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亮小燈泡》說課稿

          時間:2023-07-12 23:10:18 說課稿 我要投稿

          《點亮小燈泡》說課稿

            一、說教材

          《點亮小燈泡》說課稿

            (一)教材內容

            《點亮小燈泡》是繼學生學習“生活中的靜電現象”后真正開始探究電現象的一課。《點亮小燈泡》注重讓學生用豐富多彩的親歷活動充實探究的過程。本課教學內容分2個部分。第一部分:小燈泡的構造;第二部分:讓小燈泡發光。從觀察小燈泡構造入手,再嘗試點亮小燈泡,在觀察發光燈泡的連接裝置圖的基礎上再作嘗試,讓學生充分享受成功的喜悅,并思考猜測電是怎樣流過小燈泡的,作出最簡單的對電流的解釋,再通過判斷哪個燈泡會亮,哪個燈泡不會亮,區分短路和斷路,尋求多種方法點亮小燈泡,對電路形成一個初步的認識。

            (二)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只有電流流過燈絲時小燈泡才會發光。

            2、利用電來點亮一只小燈泡需要一個完整的電路。

            3、一個完整的電路可以使用相同的材料,而用不止一種方法建立起來。

            4、電池兩端直接用導線連接在一起,就會發生短路。

            過程與方法:

            1、連接簡單電路。

            2、觀察、描述和記錄點亮小燈泡的實驗現象。

            3、根據實驗現象對電流的流向做出大膽的想象與推測。

            情感、態度、價值觀:

            1、體會對周圍事物進行有日的、細致地觀察的樂趣。

            2、敢于根據現象做出大膽的想象與推測。

            3、激發進一步探究電的興趣。

            (三)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

            認識小燈泡的結構特點。

            2、教學難點:

            理解電路中電流的流動路線。

            區分短路和斷路。

            (四)教學準備

            1、為每組學生準備:一只小燈泡、1節1.5伏的干電池、一根導線、實驗記錄單。

            2、教師準備:小燈泡剖面圖、大燈泡、電池、燈泡圖片、雙面膠、多媒體課件:(1)電和我們的生活 (2)點亮我的小燈泡。

            二、說教法和學法

            小組合作、自主探究

            “學生是科學學習的主體”,學習科學應該是他們主動參與和能動的過程,所以,我在教學中先引導學生從畫小燈泡入手,激發他們觀察小燈泡的興趣,在了解了小燈泡的結構特點后,及時拋出問題:要使小燈泡發亮,至少還需要什么材料?然后提供給學生燈泡、電線和電池。以小組合作的方式探究怎樣接亮小燈泡,允許有成功有失敗,通過讓成功的小組演示后,討論小燈泡為什么會發光?猜測電是怎樣流過小燈泡的。借助課件認識電路中電流的流動路線,只有小燈泡的兩個連接點和電池的正負極都接通了才能讓小燈泡發亮,突破教學難點,再趁熱打鐵,遷移觀察方法,讓學生自己分析接不亮的原因,了解一旦電路不通,形成短路或斷路都不能使小燈泡亮起來,而且短路會很不安全。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再次合作,用多種連接方法使小燈泡發光,并學著畫完整的連接裝置圖。最后進行綜合運用,拓展探究內容,如何想辦法使更多的小燈泡亮起來,再次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經過“觀察—發現—推測—驗證”的科學探究活動,讓這堂課的結束作為下堂課的開始。

            三、說教學過程

            (一)觀察材料,認識構造

            1、出示小燈泡,讓學生作簡單描述。

            2、每人一個小燈泡,觀察構造并畫下來,先組內交流,再全班交流。

            3、借助課件,認識小燈泡各部分構造及名稱。

            4、要讓小燈泡亮起來,最少需要那些材料?

            5、揭示課題。

            (設計意圖:從一個很有趣的活動入手,引發學生的興趣,根據學生的已有經驗,了解學生對小燈泡結構的原有認知。)

            (二)合作嘗試,點亮一個小燈泡

            1.小組合作,嘗試點亮這個小燈泡。

            2.請點亮的小組上來展示,用實物線路圖表示。

            3.觀察點亮的小燈泡的電路連接圖,讓學生再次嘗試點亮小燈泡。

            4.觀察連接裝置,討論電流路線,課件展示電流圖。

            5.小結:電池里的電從正極出來,從小燈泡的一個連接點進入,經過燈絲再從另一個連接點流出,流到電池的負極,形成一條回路。這條路通了,燈泡就亮了。

            (設計意圖:在探究活動中,我更關注學生提出研究問題,并尊重學生意見。給予鼓勵和引導,盡量讓研究過程符合心理發展水平和認知發展規律。讓學生學會用科學的語言描述科學的現象。)

            (三)探究實驗,多種連接方法使小燈泡發亮

            1、小組合作,把發光燈泡的連接裝置圖畫下來。

            2、全班交流,展示連接裝置圖,了解電流在燈泡內的流動路線。

            3、課件(四種典型連接方式的圖):判斷圖中哪個小燈泡會亮,哪個小燈泡不會亮?為什么?

            4、根據學生情況講解斷路和短路。

            5、自己找材料,想辦法讓更多的小燈泡亮起來,可以一個人做,也可以幾個人合作探究。

            (設計意圖:讓學生對實驗結果簡單的整理和分析。重新對原有認知進行修正和豐富。知道“短路”是連接過程中的失誤。)

            (四)發布信息,提升思維

            1、學生發布自己小組點亮小燈泡的幾種不同的方案,發布新的問題。

            2、交流電路的意義。

            3、多媒體播放:

            (1)電和我們的生活

            (2)點亮我的小燈泡

            4、填寫實驗記錄單。

            (設計意圖:讓學生知道發布信息時與他人交流的重要手段之一。)

            (五)聯系生活,拓展延伸

            1、調查家里的用電器

            家中有哪些家用電器?

            有哪些電器是用電池作電源的?

            家中每個月的最高用電量是多少?最低用電量是多少?

            交流家庭節約用電的方法和建議。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的調查和統計能力,豐富學生關于電的認識。如電不僅僅可以用來發光、發熱,還能使電器播放音樂、產生圖像等多種功能,這將進一步激發學生研究電的興趣。)

            2、進行用電安全教育

            我們在課堂上使用的電池是1.5V的直流電,是安全的電源。在日常生活中,家用電器使用的是220伏的交流電。讓學生知道220伏交流電的電源是很危險的,這是足以引發觸電事故,致人死亡的電,所以不能直接用做實驗!

            以上就是我對這節課的總體思路及構想,我想學生經過“觀察—發現—推測—驗證”的科學探究活動,根據實驗現象對電流的流向做出大膽的想象與推測。不僅收獲了知識,還提高了動手操作能力,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充分享受成功的喜悅。

          【《點亮小燈泡》說課稿】相關文章:

          點亮小燈泡說課稿02-27

          科學《點亮小燈泡》教學反思01-27

          點亮小燈泡教學反思(精選8篇)07-14

          小學科學《點亮小燈泡》教案02-27

          四年級科學點亮小燈泡說課稿03-11

          點亮小燈泡教學設計(通用10篇)03-09

          點亮小燈泡教學反思(通用10篇)05-15

          物理《測量小燈泡的電阻》的說課稿04-16

          小學科學《點亮小燈泡》教案(精選10篇)05-24

          小學科學《點亮小燈泡》教案2篇08-29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无线码在线高清 | 日本免费亚洲午夜 | 亚洲香蕉日本久久 |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 | 色综合天天久久综合精品 | 久久艹国产原创中文字幕 |