當一回醫生,誰能幫助下面的題治一治病呢?

            1 2 5 2 4 7 6

            × 7 × 4 × 8

            7 4 2 8 3 8 8

            集體評價。

            師:同學們當醫生好當嗎?當醫生應該怎樣才能幫病人查出病來?

            師:那計算多位數乘一位數時,要注意哪些地方?學生說師板書

            引導學生說出要細心,不能馬虎,注意學習習慣的培養。

           。ㄟ@里設計從口算到筆算再糾錯的有梯度練習,并注意練習的針對性和趣味性,一方面是為了學生積極地鞏固和扎實所學知識,另一方面是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學生的計算能力能穩步提高,同時也滲透一些科學和品德方面的教育,注重學科的聯系。)

            五、拓展延伸

            1、師:剛才又是比賽,又是當醫生,一定有點累了,那我們輕松一下做個游戲:

            老師這里有一棵蘋果樹,上面結了許多蘋果(蘋果上有數),這邊還有籃子(上面有乘法算式),如果你們摘對了,這個蘋果和籃子都歸你。你們想來摘嗎?……

            那我們怎么摘呢?同桌之間互相說說,然后請學生上來摘,并說說為什么這樣摘?

            (游戲是兒童最喜歡的課堂學習形式。讓學生在游戲中、玩樂中輕輕松松學知識,培養能力這正是我們這節課的追求。)

            2、同學們,你們知道楊利偉叔叔嗎?他是做什么的?……知道今年我國又有兩位叔叔坐著神舟六號宇宙飛船在太空生活水平生活了5天5夜,他們是誰呢?

            ……

            師; 他們都是我們民族的驕傲,中國的驕傲。同學們現在我們再來了解一個有關航天知識并來解決問題好嗎?

            小黑板出示:

            我國發射的第一顆人造衛星繞地球一周需要114分鐘,繞地球9周,需 要多少分鐘?

            先讓學生說說從上面的信息中你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怎樣列式?為什么這樣列式?能先估算一下,再獨立解答。

           。ㄟ@里設計一個具有時代氣息的問題,一方面是多位數乘一位數應用拓展,因為計算教學如果只重視計算技能的學習,往往比較枯燥。只有把計算教學至于問題解決中去,使學生感受到計算是有用的,是能幫助我們解決實際問題的,學生會更感興趣。另一方面是為了開拓學生的知識面,讓學生了解國家的一些大事,滲透愛國主義和民族自豪感的教育,這也是素質教育的要求。)

            六、全課小結

            這節課我們又練習了多位數乘一位數筆算乘法,你覺得比以前算得快了嗎?算得準了嗎?你認為怎樣才能算又對又快呢?你還哪些收獲?(這樣設計學生自己來談收獲,是注重學生的個別差異,在課堂上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收獲。)

            數學三年級上冊《筆算乘法》說課稿 3

            一、說教材:

            本節課是一節計算課,教材中只給了兩名同學的計算方法。然后引出了豎式,又強調了豎式中沒一步的算理。

            二、說學情:

            在二年級下學期學生學習了一位數乘多位數筆算方法之后,大部分學生能熟練準確地計算。學生通過預習例題,家長提前輔導都能利用四句乘法口訣順利地進行豎式計算,但他們說不清這樣計算的道理。

            三、說教法、學法:

            以往模式是重算法,忽視算理,本節課我設計時重點在于重算理,明算法。給學生點子圖讓學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去充分體驗數學算法多樣化,感受成功的喜悅。

            四、說教學目標:

            1、理解乘法的意義和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算理,讓學生經歷發現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方法的全過程,體驗計算方法的多樣化;

            2、感受“借助舊知識,解決新問題”的策略意識。

            3、通過應用,初步體驗兩位數乘兩位數在生活、數學應用中的廣泛性,拉近算式與生活的聯系,并體驗探究、應用過程中的成功感。

            教學重點:理解乘法的意義和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算理,掌握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教學難點:理解用一個數的十位上的數去乘另一個數個位上的數,得數的末尾與十位對齊的道理。

