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忌諷齊王納諫》最新說課稿

          時間:2021-02-18 17:11:40 說課稿 我要投稿

          《鄒忌諷齊王納諫》最新說課稿

            學情分析:

          《鄒忌諷齊王納諫》最新說課稿

            本班學生學習基礎較好,學習態度認真,只是學習方法比較機械,語言表達能力欠佳。學生個人能夠提出一定問題,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不是很強。對語言文字有一定語感,教材上的文字表述能夠弄懂,但是“以自己獲得的感受改善自己的生活體驗”這一能力并不強。課堂上需要教師根據明確的教學目標,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來設計教學環節,引導學生整體感知課文,細細品味語言,提高與文本的對話能力,感悟能力。

            文本解讀:

            《鄒忌諷齊王納諫》不過440來字,卻生動地敘寫了一個完整的故事。文章的總體構思是“事不過三”,“三”形成了全文振動的頻率,文中小事大事的出現與發展,基本上表現出一種層進式的反復。可以說,這篇文章用筆高超,剪裁講究,繁簡虛實,各顯其妙。

            第一部分214字,寫了鄒忌為期“三”天的活動。這是全文用筆最為繁復之處。文章尺水興波,妙趣橫生,雖然說不上潑墨如水,卻也是盡力渲染,共寫了兩次窺鏡,三次問答,一次反思,還有兩次關于徐公的“穿插”。

            這一部分繁中有簡,主寫三問三答。且不說三人答問語氣語調的微妙變化且不說“與座談”顯示出場合的正規與發問的慎重,且不說“孰視”時的認真態度,僅兩次“窺鏡”就有豐富的意味,生動地表現出人物自得與自愧的神情意態與心理變化。

            這一部分實中有虛。一句“城北徐公者,齊國之美麗者也”,是在文中關節之處插入的一次虛筆,即使是“明日徐公來”,文中也沒有一個字正面寫到徐公是如何更加的“形貌昳麗”;作者仍然虛寫。用“自以為不如;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來烘托徐公的美麗,這是非常精妙的“一筆兩寫”的筆法。

            如果我們細細品味,還可以發現這一段不僅僅是繁中有簡、實中有虛,還有一處虛到極致的“空白”——在鄒忌反思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之后,他是怎樣再“思”給齊王進諫的——卻連一個字的描述也沒有,這真是很妙的剪裁,能夠讓我們神思飛揚。

            第二部分103字,寫的是鄒忌諷諫齊王。這一段是簡筆,作者惜墨如金,進諫的.準備工作與人物的心理活動等等完全不提,只用“于是入朝見威王”七個字一筆帶過。但這一段簡中有繁,設喻生動,繁在那膾炙人口的“三比”。“三比”中進行了兩次推論,第一次由家事而推論到王之周圍的人與事,第二次推論則著力點出關鍵:“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這里類比深刻,說理充分,由小及大,由點及面,一語既出,發人深思。

            第三部分123字,這一部分寫的是齊王納諫與納諫之后措施與效果。作者在這里簡繁并用。“善”是此部分的最簡之筆,出自一位君王之口的“善”字,不僅只是對進諫的首肯與激賞,不僅只是鮮明地表明了齊王的態度,集中地表現出了“諷”的效果,而且還淋漓盡致地表現了齊王作為一位君王的矜持與尊貴。這一“善”字可謂用得恰到好處。而用來詮釋“善”字的,就是那暢快淋漓、頗有氣勢的排比句——“三賞”,它們讓人感受到了齊王納諫的決心與非凡措施,表現出了齊王善于納諫、廣開言路的賢君形象。至于文中對納諫效果的描畫,則是實中出虛,由一句“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從側面進行表現,國家的強盛、國力的強大不言自明。“此所謂戰勝于朝廷”更是畫龍點睛,深刻簡練,發人深思。

            教學目標:

            1.學習本文類比的說理方法,了解諷諫的語言藝術。

            2.培養認識自我和謙虛聽取意見的人生態度。

            教學方法:

            注重對文本語言的處理,對文章字詞句的具體描述進行理解和品味,把學生帶進課文中去,讓學生得到發自內心的賞析和理解。首先通過閱讀重點句段來培養學生的語言感受能力,引導學生通過理解并賞析細膩的細節刻畫來體會作者寫這篇文章的意義。其次,通過朗讀引導學生關注作者思想是用怎樣的語言表達出來的,感受作品中所飽含的感情。

