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中學化學說課稿

          時間:2023-07-10 07:27:50 說課稿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元素》中學化學說課稿

            一 、教材分析

          《元素》中學化學說課稿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節課是“雙基”的重要組成部分。課程標準指出,初中化學基礎知識和基礎技能是構成學生科學素養的基本要素,是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和將來適應現代社會生活打好基礎所必需的。所以,本節教材對學生十分重要,它既是今后學習的理論基礎,又是 不可少的工具。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了解元素的概念,將對物質的宏觀組成與微觀結構的認識統一起來。

            (2)了解元素符號所表示的意義,學會元素符號的正確寫法,逐步記住一些常見的元素符號。

            (3)初步認識元素周期表,利用周期表查取一些簡單信息。

            2.過程與方法

            通過對元素知識的探究學習,聯系生活和地殼中元素含量,讓學生體驗探究過程,培養歸納總結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合作學習,學會與人相處,對生活中一些物質元素含量的確定,更加關心社會,關心自然。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元素的概念,元素符號。

            難點:元素的概念,元素符號的含義,元素周期表查取一些簡單信息。

            課時:2課時

            二、學況分析

            1.知識基礎:此前學生把元素當成組成物質的基本成分,現在他們已經學習了原子結構,就應該從微觀的角度對元素下一個比較確切的定義,從而把對物質的宏觀組成與微觀結構的認識統一起來。

            2. 非智力因素:元素概念是教學難點,因為它比較抽象,而且對于“具有相同核電荷數的一類原子的總稱”中的“一類原子”這一定義,在沒有同位素知識準備時,學生難以理解。這部分內容比較抽象,遠離學生的生活經驗,再加上前三個單元學生學到的元素化合物知識不多(主要是空氣、氧氣和水),感性知識不充分,這就給教學帶來了一定的困難。針對這一問題新教材作了一定的調整,降低了教學要求,不過分要求把握概念的嚴謹性,只要求初步形成概念既可;也不必一步到位,只要學生能結合實例正確使用概念,理清他們的區別就行。

            三、教學方法

            講授法與指導學生閱讀、討論等多種教學方法并與多媒體有機結合。

            在教學中把握好知識的深度和難度。

            四、教學過程

            (一)新課引入

            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物質是由元素組成的,元素是組成物質的基本成分。

            設置問題:

            (1)什么是元素?

            (2)元素與物質之間存在什么關系?

            (3)元素與原子的關系如何?

            (二)新課教學

            1.元素概念

            通過說明物質是由元素組成的,使學生對“元素”有初步的印象。進一步分析,氫分子和水分子中都含有相同質子數的氫原子。同樣,氧分子和水分子中的氧原子也具有相同的質子數。元素的概念在舉例中導出。

            2.學生討論

            ①元素的種類由什么決定的?

            學生總結:元素的種類是由核內質子數決定的。也就是說質子數不同,元素的種類就不同。

            ②單質和化合物的主要區別是什么?

            學生總結:它們的主要區別在于組成元素是否只有一種。

            教師講解:物質的簡單分類。

            3.元素只講種類,不能講個數。

            設疑:元素和原子有什么關系?

            分析:元素是組成物質的基本成分,是同一類原子的總稱,是宏觀概念。而原子是構成物質的基本微粒,既可以講種類也可以講個數。

            舉例: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不能講成水是由2個氫元素和1個氧元素組成的。

            4.地殼中各元素的含量

            通過學生閱讀教材中地殼中各物質的含量,使學生認識物質的種類非常多,而組成這些物質的元素并不多,已經發現的元素只有100余種;并要求學生記住含量最多的前3種元素。利用“養閨女”的諧音,幫助學生記憶。

            引導學生閱讀有關生物細胞中元素分布的資料,使他們進一步認識我們周圍的物質世界是由100余種元素組成的。

            (三)知識遷移

            分組討論:課本P73,學生討論活動。

            利用討論讓學生領悟化學反應中什么粒子一定改變?什么粒子一定不變 ?元素種類是否發生變化?

            學生總結: 在化學反應中分子發生改變,而原子只是進行重新組合,沒有發生變化;元素的種類也沒有發生變化。

            (四)本節小結

            總結本節課所學知識。

            (五)知識反饋

            1.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前3種元素是( )

            A.硅 鋁 氧 B.鋁 硅 氧 C.氧 鋁 硅 D.氧 硅 鋁

            2.元素之間的根本區別是( )

            A.核內質子數不同 B.核外電子數不同 C.核內中子數不同 D.原子的相對質量不同

            3. 水是由__ 組成的;二氧化碳是由__構成的。

            4.某物質在氧氣中充分燃燒,產物只有二氧化碳,則該物質中一定含有__元素,還可能含有__元素。

            (六) 課后作業

            1.從生物學或科普刊物中查找幾種食品的元素組成,并列表說明。

            2.查閱資料,了解地殼中含量交大的集中元素及其存在。

            3.背誦課本P75,常見元素名稱及元素符號。

          【《元素》中學化學說課稿】相關文章:

          《元素》優秀說課稿02-27

          中學化學說課稿05-24

          化學《元素》說課稿(精選5篇)05-14

          水的凈化中學化學說課稿【精選】09-25

          元素周期律說課稿(精選13篇)04-12

          細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說課稿范文03-06

          《元素》的教學反思10-20

          初中化學教案元素,元素符號12-28

          初三化學教案:元素及元素符號08-25

          中學化學教學反思12-28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人在线成视频 | 亚洲日韩性爱在线 | 久热精品在线免费观看 | 中国日本免费不卡在线中文 | 亚洲成a人v电影在线观看 | 首页中文字幕中文字幕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