            五、說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導入新課

           。ǘ﹦撛O情境,探究新知

            1、收集信息,提出問題。

            2、動手操作,探究算理。

            本節課我是由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出發,引領學生不斷探索。要讓學生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這節課我主要利用點子圖這一研究工具,為學生創設了數學交流與想象的'機會,努力使數學計算課堂換發新的生命力。學生通過預習進行豎式計算,但他們說不清這樣計算的道理。如何溝通算理與算法之間的關系,如何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呢?我借助點子圖這個直觀模型,架起算理與算法之間的一座橋梁,使學生能直觀感悟計算的道理。開始學生根據情境列出乘法算式,教師給學生提供點子圖,讓學生把一本書看作一個點在圖上分一分,算一算,求出一共有多少本,學生操作過程中具有不同層次的學生有不同的學習效果,不會算的學生他們無意識的在14×12的點子圖中進行劃分,計算出各個部分的結果之后進行累加,算出結果。

            3、試做豎式,探究算理

            而對于會計算的學生來說,他們會劃分成大小相等的兩部分。只要計算出一部分的結果通過乘份數方式就可以達到計算出結果的目的,預設方法同學們沒想到比如3個4套的分法;4個3套的分法,學生們都是分的兩部分。有橫著分兩份的,有豎著分兩份的。還有一部分同學有意識地在14×12的點子圖中結合豎式計算的過程進行劃分——就是2個14與10個14。這樣的學生是在已經掌握了計算方法基礎上能夠自主探索的學生,他們具有較強的學習能力。我留給學生足夠的自由學習探究時間之后,引導學生交流匯報,體驗方法的多樣性,使學生在交流的過程中找到這些多種多樣的計算方法,讓他們說出這些方法有一個共同特點“先分后合”,將兩位數乘兩位數轉化成兩位數乘一位數或兩位數乘整十數。由新知識轉化成舊知識,先放后收方式進行。在學生自主操作后,再進行引導反思,教師讓學生試著豎式計算,找計算正確學生板演,說說是怎樣算的,應用4句口訣。

            4、解疑算式,深化算理

            教師再重復強調豎式書寫方法。這里也是本節課重點,學生在應用一四得四這句口訣時4還容易寫在個位。重點講解。然后引領學生將豎式與點子圖進行結合看哪種方案與豎式計算過程相吻合。此時所有學生從無意識思考到有意識思考,教師在投影上展示學生的作品,學生會很容易找到與豎式匹配的方案。再讓學生將豎式計算過程與點子圖相對比,在不知不覺中又探索計算方法背后的道理了。最后引領學生將總結出來的口訣算式進行完善,學生又進一步思考算法與算理之間的關系。此時學生才是由掌握算法轉向真正理解算法背后的算理。

            (三)專項練習,內化方法

           。ㄋ模┱n堂小結,思想升華。

            數學三年級上冊《筆算乘法》說課稿 4

            一、說教材

            本節內容是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第63頁教材例1編排的主要意圖是讓學生在筆算兩位數乘一位數和口算兩位數乘整十數的基礎上,初步理解和掌握兩位數乘兩位數不進位的筆算方法,能正確進行計算,培養學生的分析、歸納能力。

            二、說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筆算兩位數一位數和口算兩位數乘整十數的基礎上,初步理解和掌握兩位數乘兩位數不進位的筆算方法。

            2、能正確、熟練地進行筆算。

            三、說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掌握筆算方法并正確計算。

            2、難點:解決乘的順序和第二部分積的書寫位置問題。

            四、說教法

            根據計算教學的特點和學生的認知規律,采用以下教學方法。

            1、采用練習法和討論法讓學生對自己學過的知識進行歸納小結,使他們能及時肯定自己的成績,培養學生的自信能力。

            2、采用嘗試教學法,運用知識遷移規律滲透比較、分析、歸納、推理的邏輯思維方法,開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3、利用改錯搶答等形式,激發學生動腦、動口、動手,使他們敢于發言,敢于質疑,把數學課上得有趣、有效。

            4、使學生學會比較推理的方法概括新舊知識間的內在聯系與區別。

            5、通過板演、討論、動腦、動口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6、通過筆算,使學生養成計算認真、仔細、格式規范的良好習慣。

            五、說教學程序

           。ㄒ唬┘とざ

            1、筆算下面各題

            24×3 78×8 57×7 63×5

            提問:用一位數乘兩位數,我們該怎樣計算?

            小結:在計算一位數乘兩位數時,用這個一位數依次去乘第一個因數的個位、十位,滿幾十就向前進幾。

            2、口算

            27×20 82×40 52×60 12×90

            提問:兩位數乘整十數你是怎樣口算的?