            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辨體析題

            名言“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忠言”為什么一定要“逆耳”呢?如果“忠言”能“順耳”,是不是更容易被接受被采納呢?我們今天就來學習一篇寫臣子委婉進諫致國富民強的歷史散文——選自《戰國策》的《鄒忌諷齊王納諫》

            首先請同學們用最簡單的語言闡釋課文標題的意思。

            設計意圖:高屋建瓴,看似細小而又關鍵的問題打開學生思維。解決文學常識問題,也是為全文的解讀張本。

            二、朗讀課文,概括故事

            齊聲朗讀課文注意以下字音:昳(yì)麗 間(jiàn)進 期(jī)年

            并思考這篇課文講述了一個什么故事?

            課文記敘了鄒忌諷齊王納諫,使齊王廣開言路、修明政治的故事。

            設計意圖:明確要求,鍛煉學生的概括能力。

            三、落實詞句,理清思路

            課文是怎樣向我們講述這個故事的,請同學們再次通讀全文,說出你的理解。

            在此環節中,

            1、注意下列常用實詞的意思。

            鄒忌修八尺有余

            徐公何能及君也

            忌不自信

            欲有求于我也

            由此觀之

            王曰:“善。”

            時時而間進

            2、注意文中“聞”、“面”、“服”、“孰”“私”“美”“蔽”等詞語的特殊用法。

            3、理解“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與坐談”的文言句式。

            全文343個字,主要寫了鄒忌和齊威王的事。寫鄒忌,突出兩件事:鄒忌比美,鄒忌巧諫。用了248個字,占全文篇幅的70%。寫威王,主要寫他善于納諫。縱觀全文,我們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文中各個情節都涉及到數字“三”,比如開篇鄒忌有“三問”,哪三問?每一問的語氣是否相同?

            思考:對鄒忌“我孰與城北徐公美”的問題,妻、妾、客分別是怎樣回答的?這些回答表現了他們怎樣的心理特點?

            設計意圖:文言文教學的“放”與“收”的處理要恰當。基于學生對課文的充分預習,教師對學生掌握的情況進行檢查,學生根據各自的預習對課文內容進行理解。課前師生對文本的充分消化是“前戲”,放手讓學生學習字詞、理解課文,這是“放”,老師在課堂上檢測學生、組織學生質疑解惑,這是“收”。旨在充分地激發了學生的興趣,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四、深入思考,探究妙處

            思考:鄒忌諷齊王納諫成功的原因是什么?齊威王納諫的結果如何?

            設計意圖:認識問題要深入,不能滿足于一知半解,深入探討鄒忌諷齊王納諫成功的原因有利于把握文本主旨。

            五、小結

            采用師生共同小結的方式。

            設計意圖:讓學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讓學生體會到好文章有其獨到的寫作特點,引導學生從寫法上探究文章的妙處。

            作業設計:

            1.基礎作業:整理本文一詞多義現象的語句(添加曾經學過的詞句,至少4組)

            2.提高作業:你認為課文中有哪幾個關鍵字引動著故事情節的發展和表現著人物的特點? (進行課后交流并形成文字表達)。

            3.拓展閱讀《納諫與止謗 ——重讀<鄒忌諷齊王訥諫>有感 》(臧克家)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將獲得知識、運用知識的觸手向課外延伸。這樣有助于學生對文本的認知和表達。

          【《鄒忌諷齊王納諫》最新說課稿】相關文章:

          《鄒忌諷齊王納諫》說課稿01-06

          鄒忌諷齊王納諫說課稿08-25

          《鄒忌諷齊王納諫》的說課稿08-26

          《鄒忌諷齊王納諫》說課稿11-26

          鄒忌諷齊王納諫的說課稿07-23

          鄒忌諷齊王納諫09-23

          《鄒忌諷齊王納諫》優秀說課稿08-25

          【推薦】《鄒忌諷齊王納諫》說課稿11-26

          《鄒忌諷齊王納諫》優秀說課稿08-13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日韩在线一区天天看 | 亚洲综合偷拍欧美一区 | 性爱国产精品福利在线 | 在线观看亚洲h视频 | 夜色福利院在线观看免费 | 亚洲欧美中日韩中文字幕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