           。ǘ⿲胄抡n:

            剛才我們復習了兩位數乘一位數的筆算和兩位數乘整十數的口算,那么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不進位乘法怎樣筆算呢?下邊我們一起來學習。

            板書課題:兩位數乘兩位數不進位筆算乘法。

           。ㄈ┏鍪灸繕俗寣W生齊讀一遍

            (四)導學達標:

            1、出示主題圖和例1

           。1)分析:讓學生觀察圖和例題說出題目中的已知條件和問題分別是什么?要求媽媽一共要付多少錢?該怎樣列式?板書:24×12

            提問:為什么用乘法計算?(因為它求12個24是多少,所以用乘法計算)

            師說明:24乘2我們已會算,24乘12我們還沒有學過,這是兩位數的乘法,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內容。

            提問:誰能把24乘以12轉化成我們這過的知識呢?4人為一小組討論。

           。2)匯報:一種可以把12本分成10本和2本,我們可求出10本書多少錢,再求出2本書多少錢,然后把這兩部分的錢加起來就是媽媽要付的錢。

            板書:口算

            口算:12=2+10

            24×2=48元

            24×10=240元

            48+240=288元

            另一種筆算

            教師:剛才我們我們求媽媽買12本書用288元,計算時一共用了3個豎式,大家想一想,我們能不能把這三個豎式給合并起來寫成一個豎式呢?

           。3)講解24乘12豎式

            剛才筆算時,我們是先算什么?怎樣算?(筆算時,把相同數位對齊,先用第二個因數個位上的2去乘24得48,再用第二個因數十位數上的1去乘24得24,第二步積的末位4要和十位對齊,因為1個十乘4得4個十,個位上的0可以省略不寫,然后把兩次乘得的積加起來)

            板書:

            24

            ×12

            ——

            48 ……… .24×2 的積

            240 ……… 24×10的積

            ——

            288

            說明:在把兩個積加起來的時候,個位上是計算8加0,0只起到占位作用,為了方便,這個0可以省略不寫,邊說邊把0擦去。

            請一位同學復述計算的過程。

           。4)在總結過程中提問:

           、賰晌粩党藘晌粩狄环N是口算方法,一種是筆算方法,你認為那種方法好。

           、诠P算中乘了幾步,為什么?乘得的結果怎樣?(乘了兩步,因為第二個因數是兩位數,2和24乘完后,1和24還要乘,把兩步乘得的結果加起來)。

            ③十位上的1和24乘完后4為什么和十位對齊?(因為十位上的'1和4相乘乘得的結果是4個十,所以要和十位對齊,個位上的0可以省略不寫)。

            總結,今天我們學習的是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乘法,而且不需要進位的,那么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總結出兩位數乘兩位數不進位的筆算方法是:相同數位對齊,先用第二個因數個位上的數去乘第一個因數得出一個數,再用第二個因數十位上的數去乘第一個因數得出一個數,第二步要積的末位要和第一個因數的十位對齊個位數上的0省略不寫,然后把兩次乘得的積加起來。

            數學三年級上冊《筆算乘法》說課稿 5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三年級上冊)》第74頁。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嘗試寫豎式、小組討論交流算法的過程中掌握筆算乘法的書寫格式和算理。

            2、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和多策略解決問題的能力,體現聯系生活學數學的思想。

            【重點難點】

            重點:多位數乘一位數(不進位)乘法的計算方法難

            點:豎式計算算理

            【教學過程】

            一、出示口算題

            同學們請看口算,看誰速度快

            1、請同學們把書翻到七十四頁,這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容,請你認真的讀一讀、看一看,哪些地方是你看懂的,那些地方是你不懂的地方,把不懂的用筆做上記號。

            2、小組討論互相學習。然后把書合上。

            二、提出問題。課件出示情景圖。

            師:圖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畫畫)一副畫畫的情景含有那些數學信息呢?

            生:3個小朋友。三張圖畫紙。三盒彩筆。師生共同處理數學信息。并讓學生獨立提出數學問題:

            生1:一共有多少張圖畫紙?

            生2:一共有多少枝彩筆?

            師:同學們提出了這么多的問題,真了不起!我們先來解決其中的一個。要求一共有多少枝彩筆,會列算式嗎?

            生:3×1

            2 12×3

            三、猜想結果,方法驗證:

            師:估計一下,12×3大約等于幾?解說一下,你是怎樣估計的?師:用什么方法就得到12×3準確的結果呢?同學們先商量一下,找出自己喜歡的方法。

            請幾名代表匯報交流,師板書有代表性的`思路:學生講解各自的思路。

            四、提供空間,探索豎式

            師:數學講究簡煉,除了以上方法,你還能創造出一種更簡單,計算得更快的一種書寫形式嗎?請你們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試一試。(師巡回指導)

            教師指定幾個人到黑板上板書:師:同學們自己想出了這么多的方法,真了不起,現在同學們來評價一下,你來說一說我的思路,我來說一說你的思路,猜一下,他們在做的時候是怎么想的,先在小組內說一說。

            生自由談: 生評價得出最簡練的方法。列豎式乘時應注意:先從個位乘起,用多位數每一位上的數分別乘這個一位數,再把所得相加。

            五、規范格式,歸納方法。

            師:(課件演示)師強調豎式的書寫格式和計算方法。揭示課題:這就是我們這一節研究的內容:筆算乘法。

            師:乘法算式中,各部分都有自己的名稱,我們把這兩個相乘的數都叫做因數,最后的得數叫做積。乘法豎式時應注意什么?先從個位乘起,用多位數每一位上的數分別乘這個一位數,再把所得相加。師:現在請同學們,閉上眼睛回想一下,12×3筆算豎式的過程和方法。

            六、解決問題,拓展應用。

            1、解決問題,鞏固應用。師:我們剛才解決了一個問題,還有兩個問題沒有解決。請同學們列式并用豎式解答。學生獨立解答,相互交流算法

            2、一步一步往上爬

            3、解決問題

            4、豎式計算,比比誰厲害

            5、解決問題

            七、知識梳理,師生小結。(略)

            數學三年級上冊《筆算乘法》說課稿 6

            設計說明

            在學習兩位數乘兩位數(不進位)的過程中,學生已經理解了筆算的算理,知道了 乘的順序及積的書寫位置。因此,本節課主要利用幾何圖形理解算理和學生已有的認知經驗進行遷移,讓學生自主建構兩位數乘兩位數(進位)的計算方法。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使學生經歷探索和利用幾何圖形去理解兩位數乘兩位數(進位)的相關運算算理,并能正確地處理計算過程中的進位問題

            2、培養學生利用舊知遷移新知的能力。

            3、使學生在經歷參與活動的過程中,進一步體驗學習成功帶來的快樂,激發探索計算方法,解決問題的興趣,并滲透德育教育和培養學生認真細心、書寫規范的好習慣。

            重點:

            1、能夠簡單利用幾何圖形計算兩位數乘兩位數。

            2、掌握計算中為什么進位。

            難點:讓學生總結乘數是兩位數的乘法的計算法則。

            教學過程:

            學生課前準備:練習本和文具

            教師準備: PPT課件、題卡、動物卡片、水果卡片。

            教學過程

            一、課前和學生互動,<游戲水果蹲>

            學生分四組,每組選出一個組長并選一類水果,最后,選出一組水果獲勝

            二、復習

            利用課前水果蹲獲勝水果小組,引出復習習題,并找一名學生到前面板演(一邊計算一邊想你是怎么計算的)23×13= (一名學生板演,其他同學在本子上做)

            師:通過復習出示(兩位數成兩位數筆算)板書

            三、新知過程

            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1、創設情境。

            師:剛剛同學們在做題時,老師看到一位學生的桌子上有一盒酸奶,老師很好奇,我想采訪一下他。

            師采訪。xx你喜歡喝酸奶嗎?

            (課前準備一生說:是的,老師,媽媽說每天喝一盒酸奶對我長身體有好處。)

            師:媽媽做的真好。同學們,你們喜歡喝酸奶嗎?——每天喝一盒酸奶是可以增強我們的免疫力。同學們春風小學的孩子們每天也喝一盒酸奶,今天我們就去幫幫春風小學解決一個有關酸奶的問題,你們愿意幫忙嗎?

            生:愿意。

            2、出示課件

            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圖片,你發現了什么?(讓學生找數學信息和數學問題和簡單說說幾何圖形)

            生:說出數學信息和數學問題。

            師:那么你們會列式嗎?(找生列式)

            生列式,師板書48×37=

            3、引出估算

            同學們,在課下,咱們班有兩位同學在預習時遇到了點困難,請同學看。(觀看視頻)

            視頻中的兩個同學起立尋求幫助。以此引出估算的多種方法。

            預設

           。1)生:因為48≈50,37≈40,50×40=2000(盒),所以大約需要2000盒酸奶

           。2)因為48≈50 50×37=

           。3)37≈40 48×40

            師:那么實際需要酸奶的盒數比2000多還是少?為什么?

            生回答。

            4、引出筆算

            同學們現在春風小學,要給學生們配備營養餐中的酸奶,想知道具體需要酸奶的盒數,你們能幫忙嗎?(請同學們在題卡上完成 第一題,并同桌之間說一說。找一名學生到前面板演,并找2名同學結合幾何圖形說說你是怎么計算的)

            計算后,師:同學們這么快就幫助春風小學解決了困難。老師替他們感謝你們。謝謝大家。

            師:現在請同學們仔細觀察白板,你發現了什么?

            生找異同。

            師總結:這種利用以學知識學習新知的過程就是遷移思想。

            出示課題進位和遷移。

            那么同學們通過對乘數是兩位數的乘法的學習,并結合剛剛計算的過程,你能說說如何筆算嗎?(小組合作完成題卡2題。小組討論,最后由組長寫出討論結果)

            小組匯報和補充完成此內容。(運用一些鼓勵性的語言給予鼓勵,例如數學家就是這樣說的.)

            找2名同學說,再大家加重音齊讀。重要的事說三遍。

            小結: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

            a、先用一個乘數的個位的數去乘另一個乘數,得數末位與乘數的個位對齊。計算中哪位滿幾十就向前一位進幾。

            b、再用這個乘數的十位的數去乘另一個乘數,得數末位與乘數的十位對齊

            c、然后把兩次乘得的

            5、鞏固練習

            同學們你們能獨立計算了嗎?有幾只小動物迫不及待的和大家見面了,同學們請看 。老師選一位同學幫大家選擇一種可愛的小動物。(選擇后生做后面題)

            在學習新知時錯的生展示

            6、小結。

            同學這節課的功勞可真不少。幫助春風小學解決了困難。那么同學們在大家幫忙的同時你有什么收獲呢?

            生說一說

            7、拓展。同學們說的太好了。那么同學們在生活中你們會用到今天所學內容嗎?在以后的數學課上咱們還會和它見面嗎?

            8、布置作業

            教材51頁6題

            9、板書設計:

            兩位數乘兩位數筆算(進位)

            23×13=299 48×37=1776(盒)

            答:一共需要1776盒酸奶。

            數學三年級上冊《筆算乘法》說課稿 7

            說教材

            《筆算乘法》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四年級數學上冊第三單元,三位數乘兩位數筆算乘法。

            第一課時

            筆算乘法是本學期的重點內容,學生在已掌握的兩位數乘兩位數的基礎上,掌握三位數乘兩位數相對容易一些。

            數學目標:

            1、 進一步理解和掌握一個因數是兩位數的計算順序和積的定位。

            2、通過兩位數乘三位數與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算式對比引導學生歸納出一個因數是三位數的乘法規則,并能正確進行計算。

            3、培養學生認真檢查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和掌握兩位數乘三位數的計算順序。

            難點:一個因數是兩位數乘法的積的的定位。

            說教學互動環節

            1、舊知鋪墊:

            引導學生回憶兩位、三位數、一位數的筆算和估算。

            復習舊知:一方面鞏固學生的知識,一方面為本節課的新課學習做鋪墊。

            2、點出例題:

            讓學生審清題意,認真思考,先獨立估算,再交流探索。學生根據已有知識,自己很容易列出這道算式,啟發學生,讓他們自己建構知識,交流探究出

            “145×12”知道這是一個新內容。先讓學生估算,并說出估算方法。讓學生經歷運用兩位數三位數計算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體會乘法計算的運用價值,在學習活動中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在學生自己探索交流處“145×12”時,問你是怎樣想的,又是根據什么列豎式計算的?290表示什么,145又表示什么。這一過程學生經歷了探索,掌握了三位數兩位數的算理和積的定位。

            3、鞏固練習

            當學生自己探索出,三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方式時,這一內容還不夠扎實,所以及時給出練習,學生思維得到更深刻的認真!

            給出四道練習題,都是三位數乘兩位數,讓學生分小組上臺版演,提高了學生的積極性,集體訂正,加強學生對三位數乘兩位數的掌握,培養學生靈活解題的能力,通過知識的'遷移,使學生經歷三位數乘兩位數的遷移,類推到三位數乘兩位數。

            再鞏固

            我設計了三道:“小馬虎”做的題目,讓學生發現錯誤并改正,“小馬虎”的計算可能就是我們學生中容易犯的錯誤,這樣為我們的學生提了醒,當學生找出了“小馬虎”的錯誤時,是快樂的,可能有類似的學生得到了提醒。

            4、課堂小結

            學生簡要回顧,敘述本節課的主要內容,感受所學的知識價值。

            反思

            本節課得學生盡可能多地提供探索的空間,注意了學生的互相交流,啟發共同提高的能力培養,在這里教師創設情意后,引導學生自己提出問題,獨立思考,討論、探索。引導學生自己能發現問題自己解答,教師適時引導,循序漸進,進一步培養了學生的問題意識與求知、探索的能力。課堂的主人是學生,教師只是一個引導者與組織者!

            數學三年級上冊《筆算乘法》說課稿 8

            教學內容:

            教材第21、22頁練習四第12-18題。

            教學目標:

            通過練習進一步掌握一個數乘一位數的乘法口算和筆算的.方法,更加正確、熟練地口算和筆算。

            教學準備:

            練習四第12題的口算卡片、情景圖。

            教學過程:

            一、口算練習

            1、口算

           。1)30×550×4600×84000×2

            口算時讓學生說說是怎樣想的。

            指出:口算一位數與整十、整百、整千乘的數,只要想幾個十或幾個百、或幾個千乘幾,就恩能夠很快地算出結果。

           。2)2×2413×34×12

            2×240130×34×120

            口算時要求直接口答加法算式和得數。

            指出:口算一位數與幾十幾或幾百幾十乘,可以把幾十幾或幾百幾十按數的組成分解,再分別和幾相乘,然后把兩部分的積相加。

           。3)4×6+23×5+32×9+45×7+6

            2、口算第12題。

            出示口算卡片,指名學生口算。

            二、筆算練習

            1、練習四第13題第一行。

            學生獨立進行計算,請個別學生板演。

            集體訂正時,讓學生說說你是怎樣算的?筆算時要注意些什么?

            2、練習四第14題。

            先估計每一題的積大約在哪兩個數之間,再計算。

            3、練習四第5題。

           。1)分小組進行比賽:事先在紙上寫好算式,讓小組進行接力賽,看哪一組算得又對又快。

            (2)提醒學生注意乘法與加法計算時的不同。

            三、應用題練習

            1、出示果園情景圖。

            (1)要求蘋果采了多少筐,你會列式計算嗎?

            (2)學生獨立列式并集體訂正。

           。3)梨比蘋果多采了25筐,梨采了多少筐?學生列式計算。

           。4)你還能提出哪些問題?

            四、課堂作業

            練習四第13題第二行、16題第一行、17、18題。

            數學三年級上冊《筆算乘法》說課稿 9

            教材分析:

            本單元是在學生能夠比較熟練地口算整十、整百數乘一位數,兩位數乘一位數(每位乘積不滿十),并且掌握了多位數乘一位數的計算方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本單元主要內容有:口算乘法、筆算乘法。

            本單元的口算乘法主要包括兩項內容,第一項內容是整十、整百數乘整十數。它是在口算整十、整百數乘一位數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第二項內容是估算,即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估算。它是在學生學過兩、三位數乘一位數的估算和掌握了乘法的基本口算方法的基礎上教學的?谒闶枪P算的基礎,也是估算的基礎。教材先安排口算,在擴大學生的口算范圍的同時,為學生學習新的估算和兩位數乘兩位數筆算方法做好必要的準備。并且,在估算和筆算教學活動中,又可以進一步鞏固口算。這樣,有利于培養、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本單元的筆算乘法的內容是兩位數乘兩位數,是在學習了筆算多位數乘一位數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本單元的筆算乘法分兩個層次編排。先出現不進位的,突出乘的順序及部分積的書寫位置,幫助學生理解筆算的算理。接著,編排進位的,讓學生經歷兩位數乘兩位數需要進位的筆算過程,幫助學生掌握筆算乘法的方法。

            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是本單元的教學重點。因為,學生掌握了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方法,不僅可以解決與之有關的實際問題,還為學習多位數四則混合運算打下基礎。而且,為學生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因數是更多位數的乘法問題,奠定了基礎。

            本單元加強了“解決問題”的教學。首先,把計算內容都置于實際生活的背景之下,如送報紙(送信)、估座位、購書等。讓學生在現實問題情境中理解計算的意義和作用,探討計算方法。然后,為學生提供生動有趣、有意義的、聯系生活的情境材料,讓學生運用所學的計算方法解決實際問題。計算教學與解決問題教學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有利于學生體會計算的作用,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并且,對于培養學生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良好的數感是十分有利的。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會口算整十、整百數乘整十數,會口算兩位數乘整十、整百數(每位乘積不滿十)。

            2、使學生經歷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過程,掌握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方法。

            3、使學生能結合具體情境進行乘法估算,并解釋估算的過程。

            4、使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重點難點:

            兩位數乘兩位數筆算

            第四課時

            筆算乘法(不進位)

            教學內容:

            教材第63~64頁例1及做一做,練習十五第1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筆算兩位數乘一位數和口算兩位數乘整十數的基礎上,初步理解和掌握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乘法的計算方法。

            2、能正確地進行計算,培養學生的分析,歸納能力。

            3、在實踐操作活動中學會思考,學會解決問題,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重點難點:

            初步理解和掌握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乘法的計算方法,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計算

            提問:用一位數乘多位數,我們該怎樣計算?

            小結:在計算一位數乘多位數時,用這個一位數依次去乘第一個因數的哪一位幾十就向前一位進幾。

            2、口算

            27×20

            82×40

            52×60

            12×90

            18×30

            24×50

            19×70

            53×20

            提問:兩位數乘整十數你是怎樣口算的。

            二、快樂嘗試,探索新知

            1、課件出示教科書第62頁的例題1。

            (1)課件出示主體圖,根據畫面內容,口頭編一道題例題1:媽媽到書店買了一套書,共12本,每本24元媽媽一共要付多少錢?

            (2)分析:題目的已知條件和問題分別是什么?要求媽媽一共要付多少錢?該怎樣列式?

            4×12(為什么用乘法計算?)

            教師:24乘2,我們已經回算,23乘12我們還沒學過,這是用兩位數乘的乘法,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內容。

            提問:誰能把24乘12轉化成我們已學過的知識呢?以4人為一小組討論。

           。3)匯報:一種可以把12本書分成10本和2本兩部分,我們可求出10本書多少錢,再求出2本書多少錢,然后把這兩部分的錢加起來的就是媽媽要付的錢。 教師:剛才我們求媽媽買12本書用288元,計算時一共用了3個豎式,大家想一想,我們能不能把這3個豎式給并起來寫成一個豎式呢?

           。4)講解24乘12豎式

            剛才的一不我們是先算什么?怎樣算?教師講評時用紙把第二個因數十位上的`“1”蓋住。那計算2乘24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先算2乘4表示8個一,再算2乘2表示4個十,合起來是48,在48的旁邊注明24×2的積。此時,教師揭去蓋在第二個因數十位“1”的紙,并問

            第二步要再算什么?怎樣算?(第二步算的是10本書一共多少錢,用10乘24,得240,在240的旁邊注明24×10的積)

            教師對著豎式說明:十位上的1表示10,所以用十位的1乘24就是用10乘24,先用10乘4得40,4要寫在十位上,個位寫0,再用10去乘2,得20,但這個2表示2個十,10乘2得到的20應該表示20個十,20個十就是200,所以這個2必須寫在百位上,因此,要在240的旁邊主抿4×10的積。

            第三步算的是什么?(把10本書的錢和2本書的錢加起來,也就是把48和240加起來,得288。) 說明:在把兩個乘積加起來的時候,個位上是計算8加0,0只起占位作用,為了簡便,這個零可以省略不寫,邊說邊把0擦掉。

            請一個同學復述一遍豎式計算的過程。

           。5)提問:這個豎式同前面的三個豎式有沒有聯系?哪種方法更簡便?

            2、議一議:怎樣筆算兩位數乘兩位數?

            3、引導小結,歸納筆算方法。

            三、鞏固運用

            完成教科書第63頁的做一做。

            1、先看23×12,提問,兩個因數分別是多少?

            69是用哪位數與第一個因數相撤的積,下一步應該用哪位數去乘第一個因數?乘出的積是多少? 23乘13得多少?

            2、其余的題目獨立完成,要求列豎式,最后教師講評。

            四、課堂總結

            本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你有哪些收獲?

            五、課堂作業

            練習十五第1題。

            數學三年級上冊《筆算乘法》說課稿 10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兩位數乘兩位數(不進位)的計算過程,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2、使學生在探索算法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會算法的多樣化和靈活性。

            3、通過動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使學生體會探索發現的樂趣,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

            理解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算理,掌握算法;體會算法多樣化和靈活性。

            教學難點:

            理解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算理,體會算法靈活性。

            教學過程

            一、依托情境,理解算理

            1、根據情境圖,分析數學信息,提出數學問題。

            問題1:你從這張圖中能得到哪些數學信息?

            問題2:根據這些數學信息,你能提一個數學問題嗎?

            問題3:為什么用乘法列式?

            2、引出課題: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兩位數乘兩位數。

            3、結合直觀,動手操作理解算理(14×12)

            提示一:先嘗試計算14×12,并寫出計算過程,再到圖中圈一圈你的方法;

            提示二:先在圖中圈一圈你的方法,再寫出14×12計算過程。

           。ǜ鶕榫撤治鲂畔⒉⑻岢鰯祵W問題,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利用直觀圖形,自主探究,在理解算理的基礎上,探究算法。感受轉化思想在數學學習中的作用。)

            二、基于算理,創造算法

            展示學生算法,并逐一分析。

            平均分:

            a、第一步算什么?第二步算什么?

            b、將12套書平均分成幾份,每份是幾個?

            C、12套書還可以怎么平均分?

            不平均分:

            a、用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最后求什么來說一說。

            b、不平均分,除了分成10份和2份,還可以怎么分?

            C、不平均分法這么多,為什么單單選這種?

            小結:這幾位同學的方法有什么相同點?先分再合。為什么要分?為什么要合?通過先分再合將沒學過的知識轉化成學過的知識,在數學中這種思想叫做轉化。

            (基于算理將拆分方法概括為平均分和不平均分。通過學生的講解和教師的引導,讓學生體會到算法的多樣性和靈活性。在學生的觀察、比較、分析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和觀察能力。)

            豎式計算:

            a、這種方法和剛才有什么不同?(豎式計算)

            b、你能用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最后求什么的方法說一說嗎?

            c、哪個同學能將豎式的整個過程用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最后求什么來講一遍。

            d、請同學們象他一樣的用豎式計算14×12(老師張貼豎式)

            e、同學們一起來看一看數學書中的豎式,有什么問題嗎?為什么這個0不用寫?表示24個十。

            比較算法:

            a、大家觀察和剛才哪種算法一樣?誰愿意上來解釋一下。

           。2812×2的積,2套書的本書;14014×10的積,10套書的本書;)

            b、既然一樣,橫式寫就好了,為什么還要出現豎式呢?

            c、比較這些方法你喜歡那一種?為什么?

           。ㄍㄟ^觀察分析,打通豎式計算和橫式筆算的關系,進一步明確豎式筆算的算理。通過比較三種算法的,讓學生感知算法多樣性和各自的特點。)

            三、鞏固練習,靈活應用

            1、列豎式計算,并尋找錯誤(課本46頁,做一做)

            2、找一找:從豎式中尋找問題答案。

            3、算一算

            李伯伯進了一批樹苗共300棵,如果每個小三角形大小草地種22棵,這個長方形草地能種完這些樹嗎?如果每個小三角形大小草地種25棵樹呢?

            四、回顧總結,質疑提升

            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對于本節課你還有什么疑問嗎?

          【數學三年級上冊《筆算乘法》說課稿】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筆算乘法說課稿(通用5篇)04-07

          數學《筆算乘法》教學反思04-12

          數學《筆算乘法》教學反思04-12

          《筆算乘法》教案03-04

          《筆算乘法》教案09-29

          教案筆算乘法11-26

          《筆算乘法》教案04-01

          筆算乘法教案11-08

          因數中間、末尾有0的筆算乘法說課稿11-02

          2022三年級數學上冊筆算乘法教案(精選10篇)11-10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欧美日韩性爱一区精品 | 日本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 男人先锋影音在线视频 | 日韩欧美精品国产亚洲综合 | 在线播放国产在线一区 | 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